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的瓶頸 - 經濟

By Quintina
at 2007-05-03T10:14
at 2007-05-03T10:1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ditya (行安之心亦安之NN )》之銘言:
: 閣下您嚴重了,小弟主要是表達現代的總體經濟學相較於物理學..化學..等自然科學
: ,相較之下,實在落伍了不少,就拿物理學來說,我們現在至少已經可以預測的出地球
: 與太陽間的距離,並且絲毫不差,然而總體經濟學呢?能夠精準的預測出經濟問題何時
: 發生,並提供良好的解決之道嗎?應該很難吧?所以我說現在的總體經濟學可說是討論一
: 個象牙塔裏面的東西,而很多裡面的東西是一個理想的東西,因為簡化以後好做科學分
: 析,但是假如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分析能力是有限的,很難做科學研究,可是你可以做
: 哲學研究,科學一定要很definite,要difine,像數學一樣每個東西well-difined,
: 是well-proved,然後才可以derived,那個是為了科學方法研究方便,但是把它拿來做
: 總體經濟學的研究,可不代表經濟,這是兩回事情,它是推測,模擬的,因為現在的
: 總體經濟學講得根本不是要解決經濟的問題,只是要作exercise,因為基本原理就是
: 象牙塔的方法,所以也是象牙塔的解決方式,變得不實際,這是方法論的問題。
: 我想,我要表達的就這些,應該很明確了,我也很懶的再回文了XD
板上許多網友知道我是專門研究總體經濟理論的研究生,我覺得我是遇到瓶頸,
但是不覺得總體經濟學是落伍的科學,看到文章標題,原本以為我遇到救星,
後來看到原Po的回覆,更了解他的意思。我無意根別人筆戰,只是這個
版很多學經濟的同學在看,我認為比較中肯的意見對他們會比較好,
所以寫了這篇文章。
我認為總體經濟理論的發展遇到瓶頸和總體經濟學是落伍的科學是兩碼子
的事,誠如l大說的,哪個學科的研究不遇到瓶頸?就原Po的論點,我覺
得需要說清楚的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是不同,因此不能
用自然科學的標準去套用在社會科學之上。特別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
是自然物理,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人和其組成的社會,他們的規律性是
有差異,自然造成的規則與人行為上的規則,兩者的規律性有很大不同,
跟自然現象相比,人類行為有很多是無法預測,假如要拿自然科學的標準
來衡量社會科學預測的準確性,我認為太嚴苛,因此以此標準用在總體經
濟學上而認定他落伍,我認為是失當的。
我認為科學的定義應該是使用科學方法研究某一事物,其基本程序為
:觀察現象並蒐集資料、分類與分析事實、形成法則並嘗試發展和檢驗用
來解釋其通則的假說。因為人多變的特性,所以無法像自然科學的實驗那
樣,對變項予以嚴謹的控制、形成明確的法則、並且能對研究結果加以重
覆驗證。特別是總體經濟學,他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的可以重覆實驗過程
,驗證結果,這的確是他的瓶頸,原Po對於論文中的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
效果,因為它的確無法拿真實的社會來重覆實驗,而質疑其效果,我認為
這是很正當的質疑,但是假如因為他無法由真實社會中拿來實驗而說他落
伍的科學也是失當。
至於假設不符事實,在我印象中,這在自然科學中也是有的,例如:
有很多結論都是建立在真空狀態的假設上,然而這些理論在地球上就因此
減損其價值嗎?答案是沒有。前面提到人類的行為是多變的,我認為假設
用來規範其研究範圍是有必要的,例如:假設人類行為是理性,其表示其
理論發展出來的通則就是解釋理性行為,而對於非理性的行為可能不適用
。我認為一個做過經濟學研究,寫過經濟學論文的人,應該知道假設設定
