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越存股越賠? - 股票

By Delia
at 2020-02-29T16:21
at 2020-02-29T16:21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2340797
2.原文內容:
為什麼你越存股越賠?從中鋼、中華電、神腦、聯強股價,戳破散戶最大迷思
Jet Lee的投資隨筆 2020-02-28 08:00
文長慎入,先下結論:「存股風險高,投資須謹慎」。
這一陣子以來, 「存股」風潮又開始夯起來(咦?還是我沒有注意,已經夯很久了?)
,所以我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存股這件事的看法。我個人對股權投資是不支持「存
」這個說法,這種要承擔較高風險、換取較高報酬的套利方式,其實不能跟儲蓄相提並論
。雖然儲蓄在某方面來說也算是一種「投資」,但儲蓄承擔資本減損風險的程度,還是應
該跟其他投資方式做個區隔。
到底「存股」好不好,先不跟大家說,我先分享一個例子。
集中特定標的 投資風險特別高
在2018年2月左右,花蓮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導致統帥飯店毀損傾倒。讓我印象深刻的不
是統帥飯店,而是有個投資客花了4千萬買了28間套房,結果在這場地震中集體損毀、以
至於血本無歸的故事。
跟各位提這件事,並不是要在傷口上撒鹽,而要提醒大家:當你重壓資金在性質單一標的
上,你是承擔多大的風險!如果遇上這種無法預測、突如其來的災害,很容易就讓財富受
到很大減損。
「存股」看似長期投資,但跟同地點一口氣買28間套房,兩者道理很近似:你根據某些因
素或條件來分析,判定這股票「可以穩定配息」,最後決定把大比例資金單筆、或分批買
入這檔股票。某個層面來說,你已經下定決心要跟這家公司共存亡了!但這會令你面臨存
股第一風險:「非系統性風險」。
存股者面對3大風險
什麼叫非系統性風險?簡單來說,就是別人持有的公司都還穩定的成長、獲利,但你手上
的股票卻面臨無法挽回的重大危機。
當這家占你投資組合很大比例的公司發生不可逆的危機,你的資產就會大幅嚴重縮水,這
可能是你耗費更多的時間跟金錢,才有辦法換回來的損失。
那你也許會說:「我們可以分散、存幾家公司的股票啊!」這時候就要跟各位談存股的第
二個風險:「系統性風險」。
所謂系統性風險就是,當市場大幅崩跌,你手中持股其實或多或少都會受影響,資產大幅
減損;雖然你分散部位、持有不同個股,但其實也只是在相對較大範圍內分散,你仍會因
此受到損失。這種系統性風險,不管是哪種投資方式,都無法完全避免,除非你完全退出
市場。但我相信,選擇「存股」這條路的投資朋友,退出市場並不在你的選項之中。
第三,存股還有其他風險,即是不成長的風險。
┌───────────────────────────────┐
│對存股投資人來說,公司營運獲利原地不動甚至大幅衰退,都可能讓你│
│績效落後大盤,是種隱性的「不成長風險」 │
└───────────────────────────────┘
我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通膨」這個名詞,也就是購買力下降的問題。如果長年下來,你存
的股票總報酬率因為投入成本過高、無法打敗通膨,那麼你也無法達成預期的財務目標。
何種情況會讓你的投資成本過高?股價波動過大,投入價位過高,導致潛在報酬率大幅衰
退,當這樣情況發生,就算有高殖利率、高配息,資本利得也很微薄,而且投資人很容易
被高配息或高殖利率蒙蔽了投資基本的判斷依據。
你「存」的公司面臨嚴重競爭及衰退,是另外一種「不成長風險」。舉例來說,台股投資
人歷年來很愛存的中鋼、中華電、神腦、聯強,如今回頭看,一個個成了十足血淋淋的案
例;其中體質比較好、唯一打敗加權報酬指數(還原權息)的中華電,近年股東權益報酬
率也是節節敗退,這些公司就算現在還可以穩定的配發股息,但面臨產業激烈競爭,恐怕
遲遲無法走出低成長的現狀。投資人如果在股價高點開始「存」,恐怕很難期望靠這些股
票達成你的財務目標,比如買房、退休。
中鋼還原月線顯示,股價似乎碰到「無形天花板」,難以突破(圖片來源:永豐金證券
e-leader)
中華電還原月線雖打敗大盤,但近年股東權益報酬率節節衰退,5G高額標金會否侵蝕獲利
,成為下個焦點(圖片來源:永豐金證券e-leader)
聯強還原月線表現平平,報酬落後大盤(圖片來源:永豐金證券e-leader)
神腦還原股價十分慘烈,呈現一去不回頭的跌勢(圖片來源:永豐金證券e-leader)
換股存如游牧民族 何時才上岸?
你可能又要說「既然這些股票變差了,當然要換股存啊!」你可以回頭想想,這些股票當
初不也是被大家認可的績優定存股嗎?不然大家怎麼會去存這些股票呢?為何你有把握買
大家現在認可的定存股,篤定自己未來不會陷入同樣窘境?如果未來你存的股票衰退,你
又要再次換股存嗎?你的人生有多少時間跟金錢,可以讓你不斷換股存呢?
