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積電可繼續出貨給華為?揭開中 - 股票

By Freda
at 2019-05-23T08:40
at 2019-05-23T08:40
Table of Contents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goo.gl/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按ctrl+y可刪除以上內容。----------------------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320
2.原文內容:
Web Only 文 黃亦筠 文 陳良榕 2019-05-23
調整字體尺寸
川普對華為祭出「禁售」、「禁購」命令之後,包括美、日、德廠紛紛傳出對華為執行禁
運。台灣科技業最關心的自然是台積電,川普發出命令後第一時間,台積電便公開表達對
大客戶的支持,表示將繼續出貨華為。為什麼台積電可以不受川普禁令的影響?最後該由
誰說了算?
◆ 貿易戰再掀烽火,台灣電子業出現回流潮!哪些產業影響最大?免費訂閱「企業突圍
電子報」,掌握最新產業脈動 >>
時間回到15日,美國總統川普迅雷不及掩耳的祭出「禁售」、「禁購」雙制裁,將華為及
其70家相關事業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出口實質清單(entity list)。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
爾、高通、博通,記憶體大廠美光,即刻發出聲明,凍結出貨給華為。
川普敲的這一聲巨雷,幾乎零時差的傳過隔著太平洋的中國、台灣與韓國。
韓國三星也在川普發布命令後緊急開會。「因為假如記憶體大廠美光不能出貨給華為,這
或許是三星的機會啊,」一名三星員工原本正在和一名台灣科技分技師通電話,當場被公
司急call回去開會。
同一時間,在深圳華為,一名負責華為筆電的台廠產品經理緊張的打聽,到底美國禁售華
為,有沒有涵蓋到美廠的晶片。在得知確定包括美國晶片、記憶體公司都被下禁令後,他
無奈地說,「我筆電大受影響啊,CPU用英特爾的啊。」
科技業一陣雞飛狗跳之中,最引人側目的,卻是一家又一家美國以外的半導體相關業者,
包括日商、德商,竟然也傳出對華為執行禁運。前身是西門子半導體部門的德商英飛凌,
也被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暫時先「取消部分」對華為的出貨。
總部位在英國的ARM,也在川普宣告對華為禁運之後,傳出立刻切斷與華為的往來。
一位外資分析師告訴《天下》,ARM員工表示,公司內部命令一發之後,禁止所有業務、
工程師與華為員工見面,連打來的電話都不能接,「統統都斷掉了,因為見面也算是給技
術啊。」
川普大打貿易戰,全球科技業一陣兵荒馬亂
美國商務部頒布的「實質清單」果真威力強大,一旦名列其中,不但美國公司得立即與其
斷絕來往,連外國公司都在其輻射範圍內。
根據轄區涵蓋日本、泰國、菲律賓與台、港、澳的美國商務部區域出口管制官員哈伯爾斯
托克(John Haberstock)的一份報告指出,產業與安全局(BIS)主要在管制可同時用於
民用與軍用的「雙重用途」的物品,例如碳纖、工具機、半導體。
而當華為被該單位列入「實質清單」,必須對華為施行「出口管制」(EAR)的貨品、軟
體與科技分為三種:第一,位在美國;第二,源自美國(U.S-origin);以及最關鍵,也
最讓台灣科技業關心的是第三種,「外國製造,但是其源自美國的內容超過上限」。
而這個「上限」,如果是伊朗、北韓、蘇丹、敘利亞,就是10%;這「四大惡國」之外的
國家,例如華為所在的中國,就是25%。
也就是說,只要你賣給華為的產品,其中「源自美國」的部分超過25%。那抱歉了,貴公
司也被視為美國公司,得一起聽命於美國政府,對華為實施禁運。
因此,當川普將華為及其各國分公司(包括台灣的訊崴)都列入「實質清單」時,了解其
嚴重性的歐、亞相關科技大廠,頓時一陣兵荒馬亂。
例如,幾天前,英飛凌便展開供應鏈調查,包括要求一家台灣封裝廠提出報告,說明有多
少用於英飛凌產品的封裝材料來自美國廠商。完成初步統計後,英飛凌並隨後在21日發表
