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動債投資入門(下)理財考量與已購買後的處理 - 理財
![Kama avatar](/img/cat4.jpg)
By Kama
at 2008-02-26T16:32
at 2008-02-26T16:32
Table of Contents
原發表於
http://blog.pixnet.net/ffaarr/post/14652524 歡迎注明出處轉載。
上篇簡介了買連動債前應該先注意和了解的事項,但是到底要不要買,什麼情況下適合買
呢?以下作一簡介。
在考慮理財目標和資產配置時,一個標的是否要納入自己的投資之中,有兩個考
量的重點。一是該標的的風險與報酬之間的關係是否合理。二是其風險大小和報酬波動方
式是否符合自己需求。
在投資市場上,一般預期可能報酬愈大的標的,波動風險也就愈大。一般像股票、債
券這種流通性大和價格變動自由的標的,因自由市場的競爭,其風險和報酬之間會呈現較
合理的關係(註1)。但在台灣買的連動債,大多是由國外發行者經過計算精密設計,單
一方向的賣給我們(發行的價格是固定的),中間又有很多層費用,因此所承受的風險不
一定能反應在預期報酬上。
然而,大多數連動債又設計複雜,因此要嚴格地評估其風險和報酬的合理性十分
困難,少數有最低報酬的連動債,尚可以和定存的獲利來作大致的比較,但大多數的情況
下,即使獲利條件都了解,也很難清楚估算風險與報酬之間的明確關係,因此大多數沒辦
法算清楚的情形下,應該先假定所要買的連動債,其報酬合理性並不甚理想。
正因為連動債的報酬合理性並不理想或無法得知,所以投資的前提,必須是非
常符合自身需求,而又自己的條件無法建構較省經費的類似投資組合。以下舉出短中期以
及長期可能的需求情況。
短中期的保本的強烈需求:假如一筆錢在短中期的某個時間點(例如3年)時必須要
完整地使用,但又不希望預期的報酬只等於定存,同時願意承受有可能接近零報酬的風險
,這時,三年期的保本的連動債就合乎需求。但買這樣的連動債的前提是,本身要投資的
錢數量不夠大,因此無法自行組成這樣的連動債的組合(例如,其中的零息債券部分最低
購買價超過自己的錢),否則自行組合的效率很可能會高過有收許多費用的連動債。
長期配置:在長期的資產配置中,風險溢酬並不大理想的資產通常並不適合,但假如能
找到報酬不至於過差,而且與其他資產相關性非常低的的資產,仍是可以考慮作小比例的
投資。達成分散風險的效果。但除了股、債、房地產、原物料之外,大多數的標的缺乏較
方便的投資管道,因此,假如連動債能提供一個較便的投資管道也不錯,例如保本的連動
債中,有些是以與股債房地產等較無明顯關連的標的來決定配息數,像不同國家或天期利
率比較差距、銀行坼款利率、匯率等等。假如預期的平均報酬不致於過低(例如,至少與
同期國債同等級的平均報酬),那也未嘗不可加入少部分來分擔投資組合的風險。但假如
自行能夠配置出較省成本的類似組合,則不建議投資在連動債上。
最後講一下購買連動債之後的後續處理。假如在購買之前,已經對於產品有仔細
的了解,也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理財需求,那麼,除非個人遇上緊急的狀況而需求,
應該以放置到到期為原則(因為中途贖回的成本損失通常太大)。除非在不保本的連動債
期間中,能發現有很合理的理由,認為連動標的在之後內的走勢會使連動債造成嚴重損失
,因此認為提前認賠拿回轉換標的,可能會比放任損失擴大要好。但一般而言,既然事先
已評估過風險才投入的,除非市場上有決定性的重大變化,不然不應貿然贖回,連動債的
交易成本畢竟較高,不宜作為短線的投資。
假如在買連動債商品前沒有經過適當的了解,在買後才發現該商品並不符合自己
的需求或是買之前的想像,雖然感到後悔,但既然買了,也只好在檢討之餘,尋求解決的
方法。
首先還是應該根據上篇的敘述,重新把該商品的各項條件了解清楚,了解該商品
所以「不適合」自己之處,也就是把問題所在找出來。
如果問題出在連動債的年限,自己這筆錢並非確定在期間用不到,那就建議先觀
