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20年間台韓所得拉鋸之謎 - 美元
By Robert
at 2015-03-15T11:53
at 2015-03-15T11:53
Table of Contents
經濟日報15日社論--試解20年間台韓所得拉鋸之謎 全文如下:
36年前赴大陸發展的大陸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在兩會期間指出:2000年以前台灣人均
所得領先韓國20%~30%,如今反落後逾20%,關鍵在於是否抓住大陸改革開放契機;台灣
因一再受政治拖累,而錯失機遇,故應想辦法與大陸經濟進一步融合,抓住機會。
此說法既透露故人之情,表面上又恰能點出國人瞠目而視南韓自後超越卻無計可施的痛
處,復歸咎於令國人痛心疾首的政治拖累,的確頗能引起共鳴。唯其思維失之簡化,對事
實的認知不夠透澈,推導出的結論固然政治正確,卻過於草率,不能不詳予廓清,俾免誤
導國人。
首先,台韓人均GDP於過去30年間的起伏變化,以匯率折算為美元相比,其走勢的確有
先盛後衰,於2005年出現死亡交叉的情況。但折算美元,一方面有匯率高估、低估的差異
;更重要的是,匯率僅對GDP中比重相對甚低的貿易財有重要意義,比重更高的非貿易財
,其價格高低即無法由匯率窺其端倪;然而後者才是左右國民生活水準的主體。故多年來
,學者與專業機構即另闢蹊徑,以購買力平價(PPP)取代匯率以評定各國人均購買力之
高低。
20年來,台韓兩國政府面對物價漲跌,其心態背道而馳;我政府時時恐懼物價上漲引發
民怨,竭盡所能抑低物價;反之,南韓則銳意發展不拘小節,匯率升降、物價漲跌都是經
濟發展的手段。於是兩國非貿易財的價格水準乃相去日遠,充分表現在以購買力平價所表
現的人均GDP走勢上。
若依PPP計算,20年前,台灣人均GDP為1萬3,129美元,領先南韓22%;依今年的預測值
,台灣為4萬5,997美元,南韓僅3萬7,413美元,仍領先近20%,完全未見死亡交叉。如前
所說,PPP去除物價差異的干擾,更貼近人民的生活感受,所以更足以做為論斷兩國表現
的憑藉。當此一前提全然改變,其後的推論即為無稽之談,乃至無的放矢。
其次,在36年前林毅夫初登陸之際,大陸農村經濟改革才起步,台灣也開始小步開放兩
岸往來。正在此時,台灣產業發展已臻高峰,而大陸工商業則一片荒蕪;若政治領袖高瞻
遠矚,大膽開放三通,鼓勵產業領頭羊全力開拓大陸市場,則南韓固不足論矣,今日大陸
經濟,江山又將在誰的手中?但一直到2008年之前,歷來的政治領袖愈來愈退縮保守,將
大好時機妄自斷送,這才真是政治拖累。
不過,待2008年馬政府力圖開放,不但為時已晚,對岸開始「騰籠換鳥」,為世界工廠
敲出喪鐘,兩岸經濟相互依恃的紐帶將斷;而且經過20餘年高速發展,大陸企業羽翼已豐
,躋身全球前500大者比比皆是;而台灣則閉關自守,企業、人才外流,已不復當年勇,
時移勢易,台灣反而屈居下風;則兩岸進一步開放、融合,對我是否有利,仍待驗證。此
時林毅夫大力鼓吹兩岸經濟進一步融合,又會抓住什麼機會?誰的機會??
其實,20年來,儘管台灣人均GDP依PPP計算,仍遠高於南韓,但雙方差距正在縮小,也
不容諱言。
尤其台灣前進的步履蹣跚,而大陸則突飛猛進,雙方差距以更快的速度拉近,以彼此經
濟規模極大懸殊的對比,更不可掉以輕心。誠如林毅夫的警告,「如果經濟輸了,就什麼
都輸了!」輸給南韓,尚不足為懼;但若什麼都輸給對岸,後果就不堪設想。?
