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紅保單 - 投資
By Edward Lewis
at 2006-03-15T05:59
at 2006-03-15T05:5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wanttobe (唉 失望)》之銘言:
: 目前我所知道的是 富邦推出的 及 中國人壽5813
: 請問大家認為那一份保單比較好
: 還是有人覺得分紅保單根本不值得參加
: 想聽聽版上大家的意見 謝謝
雖然【分紅保單利率≠投資報酬率】,但還是貼一下,可以參考。
2006.02.02 工商時報
壽險業拚場 富邦拿下去年獲利王
呂淑美/台北報導
富邦人壽去年業績及獲利同步打敗同業!富邦人壽在財務操作佳及有「利差益」
挹注,自結去年稅後盈餘高達二十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五元,每股獲利能力居同業
^^^^^^^^^^^^^^^^
獲利之冠,新契約保費收入更達六百七十億元,市占率一二.四%,僅次於國泰人壽
,成業界第二名,超越新光人壽及南山人等龍頭壽險公司。
富邦人壽高層主管表示,帶動去年獲利表現優異的原因為,去年投資收益高達八
十五億元,創下成立十多年來最高,資金報酬率也有四.七%到四.八%的優異表現。
此外富邦人壽在過去利率高峰時,推出多短於六年期的短年期保單,高預定利率
保單滿期到期後,新契約保單平均利率較低,有助於降低該公司成本,如此一來,不
但沒有同業的「利差損」,反而有「利差益」,為獲利增色不少。
富邦人壽自結,去年稅前盈餘二十五億元,稅後盈餘二十八億元,以年底股本
四十二億元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五元,超過近年蟬連冠軍的台壽保自結稅後盈餘十七
億七千萬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一六元。
在新契約業務表現上,富邦人壽表現更令同業咋舌,根據統計,富邦人壽去年新
契約保單收入為六百七十億元,市占率一二%,僅次於國壽的二○%,但超過新壽的
五百一十八億元、南山的五百一十七億元,在業界躥升至第二位。
而在這幾年業務快速成長下,富邦人壽資產迅速拉升,到去年底止,已突破二千
億元大關,在同業僅次於國壽、新壽、南山、ING安泰,在同業中居第五大。
--
保險泉源網
http://happy713836.myweb.hinet.net
--
: 目前我所知道的是 富邦推出的 及 中國人壽5813
: 請問大家認為那一份保單比較好
: 還是有人覺得分紅保單根本不值得參加
: 想聽聽版上大家的意見 謝謝
雖然【分紅保單利率≠投資報酬率】,但還是貼一下,可以參考。
2006.02.02 工商時報
壽險業拚場 富邦拿下去年獲利王
呂淑美/台北報導
富邦人壽去年業績及獲利同步打敗同業!富邦人壽在財務操作佳及有「利差益」
挹注,自結去年稅後盈餘高達二十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五元,每股獲利能力居同業
^^^^^^^^^^^^^^^^
獲利之冠,新契約保費收入更達六百七十億元,市占率一二.四%,僅次於國泰人壽
,成業界第二名,超越新光人壽及南山人等龍頭壽險公司。
富邦人壽高層主管表示,帶動去年獲利表現優異的原因為,去年投資收益高達八
十五億元,創下成立十多年來最高,資金報酬率也有四.七%到四.八%的優異表現。
此外富邦人壽在過去利率高峰時,推出多短於六年期的短年期保單,高預定利率
保單滿期到期後,新契約保單平均利率較低,有助於降低該公司成本,如此一來,不
但沒有同業的「利差損」,反而有「利差益」,為獲利增色不少。
富邦人壽自結,去年稅前盈餘二十五億元,稅後盈餘二十八億元,以年底股本
四十二億元計算,每股稅後盈餘五元,超過近年蟬連冠軍的台壽保自結稅後盈餘十七
億七千萬元、每股稅後盈餘四.一六元。
在新契約業務表現上,富邦人壽表現更令同業咋舌,根據統計,富邦人壽去年新
契約保單收入為六百七十億元,市占率一二%,僅次於國壽的二○%,但超過新壽的
五百一十八億元、南山的五百一十七億元,在業界躥升至第二位。
而在這幾年業務快速成長下,富邦人壽資產迅速拉升,到去年底止,已突破二千
億元大關,在同業僅次於國壽、新壽、南山、ING安泰,在同業中居第五大。
--
保險泉源網
http://happy713836.myweb.hinet.net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請問有關分紅保單..
By Emily
at 2006-03-15T05:45
at 2006-03-15T05:45
小弟目前的狀況該有什麼樣的理財規劃呢?
By Aaliyah
at 2006-03-15T00:23
at 2006-03-15T00:23
請問外幣現金與即期有何差異?
By Ethan
at 2006-03-14T10:36
at 2006-03-14T10:36
需要多少錢才能滿足一生的理財目標?
By Hardy
at 2006-03-13T03:35
at 2006-03-13T03:35
小弟目前的狀況該有什麼樣的理財規劃呢?
By Harry
at 2006-03-13T02:39
at 2006-03-13T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