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當定期定額或不定額遇到空頭~ - 基金

By Rosalind
at 2007-12-23T17:29
at 2007-12-23T17:29
Table of Contents
: ---------------------------------------------------------------------
: 我們常會說定期定額在回檔或是空頭的時候可以買進更多的單位數...
: 所以遇到空頭時可以不用擔心 ,續扣放長期就對了...
: 我想這是建立在 " 剛開始 "或" 定期定額不久 " 的情況下可以成立...
: 之前 S 大有寫過文章討論 , 我覺得他形容的很好...
: 就是定期定額的鈍化...
: ----------------------------------------------------------------------
不好意思,您說的S大的文章在9782,可是我好像找不到耶!
請大大在提示一下好嗎?
: 當我們定期定額 24~30個月以上的時候...
: 每一次定期定額的部份只佔該基金總金額的 3~4%
: 所謂的攤平或是逢低買到更多單位數的效果已經被弱化了...
: 這時候我們的定期定額或是定期不定額就像一支單筆的基金一樣...
: 也是需要經過調整的...
: ----------------------------------------------------------------------------
: 因為最近常會看到許多人表示定期定額就可以不用擔心走入空頭的問題...
: 只要努力扣到多頭再來臨的那一天 , 就會是最後的贏家!
: 但畢竟在定期定額的前 10 ~ 15 期 , 回檔個 10 ~ 20%
: 只會跌掉 1~3 次定期定額的本金...
: 若是已經定期定額一段時間了 , 20~30 期以上的定期定額 , 同樣的回檔...
: 就會跌掉 2~6 次定期定額的本金 !
: -----------------------------------------------------------------------------
: 我自己的想法 , 是每次扣款的金額佔總金額的 5 % 以上 ( 即尚未扣滿20期 )
: 還稱得上尚未鈍化! 仍有分攤風險的效果...
意思是說,如果淨值持續下跌,而當我用定期定額的方式,
每一次扣的金額所能分攤的效果將一次比一次差,
而如果要克服這個缺點,
似乎是要每下跌一個額度就加碼成總金額的5~10%,
這樣看起來,似乎有點像是理專推薦的定期不定額,
不過,在我的了解,定期不定額,
似乎只有在區間波動或波動度較低的基金或市場才能真正獲利,
因為在長多格局中,投入的金額越來越少,
反而會比定期定額的絕對報酬低;
而在長空格局中,投入金額越來越大,
必須撐到上漲的那一天才有獲利的機會,
萬一資金不允許,認賠出場,
反而比定期定額損失的還多..
這樣看起來,定期不定額的idea似乎是說得比唱得好聽?
以上是我的看法啦!
這個觀念是否有需要加強之處?還請大大指教...
--
: 我們常會說定期定額在回檔或是空頭的時候可以買進更多的單位數...
: 所以遇到空頭時可以不用擔心 ,續扣放長期就對了...
: 我想這是建立在 " 剛開始 "或" 定期定額不久 " 的情況下可以成立...
: 之前 S 大有寫過文章討論 , 我覺得他形容的很好...
: 就是定期定額的鈍化...
: ----------------------------------------------------------------------
不好意思,您說的S大的文章在9782,可是我好像找不到耶!
請大大在提示一下好嗎?
: 當我們定期定額 24~30個月以上的時候...
: 每一次定期定額的部份只佔該基金總金額的 3~4%
: 所謂的攤平或是逢低買到更多單位數的效果已經被弱化了...
: 這時候我們的定期定額或是定期不定額就像一支單筆的基金一樣...
: 也是需要經過調整的...
: ----------------------------------------------------------------------------
: 因為最近常會看到許多人表示定期定額就可以不用擔心走入空頭的問題...
: 只要努力扣到多頭再來臨的那一天 , 就會是最後的贏家!
: 但畢竟在定期定額的前 10 ~ 15 期 , 回檔個 10 ~ 20%
: 只會跌掉 1~3 次定期定額的本金...
: 若是已經定期定額一段時間了 , 20~30 期以上的定期定額 , 同樣的回檔...
: 就會跌掉 2~6 次定期定額的本金 !
: -----------------------------------------------------------------------------
: 我自己的想法 , 是每次扣款的金額佔總金額的 5 % 以上 ( 即尚未扣滿20期 )
: 還稱得上尚未鈍化! 仍有分攤風險的效果...
意思是說,如果淨值持續下跌,而當我用定期定額的方式,
每一次扣的金額所能分攤的效果將一次比一次差,
而如果要克服這個缺點,
似乎是要每下跌一個額度就加碼成總金額的5~10%,
這樣看起來,似乎有點像是理專推薦的定期不定額,
不過,在我的了解,定期不定額,
似乎只有在區間波動或波動度較低的基金或市場才能真正獲利,
因為在長多格局中,投入的金額越來越少,
反而會比定期定額的絕對報酬低;
而在長空格局中,投入金額越來越大,
必須撐到上漲的那一天才有獲利的機會,
萬一資金不允許,認賠出場,
反而比定期定額損失的還多..
這樣看起來,定期不定額的idea似乎是說得比唱得好聽?
以上是我的看法啦!
這個觀念是否有需要加強之處?還請大大指教...
--
Tags:
基金
All Comments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12-28T15:05
at 2007-12-28T15:05
Related Posts
請問大家的華南神農水資源基金?

By Connor
at 2007-12-23T17:11
at 2007-12-23T17:11
請問我的基金配置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12-23T15:36
at 2007-12-23T15:36
富蘭克連坦柏頓成長基金配息

By Audriana
at 2007-12-23T14:39
at 2007-12-23T14:39
安泰的基金投資計畫'高枕無憂'值得嗎?

By Dora
at 2007-12-23T14:13
at 2007-12-23T14:13
整理:台灣銀行、國泰世華 網銀規定

By Isabella
at 2007-12-23T14:07
at 2007-12-23T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