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連二凍! 經濟部拍板定案4月開始的電 - 股票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3-18T13:51
at 2019-03-18T13:51
Table of Contents
電價連二凍! 經濟部拍板定案4月開始的電價不調整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703971
針對每半年檢討一次的國內電價,經濟部今(18)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確定今年4月
開始的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每度2.6253元,避免市井小民「太有感」。
雖然電價凍漲有助安定物價,不過此舉也遭外界質疑,電價不調整是考量明年總統大選所
致,但遭經濟部官員否認。
至於下次調整電價的時間則是今年的10月,電價審議委員會將於9月召開,距離明年1月的
總統大選更接近,到時若又再不調漲,電價恐破天荒三次「凍漲」。
其實,電價從去年10月就因豪雨影響,為安定物價而「凍漲」不調整後,今年4月電價是
否調整格外受到關注,但儘管國際能源價格今年初以來不斷飆漲,國際原油價格最近也大
漲,再加上去年電價已經「該漲而未漲」,因此外界認為,今年電價審議委員會須從去年
因凍漲而累積的漲幅來計算與討論,今年4月電價應會調漲。
不過,每次電價的調幅都另受限電價公式規定,一次調漲有3%的天花板上限,因此外界認
為今年3月的電價審議委員會,針對4月電價應該是傾向漲價,但最多只能調漲3%。
只是,今年3月1日經濟部能源局卻在228連假時罕見的以新聞稿形式對外「表態」,強調
燃料成本是影響電價的主要因素,去年9月檢討電價時,燃料價格是近期相對高點,油價
約每桶75元美金,當時審議會在綜合考量「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節約能源」三
原則下,並未調漲電價,然而目前燃料成本,油價每桶約65元美金,較去年9月為低,因
此目前電價相較去年更無調漲壓力,因此經濟部在今日的電價審議委員會中,主張無須調
漲電價。
不過經濟部能源局3月1日曾對外「表態」,強調燃料成本是影響電價的主要因素,去年9
月檢討電價時,燃料價格是近期相對高點,油價約每桶75元美金,當時審議會在綜合考量
「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節約能源」三原則下,並未調漲電價,然而目前燃料成本,油價
每桶約65元美金,較去年9月為低,因此目前電價相較去年更無調漲壓力,因此經濟部將
在明天審議會中,主張無須調漲電價。
關於電價計算方式,立法院2015年1月中通過試辦電價公式,並於2015年4月上路,明訂國
內電價每半年檢討一次,於每年4月和10月調整電價費率。2017年10月新版電價公式上路
後,更明訂電價漲跌幅不得逾3%的天花板底限。
台電2015年4月、10月,以及2016年4月,分別將電價調降7.34%、2.33%、9.56%,2017年4
月及10月電價均未調整,2018年4月電價調漲3%,每度平均電價為2.6253元,10月電價則
因豪雨影響,經濟部為免民生物價因電價調漲而導致物價上漲,因此決定10月電價凍漲,
因此平均電價每度目前仍維持現行的2.6253元。若今年4月電價不調整,是繼2017年以來
第二次電價連續兩次未調整。
--
說個笑話 電價公式
我看下半年油價漲到100,已經虧準千億的台電,不管會繼續賠多少
為了選舉,電價也不會漲的啦
然後下一任總統又碰到08年馬的油電雙漲問題,台灣物價又趁機漲一波
--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703971
針對每半年檢討一次的國內電價,經濟部今(18)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確定今年4月
開始的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每度2.6253元,避免市井小民「太有感」。
雖然電價凍漲有助安定物價,不過此舉也遭外界質疑,電價不調整是考量明年總統大選所
致,但遭經濟部官員否認。
至於下次調整電價的時間則是今年的10月,電價審議委員會將於9月召開,距離明年1月的
總統大選更接近,到時若又再不調漲,電價恐破天荒三次「凍漲」。
其實,電價從去年10月就因豪雨影響,為安定物價而「凍漲」不調整後,今年4月電價是
否調整格外受到關注,但儘管國際能源價格今年初以來不斷飆漲,國際原油價格最近也大
漲,再加上去年電價已經「該漲而未漲」,因此外界認為,今年電價審議委員會須從去年
因凍漲而累積的漲幅來計算與討論,今年4月電價應會調漲。
不過,每次電價的調幅都另受限電價公式規定,一次調漲有3%的天花板上限,因此外界認
為今年3月的電價審議委員會,針對4月電價應該是傾向漲價,但最多只能調漲3%。
只是,今年3月1日經濟部能源局卻在228連假時罕見的以新聞稿形式對外「表態」,強調
燃料成本是影響電價的主要因素,去年9月檢討電價時,燃料價格是近期相對高點,油價
約每桶75元美金,當時審議會在綜合考量「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節約能源」三
原則下,並未調漲電價,然而目前燃料成本,油價每桶約65元美金,較去年9月為低,因
此目前電價相較去年更無調漲壓力,因此經濟部在今日的電價審議委員會中,主張無須調
漲電價。
不過經濟部能源局3月1日曾對外「表態」,強調燃料成本是影響電價的主要因素,去年9
月檢討電價時,燃料價格是近期相對高點,油價約每桶75元美金,當時審議會在綜合考量
「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節約能源」三原則下,並未調漲電價,然而目前燃料成本,油價
每桶約65元美金,較去年9月為低,因此目前電價相較去年更無調漲壓力,因此經濟部將
在明天審議會中,主張無須調漲電價。
關於電價計算方式,立法院2015年1月中通過試辦電價公式,並於2015年4月上路,明訂國
內電價每半年檢討一次,於每年4月和10月調整電價費率。2017年10月新版電價公式上路
後,更明訂電價漲跌幅不得逾3%的天花板底限。
台電2015年4月、10月,以及2016年4月,分別將電價調降7.34%、2.33%、9.56%,2017年4
月及10月電價均未調整,2018年4月電價調漲3%,每度平均電價為2.6253元,10月電價則
因豪雨影響,經濟部為免民生物價因電價調漲而導致物價上漲,因此決定10月電價凍漲,
因此平均電價每度目前仍維持現行的2.6253元。若今年4月電價不調整,是繼2017年以來
第二次電價連續兩次未調整。
--
說個笑話 電價公式
我看下半年油價漲到100,已經虧準千億的台電,不管會繼續賠多少
為了選舉,電價也不會漲的啦
然後下一任總統又碰到08年馬的油電雙漲問題,台灣物價又趁機漲一波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3-22T02:55
at 2019-03-22T02:55

