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部位管理與資金(策略)管理 - 期貨
By Anthony
at 2017-03-20T18:22
at 2017-03-20T18:22
Table of Contents
我覺得這篇對新手來說來說應該很難了解 所以再寫篇新手版的希望大家都能看懂
重要關鍵字
策略層 管理層(部位與資金管理) 評鑑機制(Evaluation) 優勢
部位管理與資金管理:本篇重點 我會分別說明
策略層:你想用甚麼策略或指標? KD MACD RSI 海龜 基本分析 籌碼分析.....
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進出場的客觀標準 最簡單的就是突破買進的海龜策略
有策略後才討論部位與資金管理問題
優勢:多空雙方中較有利的方向,例如最近一週是上漲的,
優勢策略就是追多不放空(能夠準確抓出最高點的人例外)
也不是說多方優勢情況下放空一定賠,但是真的比追多難賺
選擇權版搜尋主題 德州撲克 或 機器學習 有相關討論
評鑑機制:評價策略(通常是單口進出的情況)好壞的客觀方法
例如: 總獲利 平均獲利 MDD SQN 凱利公式.....
就像老師給學生分數 交易者也要幫自己的策略評分
通常是越高分的越好
===========================================================================
資金管理:比較接近教科書上所謂的資產配置,每個商品每個策略該給多少錢?
例:大型法人標的 股票 外匯 債券 商品....該如何配置資金?
小型法人(券商自營部)或股市大戶 股票很多該如何配置資金?
專職投資人(我) 玩台指策略很多 每種策略該如何配置資金?
多標的多策略 多標的單策略 單標的多策略 都是資金管理的範圍
銭夠多的人才有這種困擾 銭少就直接單標的單策略
資金管理最常見的方法請自己看投資學課本(投資組合 效率前緣...)
然後就是程式交易的回測績效(請自行找MC或TS的範例)
常見的策略評估都是針對回測績效
總之,選出評價分數高的,這就是優勢策略,然後投入較多的資金。
評價分數要自己定義,不同考量分數會不同
Ex.我有5個策略 相情況下,1年獲利點數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我應該分別配置 5/15 4/15 3/15 2/15 1/15 的資金
考率獲利與風險 5000/5 4000/4 3000/3 2000/1 1000/0.25
1 1 1 2 4
我應該分別配置 1/9 1/9 1/9 2/9 4/9 的資金
結論:這是有錢人的煩惱 散戶不用擔心
=======================================================================
部位管理:就是加減碼問題,也可與停損停利搭配,這才是多數散戶要面對的問題
凌波前輩的動能評估函數驗證(當沖與波段)應該是針對加減碼部分
這應該是追蹤實際交易時的價格變動與獲利現況做分析,再做加減碼
這也可以看成是對進場策略的微調優化績效
因為多數人都是看完策略的回測(單口進出)績效配置資金後就不再調整
結論:最重要的 對散戶來說,一定要用輸銭停損贏銭加碼的反馬丁格爾策略
這裡舉一個我用的實際範例 固定本金100W玩大台(可容許全損,有賺就出金)
基準口數 2口大台 可持有最大口數 10口大台(只能再加8口) 多方為例
有特殊情況可容許用當沖減半20口全下(10-->20 沒有11 12 13... )
以1口進場,該進場價為基準點,下跌至停損之前可攤平1口,觸及停損認賠
進場基準之上,觸及固定獲利點就加碼,獲利點可調 5 8 10 15 20...
設移動停損,上漲後回跌觸及移動停損全數平倉
簡單的說,我直接把獲利點數當成動能評估函數
你也可以自己找更好的動能評估函數
至於如何驗證評估函數的正確性 去回測看績效評分
※ 引述《yuting0103 (凌波微步)》之銘言:
: 淺談部位管理與資金(策略)管理
: http://goo.gl/J3SN7i
--
重要關鍵字
策略層 管理層(部位與資金管理) 評鑑機制(Evaluation) 優勢
部位管理與資金管理:本篇重點 我會分別說明
策略層:你想用甚麼策略或指標? KD MACD RSI 海龜 基本分析 籌碼分析.....
