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 身家性命多 - 股票
By James
at 2020-12-27T13:07
at 2020-12-27T13:0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valkyrie (1234)》之銘言:
: 1. 標的:2609 陽明
: 2. 分類:多
: 3. 分析/正文:
: 11月份eps 0.92
: 有人把0.92乘上12 再給本益比8倍 推斷股價可上看80元
: 但也有人說景氣循環股的股價 不可用本益比來推算
: 但在這裡 本人只問各位兩個問題:
: 1.陽明前波高點 是2010年的31元 當時的大盤指數是多少? 有像現在的資金行情嗎?
: 2.陽明2010年時的獲利 有像今年11月份的爆發性成長幅度嗎?
: 回答完上面兩個問題…各位就可以知道
: 2010年31元的高點 在短時間之內 肯定是必過的
: 所以現在手上還沒有陽明船票的人 一定要利用這兩天 先計算自己能夠投入的最大資金
: 然後將槓桿開到全滿 於下周一在開盤前用漲停價 將身家性命全部買進2609陽明
: 這是必賺的送分題
: 4. 進退場機制:
: 保守者31元停利 膽大者上看50元以上
: 跌至19元停損
先說結論:
我有買陽明,也有推薦朋友買,有的賺了一根跑了,有的19跑了,我還沒走
先付對帳單
https://imgur.com/w2bOeFK
我每個月從美國到亞洲的櫃子大約400TUE
我每個月從台灣到中國的櫃子大約300TUE
我每個月從泰國到中國的櫃子大約400TUE
因為算是小小的客戶,所以船公司第一波漲價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心想最多到9月底航運壓力就紓解了結果在8月底並沒有關注航運股
但是到了10月份因為我從中國訂艙出口,發現本來運費$800/櫃變成$2000/櫃
更誇張的是特殊櫃直接從$1200/櫃漲到$8000/櫃
我發現不對勁,但是因為同時我美國跟台灣的訂艙價格都沒變,所以我依然沒買
直到台灣陽明10月底通知我一個櫃要漲我$300,萬海要漲$400,長榮要漲$400
但是因為中遠海仍然給我很有競爭力價格,所以我依然沒買
到了11月中國出貨直接說不報價,先訂艙等要放櫃在報價
而長榮萬海陽明通知12月繼續漲,原本的中遠海好朋友也通知說12月小漲一點
而壓垮我的最後意志是美國線回亞洲,原本我的價格$400多,突然一次調到$1400
所以我在12/1進場買了陽明
12月船公司再通知1月份繼續漲,幅度$200-$400不等
而整個1月份艙位仍滿滿,空櫃子依然短缺
經常車隊從早排隊到晚領不到櫃子,這週更出現今天截關船公司今天才放櫃
針對換約的部份,有點不一樣我的意見
類似我這種小小客戶我們都是有長期協議
但是現在漲價的時候船公司原本協議價格他們不會執行
同樣的那怕換約後,市場情況不好,我們也是可以選擇不執行,重新議價
所以我沒有認為換約是一各大利多
船公司很現實的,當我看到toyota打電話到台灣總部要櫃子都沒給的時候
價格要漲不管是大客戶小客戶,長協vip vvip一樣漲
只要運費報價沒有暴跌,而船班延誤沒有改善,就表示航運一樣旺
我有一票貨整整延誤了3週才開船
以前船公司會追船期減少停靠或是合併來藉此追船期
現在每一般船都滿滿的不可能合併
我在10月份問航運界領導,他說至少到明年下半年前看不到悲觀的因素
同時間另外業界的其他人直接說2021整年都旺
有人說石油回漲船公司獲利會變少,但是船公司可以臨時加收緊急燃油附加費
就跟今年說要燒低硫油,船公司就直接加收一個低硫費
只要櫃子塞滿船,就沒有悲觀的理由
中國農曆年出貨暫停,但是節前的高峰,跟節後補單,這些都是數十年來的定律
我不會拿現在eps來推股價走向,但是目前的情況是海運報價持續漲
那就見綠就買,所以我在這週二跌了恐慌我又加碼了一點
短期30應該沒問題,若1月中船公司對二月份報價沒跌,那40可期
其實我比較希望海運費暴跌,因為現在這個海運費價格我的生意很難操作
這是切身的痛深刻的體驗
--
: 1. 標的:2609 陽明
: 2. 分類:多
: 3. 分析/正文:
: 11月份eps 0.92
: 有人把0.92乘上12 再給本益比8倍 推斷股價可上看80元
: 但也有人說景氣循環股的股價 不可用本益比來推算
: 但在這裡 本人只問各位兩個問題:
: 1.陽明前波高點 是2010年的31元 當時的大盤指數是多少? 有像現在的資金行情嗎?
: 2.陽明2010年時的獲利 有像今年11月份的爆發性成長幅度嗎?