所以,你無法用殖利率高低,配息率高低這些簡單的帳面指標存股。我個人認為,股權投
資不應該隨時買,而是必須在股價相對低點時才進場。如此投資人才能賺到足夠的潛藏獲
利。
但怎麼判定股價是不是低點,未來報酬夠不夠好?這又是一門很難的學問。而且你勢必要
耗費大量時間分析研究,還不見得就可以穩定得到報酬。
┌───────────────────────────────┐
│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研究個股,並不等於確保能抓到股價低點,因此也不│
│等於確保能抓到股價低點,因此也不是穩定賺得報酬的保證。 │
└───────────────────────────────┘
「可是Jet,既然不能存股,有沒有方法可以持續投資,並且累積資產呢?」我也有相同
的需求,所以我選擇了有效率的指數化投資;我們不需要害怕「存錯公司」、導致資產大
幅減損,透過最大範圍地持有整個市場(不是特定產業、不是幾檔個股),就可以不必再
選擇時機、持續累積資產,這才稱得上是「穩定」。此外,使用「無相關或短期間內負相
關」的資產配置方式,我們也無須擔心單一類資產發生的整體市場風險。
巴菲特多次公開建議,一般投資人應選擇分散、低費用的指數型ETF作為長期標的(圖/
擷取自Youtube)
指數化投資絕非緊抱不賣
指數化投資跟存股有很大不同,前者並非緊抱著不賣,我們在一定時間內,會針對每一類
資產配置比例「再平衡」,即賣出漲多、超過原訂比例的部分,買進比例不足的部分。
指數化投資也不追求單一股票握有多少股,我們只追求資產規模整體上升;因為只要資產
總體規模上升,每一類配置資產股數自然就會上升。指數化投資也不追求每年獲得多少配
息金額,如果有需要,我們會把資產賣出。所有能換錢的資產都是財富,都可以使用。
所以,存股真的簡單方便、很適合一般散戶嗎?
請再認真思考一次,你所存的股票是否存在非系統/系統性風險,及不成長風險?若有,
你身為小股東如何解決這類隨時拖垮股價的問題?如果你無法解決這種種困難,相信我,
指數化投資才是適合你的投資方法!
作者為忠實的指數投資擁護者
3.心得/評論:看到存股中鋼就要高潮了!中鋼真的是越存越有錢,應該制定國家政策
鼓勵人人存中鋼2002!
--
◢█◤ ◢███◤◢██◤ ◢███◤ ◢███████◤
◢◤ φ ◢◤ ◢◤ ◢◤ ◢█▆▆▆▆▆█◤◢█▆▅▄▃▂▁ˍ_
◢██◤◢◤ ◢◤ ◢███◤ ◢█▆▆▆▆▆▆◤
◢███◤ ◢██◤◢◤ ◢◤ ◢█▆▆▆▆▆▆◤ ◢▅▄▃▂▂▂▁ˍ
--
https://www.storm.mg/article/2340797
2.原文內容:
為什麼你越存股越賠?從中鋼、中華電、神腦、聯強股價,戳破散戶最大迷思
Jet Lee的投資隨筆 2020-02-28 08:00
文長慎入,先下結論:「存股風險高,投資須謹慎」。
這一陣子以來, 「存股」風潮又開始夯起來(咦?還是我沒有注意,已經夯很久了?)
,所以我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存股這件事的看法。我個人對股權投資是不支持「存
」這個說法,這種要承擔較高風險、換取較高報酬的套利方式,其實不能跟儲蓄相提並論
。雖然儲蓄在某方面來說也算是一種「投資」,但儲蓄承擔資本減損風險的程度,還是應
該跟其他投資方式做個區隔。
到底「存股」好不好,先不跟大家說,我先分享一個例子。
集中特定標的 投資風險特別高
在2018年2月左右,花蓮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導致統帥飯店毀損傾倒。讓我印象深刻的不
是統帥飯店,而是有個投資客花了4千萬買了28間套房,結果在這場地震中集體損毀、以
至於血本無歸的故事。
跟各位提這件事,並不是要在傷口上撒鹽,而要提醒大家:當你重壓資金在性質單一標的
上,你是承擔多大的風險!如果遇上這種無法預測、突如其來的災害,很容易就讓財富受
到很大減損。
「存股」看似長期投資,但跟同地點一口氣買28間套房,兩者道理很近似:你根據某些因
素或條件來分析,判定這股票「可以穩定配息」,最後決定把大比例資金單筆、或分批買
入這檔股票。某個層面來說,你已經下定決心要跟這家公司共存亡了!但這會令你面臨存
股第一風險:「非系統性風險」。
存股者面對3大風險
什麼叫非系統性風險?簡單來說,就是別人持有的公司都還穩定的成長、獲利,但你手上
的股票卻面臨無法挽回的重大危機。
當這家占你投資組合很大比例的公司發生不可逆的危機,你的資產就會大幅嚴重縮水,這
可能是你耗費更多的時間跟金錢,才有辦法換回來的損失。
那你也許會說:「我們可以分散、存幾家公司的股票啊!」這時候就要跟各位談存股的第
二個風險:「系統性風險」。
所謂系統性風險就是,當市場大幅崩跌,你手中持股其實或多或少都會受影響,資產大幅
減損;雖然你分散部位、持有不同個股,但其實也只是在相對較大範圍內分散,你仍會因
此受到損失。這種系統性風險,不管是哪種投資方式,都無法完全避免,除非你完全退出
