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EUV已延期14年 估2021年前仍難以 - 股票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8-09-06T08:41

Table of Contents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goo.gl/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按ctrl+y可刪除以上內容。----------------------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196178

2.原文內容:

英特爾EUV已延期14年 估2021年前仍難以見到

鉅亨網編譯林懇2018/09/05 12:42

外媒報導,英特爾 Intel (INTC-US) 已經落後於目標進度的工藝技術,上週再次受到打
擊。

據 Bernstein 的電子工程師兼分析師 Mark Li 的說法,英特爾已將極紫外光刻技術
(EUV) 延遲至 2021 年推出。較競爭對手台積電 (2330-TW) 和三星 (005930-KR) 晚了
數年之久。

據了解,因英特爾製程發展延宕的問題,已使得英特爾旗下 10 奈米產品線量產亦延遲,
因新產線的工藝節點及安裝工具都需要花上數年時間,所以普遍會提前幾年制定每個節點
的具體特性。

由於工藝技術的進步 (如降低的奈米數) 會提升效率,業界也都會將新技術設計在新節點
上。對於 EUV 來說尤其如此,與標準的 193 奈米 ArF 光刻相比,EUV 需要非常不同的
製造條件和公差值。

此外,英特爾是否能如期在 2021 年推出 EUV,也變成了一個問號。因英特爾最初早在
2000 年就計劃將於 2004 年推出 EUV 技術,然而 14 年之後,英特爾還是未能達成此
一目標。

主要的代工廠 (包括直到上週的格芯 GlobalFoundries),多年來一直在討論關於 EUV 的
導入。台積電的第一個 7 奈米節點不使用 EUV,而是使用後來的 7 奈米強化版 (7FF+)
技術,7 奈米強化版 (7FF+) 也將在 2019 年初量產。

EUV 是否真的如此厲害?台積電公布的數據顯示,7FF (無 EUV) 相比,外媒《
ExtremeTech》指出,7FF+ 可能只有些微的進步。

其實,EUV 的主要用途是提升良率、縮短製造時間、以及改善代工業務的成本結構,而不
是產生顯著的性能改進。台積電也有可能計劃對節點進行逐步改進,以達到 EUV 以外的
這些性能和功率目標。

外媒報導稱:

台積電承認,目前 EUV 工具光源的日均功率水平僅為 145 瓦,不足以滿足商業用途。有
些工具可以承受幾週內的 250 瓦產量,而台積電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讓此數據達到 300
瓦耐度。然而,EUV 工具仍需要改進。

此外,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薄膜 (它們傳輸 83% 的 EUV 光線,預計明年將達到
90%)。因此,EUV 光刻技術的配套措施目前尚未準備好迎接量產,但有望於 2019 年至
2020 年實現。

上述的報告有違之前的預測,曾預計具有 200 瓦功率的工具最快可於 2009 年推出,但
如今 2018 年卻還未備齊。

台積電和三星也強調他們的 EUV 計劃是首先在非關鍵領域逐步引入 EUV,而非完全馬上
導入。

就如同 ASML 去年宣布在其 TWINSCAN NXB:3400 中達到了每小時 125 片晶圓的吞吐量
時,該公司卻沒有提到實際用此設備製造了多少產品。

每一家致力於打造尖端產品的代工廠都在致力於 EUV,但沒有人可以證明已經完全擁有此
技術的全貌。

IC Knowledge 總裁 Scotten Jones 指出,他預計 5 奈米晶圓代工廠目標的時間表非常
緊張,且需要新的薄膜,因此,EUV 技術有望在 5 奈米時代真正的展開。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有強烈預感 台積電這禮拜會創新高 英特爾的強項不在製造 而是設計與軟體服務

釋單給台積電吧

#AMD一直飛高高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8-09-09T22:46
炒高一點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8-09-14T14:07
沒有新鮮的肝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8-09-19T12:58
2330 價值投資標的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8-09-22T18:51
INTC不可能放棄晶圓廠啦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8-09-27T06:41
鬼島RD屌打外星科技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8-09-28T23:33
AMD彎道超車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8-09-29T20:35
5,7++奈米看來英特爾必須轉單給台GG了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8-10-01T05:37
台積目標價300起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8-10-04T10:29
EUV 的主要用途是提升良率、縮短製造時間(??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8-10-09T09:40
理論上是這樣啊 預期要多重曝光的可以一次解決,避免多
重曝光造成良率下降之類的,不過現在很XD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8-10-12T17:55
好吧,只能說理想還有一段~路要走XD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8-10-16T03:32
換INTEL重返農藥了嗎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8-10-20T08:55
要世界最大半導體廠找人幫忙代工 INTEL不會低頭的
就算做不出來也要面子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8-10-23T01:16
大家都在吹 只有Intel最誠實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8-10-25T21:38
薄膜?光罩吧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8-10-30T07:50
intel 都要分拆晶圓製造出去了,沒什麼不可能發生的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8-11-03T03:31
外星人是不是被獵人頭挖到台積了???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8-11-06T20:18
先進製程要不要考慮給gg代工,不要再沉淪了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8-11-07T11:00
要不是三爽攪局 GG其實也不用這麽早在還沒穩定的效率下就
玩EUV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8-11-07T17:01
看來先進製程只剩下台GG了......

AMD股價飆 10檔概念股吃香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8-09-06T08:30
1.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906000437-260206 2.原文內容: https://i.imgur.com/tYrRli1.jpg 美國科技大廠超微(AMD)4日股價強漲逾11%,創逾12年以來新高,台灣超微概念股昨( 5)日 ...

2018/09/06 盤中閒聊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9-06T08:30
哲哲在被動微嘎幸福 嘎一點資產就變負 太多了你說我的賓利 是一種炫富 哲哲在被動微嘎幸福 再多的利空也比不上 一張營收的圖 睡公園的報復 - ...

美國貿易逆差創新高 恐拿中國開刀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8-09-06T07:34
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cpuzhhk 2.原文內容: 美國貿易逆差創新高 恐拿中國開刀 (中央社記者鄭崇生華盛頓5日專電)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今 天公布最新數據,美國貿易逆差7月增加9.5%,達501億美元,增 幅創3年多以來新高。其中,貿易逆差的最大來源國為中國 ...

半導體展 賴清德:將吸引更多國際級企業投資台灣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8-09-06T07:11
※ [本文轉錄自 Reewalker 信箱] 作者: orz44444 (修羅下輩子是人才是人~~) 看板: Tech_Job 標題: [新聞] 半導體展 賴清德:將吸引更多國際級企業投資台灣 時間: Wed Sep 5 10:15:57 2018 https://udn.com/news/story/ ...

貿易戰白熱化 明年大豆供應耗盡 陸企恐從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8-09-06T06:53
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denhv63 2.原文內容: 貿易戰白熱化 明年大豆供應耗盡 陸企恐從美入貨 中美貿易戰仍處於白熱化階段,美國大豆農民率先受到衝擊,因 為中國政府揚言要打「大豆牌」,對來自美國的大豆加徵關稅, 以反制美國的加徵關稅措施,導致美國出口至中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