: 回答完上面兩個問題…各位就可以知道
: 2010年31元的高點 在短時間之內 肯定是必過的
: 所以現在手上還沒有陽明船票的人 一定要利用這兩天 先計算自己能夠投入的最大資金
: 然後將槓桿開到全滿 於下周一在開盤前用漲停價 將身家性命全部買進2609陽明
: 這是必賺的送分題
: 4. 進退場機制:
: 保守者31元停利 膽大者上看50元以上
: 跌至19元停損
先說結論:
我有買陽明,也有推薦朋友買,有的賺了一根跑了,有的19跑了,我還沒走
先付對帳單
https://imgur.com/w2bOeFK
我每個月從美國到亞洲的櫃子大約400TUE
我每個月從台灣到中國的櫃子大約300TUE
我每個月從泰國到中國的櫃子大約400TUE
因為算是小小的客戶,所以船公司第一波漲價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心想最多到9月底航運壓力就紓解了結果在8月底並沒有關注航運股
但是到了10月份因為我從中國訂艙出口,發現本來運費$800/櫃變成$2000/櫃
更誇張的是特殊櫃直接從$1200/櫃漲到$8000/櫃
我發現不對勁,但是因為同時我美國跟台灣的訂艙價格都沒變,所以我依然沒買
直到台灣陽明10月底通知我一個櫃要漲我$300,萬海要漲$400,長榮要漲$400
但是因為中遠海仍然給我很有競爭力價格,所以我依然沒買
到了11月中國出貨直接說不報價,先訂艙等要放櫃在報價
而長榮萬海陽明通知12月繼續漲,原本的中遠海好朋友也通知說12月小漲一點
而壓垮我的最後意志是美國線回亞洲,原本我的價格$400多,突然一次調到$1400
所以我在12/1進場買了陽明
12月船公司再通知1月份繼續漲,幅度$200-$400不等
而整個1月份艙位仍滿滿,空櫃子依然短缺
經常車隊從早排隊到晚領不到櫃子,這週更出現今天截關船公司今天才放櫃
針對換約的部份,有點不一樣我的意見
類似我這種小小客戶我們都是有長期協議
但是現在漲價的時候船公司原本協議價格他們不會執行
同樣的那怕換約後,市場情況不好,我們也是可以選擇不執行,重新議價
所以我沒有認為換約是一各大利多
船公司很現實的,當我看到toyota打電話到台灣總部要櫃子都沒給的時候
價格要漲不管是大客戶小客戶,長協vip vvip一樣漲
只要運費報價沒有暴跌,而船班延誤沒有改善,就表示航運一樣旺
我有一票貨整整延誤了3週才開船
以前船公司會追船期減少停靠或是合併來藉此追船期
現在每一般船都滿滿的不可能合併
我在10月份問航運界領導,他說至少到明年下半年前看不到悲觀的因素
同時間另外業界的其他人直接說2021整年都旺
有人說石油回漲船公司獲利會變少,但是船公司可以臨時加收緊急燃油附加費
就跟今年說要燒低硫油,船公司就直接加收一個低硫費
只要櫃子塞滿船,就沒有悲觀的理由
中國農曆年出貨暫停,但是節前的高峰,跟節後補單,這些都是數十年來的定律
我不會拿現在eps來推股價走向,但是目前的情況是海運報價持續漲
那就見綠就買,所以我在這週二跌了恐慌我又加碼了一點
短期30應該沒問題,若1月中船公司對二月份報價沒跌,那40可期
其實我比較希望海運費暴跌,因為現在這個海運費價格我的生意很難操作
這是切身的痛深刻的體驗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Tom
at 2020-12-29T00:14
at 2020-12-29T00:14
By Necoo
at 2020-12-31T07:22
at 2020-12-31T07:22
By Vanessa
at 2021-01-03T04:13
at 2021-01-03T04:13
By Linda
at 2021-01-07T20:40
at 2021-01-07T20:40
By Dinah
at 2021-01-12T03:18
at 2021-01-12T03:18
By Suhail Hany
at 2021-01-14T11:13
at 2021-01-14T11:13
By Suhail Hany
at 2021-01-15T13:34
at 2021-01-15T13:34
By Quanna
at 2021-01-19T21:53
at 2021-01-19T21:53
By Oliver
at 2021-01-22T03:00
at 2021-01-22T03:00
By Daniel
at 2021-01-24T21:50
at 2021-01-24T21:50
By Rosalind
at 2021-01-27T18:23
at 2021-01-27T18:23
By Dora
at 2021-01-29T04:55
at 2021-01-29T04:55
By Kama
at 2021-02-02T14:08
at 2021-02-02T14:08
By Ophelia
at 2021-02-05T09:45
at 2021-02-05T09:45
By Hazel
at 2021-02-09T01:37
at 2021-02-09T01:37
By Jake
at 2021-02-10T14:12
at 2021-02-10T14:12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2-11T01:40
at 2021-02-11T01:40
By Kama
at 2021-02-14T12:10
at 2021-02-14T12:10
By Rosalind
at 2021-02-18T15:56
at 2021-02-18T15:56
By Andy
at 2021-02-22T08:21
at 2021-02-22T08:21
By Rachel
at 2021-02-24T10:25
at 2021-02-24T10:25
By Kama
at 2021-02-26T04:42
at 2021-02-26T04:42
By Rae
at 2021-02-28T00:31
at 2021-02-28T00:31
By Sierra Rose
at 2021-02-28T05:02
at 2021-02-28T05:02
By Anonymous
at 2021-03-04T00:36
at 2021-03-04T00:36
By Faithe
at 2021-03-06T06:58
at 2021-03-06T06:58
By Tom
at 2021-03-10T09:24
