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是否理性 - 經濟

By Hedda
at 2007-01-29T00:34
at 2007-01-29T00:34
Table of Contents
我以我有限的所知,講一下大概:
1.經濟學家在使用『極大化』一詞時,經常可以與『理性的』一詞互換。
事實上,在Samuelson看來,『一致性』一詞就足夠理解所謂的理性了。
(另外,哲學家所稱的理性跟經濟學為了解釋人的決策而所稱的理性,相互比較,
據說,會是一個比較強的概念,我不是學哲學的,我不知他們是怎麼定義的)
2.當人們想用較為強烈的概念來表達『理性』這一詞時,常會有些混淆。
譬如說,
理性表現在哪裡?
(1)是『給出支持某一命題的論證方法』。
(2)是『陳述論證者的心理特性』。
一般來說,(2)並不是經濟學家對『理性』一詞的理解,
即使有些時候部分的經濟學家會把論證的不成立,視為是決策者『非理性』的證據。
那麼,(1)是在講什麼呢?
它的意思是說:
當人們陳述一個論證,其中指定了一組明確的假設時,
若且為若該論證在邏輯上是有效的,則該論證將是理性的。
邏輯上的有效性並不要求論證是真實的,
它只要求假設在邏輯上是充分的,
也就是說,當假設全為真,所得結論必為真。
經濟學的根基之一就是:理性。
這很重要,因為理性的論證能夠提供『普遍性』和『獨一無二性』。
普遍性:
若論證是理性的,則『任何人』均能得出相同的結論,倘若他們從相同的假設出發的話。
獨一無二性:
若論證是理性的,倘若目標函數被恰當的給定,而有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最適值,
則利用這一函數的每一個人,當碰到相同的限制條件時,將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有了這種普遍性與獨一無二性,才形成了我們對行為或現象的解釋基礎。
整體來說,onechina兄於之前推文中談到:人是不是理性的不重要,
而重要的是理性的假設在經濟學中是重要,我想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onechina兄所說的經濟理性是:
『人能夠以有效的方法達成目的』,我有些看不懂,
不過,如果用他後來所說的:
『前後一致』的說明,『邏輯一貫的解釋架構』來說明經濟理性,
我想我倒是蠻能認同的。
: 在分析、論證、或模型的架構上增加很多困難
: 失去貫通一連串事件長遠影響的分析精神
: 失去了一個可以前後一致,邏輯一貫的解釋架構
^^^^^^^^^^^^^^^^^^^^^^^^^^^^^^
: 在權衡之下,
: 理性假設可以幫我們捕捉人類有秩序規則的一面
: 有效說明這理性選擇背後蘊含的長遠效應
: 雖然放棄了部分的真實
: 但在長久的反覆行為中,我們相信人的行為會學著理性
: 相對而言,放棄理性假設的成本太高了。
: ***********************************************
: 經濟也有類似假定,如偏好不變等,這些當然可拆掉
: 但拆掉後,代表比較容易掌握事實嗎
: 經濟理論也許會變的越來越特殊,也不容易對事件有前後一致的說明
^^^^^^^^^^^^^^^^^^^^^^
: 而這樣一個正確卻難用的假設,真的會比不正確卻有用的假設好嗎...
--
從未想過,我們竟如此的接近
--
1.經濟學家在使用『極大化』一詞時,經常可以與『理性的』一詞互換。
事實上,在Samuelson看來,『一致性』一詞就足夠理解所謂的理性了。
(另外,哲學家所稱的理性跟經濟學為了解釋人的決策而所稱的理性,相互比較,
據說,會是一個比較強的概念,我不是學哲學的,我不知他們是怎麼定義的)
2.當人們想用較為強烈的概念來表達『理性』這一詞時,常會有些混淆。
譬如說,
理性表現在哪裡?
(1)是『給出支持某一命題的論證方法』。
(2)是『陳述論證者的心理特性』。
一般來說,(2)並不是經濟學家對『理性』一詞的理解,
即使有些時候部分的經濟學家會把論證的不成立,視為是決策者『非理性』的證據。
那麼,(1)是在講什麼呢?
它的意思是說:
當人們陳述一個論證,其中指定了一組明確的假設時,
若且為若該論證在邏輯上是有效的,則該論證將是理性的。
邏輯上的有效性並不要求論證是真實的,
它只要求假設在邏輯上是充分的,
也就是說,當假設全為真,所得結論必為真。
經濟學的根基之一就是:理性。
這很重要,因為理性的論證能夠提供『普遍性』和『獨一無二性』。
普遍性:
若論證是理性的,則『任何人』均能得出相同的結論,倘若他們從相同的假設出發的話。
獨一無二性:
若論證是理性的,倘若目標函數被恰當的給定,而有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最適值,
則利用這一函數的每一個人,當碰到相同的限制條件時,將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有了這種普遍性與獨一無二性,才形成了我們對行為或現象的解釋基礎。
整體來說,onechina兄於之前推文中談到:人是不是理性的不重要,
而重要的是理性的假設在經濟學中是重要,我想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onechina兄所說的經濟理性是:
『人能夠以有效的方法達成目的』,我有些看不懂,
不過,如果用他後來所說的:
『前後一致』的說明,『邏輯一貫的解釋架構』來說明經濟理性,
我想我倒是蠻能認同的。
: 在分析、論證、或模型的架構上增加很多困難
: 失去貫通一連串事件長遠影響的分析精神
: 失去了一個可以前後一致,邏輯一貫的解釋架構
^^^^^^^^^^^^^^^^^^^^^^^^^^^^^^
: 在權衡之下,
: 理性假設可以幫我們捕捉人類有秩序規則的一面
: 有效說明這理性選擇背後蘊含的長遠效應
: 雖然放棄了部分的真實
: 但在長久的反覆行為中,我們相信人的行為會學著理性
: 相對而言,放棄理性假設的成本太高了。
: ***********************************************
: 經濟也有類似假定,如偏好不變等,這些當然可拆掉
: 但拆掉後,代表比較容易掌握事實嗎
: 經濟理論也許會變的越來越特殊,也不容易對事件有前後一致的說明
^^^^^^^^^^^^^^^^^^^^^^
: 而這樣一個正確卻難用的假設,真的會比不正確卻有用的假設好嗎...
--
從未想過,我們竟如此的接近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07-01-30T10:08
at 2007-01-30T10:08

By Franklin
at 2007-01-30T16:03
at 2007-01-30T16:03
Related Posts
華人經濟學家排名

By Olivia
at 2007-01-26T18:46
at 2007-01-26T18:46
貨幣存量的算法

By John
at 2007-01-26T17:42
at 2007-01-26T17:42
請問日本的CPI月資料要去哪裡找??

By Linda
at 2007-01-25T11:55
at 2007-01-25T11:55
徵求有趣的經濟研究題目

By Poppy
at 2007-01-25T11:23
at 2007-01-25T11:23
請問日本的CPI月資料要去哪裡找??

By Steve
at 2007-01-24T21:37
at 2007-01-24T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