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大力投資印度2020年高達170億美元, - 股票

By Ethan
at 2020-07-27T16:09
at 2020-07-27T16:09
Table of Contents
矽谷大力投資印度2020年高達170億美元,為未來發展戰略找新出路
1.原文連結:
https://bit.ly/32WPykR
2.原文內容:
亞馬遜在2020年1月份承諾投資10億美元於印度,臉書在4月下旬也投資了近60億美元,接著谷歌於7月中旬承諾投資100億美元。根據統計,目前印度科技產業於2020年獲得之投資額已超過200億美元,其中美國就貢獻了170億美元。
投資印度之原因包含:在新冠病毒襲擊下,美國政府反中力道不斷加強,中國科技公司首當其衝,配合著中印邊境衝突升高,以及香港國安法的通過,都讓原本躊躇不前的美國矽谷公司決定加碼投資印度。畢竟,印度網路人口只有7億,其他5億人口仍未成為數位經濟體系的一環,因此,這一巨大發展潛力絕對是科技公司未來成長的關鍵。
中國與印度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國對於網路控制力道非常嚴苛,這對於谷歌、臉書與Twitter來說,根本不可能在中國營運,配合著中國在香港實施的一項有爭議的新國家安全法,讓臉書、谷歌,和Twitter表示將停止與香港政府共享數據,而TikTok也將完全退出香港。
儘管印度與中國在科技的關係上仍然很深,但是最近的緊張關係很可能讓印度開始強化與美國之間長期的科技關係。畢竟,在矽谷,有成千上萬的印度工程師在當地工作,甚至谷歌、微軟和其他幾家美國公司的執行長都是印度裔掌舵。所以矽谷高科技公司對於印度的友好程度絕對會不斷加深。
矽谷公司似乎也知道,要在印度獲利,必須尋求印度當地的富豪的幫忙。根據統計,包含:臉書的所有投資和谷歌的近一半資金,都流向了印度億萬富翁Mukesh Ambani控制的公司。至於亞馬遜正與Mukesh Ambani進行初步談判,擬收購旗下零售巨頭Reliance Retail 9.9%股份。
Ambani企業集團Reliance的數位子公司Jio於2016年推出其行動網路服務,並迅速積累了將近4億用戶。隨著最近開始涉足電子商務,數位支付,串流媒體服務,甚至推出類似Zoom的視頻會議平台JioMeet,都讓其愈來愈火熱。因此Reliance似乎正在尋求將公司轉變為一個包羅萬象的印度生態系統。
此外,蘋果也預計將iPhone 11由鴻海印度工廠進行組裝,並於2020年底之前,在印度市場展開線上銷售。更重要的是,2021年蘋果將在印度設立第一家實體零售商店搶攻印度商機。
從矽谷的角度來看,隨著美國政府不斷限制外國高科技人才進入美國,未來的矽谷將不再是吸引許多高階人才的天堂。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矽谷的大企業必須先行走出去,尋求其他可能的商機,獲利之後再對公司研發進行投資,以追趕其他地區科技公司追趕,這或許是美國發展科技的隱憂吧!
3.心得/評論:
美國科技業加強對印度的投資,一部分是因為美國政府反中愈趨強烈,再加上美國政府對外國科技人才的限制,使得美國科技巨擎轉而向外尋找其他商機的可能性。
--
1.原文連結:
https://bit.ly/32WPykR
2.原文內容:
亞馬遜在2020年1月份承諾投資10億美元於印度,臉書在4月下旬也投資了近60億美元,接著谷歌於7月中旬承諾投資100億美元。根據統計,目前印度科技產業於2020年獲得之投資額已超過200億美元,其中美國就貢獻了170億美元。
投資印度之原因包含:在新冠病毒襲擊下,美國政府反中力道不斷加強,中國科技公司首當其衝,配合著中印邊境衝突升高,以及香港國安法的通過,都讓原本躊躇不前的美國矽谷公司決定加碼投資印度。畢竟,印度網路人口只有7億,其他5億人口仍未成為數位經濟體系的一環,因此,這一巨大發展潛力絕對是科技公司未來成長的關鍵。
中國與印度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國對於網路控制力道非常嚴苛,這對於谷歌、臉書與Twitter來說,根本不可能在中國營運,配合著中國在香港實施的一項有爭議的新國家安全法,讓臉書、谷歌,和Twitter表示將停止與香港政府共享數據,而TikTok也將完全退出香港。
儘管印度與中國在科技的關係上仍然很深,但是最近的緊張關係很可能讓印度開始強化與美國之間長期的科技關係。畢竟,在矽谷,有成千上萬的印度工程師在當地工作,甚至谷歌、微軟和其他幾家美國公司的執行長都是印度裔掌舵。所以矽谷高科技公司對於印度的友好程度絕對會不斷加深。
矽谷公司似乎也知道,要在印度獲利,必須尋求印度當地的富豪的幫忙。根據統計,包含:臉書的所有投資和谷歌的近一半資金,都流向了印度億萬富翁Mukesh Ambani控制的公司。至於亞馬遜正與Mukesh Ambani進行初步談判,擬收購旗下零售巨頭Reliance Retail 9.9%股份。
Ambani企業集團Reliance的數位子公司Jio於2016年推出其行動網路服務,並迅速積累了將近4億用戶。隨著最近開始涉足電子商務,數位支付,串流媒體服務,甚至推出類似Zoom的視頻會議平台JioMeet,都讓其愈來愈火熱。因此Reliance似乎正在尋求將公司轉變為一個包羅萬象的印度生態系統。
此外,蘋果也預計將iPhone 11由鴻海印度工廠進行組裝,並於2020年底之前,在印度市場展開線上銷售。更重要的是,2021年蘋果將在印度設立第一家實體零售商店搶攻印度商機。
從矽谷的角度來看,隨著美國政府不斷限制外國高科技人才進入美國,未來的矽谷將不再是吸引許多高階人才的天堂。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矽谷的大企業必須先行走出去,尋求其他可能的商機,獲利之後再對公司研發進行投資,以追趕其他地區科技公司追趕,這或許是美國發展科技的隱憂吧!
3.心得/評論:
美國科技業加強對印度的投資,一部分是因為美國政府反中愈趨強烈,再加上美國政府對外國科技人才的限制,使得美國科技巨擎轉而向外尋找其他商機的可能性。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20-07-28T00:09
at 2020-07-28T00:09

