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APPS 多 + Square $SQ - 股票

By Frederic
at 2020-11-05T09:54
at 2020-11-05T09:54
Table of Contents
Square ($SQ) 財報是美國時間 10/5 盤後,寫一下我對Square的看法
我看好SQ的理由和APPS不同:APPS單純是執行力強的賺錢公司。SQ比較接近特斯拉 $TSLA,我買的原因是看好它將來會打爆銀行、貸款、稅務公司,成為財經產業龍頭。
為什麼?因為 Jack Dorsey 在下很大的一盤棋。
我認為它的目標是把錢流整理成一條龍的生態系。
什麼樣的公司從經濟活動中賺錢?
錢在社會中只要有流動,就有公司會從中賺錢。直接相關的產業包括
-銀行
-貸款公司
-信用卡公司
-會計公司
-...等等
Square 的切入點在於以上的公司都在經濟活動中各占一塊,但沒有人是從頭吃到尾。
來看看Square現在的業務是如何往一條龍的目標走。
我這篇會用貸款的角度來寫。可以去看我之前貼的 Square 在測試 payday loan 而我認為這是殺手級feature。
Square在幹嘛?
他們一開始的本業是 payment processing。在美國的小店常常會看到一個小裝置,你點東西把信用卡插進去就可以付款。Square在這部分有抽成。
錢從消費者手中進到商家之後發生什麼事?如果店有雇人,一部分的消費變成員工的薪水。另外還有一部分被美國政府抽稅抽走。
第一部分是員工薪水。員工拿到錢之後可以直接匯入CashApp。Square利用各種的折扣來讓更多人把錢留在CashApp內然後花掉。像去星巴克買咖啡省一塊就是例子。或是它讓使用者可以直接買比特幣、買股票等等,其實都是把錢留在Square生態圈的手段。另外買比特幣或股票雖然免手續費,但每筆交易都可以從bid/spread中抽成。
第二部分是抽稅:美國每州的稅制都不同。如果你開一
家小店,幾乎每個店都要雇自己的會計師(再小的店都是$500-1000起跳的支出)來報稅,因為美國稅法實在很複雜,很多東西可以抵付稅額等等。Square很明顯在往把幫店家開銷統計和報稅簡單化的方向在走。如果我能用Square處理我所有的收入,財務年度結算時直接把表印出來就知道我要給政府多少錢最好。
以員工來說,現在業主可以直接用Square發員工的W-2 (所得稅單),一周前傳出消息Square要買CreditKarma的稅務準備部門(這招很絕,CK最近有現金流問題,而稅務業務因為每州都要有專家,建立部門要花很長時間,趁人之危買下來我認為很聰明) 當它一條龍做出來以後這會直接影響到像 TurboTax 之類的公司。
但稅務處理不是它賺錢的手段:我認為他想做的是用大數據來放貸。這點其實也是CreditKarma想做的事:利用各種方式收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財務狀況資料,來控制放貸的危險性,進而從貸款中賺錢。放貸最怕的就是呆帳。放十個人貸款只要有一筆呆帳就會把其他九筆的利潤打消,所以個人經濟狀況的數據越多,就越能幫放貸方篩掉危險的呆帳族群。這種資料不只能自己用,還能賣給其他公司─VISA, Mastercard, CreditKarma 等等其實都是在賣資料(銀行發信用卡其實就是放貸的一種,銀行出錢,VISA給資料) 雖然我認為Jack
Dorsey的個性大概不會賣這種個人財務資料,不確定SQ現在有沒有再幹這種事,貸款的portfolio做大以後有很多可以轉換成現金的方式,這算離題我不想細講。
回到第一部分,當員工用CashApp領薪水,然後用CashApp把錢花掉,這代表什麼事?這代表對這個人而言,Square可以完全掌握此人的財務狀況。我認為這是財經產業中的聖杯。對使用者來說:我用CashApp領薪水可以提早領(之前說的它可以把雙週薪轉成日薪)、我用CashApp花錢可以打折,然後稅務季到的時候,我的薪水單和投資報酬可以用CashApp直接轉成準備好的稅表。我根本沒有離開CashApp的理由。
誰是這些員工族群?在美國領時薪最多的就是還在高中或大學年紀的年輕人。這和CashApp的大宗用戶重疊。Square現在收集這些人的資料,五年十年後他們要買車買房,申請學貸,需要大筆貸款時,Square已經有大筆的經濟資料來分析這個人的還款能力。
