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冷鏈需求增中國製造冰箱出口成長三成 - 股票
By Selena
at 2020-12-28T00:12
at 2020-12-28T00:12
Table of Contents
疫苗冷鏈需求增 「中國製造」冰箱出口成長三成
1.原文連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227/1885421.htm#ixzz6hqE2Xmw2
2.原文內容:
記者曾俊豪/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控制疫情見成效,隨著官方推動復產復工,相關出口數據節節攀升。像是冰箱產
業,得益於民眾以囤貨減少出門次數以及疫苗冷鏈需求,今年1至10月累計出口5601萬台
冰箱,高於去年全年的出口量,成長28.3%。
中國紀檢監察報》近日直擊本土廠商海爾智家的冰箱生產車間,各類冰箱從生產線上整裝
待發,每天,冰箱從這裡下線後,就運往美國、俄羅斯、歐洲、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
區。
報導整理冰箱訂單暴增的原因,首先是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外國工廠供應鏈遭受挑戰,讓
全球冰箱訂單向中國集中。此外,由於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居家隔離的民眾囤貨意願上升
,帶動大型冰箱需求上升。
據大陸國家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10月,中國冰箱累計出口5601萬台,高於2019年全年
冰箱出口量,成長28.3%。今年3月起,中國冰箱出口數量和金額連續8個月實現正成長,
冰箱企業訂單火爆,隨著海外疫苗投入使用,冷鏈保障的醫用冰箱更迎來了新一輪的熱銷
。
報導提到,多國新冠疫苗研發雖取得進展,昂貴的低溫運輸環節卻成為疫苗投入使用的難
題之一,使得專業的醫用冰箱需求上升。像是莫德納公司研發的疫苗必須在零下20度的條
件下運輸;輝瑞疫苗需要的冷鏈條件更加苛刻,要求在零下70度儲存。
海爾生物相關負責人指出,公司生產的超低溫儲存冰箱,可以全流程、數位化保障包括疫
苗在內的醫用產品安全,「今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場收入同比增長86.83%。」
另一家生產醫用冰箱的中科美菱低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半年來也一直加工生產,尤其疫
苗需要在超低溫環境下儲存,讓公司決定加開生產線,擴大產能面對爆滿的訂單。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冰箱專業委員會負責人王雷指出,「海外疫苗的全產業鏈運輸
,事實上都是中國企業在大批量提供這些存放疫苗的設備。一方面是市場需求非常大,另
一方面是我們確實有能力供給。」
3.心得/評論:
海運貨櫃是不是都拿去裝冰箱了?
台灣有相關的冷凍空調概念股嗎?
--
1.原文連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227/1885421.htm#ixzz6hqE2Xmw2
2.原文內容:
記者曾俊豪/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控制疫情見成效,隨著官方推動復產復工,相關出口數據節節攀升。像是冰箱產
業,得益於民眾以囤貨減少出門次數以及疫苗冷鏈需求,今年1至10月累計出口5601萬台
冰箱,高於去年全年的出口量,成長28.3%。
中國紀檢監察報》近日直擊本土廠商海爾智家的冰箱生產車間,各類冰箱從生產線上整裝
待發,每天,冰箱從這裡下線後,就運往美國、俄羅斯、歐洲、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
區。
報導整理冰箱訂單暴增的原因,首先是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外國工廠供應鏈遭受挑戰,讓
全球冰箱訂單向中國集中。此外,由於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居家隔離的民眾囤貨意願上升
,帶動大型冰箱需求上升。
據大陸國家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10月,中國冰箱累計出口5601萬台,高於2019年全年
冰箱出口量,成長28.3%。今年3月起,中國冰箱出口數量和金額連續8個月實現正成長,
冰箱企業訂單火爆,隨著海外疫苗投入使用,冷鏈保障的醫用冰箱更迎來了新一輪的熱銷
。
報導提到,多國新冠疫苗研發雖取得進展,昂貴的低溫運輸環節卻成為疫苗投入使用的難
題之一,使得專業的醫用冰箱需求上升。像是莫德納公司研發的疫苗必須在零下20度的條
件下運輸;輝瑞疫苗需要的冷鏈條件更加苛刻,要求在零下70度儲存。
海爾生物相關負責人指出,公司生產的超低溫儲存冰箱,可以全流程、數位化保障包括疫
苗在內的醫用產品安全,「今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場收入同比增長86.83%。」
另一家生產醫用冰箱的中科美菱低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半年來也一直加工生產,尤其疫
苗需要在超低溫環境下儲存,讓公司決定加開生產線,擴大產能面對爆滿的訂單。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冰箱專業委員會負責人王雷指出,「海外疫苗的全產業鏈運輸
,事實上都是中國企業在大批量提供這些存放疫苗的設備。一方面是市場需求非常大,另
一方面是我們確實有能力供給。」
3.心得/評論:
海運貨櫃是不是都拿去裝冰箱了?
台灣有相關的冷凍空調概念股嗎?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Erin
at 2021-01-01T14:12
at 2021-01-01T14:12
By Susan
at 2021-01-05T12:56
at 2021-01-05T12:56
By Valerie
at 2021-01-06T02:27
at 2021-01-06T02:27
By Dorothy
at 2021-01-10T08:26
at 2021-01-10T08:26
By Thomas
at 2021-01-12T07:26
at 2021-01-12T07:26
By Donna
at 2021-01-15T18:57
at 2021-01-15T18:57
By Agatha
at 2021-01-18T19:38
at 2021-01-18T19:38
By Ingrid
at 2021-01-19T00:55
at 2021-01-19T00:55
By Daniel
at 2021-01-21T15:40
at 2021-01-21T15:40
By Oscar
at 2021-01-23T09:28
at 2021-01-23T09:28
By Michael
at 2021-01-24T04:30
at 2021-01-24T04:30
By William
at 2021-01-25T12:32
at 2021-01-25T12:32
By Leila
at 2021-01-29T08:22
at 2021-01-29T08:22
By Edwina
at 2021-02-01T20:06
at 2021-02-01T20:06
By Faithe
at 2021-02-02T10:41
at 2021-02-02T10:41
By Dora
at 2021-02-04T12:23
at 2021-02-04T12:23
Related Posts
今年必買3大科技股!美媒點名台積電
By Donna
at 2020-12-27T23:19
at 2020-12-27T23:19
不敢承認是板主 前股票板主潘仕軒
By Rebecca
at 2020-12-27T23:03
at 2020-12-27T23:03
陽明(2609) 長榮(2603) 法人進出
By Madame
at 2020-12-27T22:44
at 2020-12-27T22:44
陽明獲利可望破百億!董座鄭貞茂:擴建船隊,趕購現成船
By Kyle
at 2020-12-27T22:17
at 2020-12-27T22:17
貨櫃海運誰稱王?長榮、陽明法人喊高價
By Ingrid
at 2020-12-27T21:49
at 2020-12-27T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