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EO專訪:太多芯片在亞洲製造讓人 - 股票

By Donna
at 2021-03-26T16:22
at 2021-03-26T16:22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標題:
英特爾CEO專訪:太多芯片在亞洲製造讓人「不甚滿意」
原文連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6522108
發布時間:
2021/3/26
原文內容:
英特爾(Intel)的新任首席執行官對BBC表示,如今很多計算機芯片(晶片)在亞洲製造
這一現象讓人「不甚滿意」。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處理器都在亞洲製造。其中,台灣的台積電和韓國的三星佔主導地位。
總部位於美國的英特爾公司計劃成立一個新的部門,代工其它公司設計的芯片。
到目前為止,英特爾一直專注於在全球各地的工廠製造自己的芯片。
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英特爾將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
Arizona)新建兩個製造廠,此外還將對愛爾蘭基爾代爾郡(Kildare)的現有工廠進行大
規模擴建。
「對於世界而言,這個關鍵技術80%的供應都在亞洲,並不是一個讓人滿意的方式,」蓋
爾辛格說。
「每一個智能手機、遠程醫療、遠程工人、遠程教育、自動駕駛汽車……人類的每一個方
面都在變得更加數字化。」
「而當它變得數字化時,它會在半導體上運行……這是未來人類生存方方面面的核心,而
世界需要一個更加平衡的供應鏈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正在入場。」
他補充說,英特爾還打算在另一個歐洲國家再建一家芯片製造廠,但不願透露具體地點。
未達到目標
雖然這些舉措對於解決汽車製造商和其他公司如今面臨的芯片短缺問題為時已晚,但它們
可以幫助西方國家避免未來的危機。
美國和歐盟的政界人士已呼籲在本地建立更多的芯片工廠。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人們擔心,北京的目標是實現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統一,而朝鮮對鄰
國韓國也構成威脅。
然而,英特爾近年來屢屢未達到生產目標。
其結果是,英特爾最新的台式機處理器使用的是比AMD和蘋果(Apple)等競爭對手更老的
晶體管技術,這使其組件處於不利地位。
蓋爾辛格現在必須證明在新業務蓬勃發展前,公司面臨的這些問題已迎刃而解。
往日榮耀
60歲的蓋爾辛格上個月才回到英特爾。 此前,英特爾出於對市場份額下降等問題的憂慮
罷免其前任。
不過,在他的職業生涯早期,蓋爾辛格在英特爾工作了30年,並擔任英特爾首任技術官。
一位激進的投資者曾向他施壓,讓公司走「無廠」模式,要求他剝離出英特爾的工廠,專
注於芯片設計。
但蓋爾辛格卻選擇了看似更艱巨的挑戰,以希望恢復公司昔日輝煌。
這包括讓客戶額外付費訂購將他們自己的技術與英特爾的部分架構混合在一起的芯片。
「我們正在把一切都擺到桌面上,」他說。
為了清晰和簡潔,以下採訪經過編輯:
讓我們從英特爾新的晶圓代工業務開始吧。聽起來你們在全力以赴地為那些缺乏設備的公
司製造芯片,但是為什麼要幫助競爭對手呢?
製造業是一個產能博弈,如果你不能在總產能方面領先,你就會落後。所以在某種程度上
這是必要的。如果我們要從事製造業,就必須為自己和別人做代工。
簡而言之,世界需要更多的半導體。
我們所處的環境中,數字化的發展速度很強勁,後來新冠疫情把我們趕到了一個完全不同
的位置。
世界需要更多的半導體,而我們是為數不多擁有尖端技術可以涉足這片空地的公司之一。
為了我們自己的產品而保留它,對於這個星球,這個行業,以及一個全球分佈的供應鏈來
