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手Q&A 該買淨值高的基金還是淨值低的基金? - 投資

By Daph Bay
at 2007-10-14T02:11
at 2007-10-14T02:11
Table of Contents
小的實在沒有這麼清楚的頭腦
看到不同的大俠們 在推噓文裡面又為了某一句話陳述看法或是批判
可否請這些熱心的版友
同時發表針對某一特定主題的看法到版主信箱
或者由版主發起本週新手主題為何
一星期截稿 原封不動同時波出不同人的看法給大家參考
不然有的人先有的人後波
比較有失公正....
我是說....如果波出來看法意見容易引起吵架征戰的話
那就同時波讓版友各自鑑賞吧
才不會早波的比較吃虧這樣~~
這是...一點意見....
※ 引述《yuwei999 (黑鍵與白鍵的跳動)》之銘言:
: ※ 引述《RichieChen (呵呵呵)》之銘言:
: : Q:我看到有一檔基金,績效很好,可是他現在淨值已經很高了(100塊)
: : 我是不是應該等他低一點再買? 或是買一隻類似投資標的,但淨值較低的基金?
: : A: 基金投資者常有以下幾個迷思
: : 一.是不是要買淨值低一點的基金,可以買到較多單位,可以賺較多的錢?
: : 其實是一樣的,淨值高買到的單位少,但投資是以報酬率來算,而不是因為你
: : 單位買的多,漲的"比例"就會高, 實際上獲得的報酬率,並不因為基金淨值高低
: : 而有影響,而是跟其報酬率有關,這就跟操作績效有關了
: : 二.某基金現在淨值很高了,是不是等他低一點在買?或是買淨值較低的類似基金?
: : 基金不是股票,股票有可能股價過高,和EPS相除,得出過高的本益比
: : 在股票中,過高的本益比可能是高估了..但基金的淨值,在不配息配權或配息配權
: : 不會影響淨值太多的情形下, 越高的淨值,表示他過去的績效卓越
: : 才能吸引較多的資金,而透過好的投資報酬率讓淨值上升,而變的像現在看的"高淨值"
: : 因此,高淨值的基金不只不代表太貴, 反而是好基金的一種象徵
: 因為我不是老師,所以我只用簡單方法來解釋~
: 基金的淨值就等於股票的股價,
: 假設今天你要去買台灣的股票,
: 伍豐一張要50萬才買的到,台積電一張5萬元就買的到了~
: 所以根據上面的說法是伍豐是好股票,而台基電是壞股票?
: 再來就是第二點,
: 基金當然是跟股票一樣有被高估或低估的可能,
: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 因為基金除了債券之類的除外,
: 絕大部分的基金不都還是由股票所組成的嗎?
: 假設股票就如上面文章所述可由本益比來判斷是超漲或超跌,
: 那麼由"很多支股票"所組合而成的基金不也是應該一體適用嗎?
: 所不同的地方應該是股票可由本益比判斷超漲或超跌,
: 而基金卻是由該產業或是該區域的經濟數據或趨勢來判斷超漲或超跌吧!
: 最後,是針對上文最後那三段話,
: 基金的績效卓越,吸收的資金愈多,
: 影響的是該基金的"規模"會愈來愈大,跟淨值一點關係也沒有!
: 跟淨值有關的只有報酬率,
: 而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則是在該基金所投資的標的公司股票的表現!
: 那麼高淨值的基金就表示是好基金嗎?
: 今天假設我們是經理人,手中有100萬的資金可操盤!
: A經理人可能是選擇伍豐.大立光.原相來投資,
: 你覺得他每單位的淨值會高還是低?
: 當然是每單位淨值高而且你買的單位數少嘛~
: 如果B經理人選擇的是台積電.長榮.台塑四寶,
: 那你覺得他每單位的淨值會比A經理人所操盤的基金還高嗎?
: 那他的每單位基金淨值比A經理人的每單位基金淨值還低,
: 所以B經理人的基金是壞基金?
: 或是按照上文的觀點是A基金相較之下比B基金來的好?
: 喔喔~
: 可能我的慧根不夠,
: 還需要仁波切給我加持開光一下....><
--
All Comments

By Dorothy
at 2007-10-16T07:04
at 2007-10-16T07:04

By Erin
at 2007-10-19T15:19
at 2007-10-19T15:19

By Gilbert
at 2007-10-22T02:42
at 2007-10-22T02:42
Related Posts
淺談高收益債券

By Emily
at 2007-10-14T01:33
at 2007-10-14T01:33
全球多頭已經五年了,可是台灣感覺不到

By Ursula
at 2007-10-14T01:27
at 2007-10-14T01:27
我打算這個月進場的基金配置,請大大給我一點意見

By Margaret
at 2007-10-14T01:10
at 2007-10-14T01:10
請問一下…贖回事宜

By Adele
at 2007-10-14T01:09
at 2007-10-14T01:09
有關於高收益債券

By Genevieve
at 2007-10-14T00:54
at 2007-10-14T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