察一下連動債的當時贖回價格(一般銀行應會提供,不然問理專也應可獲得),及早趁贖
回損失尚可接受時贖回,以免損失擴大,又可能讓資金白白耗在裡面。
如果問題出在該連動債的風險太大,也就是可能的最糟情況下的損失自己不能承
受,這時應該考慮設「停損點」,雖然連動債不像基金股票每天可以看到價格淨值(大多
一個月才會更新一次),但仍可以藉由對於連動標的的觀察,設一個合理的安全範圍,一
旦標的走勢過於接近這個範圍時就認賠贖回。但假如發現問題的時候,損失早已超過自己
所能承受,那就沒辦法了。
如果問題出在,在計算之後發現風險與報酬的對應關係太不合理(常是因為受過
多的費用影響),那應該先對於預估可能的報酬和風險作計算,再與把當下認賠贖回再轉
投資其他標的預期報酬與風險作比較,雖然可能只是概估,但要贖回還是續放的答案可能
就能比較清楚了。
假如問題是出在該連動債與自己的資產配置目標不合,那可能要自行對於提前贖
回的損失部分和資產配置狀況不夠理想二者之間作一選擇。假如連動債的部分佔自己的資
產比例不高的話,或許可以選擇續放,待連動債到期,再將這筆錢投入自己的配置比例中
,但如果這筆錢嚴重影響整體配置狀況的話,可能就要考慮認賠贖回了。
(註1)簡單地說,在理想的自由投資市場中,因為投資管道自由公開,所以如果突然有
一個風險低而獲利高的標的,它必會吸引很多資金投入,因而拉高了它的價格,造成未來
的可能獲利減少,下跌風險增加。反之,如果報酬低到不合理的標的,則會因乏人問津而
價格下跌。
--
http://blog.pixnet.net/ffaarr/post/14652524 歡迎注明出處轉載。
上篇簡介了買連動債前應該先注意和了解的事項,但是到底要不要買,什麼情況下適合買
呢?以下作一簡介。
在考慮理財目標和資產配置時,一個標的是否要納入自己的投資之中,有兩個考
量的重點。一是該標的的風險與報酬之間的關係是否合理。二是其風險大小和報酬波動方
式是否符合自己需求。
在投資市場上,一般預期可能報酬愈大的標的,波動風險也就愈大。一般像股票、債
券這種流通性大和價格變動自由的標的,因自由市場的競爭,其風險和報酬之間會呈現較
合理的關係(註1)。但在台灣買的連動債,大多是由國外發行者經過計算精密設計,單
一方向的賣給我們(發行的價格是固定的),中間又有很多層費用,因此所承受的風險不
一定能反應在預期報酬上。
然而,大多數連動債又設計複雜,因此要嚴格地評估其風險和報酬的合理性十分
困難,少數有最低報酬的連動債,尚可以和定存的獲利來作大致的比較,但大多數的情況
下,即使獲利條件都了解,也很難清楚估算風險與報酬之間的明確關係,因此大多數沒辦
法算清楚的情形下,應該先假定所要買的連動債,其報酬合理性並不甚理想。
正因為連動債的報酬合理性並不理想或無法得知,所以投資的前提,必須是非
常符合自身需求,而又自己的條件無法建構較省經費的類似投資組合。以下舉出短中期以
及長期可能的需求情況。
短中期的保本的強烈需求:假如一筆錢在短中期的某個時間點(例如3年)時必須要
完整地使用,但又不希望預期的報酬只等於定存,同時願意承受有可能接近零報酬的風險
,這時,三年期的保本的連動債就合乎需求。但買這樣的連動債的前提是,本身要投資的
錢數量不夠大,因此無法自行組成這樣的連動債的組合(例如,其中的零息債券部分最低
購買價超過自己的錢),否則自行組合的效率很可能會高過有收許多費用的連動債。
長期配置:在長期的資產配置中,風險溢酬並不大理想的資產通常並不適合,但假如能
找到報酬不至於過差,而且與其他資產相關性非常低的的資產,仍是可以考慮作小比例的
投資。達成分散風險的效果。但除了股、債、房地產、原物料之外,大多數的標的缺乏較
方便的投資管道,因此,假如連動債能提供一個較便的投資管道也不錯,例如保本的連動
債中,有些是以與股債房地產等較無明顯關連的標的來決定配息數,像不同國家或天期利
率比較差距、銀行坼款利率、匯率等等。假如預期的平均報酬不致於過低(例如,至少與
同期國債同等級的平均報酬),那也未嘗不可加入少部分來分擔投資組合的風險。但假如
自行能夠配置出較省成本的類似組合,則不建議投資在連動債上。
最後講一下購買連動債之後的後續處理。假如在購買之前,已經對於產品有仔細
