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想請益資訊化進步台灣仍然T+2的原因 - 股票

By Lauren
at 2021-05-20T14:20
at 2021-05-20T14:2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MouPigBat (信件明天回)》之銘言:
: 問題
: 老實說,很多人把當沖當成賭博,但其實我覺得T+2加當沖,兩個合起來才是賭博
: 要改應該改成取消T+2的制度,改圈存制,而不是取消當沖
: 畢竟買了東西不合,可以馬上賣才合理
: 但買了不用馬上付錢就怪怪的
誰說的,你用信用卡買東西,也是下個月才付錢阿
請問你刷卡的時候會覺得怪怪的嗎?
只是下個月帳單沒繳清的後果沒有違約交割嚴重而已
: 而且買東西10塊借你6塊,要看你有沒有足夠的財產,但買東西兩天後付錢,卻不用
: 因為現在資訊化的進步,理論上交割不用人力跑,現在科技應該可以完成
: 小弟N年前待過券商,不曉得現在交割是不是也這樣
: 明明證券和銀行同一間公司,同一棟樓,明明有網路線連接
: 但交割還是很智障的要一個人,樓上跑到樓下交付磁片(1.44mb)和報表
: 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只是磁片變隨身碟,人還是要取代網路線送資料
: 據說是銀行端規定的問題,所以無法改變
: T+2永遠不改,是不是這原因阿
: 我知道每下一筆單,要進銀行端去check餘額是要多花時間
: 但期貨可以做得到,甚至有期貨可以做到直接從證券戶扣款
: 所以技術上一定可行
: 我真的很好奇,寧可抱有違約交割的風險
: 也不改的原因是什麼??
違約交割的風險跟問題是投資客的問題
就跟銀行會會怕收不到信用卡帳單費用,而取消信用卡業務嗎?
銀行會做的是提高利息費用而已
券商本質上也是阿,違約交割 罰7%,只要事後追討回來的錢 夠高 券商也是賺
反正信用問題是客人的,又不是券商的
: 造成交易者不便????怕影響成交量????
就超級不方便阿
現在股票交易制度
錢是放在銀行的戶頭、股票是放在券商戶頭,兩邊可能是同一個集團,但不是同個公司
銀行的戶頭除了股票交易外,交易者可以拿來做其他事情
那想請問,要及時圈存,是要在哪個環節確認有錢?
是你在下單的當下,銀行就要把錢鎖住?
還是在你交易的當下?
如果是這樣,是不是你每次下單交易,券商都要在下單時詢問一下銀行
交易時也通知一下銀行?
還有
買股票要立即扣錢,那賣股票呢?資金要不要即時入帳?
搞得那麼複雜是要搞死誰?
明明本來銀行端 只要每天結算一次,每個帳戶管你一天交易多少單
就只要扣一次款,或是匯一筆錢就收工
要搞到銀行跟著你的交易同步進行
那增加的成本誰負擔? 手續費優惠還要不要?
真要這樣搞,其實只需要用類似海外券商那種入金制度
本來在銀行的戶頭變成放在券商的虛擬戶頭,那筆錢只能拿來買賣股票
想這樣玩 也不需要主管機關處理,有興趣的券商自己去搞就好
: 還是主管機關真的太保守????
: 我以前有碰過同事,當沖輸鉅額後
: 失去理智,直接在辦公室每看到任何一個人都直接開口借錢的
: 我當天要進辦公室,我主管趕快call我去躲起來
: 避免被借錢尷尬
當沖雖然門檻低,但有人有隱藏過任何風險提示嗎?
我開的券商,線上開啟當當沖時已經逼你風險預告要每一條都要看,要打勾
該有的風險提示都跟你說了
每天交易金額也有限制
一堆人不看風險提示,不去搞懂背後風險 就跳下去玩,搞到傾家蕩產是莊家的錯?
你沒這個財力 可以去降低每天交易金額上限阿
一堆人不去了解股市背後的資訊,只會看call 訊
官方努力宣傳風險都當耳邊風無視
最後賠到脫褲 再來抱怨官方不作為???
去年元大石油正二不就這樣?多少次警示交易,元大出來警告都沒用
等到預告下市 才嚇到狂賣
我現在只是一個超小咖的存股族
每天額度連GG一張都買不到
前年開啟當沖的時候 就收到營業員電話說先賣後買風險太高,他幫我關了
所以我得當沖權限只剩下一半XD
--
: 問題
: 老實說,很多人把當沖當成賭博,但其實我覺得T+2加當沖,兩個合起來才是賭博
: 要改應該改成取消T+2的制度,改圈存制,而不是取消當沖
: 畢竟買了東西不合,可以馬上賣才合理
: 但買了不用馬上付錢就怪怪的
誰說的,你用信用卡買東西,也是下個月才付錢阿
請問你刷卡的時候會覺得怪怪的嗎?
只是下個月帳單沒繳清的後果沒有違約交割嚴重而已
: 而且買東西10塊借你6塊,要看你有沒有足夠的財產,但買東西兩天後付錢,卻不用
: 因為現在資訊化的進步,理論上交割不用人力跑,現在科技應該可以完成
: 小弟N年前待過券商,不曉得現在交割是不是也這樣
: 明明證券和銀行同一間公司,同一棟樓,明明有網路線連接