官方聲明,表示「不受美國出口法令限制」,將持續供應「絕大部分的產品」給華為。
而ARM,則選擇乖乖就範。英國BBC取得該公司的發給員工的備忘錄,要求員工暫停與華為
的生意,包括「進行中的合約、技術支援,以及任何持續的往來。」
但這家「英國之光」,怎麼會觸犯「25%」限制呢?BBC取得的備忘錄寫著,ARM授權給華
為的運算核心,含有「源自美國」的技術。一位外資分析師解釋,原因是ARM授權給華為
的其中一個或幾個核心,研發中心正好設在美國。
被歸入「華為概念股」的台積電 該怎麼算?
此時此刻,最受矚目,最讓整個台灣科技業議論紛紛的便是台積電。因為該公司近年已成
為指標性的「華為概念股」,華為旗下的海思,已是僅次於蘋果的台積第二大客戶,佔去
年台積營收的8%,今年第一、二季更達到11%的驚人水準。
「我華為的朋友老神在在的說,料都備好了,短期內沒有問題啦,」一名台灣科技產業分
析師說。他透露,今年上半年海思狂下台積16奈米訂單,幾乎救了台積今年第一、第二季
業績。
由於上半年是智慧手機淡季,蘋果、小米紛紛下修出貨目標,百分之百供應華為手機的海
思,卻提出「超級樂觀」的出貨預測。
「華為是有表現得比別人好沒錯,但分析師圈都在討論是有賣得那麼好?備那麼多料不會
變庫存嗎?」但這名分析師回想當時情境,現在突然一切豁然開朗。「備貨是有原因的,
就像珍珠港事件之前一樣,」他形容。
海思向來是最捧場先進製程的台積客戶,台積剛量產的第二代7奈米製程,首度導入昂貴
的EUV微影技術的7+,海思就搶著當「第一隻白老鼠」。相形之下,最大客戶蘋果就保守
多了,要等到明年量產、大量導入EUV的5奈米,才會進場。
法規留下模糊地帶,科技大廠有了操作空間
台積也在川普宣告後的第一時間,公開表達對大客戶的支持,表示「經初步評估後,應可
符合出口管制規範,決定不改變對華為的出貨計畫,將繼續出貨華為。」
當《天下》向台積查詢,是否表示內部已完成精算,確認台積出貨給海思的產品,源自美
國的技術低於25%。
台積公司企業訊息處資深處長孫又文表示,「(出口貿易管制)不只這個25%規則,還有
其他規則,我們有內部外銷管理系統追蹤與監測所有出貨,來確保我們符合規則。」
但問題是,這25%的「源自美國」技術,究竟該怎麼算?誰說了算?因為商務部公開文件
並未有詳細規定,因此眾說紛紜。
一位前半聯電主管便認為,台積很難過「25%」這關。理由是,晶圓廠內的生產機台,諸
如蝕刻、CMP(平坦化)製程多半來自美國設備大廠應用材料,「光設備至少有六成來自
應材,很難不超過25%,」他說。
但外資分析師則表示,若認真的精算一顆晶片的成本結構,還包含研發投入、管理人力成
本,但因為台積研發團隊、主要管理人力全數在台灣。因此最後算起來,「美國成分」的
確很可能低於25%。
但他也表示,「這個法規留下了模糊地帶,到底美國成分怎麼算?也讓這些公司有了決定
親美還是親中的操作空間。」
海思對美國企業的未來威脅,將不亞於5G
不少台灣半導體業者都認為,儘管包括ARM、美國EDA廠商等半導體關鍵業者,暫停對海思
的技術支持,讓海思元氣大傷。
但不排除,美國政府會進一步下重手打擊華為與海思(例如,將中國列入與四大惡國等級
,則「美國成分」降為10%),因為海思對美國企業的未來威脅,可能不亞於外界熟知的
5G領域。
美商伯恩斯坦證券曾今年1月罕見的針對海思這家未上市公司,發表18頁的研究報告「你
沒聽過的另一個國家冠軍」,詳細介紹這家在中美貿易戰之前,一直躲在華為之後的IC設
計新星。
伯恩斯坦證券估計,海思2018年營收高達76億美元,僅略低於該年微幅衰退的聯發科(
2381億台幣)。伯恩斯坦證券並預期,每年保持平均20~30%成長率的海思將在今年超過
聯發科,成為亞洲第一大、世界第五大IC設計公司。
該報告更揭露一項台灣業界過去不太有人知道的事實。
原來華為近年在雲端市場大有斬獲,在伺服器、存儲器市場,已分別在中國高居第二、第
一名。
其中部分產品,安裝的竟是海思自行開發的ARM核心伺服器處理器,而且今年推出的最新
的第三代產品,已採用台積的7奈米製程,直接挑戰美國大廠英特爾最核心的業務。(責
任編輯:吳凱琳)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海思狂下台積電16奈米單 台積電第一季才這樣? 市況到底有多差?!
如果台積電精算過含「源自美國」的部分低於25% 是否有跟美國隊長check過?
