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高達4兆美元公司債 - 股票

By Delia
at 2019-11-02T13:03
at 2019-11-02T13:03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is.gd/khEWHT
2.原文內容:
創紀錄的美國公司債熱潮即將受到考驗,牛津經濟研究院 (Oxford Economics) 週四
(31 日) 發布研究報告警告,在過去 10 年中大量發行及積累便宜公司債的企業將面臨一
個重大障礙,未來 5 年內將有 4 兆美元的債券到期。
美國企業已經開始出現獲利下降和槓桿率上升的問題,這兩者都可能使實力較弱的企業更
難保持當前的還本付息。
Oxford Economics 資深經濟學家 Lydia Boussour 寫道,如果經濟成長進一步放緩並且
放貸方開始緊縮銀根,則任何未能將到期債務延期的債務都可能擴散到包括就業市場在內
的其他經濟領域。
Lydia Boussour 寫道:「雖然公司債本身不太可能引發衰退,但下次經濟下滑可能會破
壞公司債市場的穩定,進而加劇金融狀況的進一步收緊並進一步抑制投資和就業。」
下圖顯示了未來幾年投資級和投機級美國公司債面臨的到期狀況。
https://i.imgur.com/frEXod3.jpg
聯準會 (Fed) 週三 (30 日) 將基準利率下調至 1.5% 至 1.75%,以防止經濟衰退,但主
席鮑爾 (Jerome Powell) 表示,除非經濟前景出現「重大」改變,否則無法為進一步降
息找到合理性。
Lydia Boussour 表示,在再融資需求達到頂峰的未來幾年中,美國企業將需要持續以低
利率獲得大量信貸,尤其是由於創紀錄的 2.5 兆美元投資級債券目前處於 BBB 評級,僅
高於垃圾債一級。
Lydia Boussour 寫道:「任何金融壓力都可能使再融資任務複雜化,尤其是從 2022 年
開始,那時低息債務的到期日將真正開始。」
同時,儘管 Fed 展開一系列降息以協助信貸保持流動和經濟繁榮,但近幾個月來企業信
貸已經出現裂縫。
信用評級公司標普全球 (S&P Global) 本月稍早時候表示,其企業排名「最薄弱」的名單
在 9 月達到 10 年來新高,而穆迪評級 (Moody's) 警告,垃圾債券的違約可能「輕易超
過上次週期」。
過去 10 年中一些最積極的企業融資交易發生在大約 1.2 兆美元的槓桿貸款市場中,上
週美國銀行美林證券的分析師指出該市場出現「壓力來源眾多且倍增」的跡象。
儘管目前槓桿貸款違約率相對於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超過 10% 僅約為 2%,但
Boussour 指出,在本週期中,不良貸款的整體回收率預計將從金融危機前的 82% 水平下
降至約 69%。
這意味著槓桿貸款的任何違約後果都可能比過去更糟,同時會衝擊眾多投資人,這些投資
人大幅投資公司債,以冀望在超低殖利率的環境中獲得更高回報。
下圖顯示從退休金到擔保貸款憑證 (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s) 的公司債和貸
款持有人的分布情形。擔保貸款憑證是比照債券交易方式出售的槓桿貸款。
Boussour 寫道:「除了考量美國公司債負擔的規模,而且還考慮到其支撐的基礎越來越
不穩定,我們認為情況值得密切關注。」
https://i.imgur.com/2mLztjI.jpg
3.心得/評論:
很多長天期公司債,當初發行的利率都很高
現在低利率時代,也許可以借新還舊
似乎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降息的充分理由就是:川普一直在旁邊碎碎念
--
https://is.gd/khEWHT
2.原文內容:
創紀錄的美國公司債熱潮即將受到考驗,牛津經濟研究院 (Oxford Economics) 週四
(31 日) 發布研究報告警告,在過去 10 年中大量發行及積累便宜公司債的企業將面臨一
個重大障礙,未來 5 年內將有 4 兆美元的債券到期。
美國企業已經開始出現獲利下降和槓桿率上升的問題,這兩者都可能使實力較弱的企業更
難保持當前的還本付息。
Oxford Economics 資深經濟學家 Lydia Boussour 寫道,如果經濟成長進一步放緩並且
放貸方開始緊縮銀根,則任何未能將到期債務延期的債務都可能擴散到包括就業市場在內
的其他經濟領域。
Lydia Boussour 寫道:「雖然公司債本身不太可能引發衰退,但下次經濟下滑可能會破
壞公司債市場的穩定,進而加劇金融狀況的進一步收緊並進一步抑制投資和就業。」
下圖顯示了未來幾年投資級和投機級美國公司債面臨的到期狀況。
https://i.imgur.com/frEXod3.jpg
聯準會 (Fed) 週三 (30 日) 將基準利率下調至 1.5% 至 1.75%,以防止經濟衰退,但主
席鮑爾 (Jerome Powell) 表示,除非經濟前景出現「重大」改變,否則無法為進一步降
息找到合理性。
Lydia Boussour 表示,在再融資需求達到頂峰的未來幾年中,美國企業將需要持續以低
利率獲得大量信貸,尤其是由於創紀錄的 2.5 兆美元投資級債券目前處於 BBB 評級,僅
高於垃圾債一級。
Lydia Boussour 寫道:「任何金融壓力都可能使再融資任務複雜化,尤其是從 2022 年
開始,那時低息債務的到期日將真正開始。」
同時,儘管 Fed 展開一系列降息以協助信貸保持流動和經濟繁榮,但近幾個月來企業信
貸已經出現裂縫。
信用評級公司標普全球 (S&P Global) 本月稍早時候表示,其企業排名「最薄弱」的名單
在 9 月達到 10 年來新高,而穆迪評級 (Moody's) 警告,垃圾債券的違約可能「輕易超
過上次週期」。
過去 10 年中一些最積極的企業融資交易發生在大約 1.2 兆美元的槓桿貸款市場中,上
週美國銀行美林證券的分析師指出該市場出現「壓力來源眾多且倍增」的跡象。
儘管目前槓桿貸款違約率相對於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超過 10% 僅約為 2%,但
Boussour 指出,在本週期中,不良貸款的整體回收率預計將從金融危機前的 82% 水平下
降至約 69%。
這意味著槓桿貸款的任何違約後果都可能比過去更糟,同時會衝擊眾多投資人,這些投資
人大幅投資公司債,以冀望在超低殖利率的環境中獲得更高回報。
下圖顯示從退休金到擔保貸款憑證 (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s) 的公司債和貸
款持有人的分布情形。擔保貸款憑證是比照債券交易方式出售的槓桿貸款。
Boussour 寫道:「除了考量美國公司債負擔的規模,而且還考慮到其支撐的基礎越來越
不穩定,我們認為情況值得密切關注。」
https://i.imgur.com/2mLztjI.jpg
3.心得/評論:
很多長天期公司債,當初發行的利率都很高
現在低利率時代,也許可以借新還舊
似乎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降息的充分理由就是:川普一直在旁邊碎碎念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Agnes
at 2019-11-04T13:38
at 2019-11-04T13:38