at 2021-03-10T09:24
By William
at 2021-03-14T06:49
at 2021-03-14T06:49
By Susan
at 2021-03-16T18:11
at 2021-03-16T18:11
By Aaliyah
at 2021-03-21T08:21
at 2021-03-21T08:21
By Dorothy
at 2021-03-24T19:04
at 2021-03-24T19:04
By Noah
at 2021-03-29T05:02
at 2021-03-29T05:02
By Kyle
at 2021-04-03T00:17
at 2021-04-03T00:17
By Kyle
at 2021-04-07T22:52
at 2021-04-07T22:52
By Ina
at 2021-04-10T10:19
at 2021-04-10T10:19
By Connor
at 2021-04-14T03:31
at 2021-04-14T03:31
By Suhail Hany
at 2021-04-19T03:26
at 2021-04-19T03:26
By Callum
at 2021-04-23T01:48
at 2021-04-23T01:48
By Anthony
at 2021-04-23T17:15
at 2021-04-23T17:15
By Adele
at 2021-04-24T19:30
at 2021-04-24T19:30
By Ida
at 2021-04-26T11:27
at 2021-04-26T11:27
By Dorothy
at 2021-04-29T04:33
at 2021-04-29T04:33
By Rachel
at 2021-05-01T02:03
at 2021-05-01T02:03
By Lucy
at 2021-05-04T23:30
at 2021-05-04T23:30
By Zenobia
at 2021-05-05T10:54
at 2021-05-05T10:54
By Eden
at 2021-05-07T15:34
at 2021-05-07T15:34
By Zenobia
at 2021-05-09T19:14
at 2021-05-09T19:14
By Sarah
at 2021-05-10T23:44
at 2021-05-10T23:44
By Vanessa
at 2021-05-14T03:59
at 2021-05-14T03:59
By Madame
at 2021-05-18T12:10
at 2021-05-18T12:10
By Mary
at 2021-05-20T03:52
at 2021-05-20T03:52
By Agnes
at 2021-05-22T05:11
at 2021-05-22T05:11
By Thomas
at 2021-05-23T16:20
at 2021-05-23T16:20
By Donna
at 2021-05-25T09:19
at 2021-05-25T09:19
By Olga
at 2021-05-29T08:17
at 2021-05-29T08:17
By Christine
at 2021-06-02T08:42
at 2021-06-02T08:42
By Frederic
at 2021-06-05T00:56
at 2021-06-05T00:56
By Kumar
at 2021-06-09T10:28
at 2021-06-09T10:28
By Victoria
at 2021-06-10T23:05
at 2021-06-10T23:05
By Valerie
at 2021-06-13T15:12
at 2021-06-13T15:12
By Edwina
at 2021-06-15T21:00
at 2021-06-15T21:00
By Frederic
at 2021-06-15T23:24
at 2021-06-15T23:24
By Frederic
at 2021-06-19T15:14
at 2021-06-19T15:14
By Elma
at 2021-06-20T18:16
at 2021-06-20T18:16
By Wallis
at 2021-06-24T15:45
at 2021-06-24T15:45
By Anonymous
at 2021-06-25T13:10
at 2021-06-25T13:10
By Caroline
at 2021-06-30T10:06
at 2021-06-30T10:06
By Erin
at 2021-07-04T13:29
at 2021-07-04T13:29
By Sandy
at 2021-07-05T19:18
at 2021-07-05T19:18
By Jessica
at 2021-07-07T19:40
at 2021-07-07T19:40
By Mason
at 2021-07-09T07:13
at 2021-07-09T07:13
By Jake
at 2021-07-13T12:45
at 2021-07-13T12:45
By Sierra Rose
at 2021-07-15T01:01
at 2021-07-15T01:01
By Ophelia
at 2021-07-16T05:24
at 2021-07-16T05:24
By Xanthe
at 2021-07-17T15:50
at 2021-07-17T15:50
Related Posts
2351 順德 多
By John
at 2020-12-27T11:31
at 2020-12-27T11:31
1309台達化
By Jack
at 2020-12-27T11:17
at 2020-12-27T11:17
3346麗清
By Jake
at 2020-12-27T11:04
at 2020-12-27T11:04
英國電視台快報:英歐貿易協議敲定
By Rosalind
at 2020-12-27T09:20
at 2020-12-27T09:20
請問公司營運獲利跟股價的關係?
By Audriana
at 2020-12-27T08:57
at 2020-12-27T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