台灣經濟為什麼會輸?這是事關生死存亡的大事,全國上下都必須痛下決心認真剖析其
原因,近而全力尋求解方,竭舉國之力徹底落實。舉凡政策、法規、產業偏向高科技、技
職教育毀棄、高等教育沉淪、退休制度荒謬、人口加速老化少子化、經濟出路受阻等,百
廢待興。但操弄公權力的政治人物每日為私利惡鬥,立法、施政懈怠,使整個國家寸步難
行;才是「政治拖累」的關鍵所在。
【中央網路報】
--------
看來台灣要再加把勁了;台灣加油!
--
Sent from my Android
--
36年前赴大陸發展的大陸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在兩會期間指出:2000年以前台灣人均
所得領先韓國20%~30%,如今反落後逾20%,關鍵在於是否抓住大陸改革開放契機;台灣
因一再受政治拖累,而錯失機遇,故應想辦法與大陸經濟進一步融合,抓住機會。
此說法既透露故人之情,表面上又恰能點出國人瞠目而視南韓自後超越卻無計可施的痛
處,復歸咎於令國人痛心疾首的政治拖累,的確頗能引起共鳴。唯其思維失之簡化,對事
實的認知不夠透澈,推導出的結論固然政治正確,卻過於草率,不能不詳予廓清,俾免誤
導國人。
首先,台韓人均GDP於過去30年間的起伏變化,以匯率折算為美元相比,其走勢的確有
先盛後衰,於2005年出現死亡交叉的情況。但折算美元,一方面有匯率高估、低估的差異
;更重要的是,匯率僅對GDP中比重相對甚低的貿易財有重要意義,比重更高的非貿易財
,其價格高低即無法由匯率窺其端倪;然而後者才是左右國民生活水準的主體。故多年來
,學者與專業機構即另闢蹊徑,以購買力平價(PPP)取代匯率以評定各國人均購買力之
高低。
20年來,台韓兩國政府面對物價漲跌,其心態背道而馳;我政府時時恐懼物價上漲引發
民怨,竭盡所能抑低物價;反之,南韓則銳意發展不拘小節,匯率升降、物價漲跌都是經
濟發展的手段。於是兩國非貿易財的價格水準乃相去日遠,充分表現在以購買力平價所表
現的人均GDP走勢上。
若依PPP計算,20年前,台灣人均GDP為1萬3,129美元,領先南韓22%;依今年的預測值
,台灣為4萬5,997美元,南韓僅3萬7,413美元,仍領先近20%,完全未見死亡交叉。如前
所說,PPP去除物價差異的干擾,更貼近人民的生活感受,所以更足以做為論斷兩國表現
的憑藉。當此一前提全然改變,其後的推論即為無稽之談,乃至無的放矢。
其次,在36年前林毅夫初登陸之際,大陸農村經濟改革才起步,台灣也開始小步開放兩
岸往來。正在此時,台灣產業發展已臻高峰,而大陸工商業則一片荒蕪;若政治領袖高瞻
遠矚,大膽開放三通,鼓勵產業領頭羊全力開拓大陸市場,則南韓固不足論矣,今日大陸
經濟,江山又將在誰的手中?但一直到2008年之前,歷來的政治領袖愈來愈退縮保守,將
大好時機妄自斷送,這才真是政治拖累。
不過,待2008年馬政府力圖開放,不但為時已晚,對岸開始「騰籠換鳥」,為世界工廠
敲出喪鐘,兩岸經濟相互依恃的紐帶將斷;而且經過20餘年高速發展,大陸企業羽翼已豐
,躋身全球前500大者比比皆是;而台灣則閉關自守,企業、人才外流,已不復當年勇,
時移勢易,台灣反而屈居下風;則兩岸進一步開放、融合,對我是否有利,仍待驗證。此
時林毅夫大力鼓吹兩岸經濟進一步融合,又會抓住什麼機會?誰的機會??
其實,20年來,儘管台灣人均GDP依PPP計算,仍遠高於南韓,但雙方差距正在縮小,也
不容諱言。
尤其台灣前進的步履蹣跚,而大陸則突飛猛進,雙方差距以更快的速度拉近,以彼此經
濟規模極大懸殊的對比,更不可掉以輕心。誠如林毅夫的警告,「如果經濟輸了,就什麼
都輸了!」輸給南韓,尚不足為懼;但若什麼都輸給對岸,後果就不堪設想。?
