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是否理性 - 經濟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06-11-28T13:53

Table of Contents

各為前輩好,我不是學經濟的,不過對經濟哲學很有興趣。寫一些我的想法請前
輩們不吝指點。先舉個大家熟悉的例子。

<引子>

假設你是一個喜歡看棒球的人,計畫在星期日晚上去看一場你已期待已久的免費
棒球賽。但由於星期六晚上空著沒事,你就花了一萬元買了一張高檔歌劇票,就
在正要出門去看歌劇時,你突然發現棒球賽的時間改到星期六晚上了,兩者時間
重疊因此只能擇一而去。

這時你會做出哪一個選擇?去看你期待已久的免費棒球?還是去看你已花了一萬
元買票的歌劇?哪一個選擇才是理性的選擇呢?

前提一:歌劇票(一萬元)無法轉售或退票,不去就得認賠。
前提二:儘管你喜歡棒球也喜歡歌劇,但你是一個喜愛棒球些微超過喜歡歌劇的
人,因此如果兩者都不用花錢就可以去,你比較會想去的是看棒球。
---------------------------------------------------------------
無所謂「非理性決定」?

對學經濟的大家來說,這個例子應該很熟悉了。儘管熟悉,但我還是很有興趣想
知道大家會對這個情境做出怎樣的選擇。剛在網路上測試了一下,受試者約四十
人,選擇歌劇和選擇棒球的比例約3:2。

直覺上來說,多數人會選擇去看已花了一萬元買票的歌劇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
直覺上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既然已花了一萬元,不去就浪費了」。但仔細想想,
這是一個理性的選擇嗎?

為方便討論,暫時把「理性」定義為「當有兩種選擇且只能選擇一種時,理性的
人會選擇總(心理)效用較大者」。在這樣的定義之下,似乎選擇棒球的人是比
較具有「理性」的。

怎麼說呢?因為在上面的情境下,一萬元是無論如何都已花掉的成本,而在一個
特定的當下作決策時,一個理性的人應該要選擇的是當下各種可能選擇中效用最
大者,那既然你是一個喜歡棒球超過歌劇的人,就不應該考慮已花掉的成本,而
應該選擇去看效用對你來說較大(你比較喜歡)的棒球。

但是人類的決策行為似乎不是這麼單純,人們總是會傾向於把「看似相關連的」
事件在心理上作緊密的連結。例如修姆(David Hume)就認為人類喜歡賦予因果
關係在那些「時間空間上總是相繼(相近)出現」的事物上,但實繼上可能並沒
有真正的因果關係純在。因此,這些可能存在的錯誤認知有可能會導致不理性的
決策。

為了突顯理性和非理性,讓我們改變一下上述情境來極端化這個例子(減弱一萬
元和歌劇的相關性)。假設你在星期六晚上已經決定了要去買歌劇票,手上拿了
一萬元準備出門,不料卻有歹徒突然闖入搶了一萬元後就飛奔而去。無奈之下也
只得認了。

隨後你接到兩個朋友電話,一個朋友有多一張票問你要不要去看那場歌劇,另一
個朋友則跟你說棒球賽改到今晚了要不要去看,請問原本回答原問題時選擇要看
歌劇的人現在還是會選擇看歌劇嗎?

在這個情境下,一萬元和歌劇在心理上的直接關聯變小了,對一個比較喜歡棒球
的人來說,選歌劇的可能性也似乎跟著變小了。因此,顯然理性的決策過程會受
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出類似「非理性」的決定。(註一、註二)

但真正弔詭的是,儘管在上例中選擇看棒球似乎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決定,我
們真的可以說那些選擇看歌劇的人是「非理性」的嗎?這些選擇看歌劇的人其實
是在一種錯誤認知(或者說資訊不足)的情況下作出決定的。

舉例來說,有些選擇歌劇的人其實堅持著「既然已花了一萬元,不去就浪費了」
這樣一種信念,如果他的行為違反了這個信念(儘管這個信念本身可能錯誤),
將會給他帶來莫大的心理痛苦,當持這種信念的人在做出選擇看歌劇的決定時,
其實對他的心理總效用是最大的。也因此,根據定義,我們似乎不能說他的決定
是「非理性」的。

嚴格說起來,這些選擇仍然去看已花了一萬元買票的歌劇的人,其實並不是做了
「非理性」的決定,而只是「理性」的作了一個「錯誤」決定。而且如果真的把
這樣的人稱作非理性,那麼那些實際上是理性、但因為缺乏完備資訊而導致作出
錯誤決定者,也就通通應該被稱為「非理性」的人了。

因此,在這個意義下來看,一切的討論似乎又回到了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所有
的行為都是理性的」。換句話來重述這個假設:『除非該行為者精神異常,不然
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可以選擇時,人類總是會選那個「會對該行為者有著
最大總心理效用」的行為』。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把上述命題稱作是用來描述人類行為時的不變真理
嗎?

(註一、二),若你還沒被說服,那我還有兩個更改後的例子,請見:
非理性決定
http://cryofall.blogspot.com/2006/10/blog-post_30.html
--
順便為自己的部落格推銷一下(討論人類社會、行為、與認知的有趣現象):
http://cryofall.blogspot.com/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06-11-30T11:26
推你啦! 嘿嘿 尤其推hume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06-12-01T00:57
嗯 這篇說的不賴 引子是和沉沒成本有關:)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06-12-05T00:03
說的太好了 應該m起來

兩題國經的選擇題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06-11-27T23:32
( )1.若國際收支長期逆差,對國內經濟影響為? (A)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B)貨幣貶值,物價下跌 (C)貨幣升值,物價上漲 (D)貨幣升值,物價下跌 ans: (B) 這一題我的想法是這樣 國際收支逆差 =andgt; e上升 =andgt;本國貨幣貶值 ...分析到此答案就剩AC二選 ...

經濟 與 財管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06-11-27T15:13
我大學是理科領域想轉到經濟或財金管領域 爬過文得知在沒太多基礎的情形下 補習時認真補強亦有可能有不錯成績 經濟一般來說似乎都走學術為主 但經濟碩生未來轉往財管領域會有太大障礙嗎? 當然若目標已定為業界財金領域 希望大家能分析 多繞經濟所這一圈而不選擇財金所的機會成本問題 ※ 編輯 ...

一題GDP的選擇題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6-11-27T00:53
※ 引述《LNR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銘言: : ※ 引述《fanihong (╭∩╮(︶︿︶)╭∩ꄩ》之銘言: : : 下列何者應計入國內生產毛額(GDP)當中? : : (A)樂透中獎彩金 (B)證券經紀商的手續費收入 : : (C)買賣股票資本利得 (D)外籍女佣薪資收入 : : 考選部的答案 ...

關於人是否理性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06-11-27T00:06
※ 引述《evilove (誠實是被選擇的)》之銘言: : 我其實也很好奇 : 如果為了推演模型而做了一個錯誤的假設 : 那不就倒果為因嗎? : 對於理性已經有實驗結果駁斥 : 無論是一件還是一百件 這樣的結果就已經直指完全理性的假設是有問題的 : 我自己的想法是 : 可以針對我們想要回答的經濟現象或行為來 ...

關於人是否理性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06-11-26T20:48
我其實也很好奇 如果為了推演模型而做了一個錯誤的假設 那不就倒果為因嗎? 對於理性已經有實驗結果駁斥 無論是一件還是一百件 這樣的結果就已經直指完全理性的假設是有問題的 我自己的想法是 可以針對我們想要回答的經濟現象或行為來討論假設是否完全正確 因為人們在不同的事件下所做的決策 也許都會在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