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拒絕經濟學脫離現實-「後孤獨經濟學」 - 經濟

By Enid
at 2007-03-30T09:42
at 2007-03-30T09:4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zs (肥了 囧)》之銘言:
: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18020&group_id=26
: 拒絕經濟學脫離現實-「後孤獨經濟學」
: --世民
: 一般而言的「經濟學」其實是指「新古典」學派(neoclassical),其中又以貨幣學
: 派佛利民或正在大陸「走佬」的張五常等的「芝加哥學派」較具影響力,而「後孤獨
: 經濟學」(PAE)正是挑戰這些學派背後的假設,例如utility theory、博奕論等,並
: 將社會學和心理學融入經濟分析
寫這篇文章的人果然是「學術水平不足」,別的不說,他恐怕連張五常
那三本「經濟解釋」都沒讀過。
首先,在學術的分類上,張五常是否可以被歸入「芝加哥學派」還是個
問題。誠然,張某人曾經待過芝大(博士後,張的博士是在洛杉磯加大
拿的),也跟芝大經濟系諸多高手如 Friedman、Stigler、Coase、Alchian
等人過從甚密,常有書信往來,但是張某人在英語經濟學文獻有所貢獻
的作品,如「蜜蜂的寓言」「公損之謎」等等,皆寫於 1970 年代的
華盛頓大學,當時是 Douglas North 的「新制度學派」的大本營。相
較於芝大,華盛頓大學更強調交易費用與制度的重要性,也搞出了像是
計量史(cliometrics)之類的研究。
而張五常本人,在我看,是出於芝大的新古典傳統,但又更加強調了
交易費用在個體經濟行為上的重要性。他不相信 Game theory 能解
決任何經濟學議題,也認為效用理論並不能推導出負斜率需求線(無
法排除正斜率需求線的存在),不如直接將「需求線必為負斜率」作
為個體經濟學的基礎公設。這些在他那三本「經濟解釋」裡都有提到
,沒時間看的話,好歹也翻翻舊的數字週刊,不要以為數字週刊只有
八卦,我很多在美國唸經濟博士班的同學都知道誰是張五常,也都看
數字週刊,但在我指出之前,他們都不知道張五常幫數字週刊寫獨家
專欄。
而至於所謂「將社會學和心理學融入經濟分析」云云,早就已經很多
人在搞這類的研究,別的不說,至少在這個所謂「後自閉經濟學運動
」浮出台面前,諾貝爾獎就已頒給 Tversky 與Kahneman,這兩個可
都是正牌的心理學家。
至於「將跨學科置於經濟學教育的重心,經濟學學生應同時修讀社會
學、法律、歷史等其他學科,以便知道處理不同社會經濟現象時的不
同意見和方法」云云,我不知道敝校經濟系是如何,不過我倒知道敝
校法學院有聘請經濟學博士主講法律經濟分析,也有更多高級的 Seminar
在討論實證方法、或者整合性的法律/經濟/心理/社會的研究,敝人
不才,這些課我都上過(或正在修)。我要指出的是,所謂經濟學
的研究,在美國,除了經濟系以外,至少還應該加入商學院法學院
和部份公共政策相關的科系,研究方法也很多元,至少好過台灣經
濟系千人一面的「理論作賽局、實證搞計量」。
至於台灣(或中國大陸)的經濟學學術圈會變成這樣的原因?well,
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看完請推「有下有推,借轉Test」,謝謝大家收看。
--
Yours truly,
Chiaheng Seetoo
Member, Journal of Law, Technology & Policy, 2006-07
Juris Doctor, Class of 2007
College of Law,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
: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18020&group_id=26
: 拒絕經濟學脫離現實-「後孤獨經濟學」
: --世民
: 一般而言的「經濟學」其實是指「新古典」學派(neoclassical),其中又以貨幣學
: 派佛利民或正在大陸「走佬」的張五常等的「芝加哥學派」較具影響力,而「後孤獨
: 經濟學」(PAE)正是挑戰這些學派背後的假設,例如utility theory、博奕論等,並
: 將社會學和心理學融入經濟分析
寫這篇文章的人果然是「學術水平不足」,別的不說,他恐怕連張五常
那三本「經濟解釋」都沒讀過。
