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靠降息讓道瓊指數往上漲 - 股票

By Rachel
at 2020-03-16T11:25
at 2020-03-16T11:25
Table of Contents
我覺得你有點悲觀XDDDDDD
以Basel III的規則下,金融體系就算沒避險要炸掉破產其實也沒那麼簡單
自從2008那次以後,至少在連環爆的防堵上各國的監理機構和金融體系都有長足進步
況且在2008年的檢討以後,金融業的風險模型也改進了很多
要知道當代的風險模型和2008年已經不可同日而喻
當然,空頭市場的狀態是意料之中,早在2018年就該發生的事情只是拖到了今天
川普的貿易戰就是打亂景氣循環的手段,他目標只是想延長股市榮景到選後
只是他沒想到武漢肺炎來襲讓空頭提早降臨,擋都擋不住
目前狀況就是疫情恐慌的壓力讓2018失去主要動能的經濟體系開始還債
2019年說真的,是在一種奇怪的恐怖平衡+民族主義下展現的榮景
然後Powell這次的手法我覺得也很怪,不太像是他以前的方式
我猜他根本就是不爽想直接加速落底,拉著川普一起陪葬
原本景氣循環應該是19年落底,20年開始慢慢復甦
現在想要回到正軌就是加速落底,反正大家都爆炸
川普之前那種逼迫寬鬆政策的行為連大寬鬆鼻祖老潘都看不下去
回到疫情,目前我個人還是覺得扣掉高齡者死亡率大概跟流感差不多
所以我是支持不要做大規模篩檢,做了你只是讓社會運作停滯的更慘而已
青壯年就算感染,無症狀的一堆就代表病毒本身毒性強度不算高
但民主國家又不能單純只禁止老人關在家裡,然而老人得了成本又很高
同時也沒像流感/H1N1有疫苗這樣能讓老人發病率降低
歐洲高齡化又嚴重,所以他們才會有這麼高強度的手段和行為
用直白一點的方式,病毒本身對於生產力傷害不會很明顯,所以英國就繼續照常
總結: 我個人不覺得這會成為金融危機,比較像是景氣循環加強版
該還的債還是要還,股市上萬點拿來當政績絕對不可取XD
(去年狂捧川普先知或是世界偉人的聲音突然都變好少了QQ)
※ 引述《Angraecum (風蘭)》之銘言:
: ※ 引述《CTC0115 (Blank space~)》之銘言:
: : 在這邊想請問
: : 美國聯準會靠降息讓道瓊指數持續往上漲
: : 那降到零利率以後
: : 又遇到武漢病毒無解
: : 那接下來的走勢會是 ???
: : 還是降息是萬靈丹
: : 頂多降到負利率
: : 然後一路玩下去
: (以下是小弟新手的個人觀感,大家相互討論求進步,勿戰)
: 低利、貨幣寬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吸引大家來跟銀行借錢去投資
: 你要作企業的投資,或是金融投資,或房地產投資都隨便你
: 只要大家肯投資,就有機會穩定金融市場與刺激就業
: 這原本是立意良善,只要你是 循序漸進 的採階段性降息
: 這對市場長遠是利大於弊的
: 但如果短日內作劇烈的大幅度降息會發生什麼事?
: 我日前在板上有提過,原油閃崩,會造成有投資原油商品的
: 金融機構與投資人來不及避險而造成可能的損失
: 而美國是全球前二大經濟體,多數 原物料 又是以美元計價
: 你一週內直接降息6碼,那就會發生許多問題…
: 1.銀行壽險業放出去有關美元的保單可能都會出事
: 2.主要貨的美元在大幅降息下大方向就是要貶值,這不是什
: 麼貶1天就沒事了,而是大方向會走貶,而美元大幅走貶
: ,勢必造成全球央行競相降息以確保兢爭力,這會引發貨
: 幣競貶,於是有投資貨幣商品的金融機構就會流牲可能的
: 投資損失
: 3.美元短期重貶,將引發原物料商品的鉅烈波動,而金融機
: 構也會投資原物料相關商品,這就會引爆類似原油閃崩而
