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哲榮:中國防疫政策若改變 有望移開台 - 股票QA

By Adele
at 2022-05-26T22:34
at 2022-05-26T22:34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標題:
郭哲榮:中國防疫政策若改變 有望移開台股反攻的絆腳石
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6343601
發布時間:
2022/05/26 22:23:20
原文內容:
摩爾投顧 分析師 郭哲榮
台灣疫情最近處於高原期,每天8萬多例確診,對民眾來說已經不是新聞,而台股近期震盪
激烈也有部分原因是關於疫情,但是影響台股最大的疫情卻不是台灣,而是中國。
因為中國上海從今年3月28日Omicron殺入社區後,疫情就逐漸蔓延,加上中國官方堅持的新
冠「清零」防疫方針,開始採取嚴格的「封城、封控」政策,從上海、昆山一路到蘇州,剛
好位於電子供應鏈的重要地帶,而此處也有許多台商,超過161家上市櫃公司受影響,也是
造成台股下跌的原因之一!
中國華東地區的封城、封控延續至今,除了當地廠商營運受到影響外,也影響中國的經濟成
長目標,原本年初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度目標定在成長5.5%,但是第一季GDP僅年增4.8
%,第二季又加上新冠疫情的衝擊,勢必會影響經濟,各家外商銀行也開始調降對中國今年
的GDP成長預估,其中高盛銀行更下修到GDP僅成長4%,未來是否有可能會繼續下修,使得
各方大老也開始對新冠「清零」防疫政策出現不同的看法。
中國新冠疫情持續燃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直以來都堅持「動態清零」,而近期中國國
務院總理李克強在5月7日的全國穩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強調「經濟發展」與「就業」
,絕口不提動態清零政策,還有中國經濟國師林毅夫更是直接批評動態清零的措施,勢必影
響到生產、投資、消費各方面,自然而然經濟就會全面放緩。
雖然都沒有直接否定「動態清零」政策,但都指出它確實影響經濟,同時也影響到當地民眾
的日常生活,台灣演員彭于晏也罕見出現男神崩壞的畫面,以及老演員李立群也在抖音上拍
影片透露說有錢沒飯吃,所以為了達成動態清零,影響是很廣泛的,不只讓中國經濟凍未條
,也讓民眾凍未條!
中國的清零政策,也影響全球經濟,除了中國是世界製造工廠之外,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經
濟體,生產及消費在全球都佔有重大地位,所以中國打噴嚏,全世界都會感冒,而台灣自然
也無法置身事外。
近期台股正在反覆打底,也出現一些止穩的訊號,外資期貨未平倉餘額翻多、美國十年期公
債殖利率下滑、美元指數下跌等,卻無法放量上攻,主要原因就是投資人受眼前的利空影響
其投資意願,而其中最大的利空就是通膨,想要打倒通膨除了升息以外就是中國改變防疫政
策、俄烏戰爭盡快落幕。
如果中國改變防疫政策,就能移開其中一顆擋在台股上2萬點目標的石頭,自然台股就能向2
萬點目標邁進一大步!
心得/評論:
美股開盤爆嘎一波,折折又發文啦!多多們484開始抖了...
投資長說中國若改變防疫政策,台股反攻在望,兩萬點不是夢啊!
https://i.imgur.com/AmC2Ira.jpg
--
郭哲榮:中國防疫政策若改變 有望移開台股反攻的絆腳石
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6343601
發布時間:
2022/05/26 22:23:20
原文內容:
摩爾投顧 分析師 郭哲榮
台灣疫情最近處於高原期,每天8萬多例確診,對民眾來說已經不是新聞,而台股近期震盪
激烈也有部分原因是關於疫情,但是影響台股最大的疫情卻不是台灣,而是中國。
因為中國上海從今年3月28日Omicron殺入社區後,疫情就逐漸蔓延,加上中國官方堅持的新
冠「清零」防疫方針,開始採取嚴格的「封城、封控」政策,從上海、昆山一路到蘇州,剛
好位於電子供應鏈的重要地帶,而此處也有許多台商,超過161家上市櫃公司受影響,也是
造成台股下跌的原因之一!
中國華東地區的封城、封控延續至今,除了當地廠商營運受到影響外,也影響中國的經濟成
長目標,原本年初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度目標定在成長5.5%,但是第一季GDP僅年增4.8
%,第二季又加上新冠疫情的衝擊,勢必會影響經濟,各家外商銀行也開始調降對中國今年
的GDP成長預估,其中高盛銀行更下修到GDP僅成長4%,未來是否有可能會繼續下修,使得
各方大老也開始對新冠「清零」防疫政策出現不同的看法。
中國新冠疫情持續燃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直以來都堅持「動態清零」,而近期中國國
務院總理李克強在5月7日的全國穩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強調「經濟發展」與「就業」
,絕口不提動態清零政策,還有中國經濟國師林毅夫更是直接批評動態清零的措施,勢必影
響到生產、投資、消費各方面,自然而然經濟就會全面放緩。
雖然都沒有直接否定「動態清零」政策,但都指出它確實影響經濟,同時也影響到當地民眾
的日常生活,台灣演員彭于晏也罕見出現男神崩壞的畫面,以及老演員李立群也在抖音上拍
影片透露說有錢沒飯吃,所以為了達成動態清零,影響是很廣泛的,不只讓中國經濟凍未條
,也讓民眾凍未條!
中國的清零政策,也影響全球經濟,除了中國是世界製造工廠之外,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經
濟體,生產及消費在全球都佔有重大地位,所以中國打噴嚏,全世界都會感冒,而台灣自然
也無法置身事外。
近期台股正在反覆打底,也出現一些止穩的訊號,外資期貨未平倉餘額翻多、美國十年期公
債殖利率下滑、美元指數下跌等,卻無法放量上攻,主要原因就是投資人受眼前的利空影響
其投資意願,而其中最大的利空就是通膨,想要打倒通膨除了升息以外就是中國改變防疫政
策、俄烏戰爭盡快落幕。
如果中國改變防疫政策,就能移開其中一顆擋在台股上2萬點目標的石頭,自然台股就能向2
萬點目標邁進一大步!
心得/評論:
美股開盤爆嘎一波,折折又發文啦!多多們484開始抖了...
投資長說中國若改變防疫政策,台股反攻在望,兩萬點不是夢啊!
https://i.imgur.com/AmC2Ira.jpg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Tracy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Eden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Elma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George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Isla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Oscar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Suhail Hany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Joseph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Bennie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Megan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Olive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Quintina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Olga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Isabella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William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Una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Isla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Edith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Candice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Barb Cronin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Freda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Rae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Donna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Rae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Yuri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William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Lily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Caroline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Christine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Caroline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Caroline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Anonymous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Agatha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Victoria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Ida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Elma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Blanche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Mary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Linda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Annie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Anonymous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Necoo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By James
at 2022-05-24T14:38
at 2022-05-24T14:38

By Ingrid
at 2022-05-28T05:10
at 2022-05-28T05:10
Related Posts
通膨是印鈔太多,升息有用嗎?

By Quanna
at 2022-05-26T22:25
at 2022-05-26T22:25
榮速下 & 讓我們砍航運

By Rosalind
at 2022-05-26T22:06
at 2022-05-26T22:06
南茂股東會 通過每股配息4.3元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5-26T21:51
at 2022-05-26T21:51
南韓再升息一碼 新任央行總裁表明要抗通

By Eden
at 2022-05-26T21:49
at 2022-05-26T21:49
價跌不是更有利於累積張數?達人:存股族

By Jack
at 2022-05-26T21:36
at 2022-05-26T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