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自組ETF操作法要停損成分股嗎? - 股票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9-04-15T22:27

Table of Contents

ETF實在很夯,來談一談什麼叫ETF好了

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再麻煩各位高手補充



ETF(exchange traded fund)稱為股票型指數基金

這邊有一個很重要的名詞,就是指數!

也就是ETF一定是追蹤某一條特定的指數,按照指數的成份股與其百分比進行投資

例如0050,其實他並不是複製大盤,他其實是追蹤"台灣50指數"(由台灣指數公司管理)

過去ETF與被動投資幾乎畫上等號,其實也是因為ETF以前並沒有基金經理人主觀投資意見。

也就是指數成份股權重每天怎麼調整,你就怎麼下單,像機器人一樣。

(所以ETF的基金經理人如果不發行新的ETF其實每天的生活是很無聊的)


為什麼ETF受歡迎?

由於ETF一直都擁有被動投資的特性,比較起大部分自己(或基金經理人)主動投資績效好。

所以常常看完ETF的績效,會出現到底自己那麼累在累什麼的想法

特別是看到過去大指數的ETF累積報酬率比自己投資績效優異

又不用管、也不用研究太多、成本又比較低、績效也不一定比較差,何樂而不為呢?



ETF績效是否就等於指數的績效?



其實絕對不可能會完全相等的。

ETF雖然是追蹤指數,但指數畢竟只是一個算式,並不用交易!

但是基金的組成是必須進場交易的,透過商品的組合來實現這個指數。

那麼問題就來了,進場交易是有交易成本的。

買賣有手續費、賣出有證交稅、期貨轉倉、滑價問題等等摩擦成本

眾多問題造成了ETF的報酬率與指數之間有差異,這種差異就叫做「追蹤差異(TD)」。

由於追蹤差異(TD)有正有負,有時候很大、有時很小,該怎麼衡量呢?

不如就平方再相加,然後再開根號吧!

做一個追蹤差異的標準差,這就是所謂的「追蹤誤差(TE)」。

以上兩個指標也是眾多投資人用來衡量ETF的重要指標。

ETF經理人其實應該是致力把這種兩種誤差縮小...

不過貌似也沒有人在意,所以就沒什麼太管。




ETF的套利機制

講到ETF一定會講到這個,這是ETF自然的結果!會使其淨值很貼近市場價格!

這是什麼東西呢?

舉例而言,假如有一檔ETF(A),X股票佔40%、Y股票佔20%、Z股票佔40%

X目前市場價格是30、Y是20、Z是10元,那麼理論上ETF的價格應該是20元。

30 X 40% + 20 X 20% + 10 X 40% = 20

所以如果你發現目前ETF的市價僅有10元,你一定會去放空XYZ股票、買進ETF

反之如果你發現目前ETF的市價為30元,你就會去放空ETF、買進XYZ股票

實務上真的有許多法人會去做這個套利機制,也就是這樣才會使ETF的價格貼近淨值。





能不能自組ETF?

理論上當然可以,而且很簡單。

你只要把EXCEL檔設定好每天去抓成份股資料,照著下單就好。

但是前提是你要先找出一條指數來追蹤,並且盡量使追蹤誤差縮小。

之前聽到有人跟我說他自組0050,用了60幾檔股票來追蹤,我也是醉了...

更神奇的是他居然打敗了0050,還贏了20%的超額報酬,真的嚇死我了...




另外有一些主動式的ETF

其實也是基於某一條指數的成份股,只是權重可以由經理人的主觀看法決定。

目的就是在這種指數投資之下,賺取一些主動的額外報酬...

至於好不好,大家自己去看吧!




來講一些業界的事情好了

ETF追蹤的指數怎麼決定的?