--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goo.gl/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按ctrl+y可刪除以上內容。----------------------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320
2.原文內容:
Web Only 文 黃亦筠 文 陳良榕 2019-05-23
調整字體尺寸
川普對華為祭出「禁售」、「禁購」命令之後,包括美、日、德廠紛紛傳出對華為執行禁
運。台灣科技業最關心的自然是台積電,川普發出命令後第一時間,台積電便公開表達對
大客戶的支持,表示將繼續出貨華為。為什麼台積電可以不受川普禁令的影響?最後該由
誰說了算?
◆ 貿易戰再掀烽火,台灣電子業出現回流潮!哪些產業影響最大?免費訂閱「企業突圍
電子報」,掌握最新產業脈動 >>
時間回到15日,美國總統川普迅雷不及掩耳的祭出「禁售」、「禁購」雙制裁,將華為及
其70家相關事業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出口實質清單(entity list)。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
爾、高通、博通,記憶體大廠美光,即刻發出聲明,凍結出貨給華為。
川普敲的這一聲巨雷,幾乎零時差的傳過隔著太平洋的中國、台灣與韓國。
韓國三星也在川普發布命令後緊急開會。「因為假如記憶體大廠美光不能出貨給華為,這
或許是三星的機會啊,」一名三星員工原本正在和一名台灣科技分技師通電話,當場被公
司急call回去開會。
同一時間,在深圳華為,一名負責華為筆電的台廠產品經理緊張的打聽,到底美國禁售華
為,有沒有涵蓋到美廠的晶片。在得知確定包括美國晶片、記憶體公司都被下禁令後,他
無奈地說,「我筆電大受影響啊,CPU用英特爾的啊。」
科技業一陣雞飛狗跳之中,最引人側目的,卻是一家又一家美國以外的半導體相關業者,
包括日商、德商,竟然也傳出對華為執行禁運。前身是西門子半導體部門的德商英飛凌,
也被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暫時先「取消部分」對華為的出貨。
總部位在英國的ARM,也在川普宣告對華為禁運之後,傳出立刻切斷與華為的往來。
一位外資分析師告訴《天下》,ARM員工表示,公司內部命令一發之後,禁止所有業務、
工程師與華為員工見面,連打來的電話都不能接,「統統都斷掉了,因為見面也算是給技
術啊。」
川普大打貿易戰,全球科技業一陣兵荒馬亂
美國商務部頒布的「實質清單」果真威力強大,一旦名列其中,不但美國公司得立即與其
斷絕來往,連外國公司都在其輻射範圍內。
根據轄區涵蓋日本、泰國、菲律賓與台、港、澳的美國商務部區域出口管制官員哈伯爾斯
托克(John Haberstock)的一份報告指出,產業與安全局(BIS)主要在管制可同時用於
民用與軍用的「雙重用途」的物品,例如碳纖、工具機、半導體。
而當華為被該單位列入「實質清單」,必須對華為施行「出口管制」(EAR)的貨品、軟
體與科技分為三種:第一,位在美國;第二,源自美國(U.S-origin);以及最關鍵,也
最讓台灣科技業關心的是第三種,「外國製造,但是其源自美國的內容超過上限」。
而這個「上限」,如果是伊朗、北韓、蘇丹、敘利亞,就是10%;這「四大惡國」之外的
國家,例如華為所在的中國,就是25%。
也就是說,只要你賣給華為的產品,其中「源自美國」的部分超過25%。那抱歉了,貴公
司也被視為美國公司,得一起聽命於美國政府,對華為實施禁運。
因此,當川普將華為及其各國分公司(包括台灣的訊崴)都列入「實質清單」時,了解其
嚴重性的歐、亞相關科技大廠,頓時一陣兵荒馬亂。
例如,幾天前,英飛凌便展開供應鏈調查,包括要求一家台灣封裝廠提出報告,說明有多
少用於英飛凌產品的封裝材料來自美國廠商。完成初步統計後,英飛凌並隨後在21日發表
官方聲明,表示「不受美國出口法令限制」,將持續供應「絕大部分的產品」給華為。
而ARM,則選擇乖乖就範。英國BBC取得該公司的發給員工的備忘錄,要求員工暫停與華為
的生意,包括「進行中的合約、技術支援,以及任何持續的往來。」
但這家「英國之光」,怎麼會觸犯「25%」限制呢?BBC取得的備忘錄寫著,ARM授權給華
