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3號: 所得稅法扣繳義務等規定違憲? - 所得稅

By Elvira
at 2010-03-26T20:23
at 2010-03-26T20:23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673
解釋字號
釋字第 673 號
解釋日期
民國 99年3月26日
解釋爭點
所得稅法就扣繳義務人及違背扣繳義務之處罰等規定違憲?
解釋文
中華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修正公布之所得稅法第八十
九條第一項第二款前段,有關以機關、團體之主辦會計人員為扣
繳義務人部分,及八十八年二月九日修正公布與九十五年五月三
十日修正公布之同條款前段,關於以事業負責人為扣繳義務人部
分,與憲法第二十三條比例原則尚無牴觸。
七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修正公布及九十年一月三日修正公布
之所得稅法第一百十四條第一款,有關限期責令扣繳義務人補繳
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暨就已於限期內補繳應
扣未扣或短扣之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按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額
處一倍之罰鍰部分;就未於限期內補繳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款,
按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額處三倍之罰鍰部分,尚未牴觸憲法第二
十三條比例原則,與憲法第十五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無違。
上開所得稅法第一百十四條第一款後段,有關扣繳義務人不
按實補報扣繳憑單者,應按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額處三倍之罰鍰
部分,未賦予稅捐稽徵機關得參酌具體違章狀況,按情節輕重裁
量罰鍰之數額,其處罰顯已逾越必要程度,就此範圍內,不符憲
法第二十三條之比例原則,與憲法第十五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
旨有違,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停止適用。有關機關對未於限期
內按實補報扣繳憑單,而處罰尚未確定之案件,應斟酌個案情節
輕重,並參酌稅捐稽徵法第四十八條之三之規定,另為符合比例
原則之適當處置,併予指明。
理由書
所得稅法設有就源扣繳制度,責成特定人為扣繳義務人,就
納稅義務人之所得,於給付時依規定之扣繳率或扣繳辦法,扣取
稅款,在法定期限內,向國庫繳清,並開具扣繳憑單彙報該管稽
徵機關,及填具扣繳憑單發給納稅義務人(所得稅法第七條第五
項、第八十八條、第八十九條第一項、第九十二條規定參照)。
此項扣繳義務,其目的在使國家得即時獲取稅收,便利國庫資金
調度,並確實掌握課稅資料,為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本院釋字
第三一七號解釋參照)。至於國家課予何人此項扣繳義務,立法
機關自得在符合比例原則之前提下,斟酌可有效貫徹上開扣繳制
度之人選而為決定。
七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修正公布之所得稅法第八十九條第一
項第二款前段規定:「薪資、利息、租金、佣金、權利金、執行
業務報酬、競技、競賽或機會中獎獎金或給與,及給付在中華民
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或營業代理人之國外營利事業之所得,其
扣繳義務人為機關、團體之主辦會計人員、事業負責人及執行業
務者」。八十八年二月九日修正公布之同條款前段規定:「薪資、
利息、租金、佣金、權利金、執行業務報酬、競技、競賽或機會
中獎獎金或給與,及給付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或營業
代理人之國外營利事業之所得,其扣繳義務人為機關、團體之責
應扣繳單位主管、事業負責人及執行業務者」,及九十五年五月
三十日修正公布之同條款前段規定:「薪資、利息、租金、佣金、
權利金、執行業務報酬、競技、競賽或機會中獎獎金或給與、退
休金、資遣費、退職金、離職金、終身俸、非屬保險給付之養老
金、告發或檢舉獎金,及給付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或
營業代理人之國外營利事業之所得,其扣繳義務人為機關、團體、
學校之責應扣繳單位主管、事業負責人、破產財團之破產管理人
及執行業務者」。上開規定其中以機關、團體之主辦會計人員及
事業負責人為扣繳義務人,旨在使就源扣繳事項得以有效執行,
目的洵屬正當。
納稅義務人自機關、團體或事業受有所得稅法第八十八條第
一項第二款之所得,雖給付各該所得者為機關、團體或事業,並
非機關、團體之主辦會計人員或事業負責人。惟政府機關出納人
員據以辦理扣繳事務等出納工作之會計憑證,須由主辦會計人員
或其授權人簽名、蓋章,會計人員並負責機關內部各項收支之事
前審核與事後複核(會計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九十五條規
定參照),因此係由會計人員實質參與扣繳事務;而於團體之情
形,可能由會計人員實際辦理團體之扣繳事務。另事業負責人則
代表事業執行業務,實際負該事業經營成敗之責,有關財務之支
出,包括所得稅法上之扣繳事項,自為其監督之事務。是上開規
定課予主辦會計人員及事業負責人扣繳義務,較能貫徹就源扣繳
制度之立法目的,且對上開人員業務執行所增加之負擔亦屬合理,
並非不可期待,與憲法第二十三條比例原則尚無牴觸。
扣繳為稽徵機關掌握稅收、課稅資料及達成租稅公平重要手
段,扣繳義務人如未扣繳或扣繳不實,或未按實申報扣繳憑單,
不僅使稅源無法掌握,影響國家資金調度,亦造成所得人易於逃
漏稅。尤以所得人為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或在中華民國境
內無固定營業場所或營業代理人之國外營利事業,係以就源扣繳
