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險種還是選終生的呢? - 保險

By Doris
at 2013-05-09T01:35
at 2013-05-09T01:35
Table of Contents
一點不同的想法來討論,希望不會引戰Q Q
# 接觸保險的原因
最近剛出社會,開始買起自己的保險,所以開始做功課研究。
因為自己年輕,目前只是年繳數千買了定期險,保障最基本的部分。
(1000萬意外險、100萬重疾險、實支實付醫療險、住院日額2500↑、門診醫療給付)
開始研究保險的原因,是因為之前出國半年。
申根國家簽證規定至少必須保足750萬以上,以及住院...等規定。
原本想保最低額的自己,爸爸規定至少保到2000萬。
在爸爸的堅持下,開始研究各家的旅平險,
包含醫療支出、住院、殘扶、死亡、門診給付、意外等。
在多方比價比較後,買了保額到2000萬,門診住院醫療都實支實付的旅平險。
原因是歐洲的醫藥費非常貴,看一次醫生的價格幾乎可以抵過保險費全額。
在當地看醫生只要提供保險證明,不用付任何費用,由保險公司全額給付。
那半年的旅平險,約10000多元左右(醫療門診住院實支實付、2000萬殘扶)
當時我覺得好貴喔!而且甚麼事都沒做那筆錢就消失了(逃)。
可是當時同行的友人當中,有人生病到住院,
因為在國外的現金不多,財務上會比較抓得緊,
因為保險的因素,不必額外煩惱金錢的問題,只要關心病情,其實真的差很多。
台灣因為有健保,所以我們比較感受不到醫療支出的負擔。
在那之後,開始感受到保險的重要性。
# 回到終身醫療的正題。
其實,我並沒有那麼反對終身醫療險。
雖然自己因為經濟尚未穩定等因素,選擇定期醫療險。
但是當我看到我父母一大把年紀,買過保險,但沒買過終身醫療險,
目前身上沒有任何的保單,卻因為老了開始慢性病纏身,保險拒保的機率大增。
這時候我真的很希望他們有終身醫療險。
我承認終身醫療險可能在未來保障不足,但是可以當最底層的保障。
再用定期險彌補不足,因此,如果已經繳費過半的終身醫療險,
我通常還是傾向建議他們繳完,加上以前有許多CP值極高的終身醫療險。
為什麼我在某種程度上贊成終身醫療險的原因是...
在板上的大部分人,都屬於對於保險想了解會用心做功課的人。
甚至有許多朋友是專業的保險經紀人,對於保單有高度的了解。
但是像我父母那樣的人,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再煩惱生計、養活小孩。
每個月錢都不知不覺的花掉,沒有刻意理財,所以也不了解金錢的流向。
但是有任何的帳單他們都會乖乖的去繳清,然後再努力賺。
如果在青壯年時期,較有工作能力與收入的情況下。
先繳完了終身醫療的保單,就比較不會因為年老力衰,
或是沒有留意保險規劃的部分,而在老的時候因為病痛齊來而措手不及。
畢竟,雖然把那筆錢留在我們手上,也許有機會創造更大的資本。
但是最一般人的情況下是一個月多買個兩件衣服、多吃幾次大餐、多看幾場電影就沒了。
因此,我覺得以下類型的人適合終身醫療。
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的人,其實蠻適合終身醫療的。
不會定期檢視保單的人,也可以用終身醫療買個基本的保障。
等到開始知道保險的重要以後,再補充就好。
工作類型在青壯年有較高額穩定收入,老年時收入大幅遞減的人
但是哪些人其實可能相較之下不太需要終身醫療?
賺到足夠保障自己的醫療需求的人
懂得理財精打細算會每年定期檢視並調整保單的人
能夠將手頭資金以更高的報酬來獲取利潤並作為醫療備用金的人
當然,我不否認相較之下終身醫療較高額這件事情。(因為他漲價漲了太多QQ)
也不否認未來新型手術與新式疾病的部分可能不會給付。(所以稱為未來會遞減效益)
但是,許多重大疾病、住院、五臟六腑的疾病可能還是不會變化太大。
20年是很長沒錯,再過40年醫學的進步會到怎麼樣也不知道。:(
不過我想購買終身醫療的人也只是想要買個對未來保障罷了。
至於貪小便宜與還本?我想沒那麼多的人願意透過保險金來還本的。
只是不得不承認,保險商品這個理財工具,從避險商品也逐漸包裝成了投資商品。
的確是一個可怕的現象就是了。
※ 引述《harry7255 (tutu)》之銘言:
: 之前已經買了定期醫療
: 還有跟彰銀買重大 跟產險買的意外險與團保意外險
: 而且最近剛好看完平民保險王
: 更認同像我這種上班族 需要的是 以少少錢的 換取更大的保障
: 終生的保障不夠 錢又花很多
: 但是
: 今天看看板上很多人請益險種 怎好多人都有終生的阿?
: 現實與理想 差異如此的大阿??
: 不太懂
--
理財是人人必學的功課 http://ramihaha.tw
--
All Comments