為的運算核心,含有「源自美國」的技術。一位外資分析師解釋,原因是ARM授權給華為
的其中一個或幾個核心,研發中心正好設在美國。
被歸入「華為概念股」的台積電 該怎麼算?
此時此刻,最受矚目,最讓整個台灣科技業議論紛紛的便是台積電。因為該公司近年已成
為指標性的「華為概念股」,華為旗下的海思,已是僅次於蘋果的台積第二大客戶,佔去
年台積營收的8%,今年第一、二季更達到11%的驚人水準。
「我華為的朋友老神在在的說,料都備好了,短期內沒有問題啦,」一名台灣科技產業分
析師說。他透露,今年上半年海思狂下台積16奈米訂單,幾乎救了台積今年第一、第二季
業績。
由於上半年是智慧手機淡季,蘋果、小米紛紛下修出貨目標,百分之百供應華為手機的海
思,卻提出「超級樂觀」的出貨預測。
「華為是有表現得比別人好沒錯,但分析師圈都在討論是有賣得那麼好?備那麼多料不會
變庫存嗎?」但這名分析師回想當時情境,現在突然一切豁然開朗。「備貨是有原因的,
就像珍珠港事件之前一樣,」他形容。
海思向來是最捧場先進製程的台積客戶,台積剛量產的第二代7奈米製程,首度導入昂貴
的EUV微影技術的7+,海思就搶著當「第一隻白老鼠」。相形之下,最大客戶蘋果就保守
多了,要等到明年量產、大量導入EUV的5奈米,才會進場。
法規留下模糊地帶,科技大廠有了操作空間
台積也在川普宣告後的第一時間,公開表達對大客戶的支持,表示「經初步評估後,應可
符合出口管制規範,決定不改變對華為的出貨計畫,將繼續出貨華為。」
當《天下》向台積查詢,是否表示內部已完成精算,確認台積出貨給海思的產品,源自美
國的技術低於25%。
台積公司企業訊息處資深處長孫又文表示,「(出口貿易管制)不只這個25%規則,還有
其他規則,我們有內部外銷管理系統追蹤與監測所有出貨,來確保我們符合規則。」
但問題是,這25%的「源自美國」技術,究竟該怎麼算?誰說了算?因為商務部公開文件
並未有詳細規定,因此眾說紛紜。
一位前半聯電主管便認為,台積很難過「25%」這關。理由是,晶圓廠內的生產機台,諸
如蝕刻、CMP(平坦化)製程多半來自美國設備大廠應用材料,「光設備至少有六成來自
應材,很難不超過25%,」他說。
但外資分析師則表示,若認真的精算一顆晶片的成本結構,還包含研發投入、管理人力成
本,但因為台積研發團隊、主要管理人力全數在台灣。因此最後算起來,「美國成分」的
確很可能低於25%。
但他也表示,「這個法規留下了模糊地帶,到底美國成分怎麼算?也讓這些公司有了決定
親美還是親中的操作空間。」
海思對美國企業的未來威脅,將不亞於5G
不少台灣半導體業者都認為,儘管包括ARM、美國EDA廠商等半導體關鍵業者,暫停對海思
的技術支持,讓海思元氣大傷。
但不排除,美國政府會進一步下重手打擊華為與海思(例如,將中國列入與四大惡國等級
,則「美國成分」降為10%),因為海思對美國企業的未來威脅,可能不亞於外界熟知的
5G領域。
美商伯恩斯坦證券曾今年1月罕見的針對海思這家未上市公司,發表18頁的研究報告「你
沒聽過的另一個國家冠軍」,詳細介紹這家在中美貿易戰之前,一直躲在華為之後的IC設
計新星。
伯恩斯坦證券估計,海思2018年營收高達76億美元,僅略低於該年微幅衰退的聯發科(
2381億台幣)。伯恩斯坦證券並預期,每年保持平均20~30%成長率的海思將在今年超過
聯發科,成為亞洲第一大、世界第五大IC設計公司。
該報告更揭露一項台灣業界過去不太有人知道的事實。
原來華為近年在雲端市場大有斬獲,在伺服器、存儲器市場,已分別在中國高居第二、第
一名。
其中部分產品,安裝的竟是海思自行開發的ARM核心伺服器處理器,而且今年推出的最新
的第三代產品,已採用台積的7奈米製程,直接挑戰美國大廠英特爾最核心的業務。(責
任編輯:吳凱琳)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海思狂下台積電16奈米單 台積電第一季才這樣? 市況到底有多差?!
如果台積電精算過含「源自美國」的部分低於25% 是否有跟美國隊長check過?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Rosalind
at 2019-05-27T10:12
at 2019-05-27T10:12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6-01T05:42
at 2019-06-01T05:42

