Re: 聽我ㄧ言:請客觀看待消費券政策之必要性 - 股票
By Belly
at 2008-11-16T22:28
at 2008-11-16T22:28
Table of Contents
補充一點:
大家都有個誤解,美國人雖然浪費並沒有將退稅金額通通花掉。
甚至,很多都存了起來。
詳情請看我的8月份舊文。
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2127032
節錄片段:
4.退稅政策效果顯現的比預期還好
看到這點我大概要被很多人槌頭了,我是在睜眼說瞎話嗎?
明明第二季的民間消費就不如預期...不是嗎?
別急,讓我們先來想想,為什麼要退稅?
經濟成長率算法大家都很清楚:民間消費+民間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那麼,事實上要提振經濟成長率的名目數字最快的方式就是從政府支出著手,花1000億
GDP就+1000億,花一兆就+一兆,立竿馬上見影不是嗎?
而採用退稅的方式目的當然是希望刺激民間消費,並希望在能發揮連帶效應提振整體經濟
。
不過這個方法的風險就是,民眾拿到錢不一定會拿去花掉,有可能會拿去還錢,或是存起
來。
那麼一來,提振經濟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讓我們來看看實際的情形。
在退稅效應下,美國民眾第二季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5.9% 增加了3900多億美金(相較第
一季的增長3.5%)而從過往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的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和名目經濟
成長率息息相關(美國第一季名目GDP增長3.7%),這是因為美國人多半是月光族,而美
國民間內需又佔了GDP的絕大部分。
照理說,第二季美國民眾手中多了這麼多錢,應該是會反映到民間消費和GDP數值上。
其實是有的,第二季民間消費增長了1千四百多億美金,成長率來到了5.6%(相較於第一
季的3.8%),不可謂不少,但總覺得似乎和收入增長不成比例,也讓大家有些失望。
那麼,錢到哪裡去了呢?
答案是,除了還債之外,存起來了XD
第二季的民間儲蓄增加了2千8百多億美金,而這個數據在第一季僅有350億!
也就是說,美國人真的開始省喫儉用,準備過苦日子了!
(悄悄話:這就是第二季民間消費增額不如大家預期的第二個重要原因啊!)
這麼一來,真的算的上是壞消息嗎?
有關儲蓄率的問題,其實是很複雜的議題,真要仔細解讀,小i恐怕是力有未逮。
不過就簡單的解釋一下好了。
左邊是目前美國普遍使用的兩種儲蓄率計算方法-NIPAs 和FFAs
前者計算方式是以可支配收入減去消費和納稅支出,而後者則是由淨購買資產減去負債。
理論上來說,兩者數值應該要保持一致,因為可支出收入減去消費和納稅支出的錢一定會
轉入淨資產中(即便是活存也算)。至於導致差異的原因有很多,在此和本文無關就先不
討論。
無論是那一種計算方式,我們都可以發現幾十年來,尤其是近十多年來,美國的儲蓄率呈
現極為驚人的下降趨勢。
若以NIPAs來解讀就代表美國民眾大幅擴增消費需求幾乎花光了可支配收入,而用FFAs來
解讀就是美國人則進一步呈現了美國人債務的大幅增加壓過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而
這兩點都極為符合我們對於近代美國的普遍認知。
不過,從去年以來,由於放款的趨嚴,加上經濟緊縮,很明顯的看到FFAs已經呈現了明顯
的上揚趨勢(這個趨勢其實曾在2002年出現過,不過葛老後來吹了一個更大的房地產泡泡
讓老美又放棄存錢XD),在收入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FFAs卻能翻揚或許暗示了美國的
債務危機並沒有想像中的嚴重,或是說,美國人覺悟的速度很快。NIPAs在退稅效應和消
費緊縮的情況下,未來幾季也極有可能反轉翻揚。而只要儲蓄率能夠有效提升,長線上來
說,對於深陷債務危機和經濟衰退危機的美國來說,都會有顯著改善的效果。
我們再看看右邊這張圖,PCE/DPI(個人消費支出/個人可支配收入),這個比值在進入九
零年代後也是上揚的誇張,到了2006年最高峰的時候幾乎快抵達100%,代表美國人花光了
所賺得的美一分錢,不過,很明顯的這個指標也在近一年多來明顯收斂。
美國人開始少花錢,多存錢,對於各出口國當然不會是什麼好消息,不過對於療癒過度消
費的美國經濟,並進而蓄積未來經濟成長的動力,算是個正面的好消息。畢竟,存錢終究
還是要花的...
也就是說,美國政府退稅藏富於民的政策,一但未來經濟前景好轉,就可望成為經濟成長
最大的動力來源。
題外話,有人一定想問,那美國政府的債務怎麼辦?
