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擬立法限制股票回購 - 股票

By Oliver
at 2019-02-05T18:48
at 2019-02-05T18:48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紐約時報原文
Schumer and Sanders: Limit Corporate Stock Buybacks
https://www.nytimes.com/2019/02/03/opinion/chuck-schumer-bernie-sanders.html
華爾街見聞中文報導
瞄准美股“大杀器”?美国会民主党领袖拟立法限制股票回购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78784
2.原文內容:
(直接轉華爾街建文的中文報導全文,有疑慮者可自行於上面NYT連結複查原文)
被視為美股牛市一大推手的股票回購可能受到國會立法限制。
當地時間4日周一,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Charles Schumer和另一頗有影響的民主黨參議
員、曾參加2016年總統競選的Bernie Sanders共同在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中公布,計劃提
出議案,發起立法投票,要求美股上市公司在回購股票以前先解決自身員工和社群的需要
。
Schumer和Sanders稱,他們的議案將給上市公司回購設定前提條件,提出要滿足對員工和
企業長期實力的最低投資要求,比如對所有員工提供15美元的最低時薪、七天的帶薪假、
得當的養老金,以及更可靠的醫療福利。
他們表示,上述議案的目標是抑制企業過度依賴回購,同時刺激企業資本的有生產力投資
。考慮到如果限制回購,有些企業可能轉向加大派息,他們也在慎重考慮限制企業分紅,
尤其是利用稅收政策。
對於為何提出上述議案,兩位議員稱,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股票回購並未惠及大多數美
國民眾,回購推升了股價,大部分好處都留給了股東和企業高管,而不是員工。二是回購
限制了企業在研發、設備、提高薪資、員工培訓、退休金等方面重新分配利潤的能力。
他們舉例稱,沃爾瑪最近計劃投入200億美元回購,但同時還裁員幾千名員工、關閉幾十
家山姆會員店。Roosevelt Institute的分析顯示,沃爾瑪這些回購股票的資金可能足以
讓每名員工的時薪都提升到15美元。哈雷戴維森也提出1500萬美元回購,但將關閉在堪薩
斯城的一家工廠。
他們還提到富國銀行,稱這家美國第三大銀行斥資幾十億美元回購,卻宣布要裁員。華爾
街見聞注意到,去年11月,富國銀行公布,計劃到2020年裁員10%。按截至去年9月30日富
國銀行的員工總數估算,這意味著要裁員超過2.6萬人。
Schumer和Sanders稱:“在貧富差距極大的環境下,有盈利能力的大企業一邊裁員一邊投
入幾十億美元進一步提高公司股價,讓少數富人變得更富有,美國人應該感到憤怒。”
CNBC報道指出,這不是民主黨議員第一次計劃限制企業回購股票。去年,民主黨參議員
Tammy Baldwin就尋求禁止企業在公開市場回購。
去年6月,包括Schumer和Baldwin在內的十幾位議員致信美國證監會主席,敦促他就十多
年來未變動過的回購法規公開征詢意見。當時他們提到,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發現,2004
年到2014年,美國最大規模的那些企業將51%的利潤都用於回購。
華爾街見聞專欄作者Kevin策略研究的上月末文章指出,金融危機以來,美股年均回購金
額4800億美元,市值占比3%;2018年得益於稅改後海外資金大量回流,前三季度回購已達
5725億美元,同比創新高。
文章稱,從股價角度看,美股公司宣布回購會對短期股價產生直接提振效果;而高回購公
司的表現也要明顯好於低回購公司。
從盈利角度看,粗略測算,2011年以來標普500指數~151%的全收益回報中,回購貢獻其中
6個百分點。當盈利增長疲弱時(2014-16年),回購甚至是EPS增長的主導,但最近兩年
卻不是主要貢獻。2018年回購得益於稅改後海外資金大幅回流推動而顯著增加,而對於
2018年超過20%的EPS增速貢獻僅約2個百分點。
3.心得/評論:
原本以為民主黨轉左的速度不如共和黨轉右的速度
現在來看有點太樂觀了
會不會變成今年美股最大的黑天鵝實在難講......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Steve
at 2019-02-06T15:43
at 2019-02-06T15:43

By Zenobia
at 2019-02-07T10:34
at 2019-02-07T10:34

By John
at 2019-02-08T17:06
at 2019-02-08T17:06

By Mason
at 2019-02-10T15:21
at 2019-02-10T15:21

By Zora
at 2019-02-13T18:56
at 2019-02-13T18:5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2-15T20:27
at 2019-02-15T20:27

By Irma
at 2019-02-19T12:54
at 2019-02-19T12:54

By Franklin
at 2019-02-22T09:22
at 2019-02-22T09:22

By Wallis
at 2019-02-25T19:31
at 2019-02-25T19:31

By Edwina
at 2019-03-02T12:50
at 2019-03-02T12:50

By Isabella
at 2019-03-03T08:41
at 2019-03-03T08:41

By Dinah
at 2019-03-04T12:34
at 2019-03-04T12:34

By Vanessa
at 2019-03-06T04:55
at 2019-03-06T04:55

By Carol
at 2019-03-07T19:04
at 2019-03-07T19:04
Related Posts
把股利持續投入金融股是否有很強複利效果

By Vanessa
at 2019-02-05T16:45
at 2019-02-05T16:45
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報究竟能不能相信?

By Bethany
at 2019-02-05T16:29
at 2019-02-05T16:29
中民投的千鈞一髮時刻:3000億資產還不

By Kyle
at 2019-02-05T14:25
at 2019-02-05T14:25
為何美股這幾天這麼死魚??

By Iris
at 2019-02-05T13:33
at 2019-02-05T13:33
川普:美中朝達成協議的機會很大

By George
at 2019-02-05T13:10
at 2019-02-05T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