首先,在學術的分類上,張五常是否可以被歸入「芝加哥學派」還是個
問題。誠然,張某人曾經待過芝大(博士後,張的博士是在洛杉磯加大
拿的),也跟芝大經濟系諸多高手如 Friedman、Stigler、Coase、Alchian
等人過從甚密,常有書信往來,但是張某人在英語經濟學文獻有所貢獻
的作品,如「蜜蜂的寓言」「公損之謎」等等,皆寫於 1970 年代的
華盛頓大學,當時是 Douglas North 的「新制度學派」的大本營。相
較於芝大,華盛頓大學更強調交易費用與制度的重要性,也搞出了像是
計量史(cliometrics)之類的研究。
而張五常本人,在我看,是出於芝大的新古典傳統,但又更加強調了
交易費用在個體經濟行為上的重要性。他不相信 Game theory 能解
決任何經濟學議題,也認為效用理論並不能推導出負斜率需求線(無
法排除正斜率需求線的存在),不如直接將「需求線必為負斜率」作
為個體經濟學的基礎公設。這些在他那三本「經濟解釋」裡都有提到
,沒時間看的話,好歹也翻翻舊的數字週刊,不要以為數字週刊只有
八卦,我很多在美國唸經濟博士班的同學都知道誰是張五常,也都看
數字週刊,但在我指出之前,他們都不知道張五常幫數字週刊寫獨家
專欄。
而至於所謂「將社會學和心理學融入經濟分析」云云,早就已經很多
人在搞這類的研究,別的不說,至少在這個所謂「後自閉經濟學運動
」浮出台面前,諾貝爾獎就已頒給 Tversky 與Kahneman,這兩個可
都是正牌的心理學家。
至於「將跨學科置於經濟學教育的重心,經濟學學生應同時修讀社會
學、法律、歷史等其他學科,以便知道處理不同社會經濟現象時的不
同意見和方法」云云,我不知道敝校經濟系是如何,不過我倒知道敝
校法學院有聘請經濟學博士主講法律經濟分析,也有更多高級的 Seminar
在討論實證方法、或者整合性的法律/經濟/心理/社會的研究,敝人
不才,這些課我都上過(或正在修)。我要指出的是,所謂經濟學
的研究,在美國,除了經濟系以外,至少還應該加入商學院法學院
和部份公共政策相關的科系,研究方法也很多元,至少好過台灣經
濟系千人一面的「理論作賽局、實證搞計量」。
至於台灣(或中國大陸)的經濟學學術圈會變成這樣的原因?well,
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看完請推「有下有推,借轉Test」,謝謝大家收看。
--
Yours truly,
Chiaheng Seetoo
Member, Journal of Law, Technology & Policy, 2006-07
Juris Doctor, Class of 2007
College of Law,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Bethany
at 2007-04-02T23:24
at 2007-04-02T23:24

By Lily
at 2007-04-07T21:21
at 2007-04-07T21:21

By Frederic
at 2007-04-08T19:01
at 2007-04-08T19:01

By Audriana
at 2007-04-11T02:38
at 2007-04-11T02:38

By Charlie
at 2007-04-13T01:01
at 2007-04-13T01:01

By Kelly
at 2007-04-14T08:57
at 2007-04-14T08:57

By Kama
at 2007-04-17T05:47
at 2007-04-17T05:47

By Rae
at 2007-04-19T04:17
at 2007-04-19T04:17
Related Posts
Re: 經濟學問題

By Hazel
at 2007-03-29T23:00
at 2007-03-29T23:00
Re: 經濟學問題

By Oscar
at 2007-03-29T22:53
at 2007-03-29T22:53
經濟學問題

By Selena
at 2007-03-29T22:37
at 2007-03-29T22:37
問一題經濟學問題!!謝謝

By Michael
at 2007-03-29T21:23
at 2007-03-29T21:23
創造具有人味而負責的經濟學 哈佛大學經濟系學子的「共享宣言」

By Queena
at 2007-03-29T19:34
at 2007-03-29T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