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的期中成績單>台股最長萬點紀錄 - 股票

By James
at 2018-05-15T17:55
at 2018-05-15T17:5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ttmb (耶? )》之銘言:
: ※ 引述《UltraSeven (神奇小熊在我家)》之銘言:
: 這篇居然推大家看政經 真的很幽默
: 基本上這篇 所有邏輯就是
: KMT發生政局動盪 股價反而大漲 所以KMT很爛
: 但真實大漲只是因為大家高估KMT政局動盪的嚴重性
: 所以提前跌深
: 而不是繼任的人好棒棒
不好意思喔
我沒有寫繼任的人好棒棒
我寫蔣介石蔣經國都是寫他們死掉以後 台股好棒棒而已
寫kmt就是kmt敗選後 台股好棒棒2次了(陳水扁連任+蔡英文當選)
我比較的基準是就職-卸任那天的指數的漲幅或漲點
如果你覺得這樣比不客觀
我也可以接受~ 那就是你講的 蔣>李
用就職-最高這樣去比
但你要想你上面那些話
誰會高估kmt政局動盪的嚴重性???
還用大喇叭一直講??? 拼命洗腦台灣無辜的股民???
是統媒??? 還是政經看民視??
戒嚴時代洗腦台灣人
沒有kmt沒有兩蔣領導 台灣就不行 中共就要打過來
這是事實嗎??
1996台灣要民選總統 中共就要打過來
這是事實嗎???
2004陳水扁講一邊一國 中共就要打過來
這是事實嗎??
2016蔡英文當選講得股市要崩盤了
有發生嗎???
看大紀元新唐人政經看民視
都沒有會被洗腦的問題~
比較起來當然是選這些媒體 難道你要選統媒嗎???
: 要比執政能力 就比整個執政期間
: 台股完整的歷史圖
: http://www.luckstar.com.tw/Taiex/FTaiex.aspx
: 重要事件1975蔣接任 1987蔣病危 1988李接任 2000阿扁上
: 蔣是1988年1月過世 1987年末病危
: 蔣從1975上任到病危 股票從300多漲到4000多
: 李在位的大漲
: 是因為蔣在位的經濟表現太好
: 蔣快死 大家怕政局動盪 不管內外資先把資金撤出
: 之後的反彈只是反應 沒有蔣經國台灣還是走得下去
: 在蔣任內早就開始井噴了 李剛接有什麼表現?
: 當然 以任內來說 李從蔣病危的4000多到2000年政黨輪替
: 大約漲了2 3倍 也算不錯
我想聽聽看
漲2-3倍 才``也算不錯``
那就職9000多 卸任8000算甚麼
可不可以教教我一下???
: 李不可否認 在經濟方面算有貢獻
: 但真要比在位期間蔣李差不多 一個漲十幾倍一個頂多2 3倍
: 要怎麼比
: 再接著看扁
: 原PO真的很選擇性
: 扁2004年大漲一樣邏輯 兩顆子彈加上紅杉軍
: 那時候還盛傳要發動軍變
: 那時候外資看台灣跟我們前陣子看泰國一樣
: 大家基本先撤
: 後來發現沒什麼武裝革命 好像就這樣過了
: 那股價自然就回來了
: 這也可以講成阿扁聖明...
這說過了 我沒講過阿扁聖明喔
我只有隱約說他跟馬運氣其實差不多衰而已
實在沒有理由每天照三餐罵他
而蔡英文股市表示又比馬好 罵蔡英文更沒有道理
如果要說我有講誰聖明的話
只有李登輝跟美國人
因為李登輝就職那天去買 卸任那天賣掉 會大大賺
但是同樣標準 蔣經國就差很多...
: 重點是.... 原PO也太選擇性
: 阿扁2000年執政開始 到2008
: 就算不考慮金融危機 這段期間股價是比李交棒時來的差很多
: 到馬任內的平均股價是>>阿扁任內
美國人沒有幫忙陳水扁QE...
他比較差是理所當然的
但就因為沒有QE 2003後面都是漲真的
很多網友提出的中小型股都可以佐證
而且你說平均股價是怎麼平均法???