說,都不是正確的事情。
你認為從三星和台積電手中搶走業務會帶來怎樣的顛覆性影響?
總的來說,我認為大家都在邊嘆氣邊追趕應接不暇的需求。我們的一些產品也將使用三星
和台積電的產品。
所以這就是「合作性競爭」。作為客戶,我們希望與他們建立牢固的伙伴關係,在某些情
況下,我們還會有一點競爭。但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快速增長的1000億美元市場,需要更
多的供應。
它還需要更多地域平衡的供應。
如今嚴重偏向於亞洲,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經歷了一些混亂和挑戰之後,世界需要美
國和歐洲以一種更加平衡的方式供應。這對全球供應鏈的需求是正確的,無論是商業用途
還是政府和國防用途都是如此。
你們在中國大連也有一家大型芯片廠。有沒有計劃在中國建造新的工廠?
我們目前在那裏沒有擴張計劃。
昨天宣佈的是在亞利桑那州的兩個新工廠。我們已經在俄勒岡州、愛爾蘭和以色列開建了
。
而且我們宣佈了我們希望明年在歐洲和美國都開設工廠,所以目前有四個主要的工廠正在
建設,我希望在明年再增加兩個。
你說希望蘋果可能成為你的客戶之一,儘管它決定停止使用英特爾的芯片。你認為這現實
嗎?
每個人都想要多個供應商,所以我們認為這是非常有潛力的,但我必須獲得這筆生意,我
必須能夠找到我的競爭對手,並且能夠說:"我希望你成為我的客戶"。
這其中也包括英偉達(Nvidia)、高通(Qualcomm)和博通(Broadcom),還有微軟(
Microsoft)和IBM。我希望他們都能說:「我需要更多的技術……我相信英特爾會成為我
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而這其中就包括蘋果這個先進半導體需求最大的用戶之一。
蘋果有時會有些臉皮薄。因此在廣告中高調嘲諷蘋果電腦的同時,又說願意再次成為它的
合作伙伴,這是否明智?
作為一家公司,我們非常尊重蘋果。他們是一個創新者,在行業內做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
情。蒂姆·庫克(Tim Cook)是一個偉大的領導者。
與此同時,我們將成為積極的競爭對手,我們將重振PC生態系統。
所以我們將自得其樂。我們將積極競爭,但也會照顧好我的客戶。
說到你自己的芯片,你說現在已掌握了7納米工藝,這大致相當於台積電和三星市場上的5
納米。但是我們以前也聽到過英特爾的承諾,但後來落空了。這次會有什麼不同?
我們已經了解了核心問題,實際發生的問題是我們10納米的攻克出現了問題,導致多米諾
骨牌式的延遲波及了7納米。
有一種先進的製造技術叫極紫外光刻技術。它還不成熟,我們不賭它。但隨著時間的轉移
,它變得更加成熟,所以現在我們已經完全接受了它。
這和台積電正在做的事是一樣的,積極地利用它。
所以我們覺得我們現在的步調是非常可預測的。
我有信心我們已經回到了正軌,不僅僅是7納米,我們在另外的幾種都獲得了很大成功。
我們還宣佈了與IBM的研究合作。所以我們有豐富的技巧、想法和創新可供選擇,使我們
走上英特爾長期領導地位的道路。
當你說領導地位時,能否先說明一下,你認為你能在芯片製造能力上超越台積電和三星嗎
?
英特爾在創新方面引領半導體行業20多年。
我們遇到了一個坑,我們現在正在努力走出這個坑。我期待在未來幾十年繼續在這一領域
發揮領導作用。
先平起平坐,再領先一點,然後是持續的領導地位。這就是我們要走的路
心得/評論:
Intel CEO表示,製作業做代工是很正常的事情,且晶圓製造不應該偏向亞洲,因台灣和
南韓都是地緣政治危險的地帶,但表示和台積電、三星是合作性競爭,目前Intel已有4個
廠正在興建,並希望明年再增加兩個,至於先前不使用EUV是因為設備尚不成熟,但現今
設備已更加成熟,故可以開始接受使用EUV。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m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請勿刪除 違者4-1 刪文處分-----------------