By Emily
at 2019-11-04T14:40
at 2019-11-04T14:40

By Rebecca
at 2019-11-07T18:34
at 2019-11-07T18:34

By Jacky
at 2019-11-09T20:32
at 2019-11-09T20:32

By Sarah
at 2019-11-10T21:40
at 2019-11-10T21:4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1-12T22:05
at 2019-11-12T22:05

By Susan
at 2019-11-14T11:31
at 2019-11-14T11:31

By Linda
at 2019-11-17T06:23
at 2019-11-17T06:23

By Kumar
at 2019-11-20T15:28
at 2019-11-20T15:28

By Olivia
at 2019-11-21T13:35
at 2019-11-21T13:35

By Isla
at 2019-11-22T22:09
at 2019-11-22T22:09

By Poppy
at 2019-11-24T11:08
at 2019-11-24T11:08

By Dinah
at 2019-11-29T00:01
at 2019-11-29T00:01

By Frederica
at 2019-12-02T12:32
at 2019-12-02T12:32

By Isla
at 2019-12-06T13:29
at 2019-12-06T13:29

By Catherine
at 2019-12-06T21:41
at 2019-12-06T21:41

By Victoria
at 2019-12-11T10:56
at 2019-12-11T10:56

By Dinah
at 2019-12-14T18:34
at 2019-12-14T18:34

By Robert
at 2019-12-17T19:45
at 2019-12-17T19:45

By Olive
at 2019-12-18T05:47
at 2019-12-18T05:47

By Yedda
at 2019-12-21T21:06
at 2019-12-21T21:06

By Thomas
at 2019-12-23T06:45
at 2019-12-23T06:45
Related Posts
為什麼我都是賠錢

By Delia
at 2019-11-02T11:05
at 2019-11-02T11:05
曼聯遭大股東批評:成績差 害股價下跌40%

By Hedwig
at 2019-11-02T10:49
at 2019-11-02T10:49
為什麼我都是賠錢

By Belly
at 2019-11-02T10:02
at 2019-11-02T10:02
定期定額扣款ETF(明天勢必扣在最高點)

By Zenobia
at 2019-11-02T09:57
at 2019-11-02T09:57
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2.8萬人 優於市場

By Leila
at 2019-11-02T08:49
at 2019-11-02T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