的來龍去脈,假如對於因為假設不符實際就斷定總體經濟學不科學的人,
我猜這樣的人似乎不太了解假設在經濟理論的實用性,有時假設的由來是
要獲得一確切的答案的妥協,也有原始的意涵在(它是有經濟涵義的),當
然,我認同這是一個研究瓶頸,它符合原Po網友的標題,然而,我要說原
Po的網友似乎沒有掌握現在總體經濟學的動向,全世界那麼多聰明人在搞
總體經濟理論,一定有人會挑戰這個瓶頸,例如:政治大學經濟系陳樹衡
教授所領導的人工智慧經濟學研究中心,他們的理念之一就是把經濟模型
設計得更貼近事實。以我的了解,當模型的設計越貼近事實,模型的複雜
度就越加提高,要獲得結果就需要更強的計算能力,這在沒有電腦的時代
,這種模型大概就解不出來,拜科技進步所賜,這種模型可以透過電腦的
運算解出。當然,這種模型就無法用人的腦袋推出結果,這就是模型貼近
事實的一個代價。這樣看來總體經濟學落伍嗎?假如掌握現在總體經濟學
研究動脈,就會知道他一點都不落伍,而且繼續成長。(唉!我總覺得我學
不完的感覺)
在我印想中有兩本批評總體經濟學,它是翻譯書:
流砂上的現代經濟
作者 佘羅 (Thurow, Lester C.)
譯者 顏吉利,陳坤銘
長河出版社
大審判 : 經濟學的謊言和迷思
作者 史可生 (Skousen,Mark)
譯者 沈中華,王儷容
商周文化
我覺得書中有些意見比原Po的見解中肯,然而盡信書不如無書,我也提醒
有興趣的網友,書中也有許多我不同意的地方,我認為這兩本書考驗著我
對總體經濟學的認識。
峰兒^^
--
: 閣下您嚴重了,小弟主要是表達現代的總體經濟學相較於物理學..化學..等自然科學
: ,相較之下,實在落伍了不少,就拿物理學來說,我們現在至少已經可以預測的出地球
: 與太陽間的距離,並且絲毫不差,然而總體經濟學呢?能夠精準的預測出經濟問題何時
: 發生,並提供良好的解決之道嗎?應該很難吧?所以我說現在的總體經濟學可說是討論一
: 個象牙塔裏面的東西,而很多裡面的東西是一個理想的東西,因為簡化以後好做科學分
: 析,但是假如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分析能力是有限的,很難做科學研究,可是你可以做
: 哲學研究,科學一定要很definite,要difine,像數學一樣每個東西well-difined,
: 是well-proved,然後才可以derived,那個是為了科學方法研究方便,但是把它拿來做
: 總體經濟學的研究,可不代表經濟,這是兩回事情,它是推測,模擬的,因為現在的
: 總體經濟學講得根本不是要解決經濟的問題,只是要作exercise,因為基本原理就是
: 象牙塔的方法,所以也是象牙塔的解決方式,變得不實際,這是方法論的問題。
: 我想,我要表達的就這些,應該很明確了,我也很懶的再回文了XD
板上許多網友知道我是專門研究總體經濟理論的研究生,我覺得我是遇到瓶頸,
但是不覺得總體經濟學是落伍的科學,看到文章標題,原本以為我遇到救星,
後來看到原Po的回覆,更了解他的意思。我無意根別人筆戰,只是這個
版很多學經濟的同學在看,我認為比較中肯的意見對他們會比較好,
所以寫了這篇文章。
我認為總體經濟理論的發展遇到瓶頸和總體經濟學是落伍的科學是兩碼子
的事,誠如l大說的,哪個學科的研究不遇到瓶頸?就原Po的論點,我覺
得需要說清楚的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是不同,因此不能
用自然科學的標準去套用在社會科學之上。特別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
是自然物理,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人和其組成的社會,他們的規律性是
有差異,自然造成的規則與人行為上的規則,兩者的規律性有很大不同,
跟自然現象相比,人類行為有很多是無法預測,假如要拿自然科學的標準
來衡量社會科學預測的準確性,我認為太嚴苛,因此以此標準用在總體經
濟學上而認定他落伍,我認為是失當的。
我認為科學的定義應該是使用科學方法研究某一事物,其基本程序為
:觀察現象並蒐集資料、分類與分析事實、形成法則並嘗試發展和檢驗用
來解釋其通則的假說。因為人多變的特性,所以無法像自然科學的實驗那