By Annie
at 2019-06-04T10:33
at 2019-06-04T10:33

By Rachel
at 2019-06-09T03:50
at 2019-06-09T03:50

By Michael
at 2019-06-10T20:19
at 2019-06-10T20:19

By Catherine
at 2019-06-15T19:53
at 2019-06-15T19:53

By Liam
at 2019-06-20T01:01
at 2019-06-20T01:0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6-20T09:32
at 2019-06-20T09:32

By Ula
at 2019-06-24T15:02
at 2019-06-24T15:02

By Daph Bay
at 2019-06-26T16:34
at 2019-06-26T16:34

By James
at 2019-06-30T14:11
at 2019-06-30T14:11

By Elma
at 2019-07-01T00:10
at 2019-07-01T00:10

By Tom
at 2019-07-01T02:31
at 2019-07-01T02:31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7-01T13:10
at 2019-07-01T13:10

By Kristin
at 2019-07-05T18:35
at 2019-07-05T18:3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7-10T06:30
at 2019-07-10T06:30

By Iris
at 2019-07-11T01:11
at 2019-07-11T01:11

By Hazel
at 2019-07-12T12:20
at 2019-07-12T12:20

By Ivy
at 2019-07-12T18:53
at 2019-07-12T18:53

By Susan
at 2019-07-15T19:25
at 2019-07-15T19:25

By Olivia
at 2019-07-18T12:17
at 2019-07-18T12:17

By Hedwig
at 2019-07-22T15:44
at 2019-07-22T15:44

By Rosalind
at 2019-07-24T03:18
at 2019-07-24T03:18

By Emily
at 2019-07-28T10:00
at 2019-07-28T10:00

By Hedy
at 2019-08-01T00:44
at 2019-08-01T00:44

By Elizabeth
at 2019-08-04T14:26
at 2019-08-04T14:26

By Iris
at 2019-08-09T06:44
at 2019-08-09T06:44

By Frederic
at 2019-08-12T02:40
at 2019-08-12T02:40

By Steve
at 2019-08-16T06:02
at 2019-08-16T06:02

By Carol
at 2019-08-18T15:42
at 2019-08-18T15:42

By Liam
at 2019-08-22T06:19
at 2019-08-22T06:19

By Carol
at 2019-08-24T02:23
at 2019-08-24T02:23

By Odelette
at 2019-08-28T14:22
at 2019-08-28T14:22

By Yuri
at 2019-08-28T19:09
at 2019-08-28T19:09

By Tracy
at 2019-09-02T06:45
at 2019-09-02T06:45

By Candice
at 2019-09-03T15:04
at 2019-09-03T15:04

By Valerie
at 2019-09-07T01:19
at 2019-09-07T01:19

By Harry
at 2019-09-10T10:41
at 2019-09-10T10:41

By Belly
at 2019-09-13T23:50
at 2019-09-13T23:50

By Kristin
at 2019-09-18T03:00
at 2019-09-18T03:00

By Doris