--
英特爾CEO專訪:太多芯片在亞洲製造讓人「不甚滿意」
原文連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6522108
發布時間:
2021/3/26
原文內容:
英特爾(Intel)的新任首席執行官對BBC表示,如今很多計算機芯片(晶片)在亞洲製造
這一現象讓人「不甚滿意」。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處理器都在亞洲製造。其中,台灣的台積電和韓國的三星佔主導地位。
總部位於美國的英特爾公司計劃成立一個新的部門,代工其它公司設計的芯片。
到目前為止,英特爾一直專注於在全球各地的工廠製造自己的芯片。
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英特爾將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
Arizona)新建兩個製造廠,此外還將對愛爾蘭基爾代爾郡(Kildare)的現有工廠進行大
規模擴建。
「對於世界而言,這個關鍵技術80%的供應都在亞洲,並不是一個讓人滿意的方式,」蓋
爾辛格說。
「每一個智能手機、遠程醫療、遠程工人、遠程教育、自動駕駛汽車……人類的每一個方
面都在變得更加數字化。」
「而當它變得數字化時,它會在半導體上運行……這是未來人類生存方方面面的核心,而
世界需要一個更加平衡的供應鏈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正在入場。」
他補充說,英特爾還打算在另一個歐洲國家再建一家芯片製造廠,但不願透露具體地點。
未達到目標
雖然這些舉措對於解決汽車製造商和其他公司如今面臨的芯片短缺問題為時已晚,但它們
可以幫助西方國家避免未來的危機。
美國和歐盟的政界人士已呼籲在本地建立更多的芯片工廠。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人們擔心,北京的目標是實現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統一,而朝鮮對鄰
國韓國也構成威脅。
然而,英特爾近年來屢屢未達到生產目標。
其結果是,英特爾最新的台式機處理器使用的是比AMD和蘋果(Apple)等競爭對手更老的
晶體管技術,這使其組件處於不利地位。
蓋爾辛格現在必須證明在新業務蓬勃發展前,公司面臨的這些問題已迎刃而解。
往日榮耀
60歲的蓋爾辛格上個月才回到英特爾。 此前,英特爾出於對市場份額下降等問題的憂慮
罷免其前任。
不過,在他的職業生涯早期,蓋爾辛格在英特爾工作了30年,並擔任英特爾首任技術官。
一位激進的投資者曾向他施壓,讓公司走「無廠」模式,要求他剝離出英特爾的工廠,專
注於芯片設計。
但蓋爾辛格卻選擇了看似更艱巨的挑戰,以希望恢復公司昔日輝煌。
這包括讓客戶額外付費訂購將他們自己的技術與英特爾的部分架構混合在一起的芯片。
「我們正在把一切都擺到桌面上,」他說。
為了清晰和簡潔,以下採訪經過編輯:
讓我們從英特爾新的晶圓代工業務開始吧。聽起來你們在全力以赴地為那些缺乏設備的公
司製造芯片,但是為什麼要幫助競爭對手呢?
製造業是一個產能博弈,如果你不能在總產能方面領先,你就會落後。所以在某種程度上
這是必要的。如果我們要從事製造業,就必須為自己和別人做代工。
簡而言之,世界需要更多的半導體。
我們所處的環境中,數字化的發展速度很強勁,後來新冠疫情把我們趕到了一個完全不同
的位置。
世界需要更多的半導體,而我們是為數不多擁有尖端技術可以涉足這片空地的公司之一。
為了我們自己的產品而保留它,對於這個星球,這個行業,以及一個全球分佈的供應鏈來
說,都不是正確的事情。
你認為從三星和台積電手中搶走業務會帶來怎樣的顛覆性影響?
總的來說,我認為大家都在邊嘆氣邊追趕應接不暇的需求。我們的一些產品也將使用三星
和台積電的產品。
所以這就是「合作性競爭」。作為客戶,我們希望與他們建立牢固的伙伴關係,在某些情
