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太空科技優勢 直攻6G網路 - 股票
By Necoo
at 2020-08-27T13:49
at 2020-08-27T13:49
Table of Contents
美國以太空科技優勢 直攻6G網路
1.原文連結:
https://bit.ly/3aPp4Um
2.原文內容:
美中兩強在通訊科技的高度競爭,也許促使6G將比你想像還要快到來!5G大規模佈建能力
,以中國領先,而美國已錯失機會。而美國以太空衛星的優勢地位企圖發展成具有6G能力
,因此,美國可能跳過5G直接攻6G前進。而這也將對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產生時代變革。
美國30多所大學合作6G技術研發
兆赫茲被認為是6G數據傳輸關鍵技術之一。兆赫茲頻段是指100GHz-10THz,是一個頻率比
5G高出許多的頻段。美國國防部正式宣布資助一個由30多所美國大學組成的合作研究項目
,成立兆赫茲與感知融合技術研究中心(ComSenTer)。
從2016年開始,美國國防部下屬的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與非營利組織半導體研究公
司(SRC)合作,與十多家私營科技企業共同投資6G發展計畫。2018年1月正式宣布資助一
個由30多所美國大學組成的合作研究項目,名為“大學聯合微電子學項目”(Joint
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Program ,簡稱JUMP),計畫在5年內投資約2億美元,用
於微電子領域的革新發展。DARPA承擔項目經費的40%,私營企業贊助60%。其中,兆赫茲
與感知融合技術研究中心(ComSenTer)正是JUMP研究計畫的子項目之一。
美國政府成立金融公司提供6G發展資金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在2019年3月批准了利用95GHz到3THz之間的(兆赫茲)頻段作
為試驗頻譜,正式啟動6G技術研發。同時,美國政府成立了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
)用於支持6G發展,其首席執行長Adam Boehler。
衛星通訊技術的成熟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倡導用衛星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推出星鏈(Starlink
)計畫,或許該類似的衛星互聯網可能讓美國6G部署如虎添翼。根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批准Starlink計畫,將在高度為550公里和340公里的軌道上佈建高達1.2萬顆通訊
衛星,而目前已完成布署約500顆衛星。
其實,美國可能跳過5G,直接過渡到下世代6G時代,也就是以衛星為基礎而建構的通訊網
路,結合太空衛星發射、遙測、操控及組建技術。而美國在火箭回收再發射、先進晶片及
AI技術方面成熟且領先各國,所以,相當有潛力可直接過渡到6G。
各國發展6G衛星網路
目前,美國、中國、日本、韓國、芬蘭、瑞典、德國、英國等國都已加入6G技術研發的行
列:
日本總務省及通信部2020年4月7日舉行專家會議,發佈2025年日本「6G綜合策略」及關鍵
技術戰略目標,6G將在5年內(到2025)建立關鍵技術目標達30%市佔,旨在確保國際競爭
力。
南韓科學與資通訊部於2020年8月初宣布在2025年之前,將投入2147億韓圜(約1.81億美
元)進行6G研發。南韓政府更加碼,期望在2028年將6G行動網路正式商業化。
芬蘭奧盧大學2018年4月開始與諾基亞公司和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從事一項獲得
2.5億歐元資助的6G研發項目。
歐盟則預計於 2021 年起開始推動 6 年期歐盟計畫,為了將能讓 6G 與 5G+ 連接,以推
動智慧工廠、沉浸式媒體與智能安全的發展。
中國科技部在2019年11月與中國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
學基金委宣布啟動“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華為在美國的研發
子公司Futurewei是美國電信標準組織ATIS的成員之一,參與6G行業標準制定。中興通訊
也表示將與中國聯通在6G領域進行合作。雖然,中國華為及中興正受到美國政府的封殺,
使中國的通信產業受到巨大衝擊,未來如何應變值得關注。
結語
基於通信技術是迭代演進,未來6G仍將與5G做結合,例如:支援設備如電池容量、處理器
運算性能發展,因此6G的早期技術研發與「標準化」將至為重要。美國若要直攻6G網路,
必須更積極主導6G標準技術。
還有,未來6G將進入新的「兆赫茲」頻段,預計頻段區間將達100GHz-10THz,相較於5G的
頻段是3GHz-6GHz,因此6G頻段高且接近光譜頻段,因距離比5G更短以致實際傳遞備受多
因素影響,將有更多基地台需求。隨著6G頻段更高,未來MIMO技術的發展將是 6G的關鍵
。
未來6G新技術,基於大量數據的即時生成和協作處理,商業應用是網路優化,但其他應用
包括國土安全、交通運輸、醫療保健、災害大規模範圍的即時預報(即在事件發生時的預
測和應對能力)。顯然,6G結合AI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也就是說,AI人工智慧將成為
塑造6G未來通訊網路的動力。
3.心得/評論:
美國在5G專利技術上落後中國,不願在6G發展上重蹈覆轍,除了SpaceX的星鏈計畫,美國
政府也資助學術界發展兆赫茲技術。
--
1.原文連結:
https://bit.ly/3aPp4Um
2.原文內容:
美中兩強在通訊科技的高度競爭,也許促使6G將比你想像還要快到來!5G大規模佈建能力
,以中國領先,而美國已錯失機會。而美國以太空衛星的優勢地位企圖發展成具有6G能力
,因此,美國可能跳過5G直接攻6G前進。而這也將對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產生時代變革。
