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彰觀點:最具長線潛力的防疫概念股 - 股票
By Freda
at 2021-05-12T20:41
at 2021-05-12T20:41
Table of Contents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m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得刪除 -------------------------
原文標題:
蔡明彰觀點:最具長線潛力的防疫概念股
原文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44439
發布時間:
2021/05/12 20:00
原文內容:
今天報告的主題是「最具長線潛力的防疫概念股」。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本土疫情升溫,週三台股盤中狂跌 1,400 點,創史上最大跌點記
錄,這是過度恐慌的非理性下跌,台股從最高點 17,709 點以來,已下修 14%,竟然比
現在疫情最嚴重的印度股市,自高點來下跌 10%的跌幅更大,原本台股今年來曾大漲 20
%,績效居全球主要股市第一,但經過最近的快速修正,今年來漲幅縮水至 8%。
除非本土疫情惡化到封城,否則要求室內集會人數及關閉公眾場所,對實際經濟的衝擊
不大,台股恐慌性下跌很快會過去,然而台股一口氣摜破季線及半年線,多頭格局遭破壞
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未來台股必須經歷中期整理,才能再發動下波攻勢。
通膨來襲比本土疫情更影響台股多空走向,中國 4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年增 6.8%
,創三年半新高,比上月大漲 2.4%,主因是大宗商品大漲。
為何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施打疫苗使歐、美、中國需求快速恢復,但資源生產國仍受疫情
拖累,產能供給不足及航運運輸緩慢,上游原材料價格一飛沖天。
迄今美國民眾大約逾 40%已施打疫苗,在夏天來臨的國慶日將出遊消費,而且本波大宗
商品指標的銅、鐵礦石尚未漲勢滿足,估計中國 5 月 PPI 仍有上行空間,可望挑戰
2017 年最高水準的 7.8%。
本週三起,美國陸續將發佈上月 CPI、PPI、零售銷售等影響通膨的數據,這才是決定台
股後市的變數。記住,只要中國、美國的 PPI 超乎預期就表示通膨壓力加重,台股的主
流仍在傳產原物料。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有人把這波大漲的傳產、原物料比喻年初集體瘋漲的 IC 設計,認
為很快將步入 IC 設計反轉做頭的後塵,應該不是。
IC 設計的瘋狂,只是台股僅有,中國及美國的 IC 設計沒有,但大宗商品原物料股票的
大漲,不是只有台股,全球的股市都一樣。台股資金動能充沛,或許原物料股漲幅會大於
其他國際股市,但不至於別人多頭,而我們走空。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操作股票要有中心思想,不可隨著盤勢多空搖擺。
今年大宗商品漲價潮,除了疫情解封的剛性需求,就是美國貨幣超額發行,導致美元下跌
所引起,試問這兩大條件會因為台灣本土疫情升溫而改變嗎?如果答案是否定,週三台股
暴跌,當然是趁機撿便宜時機。
這兩天防禦概念股異軍突起,但投資人最大的疑慮是股價上漲僅是短期。舉例,去年紅透
半邊天的口罩大廠恆大 (1325-TW)EPS 大賺 23 元,但今年第一季僅 1.84 元,表示口罩
的需求高峰已過了,股價從去年最高的 216 元反轉,即便週三漲停收在 103 元,也是呈
現腰斬。
去年連手機的富士康、汽車的比亞迪都來生產口罩,今年當然供過於求,然而也是防疫概
念的南帝 (2108-TW)、申豐(6582-TW) 不是這種狀況,這兩家公司都是 NBR 乳膠廠,下
游最大應用市場是醫療手套,不僅是因應現在的新冠疫情,考量全球醫療及食品衛生標準
的提高,醫療手套需求不斷增加,即使疫情結束,也還會看旺。
2021 年全球橡膠手套生產量估計從 3,800 億支成長到 4,200 億支,供給增加 10%,但
全球橡膠手套需求量將擴大至 15~20%,需求大於供給,這個產業獲利高速成長。
NBR 乳膠廠有全球競爭力,不過是 10 家左右,台灣就有 2 家,南帝是全球前五大,比
口罩進入的門檻高很多,全世界手套產能集中在馬來西亞及中國,全球醫用手套 2/3 產
能由馬來西亞生產商供應,最大手套公司頂級 (Top Glove) 公司,佔全球 1/4 市佔率,