一般的銀行只能等著被幹翻。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我看好SQ的理由和APPS不同:APPS單純是執行力強的賺錢公司。SQ比較接近特斯拉 $TSLA,我買的原因是看好它將來會打爆銀行、貸款、稅務公司,成為財經產業龍頭。
為什麼?因為 Jack Dorsey 在下很大的一盤棋。
我認為它的目標是把錢流整理成一條龍的生態系。
什麼樣的公司從經濟活動中賺錢?
錢在社會中只要有流動,就有公司會從中賺錢。直接相關的產業包括
-銀行
-貸款公司
-信用卡公司
-會計公司
-...等等
Square 的切入點在於以上的公司都在經濟活動中各占一塊,但沒有人是從頭吃到尾。
來看看Square現在的業務是如何往一條龍的目標走。
我這篇會用貸款的角度來寫。可以去看我之前貼的 Square 在測試 payday loan 而我認為這是殺手級feature。
Square在幹嘛?
他們一開始的本業是 payment processing。在美國的小店常常會看到一個小裝置,你點東西把信用卡插進去就可以付款。Square在這部分有抽成。
錢從消費者手中進到商家之後發生什麼事?如果店有雇人,一部分的消費變成員工的薪水。另外還有一部分被美國政府抽稅抽走。
第一部分是員工薪水。員工拿到錢之後可以直接匯入CashApp。Square利用各種的折扣來讓更多人把錢留在CashApp內然後花掉。像去星巴克買咖啡省一塊就是例子。或是它讓使用者可以直接買比特幣、買股票等等,其實都是把錢留在Square生態圈的手段。另外買比特幣或股票雖然免手續費,但每筆交易都可以從bid/spread中抽成。
第二部分是抽稅:美國每州的稅制都不同。如果你開一
家小店,幾乎每個店都要雇自己的會計師(再小的店都是$500-1000起跳的支出)來報稅,因為美國稅法實在很複雜,很多東西可以抵付稅額等等。Square很明顯在往把幫店家開銷統計和報稅簡單化的方向在走。如果我能用Square處理我所有的收入,財務年度結算時直接把表印出來就知道我要給政府多少錢最好。
以員工來說,現在業主可以直接用Square發員工的W-2 (所得稅單),一周前傳出消息Square要買CreditKarma的稅務準備部門(這招很絕,CK最近有現金流問題,而稅務業務因為每州都要有專家,建立部門要花很長時間,趁人之危買下來我認為很聰明) 當它一條龍做出來以後這會直接影響到像 TurboTax 之類的公司。
但稅務處理不是它賺錢的手段:我認為他想做的是用大數據來放貸。這點其實也是CreditKarma想做的事:利用各種方式收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財務狀況資料,來控制放貸的危險性,進而從貸款中賺錢。放貸最怕的就是呆帳。放十個人貸款只要有一筆呆帳就會把其他九筆的利潤打消,所以個人經濟狀況的數據越多,就越能幫放貸方篩掉危險的呆帳族群。這種資料不只能自己用,還能賣給其他公司─VISA, Mastercard, CreditKarma 等等其實都是在賣資料(銀行發信用卡其實就是放貸的一種,銀行出錢,VISA給資料) 雖然我認為Jack
Dorsey的個性大概不會賣這種個人財務資料,不確定SQ現在有沒有再幹這種事,貸款的portfolio做大以後有很多可以轉換成現金的方式,這算離題我不想細講。
回到第一部分,當員工用CashApp領薪水,然後用CashApp把錢花掉,這代表什麼事?這代表對這個人而言,Square可以完全掌握此人的財務狀況。我認為這是財經產業中的聖杯。對使用者來說:我用CashApp領薪水可以提早領(之前說的它可以把雙週薪轉成日薪)、我用CashApp花錢可以打折,然後稅務季到的時候,我的薪水單和投資報酬可以用CashApp直接轉成準備好的稅表。我根本沒有離開CashApp的理由。
誰是這些員工族群?在美國領時薪最多的就是還在高中或大學年紀的年輕人。這和CashApp的大宗用戶重疊。Square現在收集這些人的資料,五年十年後他們要買車買房,申請學貸,需要大筆貸款時,Square已經有大筆的經濟資料來分析這個人的還款能力。
一般的銀行只能等著被幹翻。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20-11-09T05:25
at 2020-11-09T05:25