其實大多是投信公司可能有什麼突發奇想的想法

就打電話給指數公司(像是台灣指數公司、富時、那斯達克...等)

然後請指數公司各自提案、設計指數過來,告訴投信指數算法跟指數的標的。

投信覺得OK,就開始找錢了...錢找到了就開始做這檔ETF。

(有時候會是客戶指定做什麼類型的ETF,像是壽險會指定做什麼樣的債券ETF)

所以其實技術跟知識都在指數公司身上,投信其實就是一個創意發想的單位。




所以煞氣的輕舞飛揚,如果你只是投資很多檔股票,其實並不算是ETF喔!

頂多可以說是分散投資而已!

而且你又主動決定是否停損出場,這比較不是ETF的原理啦!

至於分散投資能不能降低風險,這還要看你投資的股票相關性如何,這涉及風控領域了!

想聽的話再找時間說明吧!




我是壽險投資端的人沒錯,不過其實也只是略懂略懂想跟大家分享討論而已。


這邊回答一個問題

壽險淨值問題嚴重沒錯,為什麼不賣不放AC項呢?

第一個是放AC的券要賣很麻煩,你要移轉項目才能進行買賣,移轉要會計師同意,向上呈報的層級很多!

第二個是AC項留太多,有時候會計師會質疑是不是在躲避淨值計算...

不覺得這兩個很矛盾嗎??

有時就是這麼的無言阿...


排版好難...

※ 引述《FlyinDance56 (↖★煞氣a輕舞飛揚☆↘ )》之銘言:
: 自組ETF操作法看起來像是將資金投入很多檔股票
: 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並將這一籃子股票的權益數視為"自組ETF"的股價
: 對吧??
: 那如果今天自組ETF的成分股呈現虧損,有需要停損出場轉換標的嗎?
: 還是就擺著,因為投資很多支已經大幅降低個別風險了,這支虧損其他部位會賺回來,所
: 以就不要頻繁變更標的了??
: 100P求解





※ 引述《FlyinDance56 (↖★煞氣a輕舞飛揚☆↘ )》之銘言:
: 自組ETF操作法看起來像是將資金投入很多檔股票
: 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並將這一籃子股票的權益數視為"自組ETF"的股價
: 對吧??
: 那如果今天自組ETF的成分股呈現虧損,有需要停損出場轉換標的嗎?
: 還是就擺著,因為投資很多支已經大幅降低個別風險了,這支虧損其他部位會賺回來,所
: 以就不要頻繁變更標的了??
: 100P求解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9-04-17T08:28
你的職業?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9-04-22T03:17
我是壽險投資端的人沒錯 文章中有
抱歉 我是看到編輯後的文章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9-04-24T09:43
認真分享先推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9-04-25T02:19
比較好奇壽險公司的投資IRR可以到幾% XD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4-27T15:56
講解清楚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9-04-28T01:45
有意思!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19-04-29T21:20
前面段的定義google都有啊,老生常談了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9-05-01T15:50
其實沒錯阿!這真的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原PO...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9-05-02T01:38
ETF就是要有先有指數啊,而指數是要授權費的
所以有市場性的指數其實是一個搖錢樹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9-05-06T05:22
另外AC項若任意轉進轉出就變成盈餘操控了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9-05-06T11:57
之前有一個裁罰案蠻有趣的,先賣後買實現獲利被罰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9-05-08T01:19
部分就是內控問題,沒適當授權就進行盈餘管理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9-05-12T07:34
好文就推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9-05-12T16:14
有些大型ETF 投信公司 就會另外成立部們來編撰指數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9-05-14T11:21
ETF(可於交易所交易基金) 不等於 Index Fund 吧(
數型基金)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9-05-18T07:45
指數型基金,只是知名的 0050, VTI 都是所以混用了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9-05-21T21:56
ETF、ETN、ETP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9-05-23T20:23
ETF 不一定追蹤指數 你看看0056 追那個指數?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9-05-24T03:29
感謝詳盡解釋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5-27T04:51
0056追蹤的是台灣高股息指數,台灣指數公司發的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9-05-31T03:24
對啦!B大說的是沒錯的,指數型基金基本上還是共同
基金,ETF則是指數證券化,不過操作本質還是以複製
指數為目的喔!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9-06-02T16:33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9-06-06T09:35
ETF不等於指數基金 第一段錯了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9-06-08T06:38
其實我的認知裡面,指數基金跟ETF的差異只是差在有
沒有在交易所交易,都是複製指數、都是被動追蹤,
當然也有一些主動,所以ETF的中文稱呼為股票型指數
基金!除了費用、交易方式以外,兩者本質上是相同
的...可否告訴我有什麼不同嗎?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9-06-11T12:37
因為叫"股票型"容易被混淆吧,原物料、債劵、REIT
那些都有出ETF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9-06-11T16:38
喔!原來問題在於股票型,這裡的股票型意思不是單
指股票啦!是指跟股票一樣的交易方式,基金股票化
的意思...別誤會了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9-06-16T13:55
我還以為這是正常稱呼的專有名詞,大家都知道...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9-06-18T02:04
有分享給推~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9-06-19T13:48
專業 推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9-06-21T19:51
ETF全名裡面完全沒有出現 指數 怎麼變成中文就多
了一個指數哩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9-06-24T07:00
我只是覺得很奇怪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9-06-25T13:23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6-28T08:29
ETF裡面沒有"指數"這個字 只是幾乎會連結到指數以方
便投資人瞭解這個ETF的操作策略和方向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9-07-02T03:38
但也只是方便了解 實際上標的物不一定會符合該指數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9-07-02T08:09
不...那是法定的名字...而且除了槓桿型的ETF,成分
股與比重一定要與指數相同,不同的時候只有一種可
能,就是股價買不到跟指數計算時一樣,所以造成不同
,不然是違法的!偏離太多,會被來函要求說明的!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7-02T19:35
好文 推

