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與升息對美國經濟影響之分析 - 股票

By Olga
at 2018-12-18T15:23
at 2018-12-18T15:23
Table of Contents
聯準會想要控制貨幣供給,不是只有升降息這個選項。很多人都覺得經濟好的時候就應該
升息壓抑經濟成長,這樣經濟不好時才能降息救經濟。實際上這種想法根本很奇怪。在脫
離金本位之後,聯準會可以用許多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增加貨幣供給,根本沒必要使用降
息的手段。聯準會直接向政府購買國債或在市場上購買金融資產讓貨幣供給增加的效果比
降息還要來的持久有效。就算0利率的時候發生金融危機,聯準會只要使用上述方法加上
擔保銀行存款就可增加貨幣供給,而不是只能透過降息解決問題。實例就是2008年柏南克
做的事情,他就是這樣做才把美國經濟從蕭條中救起來的。反觀當年日本經濟大蕭條的時
候利率一路降到0也沒用,經濟仍在持續衰退,因為很多人負債累累根本不會想去貸款,
大家都不貸款降息就毫無作用。如果當年日本早點用柏南克用的方法直接增加市場上的貨
幣解決經濟問題,經濟也不會蕭條這麼久。
============
就算美國升息後進去美國的熱錢不是去買美國國債,而是去買美國的其他金融資產,甚至
只是定存,都會造成美國外債擴大。這句話的主詞是美國,不是美國政府。國與國之間的
貿易很像以物易物,你的金融帳流入,經常帳必然是流出。意義就好像美國拿自己的金融
資產跟其他國家交換商品服務。這些外國持有的金融資產對美國來說就是一種負債,未來
外國可以賣出這些金融資產要求美國提供外國需要的商品服務。這種負債消費的模式就好
像當年雙卡風暴貸款消費的年輕人一樣,不能長久。亞洲金融風暴發生的前因正是如此。
用高利率吸引外國資金,使金融帳流入,經常帳流出,等同向外國貸款消費。最後外資撤
離,也就是債主上門討債的時候,下場就是物價飛漲,經濟衰退。美國外債已然過高,實
在不應該再升息吸引國際熱錢流入。現在會爽但將來還債的時候可就不爽了。
另外我補充有說,如果聯準會真的覺得貨幣氾濫經濟過度膨脹,那可以在市場上賣出金融
商品收回貨幣來進行縮表,根本沒必要升息。
--
升息壓抑經濟成長,這樣經濟不好時才能降息救經濟。實際上這種想法根本很奇怪。在脫
離金本位之後,聯準會可以用許多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增加貨幣供給,根本沒必要使用降
息的手段。聯準會直接向政府購買國債或在市場上購買金融資產讓貨幣供給增加的效果比
降息還要來的持久有效。就算0利率的時候發生金融危機,聯準會只要使用上述方法加上
擔保銀行存款就可增加貨幣供給,而不是只能透過降息解決問題。實例就是2008年柏南克
做的事情,他就是這樣做才把美國經濟從蕭條中救起來的。反觀當年日本經濟大蕭條的時
候利率一路降到0也沒用,經濟仍在持續衰退,因為很多人負債累累根本不會想去貸款,
大家都不貸款降息就毫無作用。如果當年日本早點用柏南克用的方法直接增加市場上的貨
幣解決經濟問題,經濟也不會蕭條這麼久。
============
就算美國升息後進去美國的熱錢不是去買美國國債,而是去買美國的其他金融資產,甚至
只是定存,都會造成美國外債擴大。這句話的主詞是美國,不是美國政府。國與國之間的
貿易很像以物易物,你的金融帳流入,經常帳必然是流出。意義就好像美國拿自己的金融
資產跟其他國家交換商品服務。這些外國持有的金融資產對美國來說就是一種負債,未來
外國可以賣出這些金融資產要求美國提供外國需要的商品服務。這種負債消費的模式就好
像當年雙卡風暴貸款消費的年輕人一樣,不能長久。亞洲金融風暴發生的前因正是如此。
用高利率吸引外國資金,使金融帳流入,經常帳流出,等同向外國貸款消費。最後外資撤
離,也就是債主上門討債的時候,下場就是物價飛漲,經濟衰退。美國外債已然過高,實
在不應該再升息吸引國際熱錢流入。現在會爽但將來還債的時候可就不爽了。
另外我補充有說,如果聯準會真的覺得貨幣氾濫經濟過度膨脹,那可以在市場上賣出金融
商品收回貨幣來進行縮表,根本沒必要升息。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Puput
at 2018-12-22T14:40
at 2018-12-22T14:40

By Poppy
at 2018-12-24T14:00
at 2018-12-24T14:00

By Ivy
at 2018-12-27T07:44
at 2018-12-27T07:44

By Rachel
at 2018-12-27T23:24
at 2018-12-27T23:24

By Elizabeth
at 2018-12-31T15:58
at 2018-12-31T15:58

By Poppy
at 2019-01-03T22:53
at 2019-01-03T22:53

By Jake
at 2019-01-04T07:44
at 2019-01-04T07:44

By Connor
at 2019-01-04T15:39
at 2019-01-04T15:39

By Lucy
at 2019-01-08T01:22
at 2019-01-08T01:22

By Aaliyah
at 2019-01-09T13:45
at 2019-01-09T13:45

By Harry
at 2019-01-12T03:44
at 2019-01-12T03:44

By Frederica
at 2019-01-12T20:40
at 2019-01-12T20:40

By Una
at 2019-01-14T15:46
at 2019-01-14T15:46

By Ingrid
at 2019-01-19T03:32
at 2019-01-19T03:32

By Carol
at 2019-01-23T09:17
at 2019-01-23T09:17

By Thomas
at 2019-01-25T03:15
at 2019-01-25T03:15
Related Posts
2019中高階手機應戰,宏達電止連8黑

By Ina
at 2018-12-18T15:14
at 2018-12-18T15:14
智慧音箱市場價值於2019年可達70億美元

By Oliver
at 2018-12-18T14:36
at 2018-12-18T14:36
環團呼籲台積電 應比照蘋果使用百分百再

By Gilbert
at 2018-12-18T14:35
at 2018-12-18T14:35
蘋果發布iOS 12.1.2正式版更新 試圖解決

By Isla
at 2018-12-18T14:23
at 2018-12-18T14:23
大同死得好

By Lydia
at 2018-12-18T14:22
at 2018-12-18T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