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急單湧現 全台第二季營收樂觀 - 股票

By Kyle
at 2020-04-13T07:46
at 2020-04-13T07:46
Table of Contents
醫療急單湧現 全台第二季營收樂觀
1.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lVZeEQ
2.原文內容:
新冠肺炎在歐美擴散,各地呼吸器和病房照護需求增加,帶動醫療相關產品出貨增溫。中
小尺寸面板廠全台晶像(3038)獲得美系呼吸器大廠急單,第二季開始量產出貨,法人預
估本季營收將成長逾三成。此外包括病房照護、注射幫浦等訂單也都大幅成長,估計今年
醫療產品營收比重將增至二成以上,帶動全年毛利率攀高。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呼吸器需求暴增,呼吸器大廠產能爆滿、供不應求,歐美各地許
多停工的工廠也都改做呼吸器,讓相關供應鏈趕著生產出貨。全台表示,今年醫療相關產
品客戶頻頻追單,以呼吸器為例,過去一年出貨量不到1萬片,近期客戶急單有數十倍數
成長,將趕在第二季、第三季出貨。而且過去呼吸器產品,客戶端都沒有備庫存,以後會
建立安全庫存機制,後續還有備庫存的訂單。此外,各地病房照護相關設備需求也急速攀
升,包括病房內許多監視器、提示儀器、以及注射幫浦等等,今年以來,歐美品牌客戶也
持續追加訂單。
全台醫療產品去年營收比重約15%,2020年營收貢獻將拉高到20%以上。醫療產品平均毛
利率在30%以上,隨著營收貢獻增加,將帶動毛利率提升,上半年獲利可望優於去年。法
人推估,在急單挹注之下,全台第二季營收相比前一季將有30%以上的成長,單季營收將
回到10億元以上。公司不對營收、獲利預估做評論。
全台去年在新品鋪貨效應帶動之下,智慧家庭產品的營收占比由10%大幅成長到30%以上
,展望2020年,全台指出,智慧家庭產品經過鋪貨高峰,2020年出貨平穩。至於工業應用
等產品,每年出貨相當穩定,營收比重都在30%~40%的水準,預期2020年也是持平。
3.心得/評論:
之前在找呼吸器概念股的時候,確實想到台灣的中小面板模組廠會有機會。
醫療產品量少、貼合要求高、認證期又長,中國廠不會來搶,
這幾年積極轉型的像是萬達(5220)、晶采(8049)、全台(3038)等等,都應該會有機會。
--
1.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lVZeEQ
2.原文內容:
新冠肺炎在歐美擴散,各地呼吸器和病房照護需求增加,帶動醫療相關產品出貨增溫。中
小尺寸面板廠全台晶像(3038)獲得美系呼吸器大廠急單,第二季開始量產出貨,法人預
估本季營收將成長逾三成。此外包括病房照護、注射幫浦等訂單也都大幅成長,估計今年
醫療產品營收比重將增至二成以上,帶動全年毛利率攀高。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呼吸器需求暴增,呼吸器大廠產能爆滿、供不應求,歐美各地許
多停工的工廠也都改做呼吸器,讓相關供應鏈趕著生產出貨。全台表示,今年醫療相關產
品客戶頻頻追單,以呼吸器為例,過去一年出貨量不到1萬片,近期客戶急單有數十倍數
成長,將趕在第二季、第三季出貨。而且過去呼吸器產品,客戶端都沒有備庫存,以後會
建立安全庫存機制,後續還有備庫存的訂單。此外,各地病房照護相關設備需求也急速攀
升,包括病房內許多監視器、提示儀器、以及注射幫浦等等,今年以來,歐美品牌客戶也
持續追加訂單。
全台醫療產品去年營收比重約15%,2020年營收貢獻將拉高到20%以上。醫療產品平均毛
利率在30%以上,隨著營收貢獻增加,將帶動毛利率提升,上半年獲利可望優於去年。法
人推估,在急單挹注之下,全台第二季營收相比前一季將有30%以上的成長,單季營收將
回到10億元以上。公司不對營收、獲利預估做評論。
全台去年在新品鋪貨效應帶動之下,智慧家庭產品的營收占比由10%大幅成長到30%以上
,展望2020年,全台指出,智慧家庭產品經過鋪貨高峰,2020年出貨平穩。至於工業應用
等產品,每年出貨相當穩定,營收比重都在30%~40%的水準,預期2020年也是持平。
3.心得/評論:
之前在找呼吸器概念股的時候,確實想到台灣的中小面板模組廠會有機會。
醫療產品量少、貼合要求高、認證期又長,中國廠不會來搶,
這幾年積極轉型的像是萬達(5220)、晶采(8049)、全台(3038)等等,都應該會有機會。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Victoria
at 2020-04-15T01:02
at 2020-04-15T01:02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4-17T05:06
at 2020-04-17T05:06

By Oscar
at 2020-04-18T05:20
at 2020-04-18T05:20

By Charlie
at 2020-04-20T14:42
at 2020-04-20T14:42

By Dinah
at 2020-04-21T04:40
at 2020-04-21T04:40

By Edwina
at 2020-04-25T03:36
at 2020-04-25T03:36

By Donna
at 2020-04-29T00:03
at 2020-04-29T00:03

By Aaliyah
at 2020-05-02T04:13
at 2020-05-02T04:13

By Kelly
at 2020-05-05T12:13
at 2020-05-05T12:13

By Andy
at 2020-05-10T11:50
at 2020-05-10T11:50

By Ivy
at 2020-05-11T07:48
at 2020-05-11T07:48

By Thomas
at 2020-05-12T17:40
at 2020-05-12T17:40

By Harry
at 2020-05-13T23:09
at 2020-05-13T23:09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5-15T16:57
at 2020-05-15T16:57

By Madame
at 2020-05-16T03:12
at 2020-05-16T03:12

By Irma
at 2020-05-17T23:07
at 2020-05-17T23:07

By Genevieve
at 2020-05-19T17:12
at 2020-05-19T17:12

By Edwina
at 2020-05-20T14:15
at 2020-05-20T14:15

By Dinah
at 2020-05-22T08:31
at 2020-05-22T08:31
Related Posts
OPEC討論後最終減產計畫

By Damian
at 2020-04-13T02:57
at 2020-04-13T02:57
為何看好這週油價開始回升

By Sierra Rose
at 2020-04-13T00:14
at 2020-04-13T00:14
格威傳媒 公開收購

By Poppy
at 2020-04-13T00:05
at 2020-04-13T00:05
請問配股配息

By Andy
at 2020-04-12T23:29
at 2020-04-12T23:29
美國跟進日本「把企業撤出中國」 政府買

By Kelly
at 2020-04-12T23:23
at 2020-04-12T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