賄賂巴斯夫在台主管洩密 中國企業精心竊 - 股票

By Quintina
at 2019-01-08T05:36
at 2019-01-08T05:36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aec6egp
2.原文內容:
賄賂巴斯夫在台主管洩密 中國企業精心竊取技術
最新更新:2019/01/07 23:38
(中央社紐約7日綜合外電報導)台灣警方逮捕巴斯夫集團在台
子公司6名現任和離職主管,他們被控收賄將技術移轉給中國江
陰江化微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這據信是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
更為精心策劃的案例之一。
彭博今天報導,台灣刑事局官員呂松浩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江
陰江化微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Jiangyin Jianghua
Microelectronics Materials Co.,江化微)同意支付上述6名
嫌犯人民幣4000萬元,交換他們協助江化微在中國江蘇省設立新
廠。
呂松浩指出,江化微已匯款新台幣4000萬元到薩摩亞(Samoa)
兩個帳戶中,這兩個帳戶是由上述6名嫌犯掌握。
報導中說,美國與台灣官員長期以來指控中企竊取智慧財產權以
期在技術上能夠趕上先進國家,但北京始終否認。
美國官員指出,包括中方強迫技轉在內的類似技術外洩,正是美
國與中國進行貿易磋商時所不斷抱怨的。
報導中指出,此案涉及的金額出奇龐大。台灣官員以往指控中企
以獵人頭方式盜取商業機密,但呂松浩說,江化微直接提供現金
以換取技術。彭博試圖以電話與電郵聯絡江化微,並未獲得回應
。
巴斯夫集團(BASF SE)執行長布魯德穆勒(Martin
Brudermueller)去年5月上台,他把在中國的擴張視為策略的核
心支柱。他就任2個月後就宣布巴斯夫計畫在中國興建第2座化學
廠,耗資高達100億美元。
呂松浩指出,江化微竊取技術行為,可能造成巴斯夫每年高達1
億歐元損失。
甫於2017年上市的江化微表示,江化微研發和銷售材料,可供製
造太陽能面板和電子顯示器等產品之用。江化微市值大約3億
4800萬美元,2018年營收估計成長超過10%,達到大約4億人民幣
。
美國企業與官員長期宣稱,中國利用各種辦法取得工業設計與專
利,中國實體廣泛竊取美國商業機密。去年11月,美國貿易代表
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辦公室公布報告,指控北京發
動一項國家支持的竊取智慧財產權行動,並且再次示警「中國製
造2025計畫」野心勃勃想要主宰未來的科技。
(譯者:嚴思祺/核稿:林治平)1080107
3.心得/評論:
中國現在不但是電子製程技術要剽竊,
連上游的原料供應配方技術也要偷取,
原料化學品品質不佳,製程也會不穩。
--
https://tinyurl.com/yaec6egp
2.原文內容:
賄賂巴斯夫在台主管洩密 中國企業精心竊取技術
最新更新:2019/01/07 23:38
(中央社紐約7日綜合外電報導)台灣警方逮捕巴斯夫集團在台
子公司6名現任和離職主管,他們被控收賄將技術移轉給中國江
陰江化微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這據信是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
更為精心策劃的案例之一。
彭博今天報導,台灣刑事局官員呂松浩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江
陰江化微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Jiangyin Jianghua
Microelectronics Materials Co.,江化微)同意支付上述6名
嫌犯人民幣4000萬元,交換他們協助江化微在中國江蘇省設立新
廠。
呂松浩指出,江化微已匯款新台幣4000萬元到薩摩亞(Samoa)
兩個帳戶中,這兩個帳戶是由上述6名嫌犯掌握。
報導中說,美國與台灣官員長期以來指控中企竊取智慧財產權以
期在技術上能夠趕上先進國家,但北京始終否認。
美國官員指出,包括中方強迫技轉在內的類似技術外洩,正是美
國與中國進行貿易磋商時所不斷抱怨的。
報導中指出,此案涉及的金額出奇龐大。台灣官員以往指控中企
以獵人頭方式盜取商業機密,但呂松浩說,江化微直接提供現金
以換取技術。彭博試圖以電話與電郵聯絡江化微,並未獲得回應
。
巴斯夫集團(BASF SE)執行長布魯德穆勒(Martin
Brudermueller)去年5月上台,他把在中國的擴張視為策略的核
心支柱。他就任2個月後就宣布巴斯夫計畫在中國興建第2座化學
廠,耗資高達100億美元。
呂松浩指出,江化微竊取技術行為,可能造成巴斯夫每年高達1
億歐元損失。
甫於2017年上市的江化微表示,江化微研發和銷售材料,可供製
造太陽能面板和電子顯示器等產品之用。江化微市值大約3億
4800萬美元,2018年營收估計成長超過10%,達到大約4億人民幣
。
美國企業與官員長期宣稱,中國利用各種辦法取得工業設計與專
利,中國實體廣泛竊取美國商業機密。去年11月,美國貿易代表
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辦公室公布報告,指控北京發
動一項國家支持的竊取智慧財產權行動,並且再次示警「中國製
造2025計畫」野心勃勃想要主宰未來的科技。
(譯者:嚴思祺/核稿:林治平)1080107
3.心得/評論:
中國現在不但是電子製程技術要剽竊,
連上游的原料供應配方技術也要偷取,
原料化學品品質不佳,製程也會不穩。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Belly
at 2019-01-10T20:32
at 2019-01-10T20:32

By Candice
at 2019-01-13T12:12
at 2019-01-13T12:12

By Jessica
at 2019-01-16T08:28
at 2019-01-16T08:28

By Jack
at 2019-01-19T00:35
at 2019-01-19T00:35

By Andy
at 2019-01-22T05:25
at 2019-01-22T05:25

By Andrew
at 2019-01-22T22:43
at 2019-01-22T22:43

By Susan
at 2019-01-24T00:41
at 2019-01-24T00:41

By Blanche
at 2019-01-26T17:47
at 2019-01-26T17:47

By Frederica
at 2019-01-29T15:25
at 2019-01-29T15:25

By Kelly
at 2019-01-31T12:56
at 2019-01-31T12:56

By Regina
at 2019-02-04T21:02
at 2019-02-04T21:02

By Valerie
at 2019-02-06T14:18
at 2019-02-06T14:18

By Una
at 2019-02-11T11:19
at 2019-02-11T11:19

By Ida
at 2019-02-14T05:49
at 2019-02-14T05:49

By Rebecca
at 2019-02-15T15:23
at 2019-02-15T15:23
Related Posts
林義守訪韓國瑜將投資700億 創造2萬7千工

By Thomas
at 2019-01-08T01:18
at 2019-01-08T01:18
蘋果財測爆雷關鍵 外媒:這款iPhone拖油瓶

By Gilbert
at 2019-01-08T01:12
at 2019-01-08T01:12
存股真的有恆心存下去的有幾個人

By Ula
at 2019-01-08T00:44
at 2019-01-08T00:44
陸何降準釋6.8兆資金?謝金河曝最大罩門!

By Selena
at 2019-01-08T00:20
at 2019-01-08T00:20
聯上發公告買回本公司股份執行期屆滿

By Yedda
at 2019-01-07T23:56
at 2019-01-07T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