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道瓊早盤小漲 小摩收購第一共和 提 - 股票QA

By Isla
at 2023-05-01T22:27
at 2023-05-01T22:27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標題:
美股道瓊早盤小漲 小摩收購第一共和 提振大銀行士氣
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3398/7135365?from=edn_newestlist_rank
發布時間:
2023/05/01 22:16:11
記者署名:
林奇賢
原文內容:
美股三大指數1日早盤漲跌互見,不過都在平盤附近狹幅波動。儘管陷入困境的第一共和
銀行將被摩根大通(小摩)收購,投資人觀望氣氛仍濃厚,不貿然下大注。
道瓊工業指數早盤小漲80點,或0.2%,標普500指數漲0.1%,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跌0.1%
,費城半導體指數揚升0.6%,台積電ADR小漲0.2%。
小摩1日聲明指出,已收購第一共和銀行的所有存款及「絕大多數資產」。小摩股價早盤
上漲2.5%。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說:「這正改變外界對大銀行的看法,不再視大銀行為系
統性風險的來源,而是穩定局面者。」不過他也在彭博資訊撰文指出,這種結局顯然極不
完美。美國政府機構現在根本沒有「最優」的解方,只剩下「次佳」的作法,而連帶性傷
害及意料之外的結果將隨之浮現。
其他類似於第一共和銀的地區銀行,例如PNC金融集團1日早盤仍跌5.8%、公民金融集團挫
跌6.9%,而美銀(BofA)等大銀行則走高。
儘管第一共和銀上周表示其存款下降逾40%,讓上周股市一開始被黯淡的情緒籠罩,但隨
後Google母公司字母、微軟、臉書母公司Meta等科技巨頭的財報接連傳出佳績,讓標普
500指數周線結算多頭仍勝一籌,並帶動4月月線連續第兩個月收漲。
分析師如今預估,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第1季獲利將比去年同期減少1.9%,比4月初預測的
5.1%減幅小。
此外,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1日公布,美國4月製造業PMI指數為47.1,高於市場預期
的46.8,但仍連續第六個月低於象徵景氣榮枯線的50。
心得/評論:
金融危機解除
金融股士氣大振
看來外資投信早知道
所以近期金融股買不停
加上其他科技股財報漂亮
全球股市有望再創新高
--
如果還有來世,我想當一個獸人
--
美股道瓊早盤小漲 小摩收購第一共和 提振大銀行士氣
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3398/7135365?from=edn_newestlist_rank
發布時間:
2023/05/01 22:16:11
記者署名:
林奇賢
原文內容:
美股三大指數1日早盤漲跌互見,不過都在平盤附近狹幅波動。儘管陷入困境的第一共和
銀行將被摩根大通(小摩)收購,投資人觀望氣氛仍濃厚,不貿然下大注。
道瓊工業指數早盤小漲80點,或0.2%,標普500指數漲0.1%,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跌0.1%
,費城半導體指數揚升0.6%,台積電ADR小漲0.2%。
小摩1日聲明指出,已收購第一共和銀行的所有存款及「絕大多數資產」。小摩股價早盤
上漲2.5%。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說:「這正改變外界對大銀行的看法,不再視大銀行為系
統性風險的來源,而是穩定局面者。」不過他也在彭博資訊撰文指出,這種結局顯然極不
完美。美國政府機構現在根本沒有「最優」的解方,只剩下「次佳」的作法,而連帶性傷
害及意料之外的結果將隨之浮現。
其他類似於第一共和銀的地區銀行,例如PNC金融集團1日早盤仍跌5.8%、公民金融集團挫
跌6.9%,而美銀(BofA)等大銀行則走高。
儘管第一共和銀上周表示其存款下降逾40%,讓上周股市一開始被黯淡的情緒籠罩,但隨
後Google母公司字母、微軟、臉書母公司Meta等科技巨頭的財報接連傳出佳績,讓標普
500指數周線結算多頭仍勝一籌,並帶動4月月線連續第兩個月收漲。
分析師如今預估,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第1季獲利將比去年同期減少1.9%,比4月初預測的
5.1%減幅小。
此外,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1日公布,美國4月製造業PMI指數為47.1,高於市場預期
的46.8,但仍連續第六個月低於象徵景氣榮枯線的50。
心得/評論:
金融危機解除
金融股士氣大振
看來外資投信早知道
所以近期金融股買不停
加上其他科技股財報漂亮
全球股市有望再創新高
--
如果還有來世,我想當一個獸人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Jake
at 2023-05-03T06:07
at 2023-05-03T06:07

By Ula
at 2023-05-04T13:47
at 2023-05-04T13:47

By Joe
at 2023-05-05T21:27
at 2023-05-05T21:27

By Candice
at 2023-05-07T05:07
at 2023-05-07T05:07

By Anonymous
at 2023-05-08T12:47
at 2023-05-08T12:47

By Joe
at 2023-05-08T08:47
at 2023-05-08T08:47

By Christine
at 2023-05-09T16:27
at 2023-05-09T16:27

By Lauren
at 2023-05-08T08:47
at 2023-05-08T08:47

By Bennie
at 2023-05-09T16:27
at 2023-05-09T16:27

By Genevieve
at 2023-05-08T08:47
at 2023-05-08T08:47

By Lucy
at 2023-05-09T16:27
at 2023-05-09T16:27

By Barb Cronin
at 2023-05-08T08:47
at 2023-05-08T08:47

By Barb Cronin
at 2023-05-09T16:27
at 2023-05-09T16:27

By Isla
at 2023-05-08T08:47
at 2023-05-08T08:47

By Elma
at 2023-05-09T16:27
at 2023-05-09T16:27

By Carol
at 2023-05-08T08:47
at 2023-05-08T08:47

By Faithe
at 2023-05-09T16:27
at 2023-05-09T16:27

By Sarah
at 2023-05-08T08:47
at 2023-05-08T08:47

By Quanna
at 2023-05-09T16:27
at 2023-05-09T16:27
Related Posts
復甦動能不足 中國製造業陷緊縮

By Olga
at 2023-05-01T21:27
at 2023-05-01T21:27
靠股票每年穩定獲利5趴以上實務上可行嗎

By Poppy
at 2023-05-01T21:06
at 2023-05-01T21:06
靠股票每年穩定獲利5趴以上實務上可行嗎

By Frederic
at 2023-05-01T20:10
at 2023-05-01T20:10
靠股票每年穩定獲利5趴以上實務上可行嗎

By Isabella
at 2023-05-01T19:33
at 2023-05-01T19:33
一些金融菜雞問題 想請教

By Michael
at 2023-05-01T19:30
at 2023-05-01T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