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彭總裁的第二封信請央行再仔細研究日本 - 投資
By Caitlin
at 2013-12-29T16:50
at 2013-12-29T16:50
Table of Contents
讀完台灣央行總裁日前發表的公開信,心中感慨萬千!真心希望彭總裁能以台灣百姓為念!因為這是一篇頗值得討論的新聞稿!
貶值是否有助益於經濟,彭總裁總用進口商與出口商角度來說,但這樣的回答,的確格局是小了,因為貶值能做的不只於此!來看看日本吧!
以日本來說,也許國人不清楚,這一年的貶值對日本經濟整體助益有多大?
日本內閣府公布的經濟成長率,跟去年同期相比,前三季依序為0.1%、1.2%、2.4%,
也就是說隨著日幣從1美元兌換85日幣,變成1美元換成104日幣,經濟成長率幾乎是用翻倍
來說!對比相同算法,台灣根據主計總處公布今年實質GDP(國內生產毛額)年增率前三季
依序分別為1.44% 2.69% 1.66%,一下高一下低不說,第二季到第三季下跌幅度之大,令人昨舌!
令人不解的是,在央行提供的資料中,竟如此寫描述日本經濟這一年的復甦「11月14日,
日本發表本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 (Q/Q)由第2季的0.9%降為0.5%,其原因為消費不振及商品
貿易逆差擴大,致日圓對美元匯率再由99.74貶至100.17。」
請問彭總裁,什麼時候官方(參閱健全匯率政策及穩健經濟發展報告增修版)看經濟成長率
,是改看逐季增長(Q/Q)?如果要用季增年率(SAAR),日本數據可是更亮眼,前三季分別為
4.5%、3.6%、1.1%,而台灣呢?按照這算法,根據主計處公布-2.38%、3.05%、1.07%,看
到了嗎?台灣連日本的車尾燈都看不到,人家幾乎是每一季完勝台灣阿!
好,大家總說貶值的大餅只會肥了老闆,事實上,貶值所帶來的財富效應,連政府都受惠!
先看台灣,台灣今年前十月總稅收年增率不到1%,其中所得稅衰退3%,至於日本同期總稅收則是成長3.6%,所得稅則是增加5.2%。
從經濟成長率到稅收,到股市(目前創六年新高),日本一整年的整體表現,已經是一個活生生範例,事實上日本走的就是美國和英國在金融海嘯發生後,所採取的貶值刺激通膨作法,但央行只把重點放在管理物價上,甚至以低通膨為傲,但台灣經濟成長率現在掉到不到2%,就算CPI剩下1%又有什麼用,因為明眼人都知道,統計上的低通膨不等於實際生活上的低物價!
許多台灣年輕人跑去香港、新加坡等高物價國家,不就是認為物價雖高但薪水更高,但彭總裁卻把通膨壓死當作畢生志業,連美國聯準會都刻意創造通膨之際,試圖讓CPI往2%靠攏,請問彭總裁,你覺得台灣有比美國更好條件可以靠低通膨過日子嗎?
最後補上一則剛出爐的新聞,「以往到日本購物,除了電器與服飾可享免稅,深受女性喜愛的日本化妝、保養品,還有經常做為伴手禮的糖果餅乾等點心,購買時仍舊含有消費稅。現在,日本政府為了吸引更多外國人造訪,預計2014年起,外國人在日本購買的所有商品均可免稅,且免稅門檻從原本的單店需消費滿一萬日幣(約新台幣2880元)才可退稅,調降為5000日幣(約新台幣1440元)即可辦理。」
貶值才能創造更多購物潮,有人潮才有商機,有商機才會促進投資意願,這不就是台灣迫切需要的嗎?
----------------------------------------
網址: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5733&pnumber=2
不知道各位前輩看法如何??
--
貶值是否有助益於經濟,彭總裁總用進口商與出口商角度來說,但這樣的回答,的確格局是小了,因為貶值能做的不只於此!來看看日本吧!
以日本來說,也許國人不清楚,這一年的貶值對日本經濟整體助益有多大?
日本內閣府公布的經濟成長率,跟去年同期相比,前三季依序為0.1%、1.2%、2.4%,
也就是說隨著日幣從1美元兌換85日幣,變成1美元換成104日幣,經濟成長率幾乎是用翻倍
來說!對比相同算法,台灣根據主計總處公布今年實質GDP(國內生產毛額)年增率前三季
依序分別為1.44% 2.69% 1.66%,一下高一下低不說,第二季到第三季下跌幅度之大,令人昨舌!
令人不解的是,在央行提供的資料中,竟如此寫描述日本經濟這一年的復甦「11月14日,
日本發表本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 (Q/Q)由第2季的0.9%降為0.5%,其原因為消費不振及商品
貿易逆差擴大,致日圓對美元匯率再由99.74貶至100.17。」
請問彭總裁,什麼時候官方(參閱健全匯率政策及穩健經濟發展報告增修版)看經濟成長率
,是改看逐季增長(Q/Q)?如果要用季增年率(SAAR),日本數據可是更亮眼,前三季分別為
4.5%、3.6%、1.1%,而台灣呢?按照這算法,根據主計處公布-2.38%、3.05%、1.07%,看
到了嗎?台灣連日本的車尾燈都看不到,人家幾乎是每一季完勝台灣阿!