: 但交割還是很智障的要一個人,樓上跑到樓下交付磁片(1.44mb)和報表
: 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只是磁片變隨身碟,人還是要取代網路線送資料
: 據說是銀行端規定的問題,所以無法改變
: T+2永遠不改,是不是這原因阿
: 我知道每下一筆單,要進銀行端去check餘額是要多花時間
: 但期貨可以做得到,甚至有期貨可以做到直接從證券戶扣款
: 所以技術上一定可行
: 我真的很好奇,寧可抱有違約交割的風險
: 也不改的原因是什麼??
違約交割的風險跟問題是投資客的問題
就跟銀行會會怕收不到信用卡帳單費用,而取消信用卡業務嗎?
銀行會做的是提高利息費用而已
券商本質上也是阿,違約交割 罰7%,只要事後追討回來的錢 夠高 券商也是賺
反正信用問題是客人的,又不是券商的
: 造成交易者不便????怕影響成交量????
就超級不方便阿
現在股票交易制度
錢是放在銀行的戶頭、股票是放在券商戶頭,兩邊可能是同一個集團,但不是同個公司
銀行的戶頭除了股票交易外,交易者可以拿來做其他事情
那想請問,要及時圈存,是要在哪個環節確認有錢?
是你在下單的當下,銀行就要把錢鎖住?
還是在你交易的當下?
如果是這樣,是不是你每次下單交易,券商都要在下單時詢問一下銀行
交易時也通知一下銀行?
還有
買股票要立即扣錢,那賣股票呢?資金要不要即時入帳?
搞得那麼複雜是要搞死誰?
明明本來銀行端 只要每天結算一次,每個帳戶管你一天交易多少單
就只要扣一次款,或是匯一筆錢就收工
要搞到銀行跟著你的交易同步進行
那增加的成本誰負擔? 手續費優惠還要不要?
真要這樣搞,其實只需要用類似海外券商那種入金制度
本來在銀行的戶頭變成放在券商的虛擬戶頭,那筆錢只能拿來買賣股票
想這樣玩 也不需要主管機關處理,有興趣的券商自己去搞就好
: 還是主管機關真的太保守????
: 我以前有碰過同事,當沖輸鉅額後
: 失去理智,直接在辦公室每看到任何一個人都直接開口借錢的
: 我當天要進辦公室,我主管趕快call我去躲起來
: 避免被借錢尷尬
當沖雖然門檻低,但有人有隱藏過任何風險提示嗎?
我開的券商,線上開啟當當沖時已經逼你風險預告要每一條都要看,要打勾
該有的風險提示都跟你說了
每天交易金額也有限制
一堆人不看風險提示,不去搞懂背後風險 就跳下去玩,搞到傾家蕩產是莊家的錯?
你沒這個財力 可以去降低每天交易金額上限阿
一堆人不去了解股市背後的資訊,只會看call 訊
官方努力宣傳風險都當耳邊風無視
最後賠到脫褲 再來抱怨官方不作為???
去年元大石油正二不就這樣?多少次警示交易,元大出來警告都沒用
等到預告下市 才嚇到狂賣
我現在只是一個超小咖的存股族
每天額度連GG一張都買不到
前年開啟當沖的時候 就收到營業員電話說先賣後買風險太高,他幫我關了
所以我得當沖權限只剩下一半XD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21-05-21T18:45
at 2021-05-21T18:45

By Harry
at 2021-05-22T14:44
at 2021-05-22T14:44

By Gilbert
at 2021-05-25T01:39
at 2021-05-25T01:39

By Robert
at 2021-05-27T23:15
at 2021-05-27T23:1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5-28T23:43
at 2021-05-28T23:43

By Tracy
at 2021-05-30T01:27
at 2021-05-30T01:27

By Odelette
at 2021-05-30T19:30
at 2021-05-30T19:30
Related Posts
同欣電Q2營收拚登高,獲利估季增逾1成

By Jacky
at 2021-05-20T14:20
at 2021-05-20T14:20
為什麼一堆短線喜歡強調自己長投?

By Dorothy
at 2021-05-20T14:17
at 2021-05-20T14:17
全球首個可充電水泥基電池概念 混凝土建

By Lily
at 2021-05-20T14:12
at 2021-05-20T14:12
MLCC搶手 國巨、華新科擴產

By Jessica
at 2021-05-20T14:12
at 2021-05-20T14:12
新增295例COVID-19確診,286例本土、9例境外移入

By Charlotte
at 2021-05-20T14:08
at 2021-05-20T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