台灣經濟為什麼會輸?這是事關生死存亡的大事,全國上下都必須痛下決心認真剖析其
原因,近而全力尋求解方,竭舉國之力徹底落實。舉凡政策、法規、產業偏向高科技、技
職教育毀棄、高等教育沉淪、退休制度荒謬、人口加速老化少子化、經濟出路受阻等,百
廢待興。但操弄公權力的政治人物每日為私利惡鬥,立法、施政懈怠,使整個國家寸步難
行;才是「政治拖累」的關鍵所在。
【中央網路報】
--------
看來台灣要再加把勁了;台灣加油!
--
Sent from my Android
--
Tags:
美元
All Comments
By David
at 2015-03-19T03:28
at 2015-03-19T03:28
By Odelette
at 2015-03-21T04:01
at 2015-03-21T04:01
By Annie
at 2015-03-23T01:13
at 2015-03-23T01:13
By Vanessa
at 2015-03-26T14:49
at 2015-03-26T14:49
By Faithe
at 2015-03-28T06:15
at 2015-03-28T06:15
By Rachel
at 2015-03-29T09:46
at 2015-03-29T09:46
By Erin
at 2015-04-01T10:34
at 2015-04-01T10:34
By Barb Cronin
at 2015-04-03T19:09
at 2015-04-03T19:09
By Ina
at 2015-04-05T16:50
at 2015-04-05T16:50
By Sarah
at 2015-04-06T14:22
at 2015-04-06T14:22
By Brianna
at 2015-04-09T07:56
at 2015-04-09T07:56
By Delia
at 2015-04-13T01:11
at 2015-04-13T01:11
By Necoo
at 2015-04-17T04:33
at 2015-04-17T04:33
By Thomas
at 2015-04-20T18:04
at 2015-04-20T18:04
By Todd Johnson
at 2015-04-23T06:10
at 2015-04-23T06:10
By Adele
at 2015-04-25T00:01
at 2015-04-25T00:01
By Lauren
at 2015-04-27T18:05
at 2015-04-27T18:05
By Anthony
at 2015-04-29T09:22
at 2015-04-29T09:22
By Una
at 2015-05-03T19:03
at 2015-05-03T19:03
By Genevieve
at 2015-05-05T16:31
at 2015-05-05T16:31
By Delia
at 2015-05-05T20:51
at 2015-05-05T20:51
By Dorothy
at 2015-05-09T11:35
at 2015-05-09T11:35
By Megan
at 2015-05-11T14:59
at 2015-05-11T14:5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5-05-12T07:54
at 2015-05-12T07:54
By Rosalind
at 2015-05-16T12:29
at 2015-05-16T12:29
By Edwina
at 2015-05-19T22:02
at 2015-05-19T22:02
By Rosalind
at 2015-05-20T00:34
at 2015-05-20T00:34
By Sierra Rose
at 2015-05-23T05:16
at 2015-05-23T05:16
By Christine
at 2015-05-25T14:22
at 2015-05-25T14:22
By Madame
at 2015-05-26T21:33
at 2015-05-26T21:33
By Quintina
at 2015-05-27T07:15
at 2015-05-27T07:15
By Donna
at 2015-05-30T05:41
at 2015-05-30T05:41
By Emma
at 2015-06-02T01:26
at 2015-06-02T01:26
By John
at 2015-06-03T15:30
at 2015-06-03T15:30
By John
at 2015-06-07T18:11
at 2015-06-07T18:11
By Elma
at 2015-06-08T05:04
at 2015-06-08T05:04
By Harry
at 2015-06-09T21:28
at 2015-06-09T21:28
Related Posts
OPEC硬幹頁岩油的下場?世銀喊糟,瓦解是歷史法則
By Doris
at 2015-03-14T02:27
at 2015-03-14T02:27
03/13 盤勢閒聊
By Kyle
at 2015-03-13T08:17
at 2015-03-13T08:17
沙國國王:將致力降低油價跌對經濟衝擊
By Harry
at 2015-03-12T21:54
at 2015-03-12T21:54
QE爽過頭?葛林斯潘:通膨恐瞬間炸開
By Jack
at 2015-03-12T18:48
at 2015-03-12T18:48
03/12 盤勢閒聊
By Audriana
at 2015-03-12T08:21
at 2015-03-12T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