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與GDI - 經濟

By Yuri
at 2010-03-30T19:51
at 2010-03-30T19:51
Table of Contents
雖然文中說GDI比GDP更能解釋經濟復甦卻就業仍低迷,
但感覺GDI像落後指標。因為景氣初期就業機會仍不易,
個人危機意識,如減少休假,認真工作等,使生產力提高。
應同時統計平均GDI,是否提得更高。
-------------------------------------------------------
〈分析〉為何美國經濟已成長 就業卻仍低迷?專家:GDP失準!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2010-03-30 02:00:18
經濟學家認為,GDI可能是個比GDP更佳的景氣衡量工具,尤其在預期失業
方面更是如此。
如果美國經濟正快速成長,那麼為何它並未創造就業機會?
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投資人,也讓聯準會主席伯南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而備
受期待的周五(2日)美國 3 月失業報告,可能只會使情勢更撲朔迷離罷了。就連
路透分析師看法亦相當歧異,有人認為將新增達40萬個工作機會-若成真將是
10 年來最強勢的表現;但也有人以為,工作機會將只會微幅成長。
《msnbc》報導,市場多預測美國將新增19 萬個工作機會,這將是自 2007 年
12 月衰退以來,第二個工作增加的月份,也是 2007 年 3 月以來最大增幅。
如此增長多來自政府釋出的職缺;由於美國正進行 10 年一度的人口普查,需要
許多的臨時工;雖說這樣的工作待遇不錯,但是為期僅數個月。伯南克及其央行
同事也知道人口普查帶來的職缺,會使得就業報告失準,因此他們仍警告全年的
失業率仍將逼近 10%。
聯準會及經濟學家更關心的是,何以在這次衰退中,美國勞動市場流失多達 840
萬個工作機會?這次衰退的確是大蕭條以來最嚴峻,但失業的情形,仍比學者比
較經濟成長及就業算出的模組糟糕太多。
伯南克提出了可能的解釋。
他說:「衰退可能比想像中嚴重得多。」另一個可能就是,生產力的成長,較聯
準會預測的來得強。聯準會以為在企業刪減人力的同時,將難以維持成長,勢必
再回頭雇人。
這樣的觀點,獲得伯南克旗下經濟學家的支持。 Jeremy Nalewaik 以為,美國的
GDP 數據低估了衰退的深度,也高估了近來復甦的強度。因此他提出一個少為人
之的標準-國內收入毛額(GDI),會是個衡量商業景氣較為準確的工具。
從 GDI 來看,美國的經濟體從 2007 年便開始收縮,而不是 GDP 顯示的 2008年。
GDI 顯示的復甦時程亦較晚,指出美國經濟體自 2009 年第 4 季始復甦,並非
GDP 指向的同年第 3 季。
若 GDI 真的是一個較為準確的工具,那麼現在有很好的理由認為,美國就業將很
快的提振上來。上周五(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第 4 季 GDI 年率達 6.2%,
甚至快過 GDP 的成長 5.6%。
這可能解釋了一些事,釐清了為什麼 GDP 顯示經濟復甦後的 8 個月後,就業依
舊萎縮。就業成長通常較經濟成長緩上數月,因此若轉捩點是去年 10 月而非 6 月
,現在就業才開始增長就顯得合情合理。
--
但感覺GDI像落後指標。因為景氣初期就業機會仍不易,
個人危機意識,如減少休假,認真工作等,使生產力提高。
應同時統計平均GDI,是否提得更高。
-------------------------------------------------------
〈分析〉為何美國經濟已成長 就業卻仍低迷?專家:GDP失準!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2010-03-30 02:00:18
經濟學家認為,GDI可能是個比GDP更佳的景氣衡量工具,尤其在預期失業
方面更是如此。
如果美國經濟正快速成長,那麼為何它並未創造就業機會?
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投資人,也讓聯準會主席伯南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而備
受期待的周五(2日)美國 3 月失業報告,可能只會使情勢更撲朔迷離罷了。就連
路透分析師看法亦相當歧異,有人認為將新增達40萬個工作機會-若成真將是
10 年來最強勢的表現;但也有人以為,工作機會將只會微幅成長。
《msnbc》報導,市場多預測美國將新增19 萬個工作機會,這將是自 2007 年
12 月衰退以來,第二個工作增加的月份,也是 2007 年 3 月以來最大增幅。
如此增長多來自政府釋出的職缺;由於美國正進行 10 年一度的人口普查,需要
許多的臨時工;雖說這樣的工作待遇不錯,但是為期僅數個月。伯南克及其央行
同事也知道人口普查帶來的職缺,會使得就業報告失準,因此他們仍警告全年的
失業率仍將逼近 10%。
聯準會及經濟學家更關心的是,何以在這次衰退中,美國勞動市場流失多達 840
萬個工作機會?這次衰退的確是大蕭條以來最嚴峻,但失業的情形,仍比學者比
較經濟成長及就業算出的模組糟糕太多。
伯南克提出了可能的解釋。
他說:「衰退可能比想像中嚴重得多。」另一個可能就是,生產力的成長,較聯
準會預測的來得強。聯準會以為在企業刪減人力的同時,將難以維持成長,勢必
再回頭雇人。
這樣的觀點,獲得伯南克旗下經濟學家的支持。 Jeremy Nalewaik 以為,美國的
GDP 數據低估了衰退的深度,也高估了近來復甦的強度。因此他提出一個少為人
之的標準-國內收入毛額(GDI),會是個衡量商業景氣較為準確的工具。
從 GDI 來看,美國的經濟體從 2007 年便開始收縮,而不是 GDP 顯示的 2008年。
GDI 顯示的復甦時程亦較晚,指出美國經濟體自 2009 年第 4 季始復甦,並非
GDP 指向的同年第 3 季。
若 GDI 真的是一個較為準確的工具,那麼現在有很好的理由認為,美國就業將很
快的提振上來。上周五(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第 4 季 GDI 年率達 6.2%,
甚至快過 GDP 的成長 5.6%。
這可能解釋了一些事,釐清了為什麼 GDP 顯示經濟復甦後的 8 個月後,就業依
舊萎縮。就業成長通常較經濟成長緩上數月,因此若轉捩點是去年 10 月而非 6 月
,現在就業才開始增長就顯得合情合理。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Rebecca
at 2010-04-03T19:05
at 2010-04-03T19:05
Related Posts
管理經濟 樂觀預期vs 悲觀預期 預期價格

By Franklin
at 2010-03-28T17:41
at 2010-03-28T17:41
美國醫療改革

By Hazel
at 2010-03-28T03:23
at 2010-03-28T03:23
彈性係數為常數時

By Charlotte
at 2010-03-27T00:00
at 2010-03-27T00:00
Mixed strategy

By Jacob
at 2010-03-26T23:46
at 2010-03-26T23:46
保險效用

By Elizabeth
at 2010-03-26T23:22
at 2010-03-26T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