好,大家總說貶值的大餅只會肥了老闆,事實上,貶值所帶來的財富效應,連政府都受惠!
先看台灣,台灣今年前十月總稅收年增率不到1%,其中所得稅衰退3%,至於日本同期總稅收則是成長3.6%,所得稅則是增加5.2%。
從經濟成長率到稅收,到股市(目前創六年新高),日本一整年的整體表現,已經是一個活生生範例,事實上日本走的就是美國和英國在金融海嘯發生後,所採取的貶值刺激通膨作法,但央行只把重點放在管理物價上,甚至以低通膨為傲,但台灣經濟成長率現在掉到不到2%,就算CPI剩下1%又有什麼用,因為明眼人都知道,統計上的低通膨不等於實際生活上的低物價!
許多台灣年輕人跑去香港、新加坡等高物價國家,不就是認為物價雖高但薪水更高,但彭總裁卻把通膨壓死當作畢生志業,連美國聯準會都刻意創造通膨之際,試圖讓CPI往2%靠攏,請問彭總裁,你覺得台灣有比美國更好條件可以靠低通膨過日子嗎?
最後補上一則剛出爐的新聞,「以往到日本購物,除了電器與服飾可享免稅,深受女性喜愛的日本化妝、保養品,還有經常做為伴手禮的糖果餅乾等點心,購買時仍舊含有消費稅。現在,日本政府為了吸引更多外國人造訪,預計2014年起,外國人在日本購買的所有商品均可免稅,且免稅門檻從原本的單店需消費滿一萬日幣(約新台幣2880元)才可退稅,調降為5000日幣(約新台幣1440元)即可辦理。」
貶值才能創造更多購物潮,有人潮才有商機,有商機才會促進投資意願,這不就是台灣迫切需要的嗎?
----------------------------------------
網址: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5733&pnumber=2
不知道各位前輩看法如何??
--
All Comments
By Anthony
at 2013-12-31T14:22
at 2013-12-31T14:22
By Liam
at 2014-01-04T13:15
at 2014-01-04T13:15
By Suhail Hany
at 2014-01-07T17:30
at 2014-01-07T17:30
By Quanna
at 2014-01-09T21:29
at 2014-01-09T21:29
By Robert
at 2014-01-10T14:06
at 2014-01-10T14:06
By Xanthe
at 2014-01-13T16:00
at 2014-01-13T16:00
By Connor
at 2014-01-13T22:11
at 2014-01-13T22:11
By Cara
at 2014-01-18T03:17
at 2014-01-18T03:17
By Olive
at 2014-01-19T20:35
at 2014-01-19T20:35
By Kama
at 2014-01-23T04:39
at 2014-01-23T04:39
By George
at 2014-01-25T06:08
at 2014-01-25T06:08
By Genevieve
at 2014-01-26T10:16
at 2014-01-26T10:16
By Bennie
at 2014-01-27T01:43
at 2014-01-27T01:43
By Daniel
at 2014-01-29T22:35
at 2014-01-29T22:35
By Daph Bay
at 2014-02-02T15:32
at 2014-02-02T15:32
By Catherine
at 2014-02-07T11:04
at 2014-02-07T11:04
By Gilbert
at 2014-02-10T08:35
at 2014-02-10T08:35
By Tom
at 2014-02-13T23:33
at 2014-02-13T23:33
By Joseph
at 2014-02-14T04:47
at 2014-02-14T04:47
By Carol
at 2014-02-15T09:25
at 2014-02-15T09:25
By John
at 2014-02-15T15:00
at 2014-02-15T15:00
By Hedwig
at 2014-02-18T09:16
at 2014-02-18T09:16
By Hardy
at 2014-02-18T20:10
at 2014-02-18T20:10
By Eartha
at 2014-02-19T11:24
at 2014-02-19T11:2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2-23T19:40
at 2014-02-23T19:40
By Anonymous
at 2014-02-26T22:35
at 2014-02-26T22:35
By Agatha
at 2014-03-02T11:45
at 2014-03-02T11:45
By Edith
at 2014-03-04T20:44
at 2014-03-04T20:44
By Catherine
at 2014-03-05T09:32
at 2014-03-05T09:32
By Gary
at 2014-03-08T14:43
at 2014-03-08T14:43
Related Posts
34歲男 理財規劃請益
By Ursula
at 2013-12-29T14:51
at 2013-12-29T14:51
投資與回報,及風險?
By Quanna
at 2013-12-29T10:31
at 2013-12-29T10:31
新中和社大兩門理財課
By Genevieve
at 2013-12-27T17:21
at 2013-12-27T17:21
剛剛看到的一些新聞
By Tristan Cohan
at 2013-12-27T11:43
at 2013-12-27T11:43
創匯改新高 今日人民幣兌美元大漲106點
By Noah
at 2013-12-27T10:59
at 2013-12-27T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