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經濟理論的回顧"推薦嗎? - 經濟

By Zanna
at 2010-06-14T07:07
at 2010-06-14T07:07
Table of Contents
本書的作者Mark Blaug被清大的賴建誠教授認為是在經濟思想史研究方法上重要的
一人,甚至稱此書初版(1962)之後的60年內,不容易出現能取代該書的著作。
以下就引用賴教授對此書的介紹:
(原文連結:http://blog.ylib.com/lai/Archives/2006/06/07/110
http://blog.ylib.com/lai/Archives/2006/06/07/99 )
《回顧》的17章內容如下:(0)導論:經濟理論有進步嗎?這是對整個學門以及本
書的史觀作評比解析,可讀性很高。(1)史密斯之前的經濟學(重商主義與重農學
派)。(2)亞當史密斯。(3)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報酬遞減與地租。(4)理嘉圖的體
系。(5)Say法則與古典貨幣理論。(6)John Stuart Mill。(7)馬克思經濟學。(8)
邊際革命。(9)馬歇爾經濟學(效用與需求)。(10)馬歇爾經濟學(成本與供給)。
(11)邊際生產力與要素價格。(12)奧地利學派的資本與利息理論。(13)一般均衡與
福利經濟學。(14)空間經濟學與古典區位理論。(15)新古典學派的貨幣、利率、物
價理論。(16)總體經濟學。(17)經濟學方法論。
我最喜歡的是(0)導讀與(17)方法論,由此也可顯現我的抽象偏好。最不喜歡的
是(12)奧地利學派,我想過要建議他在新版時刪去此章,因為他所介紹的Bohm-Bawerk
利息理論,既沈悶冗長又無大意義;他對Hayek的Ricardo effect,解說得也不夠清楚
,我甚至懷疑Hayek的這個理論有什麼重要性。其餘諸章我都覺得很好,其中的(3)理
嘉圖,是他最拿手的題材;看他在(7)馬克思經濟學內的精彩辯駁,真是令人佩服。
此書的另一項特色,就是他在論幾位經濟學大師之後,會再加上長篇幅的「名著
解說」。以(7)馬克斯為例,他先寫了22小節的分析,之後的23-46小節,則是從《資
本論》中挑出24個題材,一方面解說馬克斯的觀點背景與論點,二方面提出他自己的
評論與解說。全書共有九項這類的名著作解說,都用另一種字體編排,以和正文有所
區隔。
每位讀者對此書的的觀點不同,所預期的東西也不一樣。我在這個領域教學將近
20年,大概相關的教科書都用過了;我還是覺得這本最有深度,作者的心智能力明顯
地優越。書內的錯誤,有些是排版上的,有些是作者的論點不一定正確,我累積了一
些更正表,想建議他再版時調整。有人會批評他完全忽略德國歷史學派的貢獻,也缺
乏文化面向的解釋,但我確定作者對這兩個主題的知識夠豐富。只是這本書已超過七
百頁,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在對所挑選的題材提出觀點,而不是做百科全書式的知無不
言。
這本書對台灣的一般讀者太難,主因是他所預設的對象是研究生和專業經濟學者
。雖然他的文體清晰,論理有力,但也不是讀一兩次就能充分掌握。十多年來我讀了
好幾次第四版和第五版,每次重讀都獲益良多。大陸已在譯此書,但尚未見到,或許
日後還值得去做以台灣讀者為考量的譯本。
-----------------------------------------------------------------------------
(1)在頁15至16內,作者談到重商主義學派對就業與失業的見解。他除了分析17
至18世紀期間失業問題的基本性質,也對比了馬克斯和凱恩斯對失業問題,有哪些不
同的理解與判斷,他們各自提出哪些不同的決方案。這是很好的「古今貫通」寫法,
讓讀者同時學到,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幾位重要學者對失業問題的不同角度分析。
(2)在第18至20頁內,作者提到一個現代貨幣經濟學的概念:貨幣的中立性。這
是個大家熟知的觀念,作者用這個問題,來問重商主義時期貨幣理論的兩位代表人物
David Hume與John Locke,看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概念,有哪些與現代不同的見解。
(3)重商主義的特徵之一,就是透過國內工商業的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之後,
賺取外國的金銀,累積起來當作富強的象徵。但國內的金銀累積過多後,物價水平會
上漲,削弱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如果情況持續嚴重下去,甚至有一天會以
過去所累積的金銀,去購外國低廉的產品。這樣的話,當初辛苦努力累積的金銀,會
倒過頭來成為傷害本國產品競爭力的元凶,這種現象稱為「重商主義的窘境」。Blaug
在頁22告訴我們,用現代經濟分析的語言來說,如果本國進口產品的需求彈性,和外
國對本國出口產品的需求彈性,兩者相加之和小於1的話,就可以避掉這種窘境。
反過來說,如果兩者的彈性之和大於1,那就會陷入重商主義的窘境。作者透過這種
現代經濟分析的語言,讓讀者迅速掌握這個議題的經濟特質。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Una
at 2010-06-16T08:01
at 2010-06-16T08:01

By Anonymous
at 2010-06-18T02:44
at 2010-06-18T02:44

By Franklin
at 2010-06-22T07:13
at 2010-06-22T07:13

By Freda
at 2010-06-26T02:51
at 2010-06-26T02:51

By Dinah
at 2010-06-27T16:52
at 2010-06-27T16:52

By Mia
at 2010-06-30T22:14
at 2010-06-30T22:14

By Isla
at 2010-07-05T05:20
at 2010-07-05T05:20

By Caroline
at 2010-07-09T14:50
at 2010-07-09T14:50

By Oliver
at 2010-07-11T08:39
at 2010-07-11T08:39

By Frederica
at 2010-07-11T16:52
at 2010-07-11T16:52
Related Posts
台灣與南韓簽FTA?

By Liam
at 2010-06-13T22:53
at 2010-06-13T22:53
關於經濟成長的書

By Olivia
at 2010-06-13T19:34
at 2010-06-13T19:34
供需理論

By Agnes
at 2010-06-13T15:15
at 2010-06-13T15:15
第二次金融危機

By Belly
at 2010-06-13T07:35
at 2010-06-13T07:35
非本科系經濟學書單

By Hardy
at 2010-06-12T22:59
at 2010-06-12T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