美國30多所大學合作6G技術研發
兆赫茲被認為是6G數據傳輸關鍵技術之一。兆赫茲頻段是指100GHz-10THz,是一個頻率比
5G高出許多的頻段。美國國防部正式宣布資助一個由30多所美國大學組成的合作研究項目
,成立兆赫茲與感知融合技術研究中心(ComSenTer)。
從2016年開始,美國國防部下屬的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與非營利組織半導體研究公
司(SRC)合作,與十多家私營科技企業共同投資6G發展計畫。2018年1月正式宣布資助一
個由30多所美國大學組成的合作研究項目,名為“大學聯合微電子學項目”(Joint
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Program ,簡稱JUMP),計畫在5年內投資約2億美元,用
於微電子領域的革新發展。DARPA承擔項目經費的40%,私營企業贊助60%。其中,兆赫茲
與感知融合技術研究中心(ComSenTer)正是JUMP研究計畫的子項目之一。
美國政府成立金融公司提供6G發展資金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在2019年3月批准了利用95GHz到3THz之間的(兆赫茲)頻段作
為試驗頻譜,正式啟動6G技術研發。同時,美國政府成立了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
)用於支持6G發展,其首席執行長Adam Boehler。
衛星通訊技術的成熟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倡導用衛星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推出星鏈(Starlink
)計畫,或許該類似的衛星互聯網可能讓美國6G部署如虎添翼。根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批准Starlink計畫,將在高度為550公里和340公里的軌道上佈建高達1.2萬顆通訊
衛星,而目前已完成布署約500顆衛星。
其實,美國可能跳過5G,直接過渡到下世代6G時代,也就是以衛星為基礎而建構的通訊網
路,結合太空衛星發射、遙測、操控及組建技術。而美國在火箭回收再發射、先進晶片及
AI技術方面成熟且領先各國,所以,相當有潛力可直接過渡到6G。
各國發展6G衛星網路
目前,美國、中國、日本、韓國、芬蘭、瑞典、德國、英國等國都已加入6G技術研發的行
列:
日本總務省及通信部2020年4月7日舉行專家會議,發佈2025年日本「6G綜合策略」及關鍵
技術戰略目標,6G將在5年內(到2025)建立關鍵技術目標達30%市佔,旨在確保國際競爭
力。
南韓科學與資通訊部於2020年8月初宣布在2025年之前,將投入2147億韓圜(約1.81億美
元)進行6G研發。南韓政府更加碼,期望在2028年將6G行動網路正式商業化。
芬蘭奧盧大學2018年4月開始與諾基亞公司和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從事一項獲得
2.5億歐元資助的6G研發項目。
歐盟則預計於 2021 年起開始推動 6 年期歐盟計畫,為了將能讓 6G 與 5G+ 連接,以推
動智慧工廠、沉浸式媒體與智能安全的發展。
中國科技部在2019年11月與中國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
學基金委宣布啟動“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華為在美國的研發
子公司Futurewei是美國電信標準組織ATIS的成員之一,參與6G行業標準制定。中興通訊
也表示將與中國聯通在6G領域進行合作。雖然,中國華為及中興正受到美國政府的封殺,
使中國的通信產業受到巨大衝擊,未來如何應變值得關注。
結語
基於通信技術是迭代演進,未來6G仍將與5G做結合,例如:支援設備如電池容量、處理器
運算性能發展,因此6G的早期技術研發與「標準化」將至為重要。美國若要直攻6G網路,
必須更積極主導6G標準技術。
還有,未來6G將進入新的「兆赫茲」頻段,預計頻段區間將達100GHz-10THz,相較於5G的
頻段是3GHz-6GHz,因此6G頻段高且接近光譜頻段,因距離比5G更短以致實際傳遞備受多
因素影響,將有更多基地台需求。隨著6G頻段更高,未來MIMO技術的發展將是 6G的關鍵
。
未來6G新技術,基於大量數據的即時生成和協作處理,商業應用是網路優化,但其他應用
包括國土安全、交通運輸、醫療保健、災害大規模範圍的即時預報(即在事件發生時的預
測和應對能力)。顯然,6G結合AI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也就是說,AI人工智慧將成為
塑造6G未來通訊網路的動力。
3.心得/評論:
美國在5G專利技術上落後中國,不願在6G發展上重蹈覆轍,除了SpaceX的星鏈計畫,美國
政府也資助學術界發展兆赫茲技術。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20-08-28T04:54
at 2020-08-28T04:54
By Hardy
at 2020-08-29T18:06
at 2020-08-29T18:06
By Zenobia
at 2020-09-02T02:16
at 2020-09-02T02:16
By Elvira
at 2020-09-02T23:53
at 2020-09-02T23:53
By Eartha
at 2020-09-06T23:28
at 2020-09-06T23:28
By Charlie
at 2020-09-09T05:45
at 2020-09-09T05:45
By Una
at 2020-09-13T01:19
at 2020-09-13T01:19
By Agnes
at 2020-09-16T02:33
at 2020-09-16T02:33
By George
at 2020-09-17T02:28
at 2020-09-17T02:28
By Susan
at 2020-09-18T15:07
at 2020-09-18T15:07
By Bethany
at 2020-09-20T07:58
at 2020-09-20T07:58