By Liam
at 2020-07-30T12:34
at 2020-07-30T12:34

By Leila
at 2020-08-04T12:01
at 2020-08-04T12:01

By Charlie
at 2020-08-09T10:42
at 2020-08-09T10:42

By Quintina
at 2020-08-10T22:43
at 2020-08-10T22:43

By John
at 2020-08-12T23:42
at 2020-08-12T23:42

By Odelette
at 2020-08-17T15:26
at 2020-08-17T15:26

By Liam
at 2020-08-21T13:02
at 2020-08-21T13:02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08-24T14:01
at 2020-08-24T14:01

By Regina
at 2020-08-28T14:59
at 2020-08-28T14:59

By David
at 2020-08-29T17:21
at 2020-08-29T17:21

By Xanthe
at 2020-08-31T12:15
at 2020-08-31T12:15

By Tracy
at 2020-09-05T00:57
at 2020-09-05T00:57

By Ivy
at 2020-09-09T13:43
at 2020-09-09T13:43

By Dinah
at 2020-09-11T01:43
at 2020-09-11T01:43

By Agnes
at 2020-09-13T05:25
at 2020-09-13T05:25

By Agnes
at 2020-09-13T21:10
at 2020-09-13T21:10

By Rachel
at 2020-09-14T10:51
at 2020-09-14T10:51

By Harry
at 2020-09-15T06:40
at 2020-09-15T06:40

By Elvira
at 2020-09-17T12:08
at 2020-09-17T12:08

By Kristin
at 2020-09-17T17:56
at 2020-09-17T17:56

By Noah
at 2020-09-18T20:37
at 2020-09-18T20:37

By Kumar
at 2020-09-21T01:17
at 2020-09-21T01:17

By Ina
at 2020-09-22T06:04
at 2020-09-22T06:04

By Victoria
at 2020-09-26T20:28
at 2020-09-26T20:28

By Xanthe
at 2020-09-27T19:52
at 2020-09-27T19:52

By Daniel
at 2020-09-28T04:41
at 2020-09-28T04:41

By Barb Cronin
at 2020-09-28T12:18
at 2020-09-28T12:18

By Jacob
at 2020-09-30T00:12
at 2020-09-30T00:12

By Linda
at 2020-10-03T10:18
at 2020-10-03T10:18

By Blanche
at 2020-10-05T11:13
at 2020-10-05T11:13

By Jake
at 2020-10-08T18:17
at 2020-10-08T18:17

By Zanna
at 2020-10-09T03:31
at 2020-10-09T03:31

By Lauren
at 2020-10-09T14:15
at 2020-10-09T14:15

By David
at 2020-10-11T11:03
at 2020-10-11T11:03

By Enid
at 2020-10-14T00:36
at 2020-10-14T00:36

By Kristin
at 2020-10-17T00:27
at 2020-10-17T00:27

By Anthony
at 2020-10-20T16:43
at 2020-10-20T16:43

By Caroline
at 2020-10-22T11:55
at 2020-10-22T11:55

By Liam
at 2020-10-24T09:36
at 2020-10-24T09:36
Related Posts
什麼時候會再買入美股的郵輪、航空股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7-27T16:04
at 2020-07-27T16:04
武漢肺炎疫苗研發 莫德納一馬當先進入最

By Joseph
at 2020-07-27T15:36
at 2020-07-27T15:36
砸3億進場買進 龍巖 相中台積電

By Joseph
at 2020-07-27T15:30
at 2020-07-27T15:30
為何GG吃飽,大家跌倒?

By Faithe
at 2020-07-27T15:17
at 2020-07-27T15:17
台積電 多多多(附圖)

By Olga
at 2020-07-27T15:08
at 2020-07-27T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