陳水扁時代的股價區間1/2 大概7000
馬英九時代的股價區間1/2 也是大概7000
哪來的平均股價>>>阿扁任內???
而且如果真要用平均觀念來看
陳水扁時代10年均線大概6000多
馬英九時代10年均線大概6000多-7000多高一點
我們把均線當成持有成本
陳水扁卸任時賣掉會賺
馬英九卸任時賣掉頂多不會賠而已
你說我很有選擇性???
我選擇性在哪裡???
比較本來就應該比就職-卸任啊
難道有人這麼厲害 李登輝時代就賣12682
陳水扁時代就賣9859 馬英九時代就賣10014
想也知道不可能...
所以我的比較法才是最公正的
: 原PO很努力的節錄反彈那段 但那段只是對內外資對政局動盪疑慮股價的表現
: 畢竟民主轉型不是每個國家都成功的(看看東南亞
: 一有風吹草動容易跌深
: 反彈只能說明新政府穩定格局
: 但邏輯上要看執政者表現當然是看長期平均 (如果有特殊國際因素也要一併考慮)
: 純粹以圖來看 在位期間的平均股價表現
: 蔣>>>李>蔡>馬>扁
: 但是蔡任內美股大漲5成 而且別人至少8年他2年受到國際環境影響大
: 我覺得K和D差別不大 跟國際經濟比較有關
: 只是拿反彈那段想講成是執政能力的表現 這就是話術了
文章裡 從來沒提到誰執政比較好
我頂多是講 街頭巷尾投資基金的人 扁比馬多
我出社會拿到的起薪 扁還是比馬多
說真的 對我來說 扁真的沒有比馬不好...
這也能腦補成 我覺得扁比較會執政???
我頂多是覺得馬真的很差而已
而且我講的也是事實
卸任那天的指數高低 目前就是 李>扁>馬
請不要用其他邏輯幫我腦補
: 最後我是對親中親美沒定見啦 這種東西太個案認定了
: 只是2017年蔡任內兩岸貿易額創新高
: 不知道原PO要怎麼自圓其說反中經濟就好
你看川普就好啦
美國也需要中國市場
但是川普是怎樣搞的???
真的沒必要用馬英九那套玩法
但是很多人只要不是馬英九那套玩法
就會自動定義是仇中
我看政論節目 一堆9.2都說dpp仇中啊
那你怎麼解釋???
--
: ※ 引述《UltraSeven (神奇小熊在我家)》之銘言:
: 這篇居然推大家看政經 真的很幽默
: 基本上這篇 所有邏輯就是
: KMT發生政局動盪 股價反而大漲 所以KMT很爛
: 但真實大漲只是因為大家高估KMT政局動盪的嚴重性
: 所以提前跌深
: 而不是繼任的人好棒棒
不好意思喔
我沒有寫繼任的人好棒棒
我寫蔣介石蔣經國都是寫他們死掉以後 台股好棒棒而已
寫kmt就是kmt敗選後 台股好棒棒2次了(陳水扁連任+蔡英文當選)
我比較的基準是就職-卸任那天的指數的漲幅或漲點
如果你覺得這樣比不客觀
我也可以接受~ 那就是你講的 蔣>李
用就職-最高這樣去比
但你要想你上面那些話
誰會高估kmt政局動盪的嚴重性???
還用大喇叭一直講??? 拼命洗腦台灣無辜的股民???
是統媒??? 還是政經看民視??
戒嚴時代洗腦台灣人
沒有kmt沒有兩蔣領導 台灣就不行 中共就要打過來
這是事實嗎??
1996台灣要民選總統 中共就要打過來
這是事實嗎???
2004陳水扁講一邊一國 中共就要打過來
這是事實嗎??
2016蔡英文當選講得股市要崩盤了
有發生嗎???
看大紀元新唐人政經看民視
都沒有會被洗腦的問題~
比較起來當然是選這些媒體 難道你要選統媒嗎???
: 要比執政能力 就比整個執政期間
: 台股完整的歷史圖
: http://www.luckstar.com.tw/Taiex/FTaiex.aspx
: 重要事件1975蔣接任 1987蔣病危 1988李接任 2000阿扁上
: 蔣是1988年1月過世 1987年末病危
: 蔣從1975上任到病危 股票從300多漲到4000多
: 李在位的大漲
: 是因為蔣在位的經濟表現太好
: 蔣快死 大家怕政局動盪 不管內外資先把資金撤出