基本上來說,美國政府的赤字即便是在今年可能寫下近年新高,來到4000多億美金,這相
較於總額高達3兆美元聯邦政府收入來說並不算太嚴重的負擔,未來只要經濟好轉,無論
是共和黨的敦節政府支出政策,或是民主黨的加稅政策,都能有效縮減政府赤字,甚至產
生財政盈餘(其實只要仗少打一點就成了= =)。因此,當每次經濟危機產生時,維繫經
濟成長永遠是美國政府最重要的一件事,經濟成長沒達成,其他層面的改善都難以企及。
(引用結束)
重點就是!
即便是把錢存起來,只要部份有花出去,消費信心有所提振,效果都會展現出來的。
※ 引述《cobrasgo (脾氣要改啊…)》之銘言:
: 恕刪
: ※ 引述《isaacchen (元)》之銘言:
: : 很多人喜歡拿小布希的退稅來說此政策的失敗,事實上這個政策在第2季是成功的,
: : 很明顯的提振了經濟成長,Q2經濟成長是2.8%
: : 後來的失敗原因是為什麼你們知道嗎?是因為沒有趁勝追擊!
: : 當初我曾和ryanchao大談過,小布希應該在第三季持續追加同等規模的退稅金額。
: : 如此一來效應加乘,對整體民間消費,工業生產和加速房地產落底幫助會大上很多,
: : 但是沒有,因為美國同樣有一堆道貌岸然的"民間反彈",大家都嫌布希亂花錢。
: : 結果呢?到了第三季,美國經濟徹底惡化,房市和華爾街投資銀行紛紛中彈身亡
: : 最後為了防止經濟體系整個崩盤,美國政府和納稅人還是得出面為華爾接買單。
: : 代價是多少?7000億!!!整整是第三季退稅總額1500億的4倍有餘!!
: : 小錢不花,反而花大錢..血淋淋的教訓就在眼前。
: 退稅的目的就是拿到錢的人再消費
: 用在老美這種賺一年錢花兩年錢的國家再適合也不過
: : 目前看來,明年第一季Obama上任後估計也會再次採行退稅或是發放消費券的政策。
: : 這就是我之所以不但認為政府這項政策若執行得宜,會是好政策
: : 甚至認為應該施行兩次的原因,(12~1月發放一次,明年第二季後再追加一次)
: : 這麼一來,才能徹底確保台灣經濟不會落入嚴重衰退的困境中。
: 但類似的政策用在台灣這種儲蓄率很高的國家
: 實在是要想清楚再實行
: 要是很容易拿消費券去換現金
: 那這個錢就會流回金融體系
: 拿到消費券的人會不會去用?
: 我不太清楚
: 但是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
: ======================
: 消費券兌換成現金的流程
: ======================
: 會大大影響這個政策的成敗
--
大家都有個誤解,美國人雖然浪費並沒有將退稅金額通通花掉。
甚至,很多都存了起來。
詳情請看我的8月份舊文。
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2127032
節錄片段:
4.退稅政策效果顯現的比預期還好
看到這點我大概要被很多人槌頭了,我是在睜眼說瞎話嗎?
明明第二季的民間消費就不如預期...不是嗎?
別急,讓我們先來想想,為什麼要退稅?
經濟成長率算法大家都很清楚:民間消費+民間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那麼,事實上要提振經濟成長率的名目數字最快的方式就是從政府支出著手,花1000億
GDP就+1000億,花一兆就+一兆,立竿馬上見影不是嗎?
而採用退稅的方式目的當然是希望刺激民間消費,並希望在能發揮連帶效應提振整體經濟
。
不過這個方法的風險就是,民眾拿到錢不一定會拿去花掉,有可能會拿去還錢,或是存起
來。
那麼一來,提振經濟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讓我們來看看實際的情形。
在退稅效應下,美國民眾第二季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5.9% 增加了3900多億美金(相較第
一季的增長3.5%)而從過往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的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和名目經濟
成長率息息相關(美國第一季名目GDP增長3.7%),這是因為美國人多半是月光族,而美
國民間內需又佔了GDP的絕大部分。
照理說,第二季美國民眾手中多了這麼多錢,應該是會反映到民間消費和GDP數值上。
其實是有的,第二季民間消費增長了1千四百多億美金,成長率來到了5.6%(相較於第一
季的3.8%),不可謂不少,但總覺得似乎和收入增長不成比例,也讓大家有些失望。
那麼,錢到哪裡去了呢?
答案是,除了還債之外,存起來了XD
第二季的民間儲蓄增加了2千8百多億美金,而這個數據在第一季僅有350億!
也就是說,美國人真的開始省喫儉用,準備過苦日子了!
(悄悄話:這就是第二季民間消費增額不如大家預期的第二個重要原因啊!)
這麼一來,真的算的上是壞消息嗎?