By Sarah
at 2019-03-23T21:07
at 2019-03-23T21:07

By Madame
at 2019-03-25T06:12
at 2019-03-25T06:12

By Hedwig
at 2019-03-27T12:41
at 2019-03-27T12:41

By Aaliyah
at 2019-03-31T04:21
at 2019-03-31T04:21

By Aaliyah
at 2019-04-01T19:05
at 2019-04-01T19:05

By Isabella
at 2019-04-05T23:37
at 2019-04-05T23:37

By Annie
at 2019-04-07T02:43
at 2019-04-07T02:43

By Edwina
at 2019-04-11T02:13
at 2019-04-11T02:13

By Wallis
at 2019-04-15T17:13
at 2019-04-15T17:13

By Joseph
at 2019-04-17T20:49
at 2019-04-17T20:49

By Freda
at 2019-04-19T01:51
at 2019-04-19T01:51

By Mia
at 2019-04-20T07:37
at 2019-04-20T07:37

By Yedda
at 2019-04-22T18:22
at 2019-04-22T18:22

By Enid
at 2019-04-26T10:37
at 2019-04-26T10:37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5-01T07:35
at 2019-05-01T07:35

By Lydia
at 2019-05-02T23:49
at 2019-05-02T23:49

By Mary
at 2019-05-07T18:03
at 2019-05-07T18:03

By Xanthe
at 2019-05-09T15:15
at 2019-05-09T15:15

By Annie
at 2019-05-13T03:00
at 2019-05-13T03:00

By Irma
at 2019-05-17T01:43
at 2019-05-17T01:43

By Mason
at 2019-05-21T03:00
at 2019-05-21T03:00

By William
at 2019-05-23T05:30
at 2019-05-23T05:30

By Edith
at 2019-05-24T10:25
at 2019-05-24T10:25

By Regina
at 2019-05-25T12:21
at 2019-05-25T12:21

By Emma
at 2019-05-25T18:04
at 2019-05-25T18:04

By Ina
at 2019-05-29T22:37
at 2019-05-29T22:37

By Ethan
at 2019-05-31T01:08
at 2019-05-31T01:08

By Connor
at 2019-06-02T04:44
at 2019-06-02T04:44

By Agnes
at 2019-06-02T10:48
at 2019-06-02T10:48

By Robert
at 2019-06-03T17:28
at 2019-06-03T17:28

By Heather
at 2019-06-06T08:42
at 2019-06-06T08:42

By Olivia
at 2019-06-08T16:16
at 2019-06-08T16:16

By Ingrid
at 2019-06-09T15:39
at 2019-06-09T15:39

By Madame
at 2019-06-12T02:39
at 2019-06-12T02:39

By Christine
at 2019-06-14T13:59
at 2019-06-14T13:59

By Barb Cronin
at 2019-06-15T20:36
at 2019-06-15T20:36

By Donna
at 2019-06-19T06:13
at 2019-06-19T06:13

By Vanessa
at 2019-06-22T11:47
at 2019-06-22T11:47

By Carol
at 2019-06-26T12:47
at 2019-06-26T12:47
Related Posts
今年股利所得申報不同 存股族報稅有訣竅!

By Ula
at 2019-03-18T12:59
at 2019-03-18T12:59
買高市農產品「左手換右手」? 鴻海怒駁

By Sandy
at 2019-03-18T12:27
at 2019-03-18T12:27
台積電光阻液出包 傳牽動14B廠、品管部

By Xanthe
at 2019-03-18T12:04
at 2019-03-18T12:04
100變97:取現金要付費?(IMF

By David
at 2019-03-18T11:59
at 2019-03-18T11:59
MOSFET跌價 概念股叫苦

By Dinah
at 2019-03-18T11:51
at 2019-03-18T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