: 之後的反彈只是反應 沒有蔣經國台灣還是走得下去
: 在蔣任內早就開始井噴了 李剛接有什麼表現?
: 當然 以任內來說 李從蔣病危的4000多到2000年政黨輪替
: 大約漲了2 3倍 也算不錯
我想聽聽看
漲2-3倍 才``也算不錯``
那就職9000多 卸任8000算甚麼
可不可以教教我一下???
: 李不可否認 在經濟方面算有貢獻
: 但真要比在位期間蔣李差不多 一個漲十幾倍一個頂多2 3倍
: 要怎麼比
: 再接著看扁
: 原PO真的很選擇性
: 扁2004年大漲一樣邏輯 兩顆子彈加上紅杉軍
: 那時候還盛傳要發動軍變
: 那時候外資看台灣跟我們前陣子看泰國一樣
: 大家基本先撤
: 後來發現沒什麼武裝革命 好像就這樣過了
: 那股價自然就回來了
: 這也可以講成阿扁聖明...
這說過了 我沒講過阿扁聖明喔
我只有隱約說他跟馬運氣其實差不多衰而已
實在沒有理由每天照三餐罵他
而蔡英文股市表示又比馬好 罵蔡英文更沒有道理
如果要說我有講誰聖明的話
只有李登輝跟美國人
因為李登輝就職那天去買 卸任那天賣掉 會大大賺
但是同樣標準 蔣經國就差很多...
: 重點是.... 原PO也太選擇性
: 阿扁2000年執政開始 到2008
: 就算不考慮金融危機 這段期間股價是比李交棒時來的差很多
: 到馬任內的平均股價是>>阿扁任內
美國人沒有幫忙陳水扁QE...
他比較差是理所當然的
但就因為沒有QE 2003後面都是漲真的
很多網友提出的中小型股都可以佐證
而且你說平均股價是怎麼平均法???
陳水扁時代的股價區間1/2 大概7000
馬英九時代的股價區間1/2 也是大概7000
哪來的平均股價>>>阿扁任內???
而且如果真要用平均觀念來看
陳水扁時代10年均線大概6000多
馬英九時代10年均線大概6000多-7000多高一點
我們把均線當成持有成本
陳水扁卸任時賣掉會賺
馬英九卸任時賣掉頂多不會賠而已
你說我很有選擇性???
我選擇性在哪裡???
比較本來就應該比就職-卸任啊
難道有人這麼厲害 李登輝時代就賣12682
陳水扁時代就賣9859 馬英九時代就賣10014
想也知道不可能...
所以我的比較法才是最公正的
: 原PO很努力的節錄反彈那段 但那段只是對內外資對政局動盪疑慮股價的表現
: 畢竟民主轉型不是每個國家都成功的(看看東南亞
: 一有風吹草動容易跌深
: 反彈只能說明新政府穩定格局
: 但邏輯上要看執政者表現當然是看長期平均 (如果有特殊國際因素也要一併考慮)
: 純粹以圖來看 在位期間的平均股價表現
: 蔣>>>李>蔡>馬>扁
: 但是蔡任內美股大漲5成 而且別人至少8年他2年受到國際環境影響大
: 我覺得K和D差別不大 跟國際經濟比較有關
: 只是拿反彈那段想講成是執政能力的表現 這就是話術了
文章裡 從來沒提到誰執政比較好
我頂多是講 街頭巷尾投資基金的人 扁比馬多
我出社會拿到的起薪 扁還是比馬多
說真的 對我來說 扁真的沒有比馬不好...
這也能腦補成 我覺得扁比較會執政???
我頂多是覺得馬真的很差而已
而且我講的也是事實
卸任那天的指數高低 目前就是 李>扁>馬
請不要用其他邏輯幫我腦補
: 最後我是對親中親美沒定見啦 這種東西太個案認定了
: 只是2017年蔡任內兩岸貿易額創新高
: 不知道原PO要怎麼自圓其說反中經濟就好
你看川普就好啦
美國也需要中國市場
但是川普是怎樣搞的???
真的沒必要用馬英九那套玩法
但是很多人只要不是馬英九那套玩法
就會自動定義是仇中
我看政論節目 一堆9.2都說dpp仇中啊
那你怎麼解釋???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Odelette
at 2018-05-20T07:01
at 2018-05-20T07:01