不過因為勞動人權問題,產品禁止進口美國,造成大量訂單移轉,有利台廠的南帝、申豐
。
南帝去年 EPS 7.21 元刷新紀錄,市場以為今年就會衰退,不料第一季高達 5.45 元,更
驚人的毛利率由去年第四季的 57.39%,提高到 61.42%,季增 4%,又 4 月營收
26.2 億元,創歷史新高,以現在毛利率推算,單月獲利 13 億元,單月 EPS 高達 2.5
元,表示南帝第二季 EPS 應會比第一季更好,估計上半年就會大賺逾一個股本,全年估
大賺 EPS 20 元,以當前價位計算的本益比約 7 倍而已。
申豐情況雷同,去年 EPS 16.85 元,今年第一季 9.83 元,毛利率由去年第四季的
61.31%上升至 64.78%,季增 3%,估全年 EPS 大賺三個股本以上,本益比也是個位
數。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外資沒有深入瞭解醫療手套,可望是今、明兩年成長最快的產品之
一,不斷賣超南帝,以致壓抑股價,自最高點 170 元以來,累計賣超 1 萬張,反而是估
值低估的進場好時機。
外資把研究能力擺在電子股,但今年傳產大行情,沒有分析師 CALL 公司,沒寫研究報告
,缺乏根據,只憑操盤人員的直覺進出,於是大進大出,忽買忽賣,結果底部沒大量買進
,上漲途中又賣出,高點卻急著追價。
就以 3 月下旬從 25 元漲到近期最高 46.7 元的中鋼 (2002-TW) 為例,外資迄週二居然
賣超 4 萬張,但中鋼股價大漲 80%,顯然是做錯了,雖然週三中鋼大跌,但本週末將開
出 6 月盤價,以寶鋼熱軋每噸 6 月盤價漲 155 美元、越南河靜廠每噸漲 100 美元,中
鋼每噸熱軋現在報價 860 美元,低於國際平均的 1,000 美元,顯然還有漲價空間,一旦
中鋼 6 月盤價又漲,確定第二季獲利比第一季更好,估上半年 EPS 1.2 元,股價有一定
的支撐。
不僅熱軋,鋼筋、廢鋼也漲不停,南部鋼筋大廠威致 (2028-TW) 第一季 EPS 0.95 元,
高於去年第四季的 0.84 元,優於預期,單季毛利率由去年第四季 10.8%上升至 12.89
%,季增 2%,全年 EPS 估挑戰 3 元,本益比 12 倍。另外,威致比其他近期大漲的鋼
鐵股,已提前在一個月前做出整理,高點來修正二成,此時介入相對安全。
心得/評論:
蔡明彰提供的分析觀點。
手套賣到今年還可以把毛利率再往上增加,看好也是蠻有道理的。
所以外資大賣中鋼,也許跟我同事最近賣股票的情節一樣,
二十年前買的股票終於可以賣掉回本了。
--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m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得刪除 -------------------------
原文標題:
蔡明彰觀點:最具長線潛力的防疫概念股
原文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44439
發布時間:
2021/05/12 20:00
原文內容:
今天報告的主題是「最具長線潛力的防疫概念股」。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本土疫情升溫,週三台股盤中狂跌 1,400 點,創史上最大跌點記
錄,這是過度恐慌的非理性下跌,台股從最高點 17,709 點以來,已下修 14%,竟然比
現在疫情最嚴重的印度股市,自高點來下跌 10%的跌幅更大,原本台股今年來曾大漲 20
%,績效居全球主要股市第一,但經過最近的快速修正,今年來漲幅縮水至 8%。
除非本土疫情惡化到封城,否則要求室內集會人數及關閉公眾場所,對實際經濟的衝擊
不大,台股恐慌性下跌很快會過去,然而台股一口氣摜破季線及半年線,多頭格局遭破壞
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未來台股必須經歷中期整理,才能再發動下波攻勢。
通膨來襲比本土疫情更影響台股多空走向,中國 4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年增 6.8%
,創三年半新高,比上月大漲 2.4%,主因是大宗商品大漲。
為何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施打疫苗使歐、美、中國需求快速恢復,但資源生產國仍受疫情
拖累,產能供給不足及航運運輸緩慢,上游原材料價格一飛沖天。
迄今美國民眾大約逾 40%已施打疫苗,在夏天來臨的國慶日將出遊消費,而且本波大宗
商品指標的銅、鐵礦石尚未漲勢滿足,估計中國 5 月 PPI 仍有上行空間,可望挑戰
2017 年最高水準的 7.8%。
本週三起,美國陸續將發佈上月 CPI、PPI、零售銷售等影響通膨的數據,這才是決定台
股後市的變數。記住,只要中國、美國的 PPI 超乎預期就表示通膨壓力加重,台股的主
