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美國券商買ETF的人還有買海外基金嗎? - 投資

By Edith
at 2008-02-24T10:36
at 2008-02-24T10:3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Clessin (Clemond)》之銘言:
: 有網友同時買美國的ETF(透過美國券商)及在台灣透過銀行(或其它通路)買海外基金
: 的嗎? 若有的話,讓你們想兩邊投資的理由是什麼? 既然前者只追求貼著大盤的報酬,
: 後者追求擊敗大盤的表現,二者的目的相差甚遠,為什麼你們會兩邊都壓寶呢?
個人是目前兩邊都有,不過台灣的海外基金已經出清大半以上,股票類的會準備全部
都清掉。
如果以收費(手續費和內收費用)而言,在美國買etf以及免佣的指數基金
遠遠勝過台灣能買到的這些主動型基金。
因此我會選擇以美國的etf及指數基金為主。如果說台灣的海外基金有什麼優勢,大概
有幾點:
1、稅務:在美國的基金的配息會收30%的稅。
對於債券和貨幣基金來說,原本的利(內扣費少)沒辦法抵過這部分的
稅,因此這類基金還是只好在台灣選費用較少的買。(或者要選免稅的美國債券)
房地產基金,我大致計算的結果,加上稅務部分,在美國買etf和在台灣買內扣費用
高的基金相差不多,這必須要一支一支各別比較。
股票基金部分,則買etf雖然股息要被收稅,但仍然遠遠勝過在台灣買的基金。
2、少數美國etf沒有的標的:美國etf的標的遠比台灣基金多,但還是有一些台灣
有,美國買不到的:
包括「東協」、「菲律賓」、「印尼」、「泰國」、「世界礦業」、「東歐」、「中歐」
這些台灣能買到的標的,美國的etf沒有(印尼、泰國有封閉型基金可買,東歐中歐
則也有主動型基金可買,但內收費就比較接近一般主動型基金而沒有優勢了)
3、交易費用、匯款費用:雖然etf的交易費用大致來說比較便宜,但如果對於作
小筆金額交易的人來說,費用就會較高(因為買、賣是固定手續費,所以買賣
越大量越划得來)另外,匯款到美國帳戶,一筆要收800-1000台幣左右的手續費,
所以也是要一次匯越大量越划得來,
如果對於每個月有一筆收入,需要每月定期定額的人來說就很划不來。這種情況也就
只好買台灣基金,等到存了一筆錢(我覺得起碼要十幾萬台幣)再一次匯才划得來。
--
: 有網友同時買美國的ETF(透過美國券商)及在台灣透過銀行(或其它通路)買海外基金
: 的嗎? 若有的話,讓你們想兩邊投資的理由是什麼? 既然前者只追求貼著大盤的報酬,
: 後者追求擊敗大盤的表現,二者的目的相差甚遠,為什麼你們會兩邊都壓寶呢?
個人是目前兩邊都有,不過台灣的海外基金已經出清大半以上,股票類的會準備全部
都清掉。
如果以收費(手續費和內收費用)而言,在美國買etf以及免佣的指數基金
遠遠勝過台灣能買到的這些主動型基金。
因此我會選擇以美國的etf及指數基金為主。如果說台灣的海外基金有什麼優勢,大概
有幾點:
1、稅務:在美國的基金的配息會收30%的稅。
對於債券和貨幣基金來說,原本的利(內扣費少)沒辦法抵過這部分的
稅,因此這類基金還是只好在台灣選費用較少的買。(或者要選免稅的美國債券)
房地產基金,我大致計算的結果,加上稅務部分,在美國買etf和在台灣買內扣費用
高的基金相差不多,這必須要一支一支各別比較。
股票基金部分,則買etf雖然股息要被收稅,但仍然遠遠勝過在台灣買的基金。
2、少數美國etf沒有的標的:美國etf的標的遠比台灣基金多,但還是有一些台灣
有,美國買不到的:
包括「東協」、「菲律賓」、「印尼」、「泰國」、「世界礦業」、「東歐」、「中歐」
這些台灣能買到的標的,美國的etf沒有(印尼、泰國有封閉型基金可買,東歐中歐
則也有主動型基金可買,但內收費就比較接近一般主動型基金而沒有優勢了)
3、交易費用、匯款費用:雖然etf的交易費用大致來說比較便宜,但如果對於作
小筆金額交易的人來說,費用就會較高(因為買、賣是固定手續費,所以買賣
越大量越划得來)另外,匯款到美國帳戶,一筆要收800-1000台幣左右的手續費,
所以也是要一次匯越大量越划得來,
如果對於每個月有一筆收入,需要每月定期定額的人來說就很划不來。這種情況也就
只好買台灣基金,等到存了一筆錢(我覺得起碼要十幾萬台幣)再一次匯才划得來。
--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08-02-25T05:50
at 2008-02-25T05:50

By Poppy
at 2008-02-29T00:33
at 2008-02-29T00:33

By John
at 2008-03-03T06:33
at 2008-03-03T06:33

By John
at 2008-03-06T19:37
at 2008-03-06T19:37

By Daph Bay
at 2008-03-10T11:53
at 2008-03-10T11:53

By Andy
at 2008-03-11T02:19
at 2008-03-11T02:19

By Ingrid
at 2008-03-15T23:41
at 2008-03-15T23:41

By Tracy
at 2008-03-17T16:10
at 2008-03-17T16:10

By Quanna
at 2008-03-18T10:06
at 2008-03-18T10:06

By Isabella
at 2008-03-21T14:25
at 2008-03-21T14:25

By Linda
at 2008-03-22T14:27
at 2008-03-22T14:27

By Madame
at 2008-03-24T07:01
at 2008-03-24T07:01

By Robert
at 2008-03-27T08:01
at 2008-03-27T08:01

By Erin
at 2008-03-28T04:29
at 2008-03-28T04:29

By Quanna
at 2008-03-31T16:59
at 2008-03-31T16:59

By Elma
at 2008-04-02T21:05
at 2008-04-02T21:05

By Charlie
at 2008-04-05T14:03
at 2008-04-05T14:03

By Kristin
at 2008-04-06T10:38
at 2008-04-06T10:38
Related Posts
新手問題 淨值vs績效

By Lauren
at 2008-02-24T03:13
at 2008-02-24T03:13
想用外幣買基金是否要另開帳戶?

By Iris
at 2008-02-24T01:31
at 2008-02-24T01:31
彰銀基金的優惠

By Enid
at 2008-02-24T00:54
at 2008-02-24T00:54
開戶:彰銀VS.國泰世華的選擇?

By David
at 2008-02-24T00:37
at 2008-02-24T00:37
怎樣投資最好

By Elvira
at 2008-02-23T23:03
at 2008-02-23T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