市場。但我相信,選擇「存股」這條路的投資朋友,退出市場並不在你的選項之中。
第三,存股還有其他風險,即是不成長的風險。
┌───────────────────────────────┐
│對存股投資人來說,公司營運獲利原地不動甚至大幅衰退,都可能讓你│
│績效落後大盤,是種隱性的「不成長風險」 │
└───────────────────────────────┘
我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通膨」這個名詞,也就是購買力下降的問題。如果長年下來,你存
的股票總報酬率因為投入成本過高、無法打敗通膨,那麼你也無法達成預期的財務目標。
何種情況會讓你的投資成本過高?股價波動過大,投入價位過高,導致潛在報酬率大幅衰
退,當這樣情況發生,就算有高殖利率、高配息,資本利得也很微薄,而且投資人很容易
被高配息或高殖利率蒙蔽了投資基本的判斷依據。
你「存」的公司面臨嚴重競爭及衰退,是另外一種「不成長風險」。舉例來說,台股投資
人歷年來很愛存的中鋼、中華電、神腦、聯強,如今回頭看,一個個成了十足血淋淋的案
例;其中體質比較好、唯一打敗加權報酬指數(還原權息)的中華電,近年股東權益報酬
率也是節節敗退,這些公司就算現在還可以穩定的配發股息,但面臨產業激烈競爭,恐怕
遲遲無法走出低成長的現狀。投資人如果在股價高點開始「存」,恐怕很難期望靠這些股
票達成你的財務目標,比如買房、退休。
中鋼還原月線顯示,股價似乎碰到「無形天花板」,難以突破(圖片來源:永豐金證券
e-leader)
中華電還原月線雖打敗大盤,但近年股東權益報酬率節節衰退,5G高額標金會否侵蝕獲利
,成為下個焦點(圖片來源:永豐金證券e-leader)
聯強還原月線表現平平,報酬落後大盤(圖片來源:永豐金證券e-leader)
神腦還原股價十分慘烈,呈現一去不回頭的跌勢(圖片來源:永豐金證券e-leader)
換股存如游牧民族 何時才上岸?
你可能又要說「既然這些股票變差了,當然要換股存啊!」你可以回頭想想,這些股票當
初不也是被大家認可的績優定存股嗎?不然大家怎麼會去存這些股票呢?為何你有把握買
大家現在認可的定存股,篤定自己未來不會陷入同樣窘境?如果未來你存的股票衰退,你
又要再次換股存嗎?你的人生有多少時間跟金錢,可以讓你不斷換股存呢?
所以,你無法用殖利率高低,配息率高低這些簡單的帳面指標存股。我個人認為,股權投
資不應該隨時買,而是必須在股價相對低點時才進場。如此投資人才能賺到足夠的潛藏獲
利。
但怎麼判定股價是不是低點,未來報酬夠不夠好?這又是一門很難的學問。而且你勢必要
耗費大量時間分析研究,還不見得就可以穩定得到報酬。
┌───────────────────────────────┐
│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研究個股,並不等於確保能抓到股價低點,因此也不│
│等於確保能抓到股價低點,因此也不是穩定賺得報酬的保證。 │
└───────────────────────────────┘
「可是Jet,既然不能存股,有沒有方法可以持續投資,並且累積資產呢?」我也有相同
的需求,所以我選擇了有效率的指數化投資;我們不需要害怕「存錯公司」、導致資產大
幅減損,透過最大範圍地持有整個市場(不是特定產業、不是幾檔個股),就可以不必再
選擇時機、持續累積資產,這才稱得上是「穩定」。此外,使用「無相關或短期間內負相
關」的資產配置方式,我們也無須擔心單一類資產發生的整體市場風險。
巴菲特多次公開建議,一般投資人應選擇分散、低費用的指數型ETF作為長期標的(圖/
擷取自Youtube)
指數化投資絕非緊抱不賣
指數化投資跟存股有很大不同,前者並非緊抱著不賣,我們在一定時間內,會針對每一類
資產配置比例「再平衡」,即賣出漲多、超過原訂比例的部分,買進比例不足的部分。
指數化投資也不追求單一股票握有多少股,我們只追求資產規模整體上升;因為只要資產
總體規模上升,每一類配置資產股數自然就會上升。指數化投資也不追求每年獲得多少配
息金額,如果有需要,我們會把資產賣出。所有能換錢的資產都是財富,都可以使用。
所以,存股真的簡單方便、很適合一般散戶嗎?
請再認真思考一次,你所存的股票是否存在非系統/系統性風險,及不成長風險?若有,
你身為小股東如何解決這類隨時拖垮股價的問題?如果你無法解決這種種困難,相信我,
指數化投資才是適合你的投資方法!
作者為忠實的指數投資擁護者
3.心得/評論:看到存股中鋼就要高潮了!中鋼真的是越存越有錢,應該制定國家政策
鼓勵人人存中鋼2002!
--
◢█◤ ◢███◤◢██◤ ◢███◤ ◢███████◤
◢◤ φ ◢◤ ◢◤ ◢◤ ◢█▆▆▆▆▆█◤◢█▆▅▄▃▂▁ˍ_
◢██◤◢◤ ◢◤ ◢███◤ ◢█▆▆▆▆▆▆◤
◢███◤ ◢██◤◢◤ ◢◤ ◢█▆▆▆▆▆▆◤ ◢▅▄▃▂▂▂▁ˍ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Harry
at 2020-03-05T12:03
at 2020-03-05T12:03