流仍在傳產原物料。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有人把這波大漲的傳產、原物料比喻年初集體瘋漲的 IC 設計,認
為很快將步入 IC 設計反轉做頭的後塵,應該不是。
IC 設計的瘋狂,只是台股僅有,中國及美國的 IC 設計沒有,但大宗商品原物料股票的
大漲,不是只有台股,全球的股市都一樣。台股資金動能充沛,或許原物料股漲幅會大於
其他國際股市,但不至於別人多頭,而我們走空。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操作股票要有中心思想,不可隨著盤勢多空搖擺。
今年大宗商品漲價潮,除了疫情解封的剛性需求,就是美國貨幣超額發行,導致美元下跌
所引起,試問這兩大條件會因為台灣本土疫情升溫而改變嗎?如果答案是否定,週三台股
暴跌,當然是趁機撿便宜時機。
這兩天防禦概念股異軍突起,但投資人最大的疑慮是股價上漲僅是短期。舉例,去年紅透
半邊天的口罩大廠恆大 (1325-TW)EPS 大賺 23 元,但今年第一季僅 1.84 元,表示口罩
的需求高峰已過了,股價從去年最高的 216 元反轉,即便週三漲停收在 103 元,也是呈
現腰斬。
去年連手機的富士康、汽車的比亞迪都來生產口罩,今年當然供過於求,然而也是防疫概
念的南帝 (2108-TW)、申豐(6582-TW) 不是這種狀況,這兩家公司都是 NBR 乳膠廠,下
游最大應用市場是醫療手套,不僅是因應現在的新冠疫情,考量全球醫療及食品衛生標準
的提高,醫療手套需求不斷增加,即使疫情結束,也還會看旺。
2021 年全球橡膠手套生產量估計從 3,800 億支成長到 4,200 億支,供給增加 10%,但
全球橡膠手套需求量將擴大至 15~20%,需求大於供給,這個產業獲利高速成長。
NBR 乳膠廠有全球競爭力,不過是 10 家左右,台灣就有 2 家,南帝是全球前五大,比
口罩進入的門檻高很多,全世界手套產能集中在馬來西亞及中國,全球醫用手套 2/3 產
能由馬來西亞生產商供應,最大手套公司頂級 (Top Glove) 公司,佔全球 1/4 市佔率,
不過因為勞動人權問題,產品禁止進口美國,造成大量訂單移轉,有利台廠的南帝、申豐
。
南帝去年 EPS 7.21 元刷新紀錄,市場以為今年就會衰退,不料第一季高達 5.45 元,更
驚人的毛利率由去年第四季的 57.39%,提高到 61.42%,季增 4%,又 4 月營收
26.2 億元,創歷史新高,以現在毛利率推算,單月獲利 13 億元,單月 EPS 高達 2.5
元,表示南帝第二季 EPS 應會比第一季更好,估計上半年就會大賺逾一個股本,全年估
大賺 EPS 20 元,以當前價位計算的本益比約 7 倍而已。
申豐情況雷同,去年 EPS 16.85 元,今年第一季 9.83 元,毛利率由去年第四季的
61.31%上升至 64.78%,季增 3%,估全年 EPS 大賺三個股本以上,本益比也是個位
數。
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外資沒有深入瞭解醫療手套,可望是今、明兩年成長最快的產品之
一,不斷賣超南帝,以致壓抑股價,自最高點 170 元以來,累計賣超 1 萬張,反而是估
值低估的進場好時機。
外資把研究能力擺在電子股,但今年傳產大行情,沒有分析師 CALL 公司,沒寫研究報告
,缺乏根據,只憑操盤人員的直覺進出,於是大進大出,忽買忽賣,結果底部沒大量買進
,上漲途中又賣出,高點卻急著追價。
就以 3 月下旬從 25 元漲到近期最高 46.7 元的中鋼 (2002-TW) 為例,外資迄週二居然
賣超 4 萬張,但中鋼股價大漲 80%,顯然是做錯了,雖然週三中鋼大跌,但本週末將開
出 6 月盤價,以寶鋼熱軋每噸 6 月盤價漲 155 美元、越南河靜廠每噸漲 100 美元,中
鋼每噸熱軋現在報價 860 美元,低於國際平均的 1,000 美元,顯然還有漲價空間,一旦
中鋼 6 月盤價又漲,確定第二季獲利比第一季更好,估上半年 EPS 1.2 元,股價有一定
的支撐。
不僅熱軋,鋼筋、廢鋼也漲不停,南部鋼筋大廠威致 (2028-TW) 第一季 EPS 0.95 元,
高於去年第四季的 0.84 元,優於預期,單季毛利率由去年第四季 10.8%上升至 12.89
%,季增 2%,全年 EPS 估挑戰 3 元,本益比 12 倍。另外,威致比其他近期大漲的鋼
鐵股,已提前在一個月前做出整理,高點來修正二成,此時介入相對安全。
心得/評論:
蔡明彰提供的分析觀點。
手套賣到今年還可以把毛利率再往上增加,看好也是蠻有道理的。
所以外資大賣中鋼,也許跟我同事最近賣股票的情節一樣,
二十年前買的股票終於可以賣掉回本了。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Edith
at 2021-05-13T03:47
at 2021-05-13T03:47
By Frederic