: 來不及避險的可能損失
: 4.正因為多數原物料採美元計價,當美元重貶時,會引發物
: 價上漲,因為原物料購入的成本上升,這廠商肯定會轉稼
: 給消費者,但眼下中國武漢肺炎全球擴散,這造成消費力
: 下降(民眾不出門、隔離、企業停工等),當市場消費不
: 振,你零利率企業也不敢跟銀行借錢去作投資,換言之,
: 這是疫病造成的通貨緊縮,結構上與 08 年的金融海嘯的
: 狀況不同,單純金融風暴不會讓人不敢出門,但疫病就會
: ,因為你出門可能會染病掛掉,所以在疫病造成的通貨緊
: 縮,你實施 QE 是很難有效果的,而且你還是短日內直接
: 降6碼,這只會逼死全球的金融業!
: 這就好像大家都希望基本工資調愈高愈好,但你漸進式調漲
: ,企業會有時間反應如何應變,但你一口氣漲1萬,一堆中
: 小企業會直接因為人事成本大幅上升直接被打死
: 所以當你短日降息6碼,全球金融業根本沒有應變調整的時
: 間,因此,我個人大膽推測,應該在第2季左右就會陸續有
: 全球各國的銀行壽險業在投資各類金融商品上出包的事情發
: 生,也就是全球的 金融股 將是後續最大的空方引爆點!
: 如果 Fed 不採取這種猛爆性降息,而是走漸進式的降息,在
: 金融業的衝擊還不會那麼大,因為金融業來得及避險,所以
: 萬一全球之後發生 新金融風暴 …我認為這是純粹的「人禍
: 」,而 三普 硬要聯準會出重手降息,不然聯準會主席我就
: 要把他降職,而現在聯準會降息了,美期直接開盤跌停溶斷
: ,我講句難聽的,不尊重專業,你將害死全球金融體系!
: ============================
: 以上純新手個人觀感,講的不一定正確
: 但美股2萬3千點的 QE …我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到
: 希望台股的國安基金不會在1萬點時進場
: 不然我真的很替納稅人的血汗錢擔心…
--
以Basel III的規則下,金融體系就算沒避險要炸掉破產其實也沒那麼簡單
自從2008那次以後,至少在連環爆的防堵上各國的監理機構和金融體系都有長足進步
況且在2008年的檢討以後,金融業的風險模型也改進了很多
要知道當代的風險模型和2008年已經不可同日而喻
當然,空頭市場的狀態是意料之中,早在2018年就該發生的事情只是拖到了今天
川普的貿易戰就是打亂景氣循環的手段,他目標只是想延長股市榮景到選後
只是他沒想到武漢肺炎來襲讓空頭提早降臨,擋都擋不住
目前狀況就是疫情恐慌的壓力讓2018失去主要動能的經濟體系開始還債
2019年說真的,是在一種奇怪的恐怖平衡+民族主義下展現的榮景
然後Powell這次的手法我覺得也很怪,不太像是他以前的方式
我猜他根本就是不爽想直接加速落底,拉著川普一起陪葬
原本景氣循環應該是19年落底,20年開始慢慢復甦
現在想要回到正軌就是加速落底,反正大家都爆炸
川普之前那種逼迫寬鬆政策的行為連大寬鬆鼻祖老潘都看不下去
回到疫情,目前我個人還是覺得扣掉高齡者死亡率大概跟流感差不多
所以我是支持不要做大規模篩檢,做了你只是讓社會運作停滯的更慘而已
青壯年就算感染,無症狀的一堆就代表病毒本身毒性強度不算高
但民主國家又不能單純只禁止老人關在家裡,然而老人得了成本又很高
同時也沒像流感/H1N1有疫苗這樣能讓老人發病率降低
歐洲高齡化又嚴重,所以他們才會有這麼高強度的手段和行為
用直白一點的方式,病毒本身對於生產力傷害不會很明顯,所以英國就繼續照常
總結: 我個人不覺得這會成為金融危機,比較像是景氣循環加強版
該還的債還是要還,股市上萬點拿來當政績絕對不可取XD
(去年狂捧川普先知或是世界偉人的聲音突然都變好少了QQ)
※ 引述《Angraecum (風蘭)》之銘言:
: ※ 引述《CTC0115 (Blank space~)》之銘言:
: : 在這邊想請問
: : 美國聯準會靠降息讓道瓊指數持續往上漲
: : 那降到零利率以後
: : 又遇到武漢病毒無解
: : 那接下來的走勢會是 ???
: : 還是降息是萬靈丹
: : 頂多降到負利率
: : 然後一路玩下去
: (以下是小弟新手的個人觀感,大家相互討論求進步,勿戰)
: 低利、貨幣寬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吸引大家來跟銀行借錢去投資
: 你要作企業的投資,或是金融投資,或房地產投資都隨便你
: 只要大家肯投資,就有機會穩定金融市場與刺激就業
: 這原本是立意良善,只要你是 循序漸進 的採階段性降息
: 這對市場長遠是利大於弊的
: 但如果短日內作劇烈的大幅度降息會發生什麼事?
: 我日前在板上有提過,原油閃崩,會造成有投資原油商品的
: 金融機構與投資人來不及避險而造成可能的損失
: 而美國是全球前二大經濟體,多數 原物料 又是以美元計價
: 你一週內直接降息6碼,那就會發生許多問題…
: 1.銀行壽險業放出去有關美元的保單可能都會出事
: 2.主要貨的美元在大幅降息下大方向就是要貶值,這不是什
: 麼貶1天就沒事了,而是大方向會走貶,而美元大幅走貶
: ,勢必造成全球央行競相降息以確保兢爭力,這會引發貨
: 幣競貶,於是有投資貨幣商品的金融機構就會流牲可能的
: 投資損失
: 3.美元短期重貶,將引發原物料商品的鉅烈波動,而金融機
: 構也會投資原物料相關商品,這就會引爆類似原油閃崩而
: 來不及避險的可能損失
: 4.正因為多數原物料採美元計價,當美元重貶時,會引發物
: 價上漲,因為原物料購入的成本上升,這廠商肯定會轉稼
: 給消費者,但眼下中國武漢肺炎全球擴散,這造成消費力
: 下降(民眾不出門、隔離、企業停工等),當市場消費不
: 振,你零利率企業也不敢跟銀行借錢去作投資,換言之,
: 這是疫病造成的通貨緊縮,結構上與 08 年的金融海嘯的
: 狀況不同,單純金融風暴不會讓人不敢出門,但疫病就會
: ,因為你出門可能會染病掛掉,所以在疫病造成的通貨緊
: 縮,你實施 QE 是很難有效果的,而且你還是短日內直接
: 降6碼,這只會逼死全球的金融業!
: 這就好像大家都希望基本工資調愈高愈好,但你漸進式調漲
: ,企業會有時間反應如何應變,但你一口氣漲1萬,一堆中
: 小企業會直接因為人事成本大幅上升直接被打死
: 所以當你短日降息6碼,全球金融業根本沒有應變調整的時
: 間,因此,我個人大膽推測,應該在第2季左右就會陸續有
: 全球各國的銀行壽險業在投資各類金融商品上出包的事情發
: 生,也就是全球的 金融股 將是後續最大的空方引爆點!
: 如果 Fed 不採取這種猛爆性降息,而是走漸進式的降息,在
: 金融業的衝擊還不會那麼大,因為金融業來得及避險,所以
: 萬一全球之後發生 新金融風暴 …我認為這是純粹的「人禍
: 」,而 三普 硬要聯準會出重手降息,不然聯準會主席我就
: 要把他降職,而現在聯準會降息了,美期直接開盤跌停溶斷
: ,我講句難聽的,不尊重專業,你將害死全球金融體系!
: ============================
: 以上純新手個人觀感,講的不一定正確
: 但美股2萬3千點的 QE …我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到
: 希望台股的國安基金不會在1萬點時進場
: 不然我真的很替納稅人的血汗錢擔心…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Kelly
at 2020-03-19T08:15
at 2020-03-19T08:15