at 2019-09-20T13:06
at 2019-09-20T13:06

By Belly
at 2019-09-23T00:21
at 2019-09-23T00:21

By Valerie
at 2019-09-24T09:42
at 2019-09-24T09:42

By Valerie
at 2019-09-27T22:39
at 2019-09-27T22:39

By Robert
at 2019-09-30T16:11
at 2019-09-30T16:11

By Isla
at 2019-10-01T13:33
at 2019-10-01T13:33

By Jake
at 2019-10-05T18:47
at 2019-10-05T18:47

By Rae
at 2019-10-10T05:19
at 2019-10-10T05:19

By Queena
at 2019-10-13T01:14
at 2019-10-13T01:14

By Delia
at 2019-10-13T08:28
at 2019-10-13T08:28

By Ethan
at 2019-10-15T03:29
at 2019-10-15T03:29

By Kelly
at 2019-10-18T10:55
at 2019-10-18T10:55

By Bennie
at 2019-10-21T09:09
at 2019-10-21T09:09

By Frederica
at 2019-10-22T02:24
at 2019-10-22T02:24

By Selena
at 2019-10-23T13:56
at 2019-10-23T13:56

By Irma
at 2019-10-24T21:48
at 2019-10-24T21:48

By Andy
at 2019-10-29T20:15
at 2019-10-29T20:15

By George
at 2019-11-01T05:06
at 2019-11-01T05:06

By Catherine
at 2019-11-03T03:56
at 2019-11-03T03:56

By Hedda
at 2019-11-06T18:23
at 2019-11-06T18:23

By Selena
at 2019-11-08T15:33
at 2019-11-08T15:33

By Delia
at 2019-11-10T00:58
at 2019-11-10T00:58

By Zenobia
at 2019-11-11T10:26
at 2019-11-11T10:26

By Odelette
at 2019-11-14T20:39
at 2019-11-14T20:39

By Yuri
at 2019-11-18T09:32
at 2019-11-18T09:32

By Ida
at 2019-11-20T01:52
at 2019-11-20T01:52

By Todd Johnson
at 2019-11-23T06:31
at 2019-11-23T06:31

By Delia
at 2019-11-25T20:23
at 2019-11-25T20:23

By Zora
at 2019-11-28T09:40
at 2019-11-28T09:40

By Edward Lewis
at 2019-12-03T07:48
at 2019-12-03T07:48

By Eden
at 2019-12-06T01:13
at 2019-12-06T01:13

By Ethan
at 2019-12-07T09:05
at 2019-12-07T09:05
Related Posts
2019/05/23 盤中閒聊

By Susan
at 2019-05-23T08:30
at 2019-05-23T08:30
美對華為禁售令暴露中對美高科技的依賴

By Tracy
at 2019-05-23T08:27
at 2019-05-23T08:27
打包退場傳言再起 GlobalFoundries急滅火

By Olivia
at 2019-05-23T08:16
at 2019-05-23T08:16
抗議大選不公質變 排華再起

By Mia
at 2019-05-23T08:14
at 2019-05-23T08:14
若引中國報復 蘋果全年獲利恐崩跌29%

By Vanessa
at 2019-05-23T08:02
at 2019-05-23T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