的了解,也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理財需求,那麼,除非個人遇上緊急的狀況而需求,
應該以放置到到期為原則(因為中途贖回的成本損失通常太大)。除非在不保本的連動債
期間中,能發現有很合理的理由,認為連動標的在之後內的走勢會使連動債造成嚴重損失
,因此認為提前認賠拿回轉換標的,可能會比放任損失擴大要好。但一般而言,既然事先
已評估過風險才投入的,除非市場上有決定性的重大變化,不然不應貿然贖回,連動債的
交易成本畢竟較高,不宜作為短線的投資。
假如在買連動債商品前沒有經過適當的了解,在買後才發現該商品並不符合自己
的需求或是買之前的想像,雖然感到後悔,但既然買了,也只好在檢討之餘,尋求解決的
方法。
首先還是應該根據上篇的敘述,重新把該商品的各項條件了解清楚,了解該商品
所以「不適合」自己之處,也就是把問題所在找出來。
如果問題出在連動債的年限,自己這筆錢並非確定在期間用不到,那就建議先觀
察一下連動債的當時贖回價格(一般銀行應會提供,不然問理專也應可獲得),及早趁贖
回損失尚可接受時贖回,以免損失擴大,又可能讓資金白白耗在裡面。
如果問題出在該連動債的風險太大,也就是可能的最糟情況下的損失自己不能承
受,這時應該考慮設「停損點」,雖然連動債不像基金股票每天可以看到價格淨值(大多
一個月才會更新一次),但仍可以藉由對於連動標的的觀察,設一個合理的安全範圍,一
旦標的走勢過於接近這個範圍時就認賠贖回。但假如發現問題的時候,損失早已超過自己
所能承受,那就沒辦法了。
如果問題出在,在計算之後發現風險與報酬的對應關係太不合理(常是因為受過
多的費用影響),那應該先對於預估可能的報酬和風險作計算,再與把當下認賠贖回再轉
投資其他標的預期報酬與風險作比較,雖然可能只是概估,但要贖回還是續放的答案可能
就能比較清楚了。
假如問題是出在該連動債與自己的資產配置目標不合,那可能要自行對於提前贖
回的損失部分和資產配置狀況不夠理想二者之間作一選擇。假如連動債的部分佔自己的資
產比例不高的話,或許可以選擇續放,待連動債到期,再將這筆錢投入自己的配置比例中
,但如果這筆錢嚴重影響整體配置狀況的話,可能就要考慮認賠贖回了。
(註1)簡單地說,在理想的自由投資市場中,因為投資管道自由公開,所以如果突然有
一個風險低而獲利高的標的,它必會吸引很多資金投入,因而拉高了它的價格,造成未來
的可能獲利減少,下跌風險增加。反之,如果報酬低到不合理的標的,則會因乏人問津而
價格下跌。
--
All Comments
![Lauren avatar](/img/cat5.jpg)
By Lauren
at 2008-02-28T13:06
at 2008-02-28T13:06
![Zenobia avatar](/img/girl.jpg)
By Zenobia
at 2008-03-02T14:39
at 2008-03-02T14:39
Related Posts
連動債投資入門(上)(下)
![Rachel avatar](/img/cat1.jpg)
By Rachel
at 2008-02-26T16:29
at 2008-02-26T16:29
紐幣定存問題
![Oliver avatar](/img/cat4.jpg)
By Oliver
at 2008-02-26T12:46
at 2008-02-26T12:46
本週日開課,熱烈招 …
![Kristin avatar](/img/girl4.jpg)
By Kristin
at 2008-02-26T10:44
at 2008-02-26T10:44
目前台幣一直漲
![Tracy avatar](/img/woman.jpg)
By Tracy
at 2008-02-26T09:01
at 2008-02-26T09:01
海外基金計價單位
![Isla avatar](/img/woman-glasses.jpg)
By Isla
at 2008-02-26T02:14
at 2008-02-26T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