By Christine
at 2020-09-23T06:40
at 2020-09-23T06:40
By Isla
at 2020-09-26T18:45
at 2020-09-26T18:45
By Rosalind
at 2020-09-27T13:57
at 2020-09-27T13:57
By James
at 2020-10-01T12:46
at 2020-10-01T12:46
By George
at 2020-10-04T04:43
at 2020-10-04T04:43
By Carol
at 2020-10-08T12:30
at 2020-10-08T12:30
By Jessica
at 2020-10-10T11:02
at 2020-10-10T11:02
By Emma
at 2020-10-14T08:13
at 2020-10-14T08:13
By Vanessa
at 2020-10-17T12:22
at 2020-10-17T12:22
By Oliver
at 2020-10-21T23:07
at 2020-10-21T23:07
By Necoo
at 2020-10-25T01:03
at 2020-10-25T01:03
By Caroline
at 2020-10-29T19:57
at 2020-10-29T19:57
By Kyle
at 2020-10-30T14:07
at 2020-10-30T14:07
By Audriana
at 2020-11-03T04:00
at 2020-11-03T04:00
By Candice
at 2020-11-04T03:27
at 2020-11-04T03:27
By Enid
at 2020-11-04T05:24
at 2020-11-04T05:24
By Isla
at 2020-11-07T04:09
at 2020-11-07T04:09
By Dinah
at 2020-11-10T21:52
at 2020-11-10T21:52
By Megan
at 2020-11-11T20:35
at 2020-11-11T20:35
By Anthony
at 2020-11-12T09:51
at 2020-11-12T09:51
By Joe
at 2020-11-15T18:39
at 2020-11-15T18:39
By Linda
at 2020-11-16T17:39
at 2020-11-16T17:39
By Jessica
at 2020-11-21T10:22
at 2020-11-21T10:22
By Linda
at 2020-11-22T16:05
at 2020-11-22T16:05
By Kama
at 2020-11-22T18:56
at 2020-11-22T18:56
By Elizabeth
at 2020-11-27T17:02
at 2020-11-27T17:02
By Kumar
at 2020-11-28T21:23
at 2020-11-28T21:23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12-02T08:44
at 2020-12-02T08:44
By Gilbert
at 2020-12-03T13:56
at 2020-12-03T13:56
By Hamiltion
at 2020-12-06T09:35
at 2020-12-06T09:35
By Frederic
at 2020-12-08T19:34
at 2020-12-08T19:34
By Irma
at 2020-12-11T02:26
at 2020-12-11T02:26
By Olga
at 2020-12-13T22:14
at 2020-12-13T22:14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12-17T16:15
at 2020-12-17T16:15
By Mia
at 2020-12-21T04:15
at 2020-12-21T04:15
By Catherine
at 2020-12-21T08:55
at 2020-12-21T08:55
By Dinah
at 2020-12-25T20:35
at 2020-12-25T20:35
By Erin
at 2020-12-26T01:37
at 2020-12-26T01:37
By David
at 2020-12-26T17:37
at 2020-12-26T17:37
By Damian
at 2020-12-30T02:40
at 2020-12-30T02:40
By Heather
at 2021-01-01T21:06
at 2021-01-01T21:06
By Noah
at 2021-01-03T22:39
at 2021-01-03T22:39
By Lydia
at 2021-01-04T10:12
at 2021-01-04T10:12
By Erin
at 2021-01-05T19:26
at 2021-01-05T19:26
By Eartha
at 2021-01-09T16:54
at 2021-01-09T16:54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1-12T05:28
at 2021-01-12T05:28
By Caroline
at 2021-01-12T19:51
at 2021-01-12T19:51
Related Posts
神州控股2020上半年淨利增長921倍
By Agatha
at 2020-08-27T13:32
at 2020-08-27T13:32
6261久元 多
By Gilbert
at 2020-08-27T13:12
at 2020-08-27T13:12
永豐金(2890)跟宏全(9939)
By Lily
at 2020-08-27T12:58
at 2020-08-27T12:58
三檔即將配息股票請益
By Oscar
at 2020-08-27T12:42
at 2020-08-27T12:42
若搞定電池業務中國市場特斯拉目標價3500
By Eartha
at 2020-08-27T12:03
at 2020-08-27T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