By Michael
at 2020-11-10T19:39
at 2020-11-10T19:39

By Elvira
at 2020-11-13T23:22
at 2020-11-13T23:22

By Ula
at 2020-11-16T00:59
at 2020-11-16T00:59

By Joe
at 2020-11-17T00:58
at 2020-11-17T00:58

By Noah
at 2020-11-19T03:23
at 2020-11-19T03:23

By Carol
at 2020-11-21T13:14
at 2020-11-21T13:14

By Edward Lewis
at 2020-11-24T18:15
at 2020-11-24T18:15

By Caitlin
at 2020-11-26T20:54
at 2020-11-26T20:54

By Odelette
at 2020-12-01T11:04
at 2020-12-01T11:04

By Odelette
at 2020-12-06T10:46
at 2020-12-06T10:46

By Heather
at 2020-12-07T14:22
at 2020-12-07T14:22

By Michael
at 2020-12-08T17:24
at 2020-12-08T17:24

By Hamiltion
at 2020-12-09T17:41
at 2020-12-09T17:41

By Ursula
at 2020-12-11T17:17
at 2020-12-11T17:17

By Megan
at 2020-12-14T06:57
at 2020-12-14T06:57

By Sarah
at 2020-12-18T19:59
at 2020-12-18T19:59

By Caroline
at 2020-12-20T15:33
at 2020-12-20T15:33

By Delia
at 2020-12-25T12:47
at 2020-12-25T12:47

By Enid
at 2020-12-28T21:12
at 2020-12-28T21:12

By Delia
at 2020-12-29T02:47
at 2020-12-29T02:47

By Quanna
at 2021-01-02T11:58
at 2021-01-02T11:58

By Kelly
at 2021-01-06T00:55
at 2021-01-06T00:55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1-09T20:50
at 2021-01-09T20:50

By Mason
at 2021-01-11T11:13
at 2021-01-11T11:13

By Jack
at 2021-01-16T00:15
at 2021-01-16T00:15

By Irma
at 2021-01-16T01:42
at 2021-01-16T01:42

By Ingrid
at 2021-01-18T04:43
at 2021-01-18T04:43

By Zora
at 2021-01-20T17:17
at 2021-01-20T17:17

By Queena
at 2021-01-23T14:32
at 2021-01-23T14:32

By Vanessa
at 2021-01-26T10:22
at 2021-01-26T10:22

By Elma
at 2021-01-27T12:36
at 2021-01-27T12:36
Related Posts
來看看中國股民眼中的美選概念股....

By Wallis
at 2020-11-05T09:47
at 2020-11-05T09:47
康那香 多

By Agnes
at 2020-11-05T09:33
at 2020-11-05T09:33
3711 日月光投控 加碼兩成空

By Faithe
at 2020-11-05T09:24
at 2020-11-05T09:24
川普要求停止計票添不確定性 美期指急

By Zanna
at 2020-11-05T09:16
at 2020-11-05T09:16
2020/11/05 盤中閒聊

By Caitlin
at 2020-11-05T08:30
at 2020-11-05T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