有關儲蓄率的問題,其實是很複雜的議題,真要仔細解讀,小i恐怕是力有未逮。
不過就簡單的解釋一下好了。
左邊是目前美國普遍使用的兩種儲蓄率計算方法-NIPAs 和FFAs
前者計算方式是以可支配收入減去消費和納稅支出,而後者則是由淨購買資產減去負債。
理論上來說,兩者數值應該要保持一致,因為可支出收入減去消費和納稅支出的錢一定會
轉入淨資產中(即便是活存也算)。至於導致差異的原因有很多,在此和本文無關就先不
討論。
無論是那一種計算方式,我們都可以發現幾十年來,尤其是近十多年來,美國的儲蓄率呈
現極為驚人的下降趨勢。
若以NIPAs來解讀就代表美國民眾大幅擴增消費需求幾乎花光了可支配收入,而用FFAs來
解讀就是美國人則進一步呈現了美國人債務的大幅增加壓過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而
這兩點都極為符合我們對於近代美國的普遍認知。
不過,從去年以來,由於放款的趨嚴,加上經濟緊縮,很明顯的看到FFAs已經呈現了明顯
的上揚趨勢(這個趨勢其實曾在2002年出現過,不過葛老後來吹了一個更大的房地產泡泡
讓老美又放棄存錢XD),在收入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FFAs卻能翻揚或許暗示了美國的
債務危機並沒有想像中的嚴重,或是說,美國人覺悟的速度很快。NIPAs在退稅效應和消
費緊縮的情況下,未來幾季也極有可能反轉翻揚。而只要儲蓄率能夠有效提升,長線上來
說,對於深陷債務危機和經濟衰退危機的美國來說,都會有顯著改善的效果。
我們再看看右邊這張圖,PCE/DPI(個人消費支出/個人可支配收入),這個比值在進入九
零年代後也是上揚的誇張,到了2006年最高峰的時候幾乎快抵達100%,代表美國人花光了
所賺得的美一分錢,不過,很明顯的這個指標也在近一年多來明顯收斂。
美國人開始少花錢,多存錢,對於各出口國當然不會是什麼好消息,不過對於療癒過度消
費的美國經濟,並進而蓄積未來經濟成長的動力,算是個正面的好消息。畢竟,存錢終究
還是要花的...
也就是說,美國政府退稅藏富於民的政策,一但未來經濟前景好轉,就可望成為經濟成長
最大的動力來源。
題外話,有人一定想問,那美國政府的債務怎麼辦?
基本上來說,美國政府的赤字即便是在今年可能寫下近年新高,來到4000多億美金,這相
較於總額高達3兆美元聯邦政府收入來說並不算太嚴重的負擔,未來只要經濟好轉,無論
是共和黨的敦節政府支出政策,或是民主黨的加稅政策,都能有效縮減政府赤字,甚至產
生財政盈餘(其實只要仗少打一點就成了= =)。因此,當每次經濟危機產生時,維繫經
濟成長永遠是美國政府最重要的一件事,經濟成長沒達成,其他層面的改善都難以企及。
(引用結束)
重點就是!
即便是把錢存起來,只要部份有花出去,消費信心有所提振,效果都會展現出來的。
※ 引述《cobrasgo (脾氣要改啊…)》之銘言:
: 恕刪
: ※ 引述《isaacchen (元)》之銘言:
: : 很多人喜歡拿小布希的退稅來說此政策的失敗,事實上這個政策在第2季是成功的,
: : 很明顯的提振了經濟成長,Q2經濟成長是2.8%
: : 後來的失敗原因是為什麼你們知道嗎?是因為沒有趁勝追擊!
: : 當初我曾和ryanchao大談過,小布希應該在第三季持續追加同等規模的退稅金額。
: : 如此一來效應加乘,對整體民間消費,工業生產和加速房地產落底幫助會大上很多,
: : 但是沒有,因為美國同樣有一堆道貌岸然的"民間反彈",大家都嫌布希亂花錢。
: : 結果呢?到了第三季,美國經濟徹底惡化,房市和華爾街投資銀行紛紛中彈身亡
: : 最後為了防止經濟體系整個崩盤,美國政府和納稅人還是得出面為華爾接買單。
: : 代價是多少?7000億!!!整整是第三季退稅總額1500億的4倍有餘!!
: : 小錢不花,反而花大錢..血淋淋的教訓就在眼前。
: 退稅的目的就是拿到錢的人再消費
: 用在老美這種賺一年錢花兩年錢的國家再適合也不過
: : 目前看來,明年第一季Obama上任後估計也會再次採行退稅或是發放消費券的政策。
: : 這就是我之所以不但認為政府這項政策若執行得宜,會是好政策
: : 甚至認為應該施行兩次的原因,(12~1月發放一次,明年第二季後再追加一次)
: : 這麼一來,才能徹底確保台灣經濟不會落入嚴重衰退的困境中。
: 但類似的政策用在台灣這種儲蓄率很高的國家
: 實在是要想清楚再實行
: 要是很容易拿消費券去換現金
: 那這個錢就會流回金融體系
: 拿到消費券的人會不會去用?