況下,我們還會有一點競爭。但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快速增長的1000億美元市場,需要更
多的供應。
它還需要更多地域平衡的供應。
如今嚴重偏向於亞洲,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經歷了一些混亂和挑戰之後,世界需要美
國和歐洲以一種更加平衡的方式供應。這對全球供應鏈的需求是正確的,無論是商業用途
還是政府和國防用途都是如此。
你們在中國大連也有一家大型芯片廠。有沒有計劃在中國建造新的工廠?
我們目前在那裏沒有擴張計劃。
昨天宣佈的是在亞利桑那州的兩個新工廠。我們已經在俄勒岡州、愛爾蘭和以色列開建了
。
而且我們宣佈了我們希望明年在歐洲和美國都開設工廠,所以目前有四個主要的工廠正在
建設,我希望在明年再增加兩個。
你說希望蘋果可能成為你的客戶之一,儘管它決定停止使用英特爾的芯片。你認為這現實
嗎?
每個人都想要多個供應商,所以我們認為這是非常有潛力的,但我必須獲得這筆生意,我
必須能夠找到我的競爭對手,並且能夠說:"我希望你成為我的客戶"。
這其中也包括英偉達(Nvidia)、高通(Qualcomm)和博通(Broadcom),還有微軟(
Microsoft)和IBM。我希望他們都能說:「我需要更多的技術……我相信英特爾會成為我
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而這其中就包括蘋果這個先進半導體需求最大的用戶之一。
蘋果有時會有些臉皮薄。因此在廣告中高調嘲諷蘋果電腦的同時,又說願意再次成為它的
合作伙伴,這是否明智?
作為一家公司,我們非常尊重蘋果。他們是一個創新者,在行業內做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
情。蒂姆·庫克(Tim Cook)是一個偉大的領導者。
與此同時,我們將成為積極的競爭對手,我們將重振PC生態系統。
所以我們將自得其樂。我們將積極競爭,但也會照顧好我的客戶。
說到你自己的芯片,你說現在已掌握了7納米工藝,這大致相當於台積電和三星市場上的5
納米。但是我們以前也聽到過英特爾的承諾,但後來落空了。這次會有什麼不同?
我們已經了解了核心問題,實際發生的問題是我們10納米的攻克出現了問題,導致多米諾
骨牌式的延遲波及了7納米。
有一種先進的製造技術叫極紫外光刻技術。它還不成熟,我們不賭它。但隨著時間的轉移
,它變得更加成熟,所以現在我們已經完全接受了它。
這和台積電正在做的事是一樣的,積極地利用它。
所以我們覺得我們現在的步調是非常可預測的。
我有信心我們已經回到了正軌,不僅僅是7納米,我們在另外的幾種都獲得了很大成功。
我們還宣佈了與IBM的研究合作。所以我們有豐富的技巧、想法和創新可供選擇,使我們
走上英特爾長期領導地位的道路。
當你說領導地位時,能否先說明一下,你認為你能在芯片製造能力上超越台積電和三星嗎
?
英特爾在創新方面引領半導體行業20多年。
我們遇到了一個坑,我們現在正在努力走出這個坑。我期待在未來幾十年繼續在這一領域
發揮領導作用。
先平起平坐,再領先一點,然後是持續的領導地位。這就是我們要走的路
心得/評論:
Intel CEO表示,製作業做代工是很正常的事情,且晶圓製造不應該偏向亞洲,因台灣和
南韓都是地緣政治危險的地帶,但表示和台積電、三星是合作性競爭,目前Intel已有4個
廠正在興建,並希望明年再增加兩個,至於先前不使用EUV是因為設備尚不成熟,但現今
設備已更加成熟,故可以開始接受使用EUV。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m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請勿刪除 違者4-1 刪文處分-----------------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Freda
at 2021-03-29T16:02
at 2021-03-29T16:02