at 2021-05-17T16:46
at 2021-05-17T16:46
By Xanthe
at 2021-05-18T20:48
at 2021-05-18T20:48
By Linda
at 2021-05-19T18:03
at 2021-05-19T18:03
By Gary
at 2021-05-21T04:19
at 2021-05-21T04:19
By Jacob
at 2021-05-21T20:09
at 2021-05-21T20:09
By Mia
at 2021-05-23T21:35
at 2021-05-23T21:35
By Mary
at 2021-05-25T12:25
at 2021-05-25T12:25
By Noah
at 2021-05-25T21:48
at 2021-05-25T21:48
By Ula
at 2021-05-30T19:07
at 2021-05-30T19:07
By Caitlin
at 2021-05-31T18:59
at 2021-05-31T18:59
By Elma
at 2021-06-02T05:40
at 2021-06-02T05:40
By Regina
at 2021-06-06T04:45
at 2021-06-06T04:45
By Oscar
at 2021-06-08T23:51
at 2021-06-08T23:51
By Frederic
at 2021-06-09T14:52
at 2021-06-09T14:52
By Frederic
at 2021-06-11T12:58
at 2021-06-11T12:58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6-11T22:34
at 2021-06-11T22:34
By Tom
at 2021-06-14T05:54
at 2021-06-14T05:54
By Noah
at 2021-06-18T19:38
at 2021-06-18T19:38
By Charlotte
at 2021-06-21T05:53
at 2021-06-21T05:53
By Hedy
at 2021-06-22T09:01
at 2021-06-22T09:01
By Genevieve
at 2021-06-22T17:21
at 2021-06-22T17:21
By Eden
at 2021-06-26T05:11
at 2021-06-26T05:11
By Una
at 2021-06-26T19:20
at 2021-06-26T19:20
By Lucy
at 2021-06-30T23:45
at 2021-06-30T23:45
By Irma
at 2021-07-05T10:59
at 2021-07-05T10:59
By Vanessa
at 2021-07-09T12:25
at 2021-07-09T12:25
By Rosalind
at 2021-07-11T17:03
at 2021-07-11T17:03
By Tom
at 2021-07-11T22:21
at 2021-07-11T22:21
By Linda
at 2021-07-13T07:57
at 2021-07-13T07:57
By Isabella
at 2021-07-16T10:52
at 2021-07-16T10:52
By Madame
at 2021-07-19T06:49
at 2021-07-19T06:49
By Michael
at 2021-07-21T22:43
at 2021-07-21T22:43
By Blanche
at 2021-07-26T13:37
at 2021-07-26T13:37
By Donna
at 2021-07-30T11:33
at 2021-07-30T11:33
Related Posts
家裡出了少年股神該恭喜還是該擔心?
By Jacob
at 2021-05-12T20:41
at 2021-05-12T20:41
台股重挫破萬六 官股40億進場先買這10檔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5-12T20:40
at 2021-05-12T20:40
美國四月CPI 4.2%遠超預期 該怎操作?
By Susan
at 2021-05-12T20:40
at 2021-05-12T20:40
籌碼是不是比基本面更重要?
By Ivy
at 2021-05-12T20:36
at 2021-05-12T20:36
今天沒砍-10%了 該怎麼處理
By Caroline
at 2021-05-12T20:23
at 2021-05-12T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