: 我不太清楚
: 但是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
: ======================
: 消費券兌換成現金的流程
: ======================
: 會大大影響這個政策的成敗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Gilbert
at 2008-11-17T21:44
at 2008-11-17T21:44
By Steve
at 2008-11-18T15:24
at 2008-11-18T15:24
By Una
at 2008-11-19T04:36
at 2008-11-19T04:36
By Hardy
at 2008-11-21T02:32
at 2008-11-21T02:32
By Queena
at 2008-11-25T22:12
at 2008-11-25T22:12
By Agnes
at 2008-11-27T03:02
at 2008-11-27T03:02
By Yedda
at 2008-11-27T18:40
at 2008-11-27T18:40
By Emma
at 2008-11-30T15:15
at 2008-11-30T15:15
By Madame
at 2008-12-02T09:57
at 2008-12-02T09:57
By Ethan
at 2008-12-05T09:36
at 2008-12-05T09:36
By Ursula
at 2008-12-06T11:23
at 2008-12-06T11:23
By Cara
at 2008-12-07T23:01
at 2008-12-07T23:01
By Agatha
at 2008-12-08T11:43
at 2008-12-08T11:43
By Dora
at 2008-12-09T15:06
at 2008-12-09T15:06
By Poppy
at 2008-12-13T21:25
at 2008-12-13T21:25
By Agatha
at 2008-12-14T00:07
at 2008-12-14T00:07
By Olivia
at 2008-12-17T02:56
at 2008-12-17T02:56
By Iris
at 2008-12-20T15:29
at 2008-12-20T15:29
By Wallis
at 2008-12-21T19:34
at 2008-12-21T19:34
By Isabella
at 2008-12-22T01:21
at 2008-12-22T01:21
By Jack
at 2008-12-26T19:17
at 2008-12-26T19:17
By Mary
at 2008-12-31T09:53
at 2008-12-31T09:53
By Joe
at 2009-01-02T09:24
at 2009-01-02T09:24
By Una
at 2009-01-04T16:55
at 2009-01-04T16:55
By Zora
at 2009-01-09T15:17
at 2009-01-09T15:17
By Olga
at 2009-01-12T09:39
at 2009-01-12T09:39
By Quanna
at 2009-01-15T21:46
at 2009-01-15T21:46
By Isabella
at 2009-01-19T01:19
at 2009-01-19T01:19
By Michael
at 2009-01-23T15:45
at 2009-01-23T15:45
By Barb Cronin
at 2009-01-26T07:28
at 2009-01-26T07:28
By Robert
at 2009-01-29T19:34
at 2009-01-29T19:34
By Quanna
at 2009-01-31T21:09
at 2009-01-31T21:09
By Wallis
at 2009-02-01T19:19
at 2009-02-01T19:19
By Mason
at 2009-02-05T07:24
at 2009-02-05T07:24
By Kama
at 2009-02-06T19:13
at 2009-02-06T19:13
By Suhail Hany
at 2009-02-07T20:12
at 2009-02-07T20:12
By Enid
at 2009-02-10T05:46
at 2009-02-10T05:46
By Edith
at 2009-02-12T06:20
at 2009-02-12T06:20
By Yedda
at 2009-02-16T01:29
at 2009-02-16T01:29
By Agnes
at 2009-02-20T02:50
at 2009-02-20T02:50
By Hamiltion
at 2009-02-25T01:14
at 2009-02-25T01:14
By Susan
at 2009-02-26T10:03
at 2009-02-26T10:03
By Faithe
at 2009-02-27T21:17
at 2009-02-27T21:17
By Xanthe
at 2009-03-03T12:08
at 2009-03-03T12:08
By Ursula
at 2009-03-04T17:10
at 2009-03-04T17:10
By Mason
at 2009-03-05T05:22
at 2009-03-05T05:22
By Daph Bay
at 2009-03-06T11:30
at 2009-03-06T11:30
Related Posts
聽我ㄧ言:請客觀看待消費券政策之必要性
By Ethan
at 2008-11-16T21:39
at 2008-11-16T21:39
開始出現一堆雞蛋水餃股...
By Necoo
at 2008-11-13T13:49
at 2008-11-13T13:49
全球投資界知名人士
By Lydia
at 2008-11-12T01:58
at 2008-11-12T01:58
我的懶人投資法 V1.2
By Una
at 2008-11-09T14:06
at 2008-11-09T14:06
散戶的murmur~
By Joseph
at 2008-11-08T20:50
at 2008-11-08T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