By Leila
at 2021-04-01T06:22
at 2021-04-01T06:22

By Andrew
at 2021-04-01T09:14
at 2021-04-01T09:14

By Lily
at 2021-04-05T08:13
at 2021-04-05T08:13

By Daniel
at 2021-04-09T23:23
at 2021-04-09T23:23

By Caroline
at 2021-04-13T01:15
at 2021-04-13T01:15

By Ivy
at 2021-04-16T02:49
at 2021-04-16T02:49

By Kristin
at 2021-04-17T20:16
at 2021-04-17T20:16

By Emma
at 2021-04-19T01:23
at 2021-04-19T01:23

By Tom
at 2021-04-19T22:04
at 2021-04-19T22:04

By Kristin
at 2021-04-24T02:35
at 2021-04-24T02:35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4-25T08:54
at 2021-04-25T08:54

By Elma
at 2021-04-27T09:35
at 2021-04-27T09:35

By Erin
at 2021-04-28T15:59
at 2021-04-28T15:59

By Isla
at 2021-04-30T16:39
at 2021-04-30T16:39

By Cara
at 2021-05-05T03:14
at 2021-05-05T03:14

By Frederica
at 2021-05-09T18:28
at 2021-05-09T18:28

By John
at 2021-05-11T12:16
at 2021-05-11T12:16

By Freda
at 2021-05-12T22:10
at 2021-05-12T22:10

By Callum
at 2021-05-15T03:49
at 2021-05-15T03:49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5-16T02:21
at 2021-05-16T02:21

By Cara
at 2021-05-18T18:42
at 2021-05-18T18:42

By Jessica
at 2021-05-19T03:14
at 2021-05-19T03:14

By Jacky
at 2021-05-20T20:35
at 2021-05-20T20:35

By Sarah
at 2021-05-22T19:11
at 2021-05-22T19:11

By Tristan Cohan
at 2021-05-27T19:05
at 2021-05-27T19:05

By Rosalind
at 2021-05-27T23:52
at 2021-05-27T23:52

By Megan
at 2021-05-28T12:30
at 2021-05-28T12:30

By Megan
at 2021-05-29T02:55
at 2021-05-29T02:55

By Agnes
at 2021-06-02T20:18
at 2021-06-02T20:18

By Ursula
at 2021-06-06T21:44
at 2021-06-06T21:44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6-09T20:16
at 2021-06-09T20:16

By Rosalind
at 2021-06-14T13:45
at 2021-06-14T13:45

By Blanche
at 2021-06-17T01:47
at 2021-06-17T01:47

By Delia
at 2021-06-19T10:09
at 2021-06-19T10:09

By Agnes
at 2021-06-23T08:11
at 2021-06-23T08:11

By Zora
at 2021-06-26T21:56
at 2021-06-26T21:56

By Leila
at 2021-06-30T22:51
at 2021-06-30T22:51

By Charlie
at 2021-07-02T21:56
at 2021-07-02T21:56

By Kelly
at 2021-07-07T07:27
at 2021-07-07T07:27

By Charlotte
at 2021-07-08T19:54
at 2021-07-08T19:54

By Joe
at 2021-07-12T00:04
at 2021-07-12T00:04

By Donna
at 2021-07-14T11:55
at 2021-07-14T11:55

By Robert
at 2021-07-16T07:07
at 2021-07-16T07:07

By Hedda
at 2021-07-20T15:29
at 2021-07-20T15:29

By Ina
at 2021-07-21T16:10
at 2021-07-21T16:10

By Lydia
at 2021-07-24T06:12
at 2021-07-24T06:12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7-25T00:29
at 2021-07-25T00:29

By Regina
at 2021-07-29T20:19
at 2021-07-29T20:19

By Blanche
at 2021-07-30T01:35
at 2021-07-30T01:35

By Jessica
at 2021-07-30T08:33
at 2021-07-30T08:33

By Rae
at 2021-08-03T10:36
at 2021-08-03T10:36

By Xanthe
at 2021-08-03T16:24
at 2021-08-03T16:24

By Tom
at 2021-08-04T23:07
at 2021-08-04T23:0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8-05T13:25
at 2021-08-05T13:25