淨值比過低 13壽險準備「喝咖啡」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4-15T20:54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759073 淨值比過低 13壽險準備「喝咖啡」 〔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壽險業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飆出1.38兆元新高,但反映風險控 管能力指標的淨值比卻是創新低。金管會研擬將保險業淨值比(淨值/扣除分離帳戶後資 產) ...

中壽第一季獲利亮眼 稅後盈餘28.06億元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9-04-15T20:48
1.原文連結: 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financesmanage/72151.html 2.原文內容: 中壽第一季獲利亮眼 稅後盈餘28.06億元 中國人壽已於日前公佈108年第一季自結財報數字。第一季新契約保費收入新台幣475億元 ,總保費收入757億元 ...

當沖一定沖的掉?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9-04-15T20:32
各位好 想請教一下 因為前幾天有一次操作失誤 沒記好時間... 沖了4張40萬的股票(沖買) 結果差點忘了時間... 還好最後一盤有沖掉(跟收盤價同價位沖掉) 資金只有80萬...沒沖掉...會gg 所以想請教一下 扣除漲停跟跌停的這個特殊案例 如果沖買的在收盤前掛跌停賣一定賣的掉? 如果沖賣的在收盤 ...

鴻海再買美國房產,威州好多富士康廣場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9-04-15T20:22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reurl.cc/XQKAg 2.原文內容: 鴻海再買美國房產,威州好多富士康廣場 據美國威斯康辛州當地媒體報導,鴻海集團已從 BMO 金融集團手上買下州議會大廈附近 的標誌性辦公大樓。此六層樓建築總計約 5 萬平方英尺面積,價值約為 500 萬 ...

豆價暴跌 庫存量增 豆農苦撐 盼貿易戰快結束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9-04-15T20:12
中國為美國大豆最大買家之一。(Getty Images) 美中貿易戰持續超過一年,伊利諾州大豆出口受到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徵25%報復性關稅影 響,去年銷量跌了一半,損失約10億,大豆價格暴跌同時,未出售庫存堆積如山,加上 今年大豆產量盛,導致庫存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三成。 芝加哥論壇報報導,聯邦農業部提供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