By Lucy
at 2013-05-09T02:47
at 2013-05-09T02:47

By Susan
at 2013-05-11T09:36
at 2013-05-11T09:36

By Poppy
at 2013-05-15T23:28
at 2013-05-15T23:28

By Doris
at 2013-05-19T22:42
at 2013-05-19T22:42

By Rachel
at 2013-05-20T22:45
at 2013-05-20T22:45

By Sierra Rose
at 2013-05-25T12:40
at 2013-05-25T12:40

By Hedda
at 2013-05-29T07:05
at 2013-05-29T07:05

By Faithe
at 2013-05-30T21:25
at 2013-05-30T21:25

By Frederica
at 2013-05-31T04:16
at 2013-05-31T04:16

By Mason
at 2013-06-01T08:33
at 2013-06-01T08:33

By Edward Lewis
at 2013-06-05T10:00
at 2013-06-05T10:00

By Ida
at 2013-06-10T01:22
at 2013-06-10T01:22

By Olga
at 2013-06-14T07:57
at 2013-06-14T07:57

By Thomas
at 2013-06-17T13:51
at 2013-06-17T13:51

By Regina
at 2013-06-21T03:00
at 2013-06-21T03:00

By Daph Bay
at 2013-06-22T11:35
at 2013-06-22T11:35

By Tracy
at 2013-06-23T04:53
at 2013-06-23T04:53

By Rebecca
at 2013-06-25T17:43
at 2013-06-25T17:43

By Erin
at 2013-06-28T14:25
at 2013-06-28T14:25

By Anthony
at 2013-07-02T03:49
at 2013-07-02T03:49

By Hardy
at 2013-07-06T10:35
at 2013-07-06T10:35

By Gary
at 2013-07-09T12:24
at 2013-07-09T12:24

By Kyle
at 2013-07-13T08:43
at 2013-07-13T08:43

By Hedy
at 2013-07-16T00:26
at 2013-07-16T00:26

By Puput
at 2013-07-17T23:35
at 2013-07-17T23:35

By Ophelia
at 2013-07-19T19:14
at 2013-07-19T19:14

By Elvira
at 2013-07-21T11:40
at 2013-07-21T11:40
Related Posts
問題保險公司還有4-5家 若被接管 保單擬

By Xanthe
at 2013-05-08T23:45
at 2013-05-08T23:45
27歲女 首買國泰及三商保單規劃

By Frederic
at 2013-05-08T22:12
at 2013-05-08T22:12
男29歲 保險商品規劃

By Harry
at 2013-05-08T19:47
at 2013-05-08T19:47
房貸壽險無緩衝期

By Kristin
at 2013-05-08T19:19
at 2013-05-08T19:19
30歲男理財投資請益

By Zenobia
at 2013-05-08T17:16
at 2013-05-08T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