作為主要課稅手段,倘扣繳義務人未依規定辦理扣繳稅款,可能
導致逃漏稅之結果,損及國家稅收。七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修正
公布及九十年一月三日修正公布之所得稅法第一百十四條第一款
(九十年一月三日僅就同條第二款而為修正,第一款並未修正)
規定:「扣繳義務人未依第八十八條規定扣繳稅款者,除限期責
令補繳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外,並按應扣未扣
或短扣之稅額處一倍之罰鍰;其未於限期內補繳應扣未扣或短扣
之稅款,或不按實補報扣繳憑單者,應按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額
處三倍之罰鍰。」(下稱系爭所得稅法第一百十四條第一款規定)
(九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修正公布之本款規定,已將前、後段處
一倍、三倍之罰鍰,分別修正為一倍以下、三倍以下之罰鍰)於
扣繳義務人未依所得稅法第八十八條規定扣繳稅款者,限期責令
其補繳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並予以處罰,以
督促為扣繳義務人之機關、團體主辦會計人員、事業負責人依規
定辦理扣繳稅款事項,乃為確保扣繳制度之貫徹及公共利益所必
要。
違反行政法上之義務應如何制裁,本屬立法機關衡酌事件之
特性、侵害法益之輕重程度以及所欲達到之管制效果,所為立法
裁量之權限,苟未逾越比例原則,要不能遽指其為違憲(本院釋
字第五一七號解釋參照)。上開責令補繳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暨
處罰之規定中,基於確保國家稅收,而命扣繳義務人補繳應扣未
扣或短扣之稅款,扣繳義務人於補繳上開稅款後,納稅義務人固
可抵繳其年度應繳納之稅額,然扣繳義務人仍可向納稅義務人追
償之(所得稅法第七十一條第一項前段、第九十四條但書規定參
照),亦即補繳之稅款仍須由納稅義務人負返還扣繳義務人之責,
是責令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部分,並未對扣繳義
務人財產權造成過度之損害。而扣繳義務人已於限期內補繳應扣
未扣或短扣之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者,因所造成國庫及租稅公平
損害情節較輕,乃按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額處一倍之罰鍰,處罰
尚未過重;其於通知補繳後仍拒未於限期內補繳應扣未扣或短扣
之稅款者,因違反國家所課予扣繳稅捐之義務,尤其所得人如非
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或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或營
業代理人之國外營利事業,扣繳義務人未補繳稅款,對國家稅收
所造成損害之結果,與納稅義務人之漏稅實無二致,且又係於通
知補繳後仍拒未補繳,違規情節自較已補繳稅款之情形為重,乃
按上開稅額處三倍之罰鍰,其處罰尚非過當。準此,系爭所得稅
法第一百十四條第一款規定,限期責令扣繳義務人補繳應扣未扣
或短扣之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部分,暨就已於限期內補繳應扣未
扣或短扣之稅款及補報扣繳憑單,按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額處一
倍之罰鍰部分;就未於限期內補繳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款,按應
扣未扣或短扣之稅額處三倍之罰鍰部分,尚未牴觸憲法第二十三
條之比例原則,與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無違,亦無違背憲
法第七條平等權、第十九條租稅法律主義可言。
惟扣繳義務人之扣繳義務,包括扣繳稅款義務及申報扣繳憑
單義務,二者之違反對國庫稅收及租稅公益之維護所造成之損害,
程度上應有所差異。系爭所得稅法第一百十四條第一款後段規定
中,如扣繳義務人已於限期內補繳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款,僅不
按實補報扣繳憑單者,雖影響稅捐稽徵機關對課稅資料之掌握及
納稅義務人之結算申報,然因其已補繳稅款,較諸不補繳稅款對
國家稅收所造成之不利影響為輕,乃系爭所得稅法第一百十四條
第一款後段規定,就此部分之處罰,與未於限期內補繳稅款之處
罰等同視之,一律按應扣未扣或短扣之稅額處三倍之罰鍰,未賦
予稅捐稽徵機關得參酌具體違章狀況,按情節輕重裁量罰鍰之數
額,其處罰顯已逾越必要程度,不符憲法第二十三條之比例原則
,與憲法第十五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違,應自本解釋公布
之日起停止適用。有關機關對未於限期內按實補報扣繳憑單,而
處罰尚未確定之案件,應斟酌個案情節輕重,並參酌稅捐稽徵法
第四十八條之三之規定,另為符合比例原則之適當處置,併予指
明。
--
Tags:
所得稅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10-03-27T17:36
at 2010-03-27T17:36
Related Posts
請問發票已申報 但忘了作廢怎麼辦??

By Rosalind
at 2010-03-25T15:05
at 2010-03-25T15:05
<熊出沒注意>有這樣的法官(熊秉元)

By James
at 2010-03-24T22:10
at 2010-03-24T22:10
海外薪資請教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3-22T21:00
at 2010-03-22T21:00
最低稅負制海外所得部分

By Hamiltion
at 2010-03-20T20:30
at 2010-03-20T20:30
稅務問答/房屋無償供公司用 參照租金繳稅

By Anthony
at 2010-03-19T15:28
at 2010-03-19T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