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普斯 對貨幣政策影響深遠 - 經濟

By Kelly
at 2006-10-10T13:31
at 2006-10-10T13:31
Table of Contents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06.10.10 02:39 am
經建會主委胡勝正昨天說,菲爾普斯在總體經濟學非常專精,他提出的「黃金律則」和解
釋「菲力浦曲線」,對不少國家的失業率、貨幣政策等都影響深遠。
胡勝正說,所謂「黃金律則」是解釋一個國家提出什麼樣的政策,對短期經濟發展和長期
經濟發展最好。菲爾普斯認為,一個國家的實質利率,等於人口勞動率加生產力,對長期
經濟政策發展應該是最好的。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指出,菲爾普斯是國際知名的總體經濟學專家,也是美國七十年代
研究失業率相關議題的經濟學巨擘,常提出具前瞻性的思考,以犀利的見解著稱於世。
林向愷舉例,菲爾普斯解釋「菲力浦曲線」(Philips Curve)的論點就是其一。
所謂「菲力浦曲線」,一直被經濟學者拿來解釋「物價上漲率與失業率」間的關係。許多
經濟學者都認為,只要政府實行寬鬆貨幣政策,應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藉此引導失業率
下降。但菲爾普斯在一九六七年指出,民眾對政府政策和物價膨脹的預期心理,會影響物
價和就業狀況;即使政府的貨幣政策再寬鬆,但社會還是存在一個「自然失業率」,怎麼
樣都消弭不掉。
林向愷說,傳統的看法認為,當政府採行寬鬆貨幣政策降低失業率時,可能引起物價上漲
,也就是「失業率降、但物價漲」,這兩者關聯是「反向」的;但依照菲爾普斯的見解,
政府進行寬鬆貨幣政策造成物價上漲,但失業率也不見得改善,所以兩者關係並非反向。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吳中書則指出,菲爾普斯在一九六年代末期就大放異彩,
他的很多見解都在卅多年前就提出。
林向愷說,菲爾普斯並非「著作等身」的學者,但現在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榮譽,應該是
外界對他最大的肯定。
【2006/10/10 聯合報】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費爾普斯 哥大第二位

By Victoria
at 2006-10-10T13:31
at 2006-10-10T13:31
Re: Edmund Phelps won the 2006 Nobel Memorial P …

By Suhail Hany
at 2006-10-09T19:36
at 2006-10-09T19:36
Edmund Phelps won the 2006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s

By Bennie
at 2006-10-09T19:25
at 2006-10-09T19:25
請問資訊經濟學(information economics …

By Lucy
at 2006-10-08T23:40
at 2006-10-08T23:40
請問資訊經濟學(information economics)的定義

By Doris
at 2006-10-08T23:19
at 2006-10-08T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