By Franklin
at 2020-03-08T07:52
at 2020-03-08T07:52

By Ivy
at 2020-03-08T23:32
at 2020-03-08T23:32

By Frederic
at 2020-03-09T14:36
at 2020-03-09T14:36

By James
at 2020-03-14T07:14
at 2020-03-14T07:14

By Isabella
at 2020-03-17T07:14
at 2020-03-17T07:14

By Quanna
at 2020-03-18T13:24
at 2020-03-18T13:24

By Faithe
at 2020-03-22T20:53
at 2020-03-22T20:53

By Andrew
at 2020-03-26T17:20
at 2020-03-26T17:20

By Sandy
at 2020-03-31T15:38
at 2020-03-31T15:38

By Ivy
at 2020-04-03T14:05
at 2020-04-03T14:05

By Ophelia
at 2020-04-05T03:37
at 2020-04-05T03:37

By Valerie
at 2020-04-06T11:56
at 2020-04-06T11:56

By Doris
at 2020-04-06T14:03
at 2020-04-06T14:03

By William
at 2020-04-07T08:58
at 2020-04-07T08:58

By Kama
at 2020-04-08T10:47
at 2020-04-08T10:47

By Linda
at 2020-04-10T05:54
at 2020-04-10T05:54

By Noah
at 2020-04-13T12:59
at 2020-04-13T12:59

By Jake
at 2020-04-18T09:54
at 2020-04-18T09:54

By Zenobia
at 2020-04-18T12:36
at 2020-04-18T12:36

By Tom
at 2020-04-22T10:30
at 2020-04-22T10:30

By Annie
at 2020-04-27T09:48
at 2020-04-27T09:48

By Olive
at 2020-04-30T17:19
at 2020-04-30T17:19

By Ivy
at 2020-05-02T20:25
at 2020-05-02T20:25

By Adele
at 2020-05-05T08:03
at 2020-05-05T08:03

By Lauren
at 2020-05-08T20:30
at 2020-05-08T20:30

By Elma
at 2020-05-09T15:35
at 2020-05-09T15:35

By Carol
at 2020-05-13T06:27
at 2020-05-13T06:27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05-17T04:41
at 2020-05-17T04:41

