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倫堡發明展有感 - 專利

By Linda
at 2012-04-20T23:29
at 2012-04-20T23:29
Table of Contents
這樣說好了,
先從方法上來看,
參展無非不是求名,若不求名,
花這麼多錢與精力所求為何?
求名之外,眼光精準的投資人,
看到創新發明背後的市場價值,
與發明人合作尋求開發新產品的機會,
創造雙贏的局面。
根據我的觀察以及與朋友的交流,
各國發明展有些"淺規則",
義大利偏設計,
德國偏綠能重視人文關懷生命,
瑞士還多了偏重於用性,
莫斯科與馬尼拉也重實用性與商業性。
發明展首重新穎性,特別是在應用上的巧思,
技術性通常不一定很高,但有一定的實用性(產業利用性),
只不過c/p值很不穩就是,要找到c/p值很漂亮的發明通常都是小物偏多,
如果以 TRIZ評估創新的方法來看就是 Value = SUM(FUNCITON)/SUM(COST),
但目前受限於發明者對於產品開發上的成本考量與
市場不確定性的接受度風險不太瞭解,
大部份只能透過散彈槍式的創新確認發明價值與市場機會。
老實說如果不透過參加這些發明展先求名、再求利的方式之外,
發明要如何讓人瞭解?
再來就是發明轉成市場產品的比例偏低,
這就是產業與發明人之間存在一堵看不見的牆,
這座牆由一磚一石的教育制度與社會風氣所堆砌而成。
目前很多大學老師開始很積極地投入創新教育,
希望透過一些系統性的方式,將這座牆打個洞,
替台灣的未來創造出更多的競爭優勢。
韓國會成功在於創新策略首重人才培育。
中國大陸也在2007年開始制定政策,由上到下由產業與大學教育開始發展創新教育,
據悉,去年已經有五千所大學院校開始投入,
看到對岸的政策發展,以及目前擁有超過兩千七百萬以上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源,
再看看人才持續出走的台灣本島,怎能不讓人感歎,不讓人憂心忡忡。
目前有老師在中學義務推廣創新教育,
利用六日兩天培養中學生對創新與對專利的基本概念,
我覺得這樣很好,希望能成功。
就新聞說的費用來看,
像鄧先生這種等級靠自己的發明專利搞到在中科開工廠(福x),
老實說我不太相信會賺這種費用,
但基本車馬我認為並無不可。
發明協會也不是營利組織,
如果要求別人當完全免費義工,
這種心態就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
Tags:
專利
All Comments

By Necoo
at 2012-04-22T21:00
at 2012-04-22T21:00

By Adele
at 2012-04-23T06:40
at 2012-04-23T06:40

By Hedwig
at 2012-04-26T11:35
at 2012-04-26T11:35

By Delia
at 2012-04-30T20:25
at 2012-04-30T20:25

By Rosalind
at 2012-05-01T19:53
at 2012-05-01T19:53

By Jack
at 2012-05-05T00:36
at 2012-05-05T00:36

By Carol
at 2012-05-05T16:39
at 2012-05-05T16:39

By Zora
at 2012-05-09T20:15
at 2012-05-09T20:15

By Bethany
at 2012-05-09T22:33
at 2012-05-09T22:33

By Olga
at 2012-05-10T10:45
at 2012-05-10T10:45
Related Posts
請問有關兆里專利事務所..

By Frederica
at 2012-04-19T21:52
at 2012-04-19T21:52
請問專利交易的售價或成交價格查的到嗎?

By Olive
at 2012-04-18T21:13
at 2012-04-18T21:13
舉發一個證書上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

By Steve
at 2012-04-18T16:16
at 2012-04-18T16:16
華碩之平板電腦所取得之專利

By Selena
at 2012-04-18T15:56
at 2012-04-18T15:56
兼職專利人員

By Liam
at 2012-04-18T14:55
at 2012-04-18T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