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債務越陷越深 原因竟是全球化 - 股票

By Frederic
at 2017-05-31T08:44
at 2017-05-31T08:44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超過一行或過長必須縮網址):
http://news.cnyes.com/news/id/3822574
2.原文內容:
美國人債務越陷越深 原因竟是全球化
儘管美國決策官員持續針對全球化的優缺點爭辯不休,但顯然國際貿易已經不再是以往所
認為的繁榮的力量。
雖然貿易有助提升收入並強化經濟成長,却也對美國的製造業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近來的
數據顯示,美國的製造業陷入了嚴重經濟困境,包括高失業率與高未充份就業率。
與美國其他行業的人相較,製造業族群的債務也越陷越深。由 2000 至 2007 年,即大衰
退前的數年,美國家庭總債務增加了一倍。該債務於 2008 年攀上了高點,接近 13 兆美
元。但這項債務的槓桿分布並不平均。在工作機會移往了海外的製造業地區,家庭債務增
加了 20% 至 30%。換言之,在這段期間,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家庭債務可歸因於中國與
其他低薪國家的進口競爭。
但研究顯示,對債務的需求也是一項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研究還顯示,這些家庭債務
中,有大部份可直接歸咎於全球化。
仔細追究原因,其實並不困難。由於工廠關閉,製造業工作移往海外,許多美國人 -- 尤
其是沒有大學文憑的藍領勞工 -- 沒有了薪水。所以, 他們不得不借債度日。這類借款
大多是以房屋貸款或抵押貸款再融資方式進行。
理論上,這是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當民眾需要時,理應可以借款,用房屋做抵押亦屬合
理,尤其是當房價上漲時。
然而,許多美國人家庭債務過重,當房價下跌,他們無法再靠抵押房屋融資,維持正常開
銷。債務重担變得無法持續。數百萬美國人的抵押貸款因而違約。
不久前,經濟學家認為,國際貿易對全球成長只屬利多。的確,自由貿易可以開放市場,
領導經濟發展,然而,却也具有實際成本,在部份地區,代價甚至慘痛。許多美國人失去
了工作與收入。他們失去了房子,深陷負債。
決策官員學到的教訓清楚明顯:全球化有贏家,也有輸家。我們不能對另一半視而不見。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滿20字):
美國也陷入中產階級減少的困境
全球化有贏家也有輸家
--
http://news.cnyes.com/news/id/3822574
2.原文內容:
美國人債務越陷越深 原因竟是全球化
儘管美國決策官員持續針對全球化的優缺點爭辯不休,但顯然國際貿易已經不再是以往所
認為的繁榮的力量。
雖然貿易有助提升收入並強化經濟成長,却也對美國的製造業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近來的
數據顯示,美國的製造業陷入了嚴重經濟困境,包括高失業率與高未充份就業率。
與美國其他行業的人相較,製造業族群的債務也越陷越深。由 2000 至 2007 年,即大衰
退前的數年,美國家庭總債務增加了一倍。該債務於 2008 年攀上了高點,接近 13 兆美
元。但這項債務的槓桿分布並不平均。在工作機會移往了海外的製造業地區,家庭債務增
加了 20% 至 30%。換言之,在這段期間,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家庭債務可歸因於中國與
其他低薪國家的進口競爭。
但研究顯示,對債務的需求也是一項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研究還顯示,這些家庭債務
中,有大部份可直接歸咎於全球化。
仔細追究原因,其實並不困難。由於工廠關閉,製造業工作移往海外,許多美國人 -- 尤
其是沒有大學文憑的藍領勞工 -- 沒有了薪水。所以, 他們不得不借債度日。這類借款
大多是以房屋貸款或抵押貸款再融資方式進行。
理論上,這是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當民眾需要時,理應可以借款,用房屋做抵押亦屬合
理,尤其是當房價上漲時。
然而,許多美國人家庭債務過重,當房價下跌,他們無法再靠抵押房屋融資,維持正常開
銷。債務重担變得無法持續。數百萬美國人的抵押貸款因而違約。
不久前,經濟學家認為,國際貿易對全球成長只屬利多。的確,自由貿易可以開放市場,
領導經濟發展,然而,却也具有實際成本,在部份地區,代價甚至慘痛。許多美國人失去
了工作與收入。他們失去了房子,深陷負債。
決策官員學到的教訓清楚明顯:全球化有贏家,也有輸家。我們不能對另一半視而不見。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滿20字):
美國也陷入中產階級減少的困境
全球化有贏家也有輸家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06-01T15:15
at 2017-06-01T15:15

By Jack
at 2017-06-02T11:36
at 2017-06-02T11:36

By Hedwig
at 2017-06-03T16:52
at 2017-06-03T16:52

By Enid
at 2017-06-06T09:40
at 2017-06-06T09:40

By Harry
at 2017-06-07T05:01
at 2017-06-07T05:01

By Necoo
at 2017-06-10T22:45
at 2017-06-10T22:45

By Agnes
at 2017-06-13T00:22
at 2017-06-13T00:22

By Olivia
at 2017-06-16T14:03
at 2017-06-16T14:03

By Charlotte
at 2017-06-20T13:15
at 2017-06-20T13:15

By Kristin
at 2017-06-23T02:30
at 2017-06-23T02:30

By Connor
at 2017-06-24T18:28
at 2017-06-24T18:28

By Frederic
at 2017-06-25T20:36
at 2017-06-25T20:36

By Kelly
at 2017-06-28T07:11
at 2017-06-28T07:11

By Vanessa
at 2017-06-30T15:18
at 2017-06-30T15:18

By Hedda
at 2017-07-04T11:58
at 2017-07-04T11:58

By William
at 2017-07-07T20:26
at 2017-07-07T20:26

By Eartha
at 2017-07-12T02:58
at 2017-07-12T02:58

By Christine
at 2017-07-13T13:22
at 2017-07-13T13:22

By Ingrid
at 2017-07-14T13:52
at 2017-07-14T13:52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7-16T13:08
at 2017-07-16T13:08

By Tracy
at 2017-07-18T01:25
at 2017-07-18T01:25

By Callum
at 2017-07-18T16:35
at 2017-07-18T16:35

By Jessica
at 2017-07-22T00:10
at 2017-07-22T00:10

By Franklin
at 2017-07-25T17:25
at 2017-07-25T17:25

By Hedda
at 2017-07-26T04:38
at 2017-07-26T04:38

By Mia
at 2017-07-30T09:40
at 2017-07-30T09:40

By Edith
at 2017-08-01T16:46
at 2017-08-01T16:46

By Doris
at 2017-08-05T15:33
at 2017-08-05T15:33

By Dinah
at 2017-08-09T19:39
at 2017-08-09T19:39

By Thomas
at 2017-08-12T06:46
at 2017-08-12T06:46

By Audriana
at 2017-08-15T06:32
at 2017-08-15T06:32

By Thomas
at 2017-08-15T22:06
at 2017-08-15T22:06

By Ophelia
at 2017-08-17T09:52
at 2017-08-17T09:52
Related Posts
必翔(1729)與必翔電(6551)公司治理分析

By Selena
at 2017-05-31T06:37
at 2017-05-31T06:37
神達 3706

By Rachel
at 2017-05-31T05:18
at 2017-05-31T05:18
10年崩盤論

By James
at 2017-05-31T04:41
at 2017-05-31T04:41
元大滬深2x 基金連結滬深300問題

By Ophelia
at 2017-05-31T00:17
at 2017-05-31T00:17
東陽 1319

By Bethany
at 2017-05-30T23:08
at 2017-05-30T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