樣,對變項予以嚴謹的控制、形成明確的法則、並且能對研究結果加以重
覆驗證。特別是總體經濟學,他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的可以重覆實驗過程
,驗證結果,這的確是他的瓶頸,原Po對於論文中的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
效果,因為它的確無法拿真實的社會來重覆實驗,而質疑其效果,我認為
這是很正當的質疑,但是假如因為他無法由真實社會中拿來實驗而說他落
伍的科學也是失當。
至於假設不符事實,在我印象中,這在自然科學中也是有的,例如:
有很多結論都是建立在真空狀態的假設上,然而這些理論在地球上就因此
減損其價值嗎?答案是沒有。前面提到人類的行為是多變的,我認為假設
用來規範其研究範圍是有必要的,例如:假設人類行為是理性,其表示其
理論發展出來的通則就是解釋理性行為,而對於非理性的行為可能不適用
。我認為一個做過經濟學研究,寫過經濟學論文的人,應該知道假設設定
的來龍去脈,假如對於因為假設不符實際就斷定總體經濟學不科學的人,
我猜這樣的人似乎不太了解假設在經濟理論的實用性,有時假設的由來是
要獲得一確切的答案的妥協,也有原始的意涵在(它是有經濟涵義的),當
然,我認同這是一個研究瓶頸,它符合原Po網友的標題,然而,我要說原
Po的網友似乎沒有掌握現在總體經濟學的動向,全世界那麼多聰明人在搞
總體經濟理論,一定有人會挑戰這個瓶頸,例如:政治大學經濟系陳樹衡
教授所領導的人工智慧經濟學研究中心,他們的理念之一就是把經濟模型
設計得更貼近事實。以我的了解,當模型的設計越貼近事實,模型的複雜
度就越加提高,要獲得結果就需要更強的計算能力,這在沒有電腦的時代
,這種模型大概就解不出來,拜科技進步所賜,這種模型可以透過電腦的
運算解出。當然,這種模型就無法用人的腦袋推出結果,這就是模型貼近
事實的一個代價。這樣看來總體經濟學落伍嗎?假如掌握現在總體經濟學
研究動脈,就會知道他一點都不落伍,而且繼續成長。(唉!我總覺得我學
不完的感覺)
在我印想中有兩本批評總體經濟學,它是翻譯書:
流砂上的現代經濟
作者 佘羅 (Thurow, Lester C.)
譯者 顏吉利,陳坤銘
長河出版社
大審判 : 經濟學的謊言和迷思
作者 史可生 (Skousen,Mark)
譯者 沈中華,王儷容
商周文化
我覺得書中有些意見比原Po的見解中肯,然而盡信書不如無書,我也提醒
有興趣的網友,書中也有許多我不同意的地方,我認為這兩本書考驗著我
對總體經濟學的認識。
峰兒^^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07-05-05T04:29
at 2007-05-05T04:29

By George
at 2007-05-06T04:43
at 2007-05-06T04:43

By Rebecca
at 2007-05-06T11:43
at 2007-05-06T11:43

By Edith
at 2007-05-06T18:15
at 2007-05-06T18:15

By Robert
at 2007-05-07T13:08
at 2007-05-07T13:08

By Rae
at 2007-05-12T07:35
at 2007-05-12T07:35

By Hardy
at 2007-05-13T00:43
at 2007-05-13T00:43
Related Posts
邊際效用

By Elizabeth
at 2007-05-03T02:11
at 2007-05-03T02:11
邊際效用

By Edwina
at 2007-05-03T01:31
at 2007-05-03T01:31
各經

By Sandy
at 2007-05-02T23:36
at 2007-05-02T23:36
外匯存底用作政府對內支出

By Rebecca
at 2007-05-02T21:29
at 2007-05-02T21:29
各經

By Olive
at 2007-05-02T19:12
at 2007-05-02T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