By Yedda
at 2021-08-05T22:39
at 2021-08-05T22:39

By Belly
at 2021-08-08T00:38
at 2021-08-08T00:38

By William
at 2021-08-12T14:15
at 2021-08-12T14:15

By Yedda
at 2021-08-14T23:45
at 2021-08-14T23:45

By Ivy
at 2021-08-16T05:47
at 2021-08-16T05:47

By Caroline
at 2021-08-17T03:54
at 2021-08-17T03:54

By Xanthe
at 2021-08-22T02:33
at 2021-08-22T02:33

By Yuri
at 2021-08-22T16:38
at 2021-08-22T16:38

By Susan
at 2021-08-27T09:10
at 2021-08-27T09:10

By Olive
at 2021-08-31T23:33
at 2021-08-31T23:33

By Mary
at 2021-09-01T10:04
at 2021-09-01T10:04

By Tom
at 2021-09-05T15:42
at 2021-09-05T15:42

By Gary
at 2021-09-08T16:58
at 2021-09-08T16:58

By Yedda
at 2021-09-13T03:43
at 2021-09-13T03:43

By Genevieve
at 2021-09-13T22:59
at 2021-09-13T22:59

By Blanche
at 2021-09-14T17:08
at 2021-09-14T17:08

By Elma
at 2021-09-17T23:33
at 2021-09-17T23:33

By Irma
at 2021-09-19T00:26
at 2021-09-19T00:26

By Donna
at 2021-09-22T03:53
at 2021-09-22T03:53

By Linda
at 2021-09-25T04:31
at 2021-09-25T04:31

By William
at 2021-09-26T11:05
at 2021-09-26T11:05

By Andy
at 2021-09-29T04:38
at 2021-09-29T04:38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9-29T15:54
at 2021-09-29T15:54

By Jessica
at 2021-10-01T16:06
at 2021-10-01T16:06

By Candice
at 2021-10-03T06:49
at 2021-10-03T06:49

By Odelette
at 2021-10-07T12:24
at 2021-10-07T12:24

By Erin
at 2021-10-09T17:12
at 2021-10-09T17:12

By Lydia
at 2021-10-12T03:07
at 2021-10-12T03:07

By Emma
at 2021-10-12T10:37
at 2021-10-12T10:3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10-17T06:31
at 2021-10-17T06:31

By Elizabeth
at 2021-10-21T20:53
at 2021-10-21T20:53

By Mia
at 2021-10-25T09:36
at 2021-10-25T09:36

By Leila
at 2021-10-27T06:28
at 2021-10-27T06:28

By Erin
at 2021-10-27T10:28
at 2021-10-27T10:28

By Lauren
at 2021-10-28T18:00
at 2021-10-28T18:00

By Iris
at 2021-10-31T08:48
at 2021-10-31T08:4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11-01T03:01
at 2021-11-01T03:01

By Zora
at 2021-11-02T10:02
at 2021-11-02T10:02

By Ethan
at 2021-11-05T17:20
at 2021-11-05T17:20

By Hedwig
at 2021-11-07T07:37
at 2021-11-07T07:3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11-11T15:03
at 2021-11-11T15:03

By Leila
at 2021-11-16T01:01
at 2021-11-16T01:01

By Zenobia
at 2021-11-19T22:00
at 2021-11-19T22:00

By Jack
at 2021-11-23T19:27
at 2021-11-23T19:27

By Rosalind
at 2021-11-24T16:28
at 2021-11-24T16:28

By Mason
at 2021-11-25T13:37
at 2021-11-25T13:37

By Una
at 2021-11-29T11:36
at 2021-11-29T11:36

By Tristan Cohan
at 2021-11-30T08:21
at 2021-11-30T08:21

By Poppy
at 2021-12-04T00:32
at 2021-12-04T00:32

By Oscar
at 2021-12-07T18:04
at 2021-12-07T18:04

By Anonymous
at 2021-12-12T00:37
at 2021-12-12T00:37

By Joseph
at 2021-12-12T03:54
at 2021-12-12T03:54

By Ula
at 2021-12-14T04:28
at 2021-12-14T04:28

By Anonymous
at 2021-12-16T06:34
at 2021-12-16T06:34

By Michael
at 2021-12-18T14:13
at 2021-12-18T14:13

By Quanna
at 2021-12-23T12:50
at 2021-12-23T12:50

By Yedda
at 2021-12-26T11:09
at 2021-12-26T11:09

By Oscar
at 2021-12-28T00:03
at 2021-12-28T00:03

By Ula
at 2021-12-28T01:20
at 2021-12-28T01:20

By Anthony
at 2021-12-28T23:32
at 2021-12-28T23:32

By Andrew
at 2021-12-30T09:47
at 2021-12-30T09:47
Related Posts
4431敏成 樂透多

By Rosalind
at 2021-03-26T16:14
at 2021-03-26T16:14
Firstrade疑問

By Charlotte
at 2021-03-26T16:13
at 2021-03-26T16:13
泰山開獎

By Brianna
at 2021-03-26T16:08
at 2021-03-26T16:08
「每年5%利潤很高嗎?」 建商嘆打炒房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3-26T15:56
at 2021-03-26T15:56
華立開獎

By Anonymous
at 2021-03-26T15:54
at 2021-03-26T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