By Catherine
at 2020-03-19T22:40
at 2020-03-19T22:40

By Carol
at 2020-03-24T08:16
at 2020-03-24T08:16

By Oliver
at 2020-03-28T12:18
at 2020-03-28T12:18

By David
at 2020-04-01T01:14
at 2020-04-01T01:14

By Harry
at 2020-04-05T04:41
at 2020-04-05T04:41

By Enid
at 2020-04-08T08:18
at 2020-04-08T08:18

By Xanthe
at 2020-04-09T13:04
at 2020-04-09T13:04

By Zanna
at 2020-04-10T18:04
at 2020-04-10T18:04

By Sandy
at 2020-04-13T14:09
at 2020-04-13T14:09

By Valerie
at 2020-04-17T04:49
at 2020-04-17T04:49

By Joseph
at 2020-04-21T12:18
at 2020-04-21T12:18

By Yedda
at 2020-04-25T22:03
at 2020-04-25T22:03

By Xanthe
at 2020-04-27T19:02
at 2020-04-27T19:02

By Andrew
at 2020-04-28T09:38
at 2020-04-28T09:38

By Sarah
at 2020-05-01T03:07
at 2020-05-01T03:07

By Erin
at 2020-05-02T08:47
at 2020-05-02T08:47

By Iris
at 2020-05-04T16:12
at 2020-05-04T16:12

By Elvira
at 2020-05-09T00:32
at 2020-05-09T00:32

By Jacob
at 2020-05-10T06:27
at 2020-05-10T06:27

By Damian
at 2020-05-15T00:04
at 2020-05-15T00:04

By Daph Bay
at 2020-05-17T15:11
at 2020-05-17T15:11

By Jacky
at 2020-05-18T12:25
at 2020-05-18T12:25

By Emma
at 2020-05-19T14:02
at 2020-05-19T14:02

By Andy
at 2020-05-19T16:26
at 2020-05-19T16:26

By Bethany
at 2020-05-20T23:18
at 2020-05-20T23:18

By Andy
at 2020-05-25T14:49
at 2020-05-25T14:49

By Rachel
at 2020-05-27T01:03
at 2020-05-27T01:03

By Dorothy
at 2020-05-29T04:10
at 2020-05-29T04:10

By Mary
at 2020-06-01T11:18
at 2020-06-01T11:18

By William
at 2020-06-03T06:05
at 2020-06-03T06:05

By Genevieve
at 2020-06-03T20:17
at 2020-06-03T20:17

By Ina
at 2020-06-08T13:37
at 2020-06-08T13:37

By Hedda
at 2020-06-08T18:53
at 2020-06-08T18:53

By Franklin
at 2020-06-12T16:24
at 2020-06-12T16:24

By Lauren
at 2020-06-13T10:09
at 2020-06-13T10:09

By Andrew
at 2020-06-15T16:54
at 2020-06-15T16:54

By Elma
at 2020-06-20T01:01
at 2020-06-20T01:01

By Cara
at 2020-06-20T18:31
at 2020-06-20T18:31

By Gilbert
at 2020-06-24T01:05
at 2020-06-24T01:05

By Joseph
at 2020-06-25T08:48
at 2020-06-25T08:48

By Frederica
at 2020-06-26T06:48
at 2020-06-26T06:48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06-30T07:51
at 2020-06-30T07:51

By Lauren
at 2020-07-03T17:26
at 2020-07-03T17:26

By Caitlin
at 2020-07-05T22:50
at 2020-07-05T22:50

By Enid
at 2020-07-08T08:08
at 2020-07-08T08:08

By Delia
at 2020-07-09T08:12
at 2020-07-09T08:12

By Eden
at 2020-07-11T13:06
at 2020-07-11T13:06

By Christine
at 2020-07-16T10:54
at 2020-07-16T10:54

By Gilbert
at 2020-07-21T03:09
at 2020-07-21T03:09

By Damian
at 2020-07-24T10:24
at 2020-07-24T10:24

By Connor
at 2020-07-24T19:16
at 2020-07-24T19:16

By Todd Johnson
at 2020-07-25T20:32
at 2020-07-25T20:32

By Queena
at 2020-07-30T04:13
at 2020-07-30T04:13

By Hamiltion
at 2020-08-03T00:07
at 2020-08-03T00:07
Related Posts
擠兌蠢動?傳紐約金融心臟地帶銀行百元鈔

By Todd Johnson
at 2020-03-16T11:22
at 2020-03-16T11:22
《台北股市》FED降息4碼,賴政昇:買點

By Gary
at 2020-03-16T11:13
at 2020-03-16T11:13
擠兌蠢動?傳紐約金融心臟地帶銀行百元鈔

By Hedy
at 2020-03-16T11:12
at 2020-03-16T11:12
漲多跌一下正常吧?

By Hedwig
at 2020-03-16T11:08
at 2020-03-16T11:08
1325恆大 多

By Erin
at 2020-03-16T11:05
at 2020-03-16T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