By Christine
at 2018-05-24T15:16
at 2018-05-24T15:16

By Gary
at 2018-05-24T23:34
at 2018-05-24T23:34

By Brianna
at 2018-05-26T22:02
at 2018-05-26T22:02

By Linda
at 2018-05-28T15:00
at 2018-05-28T15:00

By Poppy
at 2018-05-31T09:20
at 2018-05-31T09:20

By Zanna
at 2018-06-04T17:23
at 2018-06-04T17:23

By Belly
at 2018-06-09T06:15
at 2018-06-09T06:15

By Daniel
at 2018-06-09T19:30
at 2018-06-09T19:30

By Rosalind
at 2018-06-12T06:10
at 2018-06-12T06:10

By Ingrid
at 2018-06-13T15:06
at 2018-06-13T15:06

By Carol
at 2018-06-14T00:46
at 2018-06-14T00:46

By Leila
at 2018-06-18T13:09
at 2018-06-18T13:09

By Agatha
at 2018-06-23T11:47
at 2018-06-23T11:47

By Selena
at 2018-06-27T21:41
at 2018-06-27T21:41

By Tom
at 2018-06-30T14:13
at 2018-06-30T14:1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7-02T14:03
at 2018-07-02T14:03

By Harry
at 2018-07-06T10:50
at 2018-07-06T10:50

By Selena
at 2018-07-09T13:26
at 2018-07-09T13:26

By Edwina
at 2018-07-09T21:43
at 2018-07-09T21:43

By Callum
at 2018-07-09T23:04
at 2018-07-09T23:04

By Barb Cronin
at 2018-07-13T16:10
at 2018-07-13T16:10

By Caroline
at 2018-07-17T14:27
at 2018-07-17T14:27

By Oscar
at 2018-07-21T07:25
at 2018-07-21T07:25

By William
at 2018-07-25T07:10
at 2018-07-25T07:10

By Jacky
at 2018-07-26T12:30
at 2018-07-26T12:30

By Oliver
at 2018-07-29T14:38
at 2018-07-29T14:38

By Kristin
at 2018-07-30T17:33
at 2018-07-30T17:33

By Liam
at 2018-08-04T11:34
at 2018-08-04T11:34

By Olga
at 2018-08-09T00:53
at 2018-08-09T00:53

By Ina
at 2018-08-13T14:42
at 2018-08-13T14:42

By Edwina
at 2018-08-18T00:48
at 2018-08-18T00:48

By Caitlin
at 2018-08-20T13:35
at 2018-08-20T13:35

By Selena
at 2018-08-21T00:34
at 2018-08-21T00:34

By Megan
at 2018-08-25T18:05
at 2018-08-25T18:05

By Puput
at 2018-08-29T08:37
at 2018-08-29T08:37

By Damian
at 2018-09-02T08:05
at 2018-09-02T08:05

By Jake
at 2018-09-05T10:59
at 2018-09-05T10:59

By Delia
at 2018-09-09T14:04
at 2018-09-09T14:04

By Agnes
at 2018-09-11T15:09
at 2018-09-11T15:09

By Suhail Hany
at 2018-09-15T19:07
at 2018-09-15T19:07

By Connor
at 2018-09-18T08:49
at 2018-09-18T08:49

By Caroline
at 2018-09-18T19:54
at 2018-09-18T19:54

By Megan
at 2018-09-21T14:50
at 2018-09-21T14:50

By Zora
at 2018-09-24T12:01
at 2018-09-24T12:01

By Una
at 2018-09-25T23:42
at 2018-09-25T23:42

By Noah
at 2018-09-30T16:22
at 2018-09-30T16:22

By Bennie
at 2018-10-03T00:37
at 2018-10-03T00:37

By Sarah
at 2018-10-05T17:32
at 2018-10-05T17:32

By Edith
at 2018-10-10T05:11
at 2018-10-10T05:11

By Edith
at 2018-10-14T17:58
at 2018-10-14T17:58

By Donna
at 2018-10-18T02:43
at 2018-10-18T02:43

By James
at 2018-10-22T11:35
at 2018-10-22T11:35

By Eartha
at 2018-10-25T02:03
at 2018-10-25T02:03

By Hedy
at 2018-10-26T03:32
at 2018-10-26T03:32

By Brianna
at 2018-10-29T17:24
at 2018-10-29T17:24

By Steve
at 2018-10-30T08:23
at 2018-10-30T08:23

By Blanche
at 2018-10-30T11:32
at 2018-10-30T11:32

By Quintina
at 2018-11-02T07:45
at 2018-11-02T07:45

By Mason
at 2018-11-02T18:05
at 2018-11-02T18:05

By George
at 2018-11-04T10:35
at 2018-11-04T10:35

By Odelette
at 2018-11-05T01:28
at 2018-11-05T01:28

By Charlotte
at 2018-11-05T06:33
at 2018-11-05T06:33
Related Posts
商店街為什麼2019年轉赴海外IPO?

By Suhail Hany
at 2018-05-15T17:46
at 2018-05-15T17:46
遊南台灣利多 交通部砸4000萬元獎勵

By Kelly
at 2018-05-15T17:18
at 2018-05-15T17:18
1447 力鵬 請益

By Thomas
at 2018-05-15T16:49
at 2018-05-15T16:49
三竹資訊的向下支個股瀏覽功能

By Puput
at 2018-05-15T16:27
at 2018-05-15T16:27
蔡政府的期中成績單>台股最長萬點紀錄

By Sarah
at 2018-05-15T16:22
at 2018-05-15T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