By Ursula
at 2020-05-22T02:04
at 2020-05-22T02:04

By Susan
at 2020-05-25T01:09
at 2020-05-25T01:09

By Freda
at 2020-05-25T22:25
at 2020-05-25T22:2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05-27T00:10
at 2020-05-27T00:10

By David
at 2020-05-28T21:42
at 2020-05-28T21:42

By Anonymous
at 2020-05-29T20:52
at 2020-05-29T20:52

By Iris
at 2020-06-01T00:16
at 2020-06-01T00:16

By Caitlin
at 2020-06-03T20:07
at 2020-06-03T20:07

By Irma
at 2020-06-04T15:18
at 2020-06-04T15:18

By Rosalind
at 2020-06-07T22:59
at 2020-06-07T22:59

By Bethany
at 2020-06-11T09:02
at 2020-06-11T09:02

By Emily
at 2020-06-11T16:53
at 2020-06-11T16:5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6-12T00:54
at 2020-06-12T00:54

By Leila
at 2020-06-14T05:11
at 2020-06-14T05:11

By Jack
at 2020-06-15T07:26
at 2020-06-15T07:26

By Hedwig
at 2020-06-19T06:07
at 2020-06-19T06:07

By Ethan
at 2020-06-23T20:43
at 2020-06-23T20:43

By Belly
at 2020-06-26T05:06
at 2020-06-26T05:06

By James
at 2020-06-29T06:47
at 2020-06-29T06:47

By Audriana
at 2020-06-30T11:05
at 2020-06-30T11:05

By Christine
at 2020-07-04T08:00
at 2020-07-04T08:00

By Emily
at 2020-07-07T14:46
at 2020-07-07T14:4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7-09T13:46
at 2020-07-09T13:46

By Mason
at 2020-07-12T05:52
at 2020-07-12T05:52

By Poppy
at 2020-07-16T07:21
at 2020-07-16T07:21

By Zora
at 2020-07-17T08:54
at 2020-07-17T08:54

By Isabella
at 2020-07-17T17:35
at 2020-07-17T17:35

By Madame
at 2020-07-17T21:17
at 2020-07-17T21:17

By Franklin
at 2020-07-18T02:01
at 2020-07-18T02:01

By Audriana
at 2020-07-22T13:22
at 2020-07-22T13:22

By Emma
at 2020-07-27T11:56
at 2020-07-27T11:56

By Vanessa
at 2020-07-31T09:27
at 2020-07-31T09:27

By Xanthe
at 2020-08-01T20:34
at 2020-08-01T20:34

By Freda
at 2020-08-06T04:12
at 2020-08-06T04:12

By Jacob
at 2020-08-08T17:06
at 2020-08-08T17:06

By Jessica
at 2020-08-10T08:32
at 2020-08-10T08:32

By Brianna
at 2020-08-12T16:04
at 2020-08-12T16:04

By Victoria
at 2020-08-14T05:51
at 2020-08-14T05:51

By Lily
at 2020-08-19T02:53
at 2020-08-19T02:53

By Suhail Hany
at 2020-08-21T21:17
at 2020-08-21T21:17

By Ophelia
at 2020-08-22T17:30
at 2020-08-22T17:30

By Jack
at 2020-08-24T19:04
at 2020-08-24T19:04
Related Posts
華通2313

By Daph Bay
at 2020-02-29T15:53
at 2020-02-29T15:53
武漢肺炎》台增5例確診爆院內感染!案34

By Zenobia
at 2020-02-29T15:28
at 2020-02-29T15:28
剛好空這幾張,要繼續嗎

By Faithe
at 2020-02-29T15:12
at 2020-02-29T15:12
供應鏈搬家美律和碩先後宣布越南布局計畫

By Dora
at 2020-02-29T14:15
at 2020-02-29T14:15
南韓若斷鏈 台廠可望受惠轉單效應

By Enid
at 2020-02-29T14:03
at 2020-02-29T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