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互祭關稅箝制 瑞銀:台韓電子業可收 - 股票

By Gilbert
at 2019-06-04T15:37
at 2019-06-04T15:37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bit.ly/2Z7aoco
2.原文內容:
美中互祭關稅箝制 瑞銀:台韓電子業可收漁翁之利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2019/06/04 14:43
美中貿易戰蔓延,改寫相關市場供應鏈生態,瑞銀認為,美國對中國祭出關稅大刀是為降
低中國進口商品,而此舉讓台灣與韓國電子業因此受惠,去年 9 月後原本由中國供應的
商品,可望改由台、韓接手供應。
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Paul Donovan 表示,美國祭出加徵關稅手段後,降低中
國電子市場在美的市占率,改由韓國、台灣接手,去年 9 月關稅生效前,美國進口商提
前囤積了大量中國進口商品,但 9 月後市場流向韓國及台灣供應商。
此外,越南與墨西哥在美市占率也明顯提升,其中墨西哥輸往美國的電子產品、風力發電
機與汽車零件市占率明顯提升,另外,連特殊資料處理裝置(DPU)的市占率上升;越南
也在電子產品(像 modem 數據市場佔比也有所增加。
這看來十分合理。墨西哥早已是美國主要的汽車零件供應國。另外,墨西哥在特殊資料處
理裝置(DPU)的市佔率上升,這也是中國佔比下降的市場。不過,在關稅戰開始前,墨
西哥在這個領域的佔比已經上升,因此,與中美貿易爭端的關係似乎不大。越南也爭得部
份中國失去的手袋出口市場,並且在電子產品的市場占比也有增加趨勢。
至於印尼與泰國一直被視為低成本生產基地的替代選擇,但瑞銀認為,這兩個市場目前並
未自中國手中拿下太多市占率,但或許日後可能在供應鏈重新調整下,可望推升市占率成
長。
3.心得/評論:
到底是FED和瑞銀分析的有理,還是郭董講的對?
換個角度看,或許不衝突,FED和瑞銀講的是台灣。而郭董的慘業都在中國,當然不受益。
--
https://bit.ly/2Z7aoco
2.原文內容:
美中互祭關稅箝制 瑞銀:台韓電子業可收漁翁之利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2019/06/04 14:43
美中貿易戰蔓延,改寫相關市場供應鏈生態,瑞銀認為,美國對中國祭出關稅大刀是為降
低中國進口商品,而此舉讓台灣與韓國電子業因此受惠,去年 9 月後原本由中國供應的
商品,可望改由台、韓接手供應。
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Paul Donovan 表示,美國祭出加徵關稅手段後,降低中
國電子市場在美的市占率,改由韓國、台灣接手,去年 9 月關稅生效前,美國進口商提
前囤積了大量中國進口商品,但 9 月後市場流向韓國及台灣供應商。
此外,越南與墨西哥在美市占率也明顯提升,其中墨西哥輸往美國的電子產品、風力發電
機與汽車零件市占率明顯提升,另外,連特殊資料處理裝置(DPU)的市占率上升;越南
也在電子產品(像 modem 數據市場佔比也有所增加。
這看來十分合理。墨西哥早已是美國主要的汽車零件供應國。另外,墨西哥在特殊資料處
理裝置(DPU)的市佔率上升,這也是中國佔比下降的市場。不過,在關稅戰開始前,墨
西哥在這個領域的佔比已經上升,因此,與中美貿易爭端的關係似乎不大。越南也爭得部
份中國失去的手袋出口市場,並且在電子產品的市場占比也有增加趨勢。
至於印尼與泰國一直被視為低成本生產基地的替代選擇,但瑞銀認為,這兩個市場目前並
未自中國手中拿下太多市占率,但或許日後可能在供應鏈重新調整下,可望推升市占率成
長。
3.心得/評論:
到底是FED和瑞銀分析的有理,還是郭董講的對?
換個角度看,或許不衝突,FED和瑞銀講的是台灣。而郭董的慘業都在中國,當然不受益。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Poppy
at 2019-06-08T16:42
at 2019-06-08T16:42

By Audriana
at 2019-06-09T15:54
at 2019-06-09T15:54

By Megan
at 2019-06-13T23:41
at 2019-06-13T23:41

By Kelly
at 2019-06-15T10:50
at 2019-06-15T10:50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6-18T23:31
at 2019-06-18T23:31

By Iris
at 2019-06-22T20:22
at 2019-06-22T20:22

By Daniel
at 2019-06-25T10:14
at 2019-06-25T10:14

By Jack
at 2019-06-26T17:43
at 2019-06-26T17:43

By Charlie
at 2019-06-30T20:17
at 2019-06-30T20:17

By Regina
at 2019-07-01T12:57
at 2019-07-01T12:57

By Steve
at 2019-07-06T05:48
at 2019-07-06T05:48

By Valerie
at 2019-07-07T17:00
at 2019-07-07T17:00

By Kumar
at 2019-07-10T10:02
at 2019-07-10T10:02

By Franklin
at 2019-07-12T15:09
at 2019-07-12T15:09
Related Posts
台灣壽險業者恐成美債市場的一大威脅,甚

By Elizabeth
at 2019-06-04T15:14
at 2019-06-04T15:14
108年06月04日 三大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

By Edith
at 2019-06-04T14:57
at 2019-06-04T14:57
大盤

By Hedwig
at 2019-06-04T14:45
at 2019-06-04T14:45
COF產業面臨結構性轉變 郭明錤示警頎邦、

By Sarah
at 2019-06-04T14:30
at 2019-06-04T14:30
2019/06/04 盤後閒聊

By Madame
at 2019-06-04T14:00
at 2019-06-04T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