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進出場的客觀標準 最簡單的就是突破買進的海龜策略
有策略後才討論部位與資金管理問題
優勢:多空雙方中較有利的方向,例如最近一週是上漲的,
優勢策略就是追多不放空(能夠準確抓出最高點的人例外)
也不是說多方優勢情況下放空一定賠,但是真的比追多難賺
選擇權版搜尋主題 德州撲克 或 機器學習 有相關討論
評鑑機制:評價策略(通常是單口進出的情況)好壞的客觀方法
例如: 總獲利 平均獲利 MDD SQN 凱利公式.....
就像老師給學生分數 交易者也要幫自己的策略評分
通常是越高分的越好
===========================================================================
資金管理:比較接近教科書上所謂的資產配置,每個商品每個策略該給多少錢?
例:大型法人標的 股票 外匯 債券 商品....該如何配置資金?
小型法人(券商自營部)或股市大戶 股票很多該如何配置資金?
專職投資人(我) 玩台指策略很多 每種策略該如何配置資金?
多標的多策略 多標的單策略 單標的多策略 都是資金管理的範圍
銭夠多的人才有這種困擾 銭少就直接單標的單策略
資金管理最常見的方法請自己看投資學課本(投資組合 效率前緣...)
然後就是程式交易的回測績效(請自行找MC或TS的範例)
常見的策略評估都是針對回測績效
總之,選出評價分數高的,這就是優勢策略,然後投入較多的資金。
評價分數要自己定義,不同考量分數會不同
Ex.我有5個策略 相情況下,1年獲利點數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我應該分別配置 5/15 4/15 3/15 2/15 1/15 的資金
考率獲利與風險 5000/5 4000/4 3000/3 2000/1 1000/0.25
1 1 1 2 4
我應該分別配置 1/9 1/9 1/9 2/9 4/9 的資金
結論:這是有錢人的煩惱 散戶不用擔心
=======================================================================
部位管理:就是加減碼問題,也可與停損停利搭配,這才是多數散戶要面對的問題
凌波前輩的動能評估函數驗證(當沖與波段)應該是針對加減碼部分
這應該是追蹤實際交易時的價格變動與獲利現況做分析,再做加減碼
這也可以看成是對進場策略的微調優化績效
因為多數人都是看完策略的回測(單口進出)績效配置資金後就不再調整
結論:最重要的 對散戶來說,一定要用輸銭停損贏銭加碼的反馬丁格爾策略
這裡舉一個我用的實際範例 固定本金100W玩大台(可容許全損,有賺就出金)
基準口數 2口大台 可持有最大口數 10口大台(只能再加8口) 多方為例
有特殊情況可容許用當沖減半20口全下(10-->20 沒有11 12 13... )
以1口進場,該進場價為基準點,下跌至停損之前可攤平1口,觸及停損認賠
進場基準之上,觸及固定獲利點就加碼,獲利點可調 5 8 10 15 20...
設移動停損,上漲後回跌觸及移動停損全數平倉
簡單的說,我直接把獲利點數當成動能評估函數
你也可以自己找更好的動能評估函數
至於如何驗證評估函數的正確性 去回測看績效評分
※ 引述《yuting0103 (凌波微步)》之銘言:
: 淺談部位管理與資金(策略)管理
: http://goo.gl/J3SN7i
--
Tags:
期貨
All Comments
By Valerie
at 2017-03-24T03:02
at 2017-03-24T03:02
By Valerie
at 2017-03-27T19:07
at 2017-03-27T19:07
By Zanna
at 2017-03-31T21:40
at 2017-03-31T21:40
By Tom
at 2017-04-04T23:55
at 2017-04-04T23:55
By Zenobia
at 2017-04-06T12:14
at 2017-04-06T12:14
By Ina
at 2017-04-07T10:54
at 2017-04-07T10:54
By Joseph
at 2017-04-12T06:44
at 2017-04-12T06:44
By Caitlin
at 2017-04-15T13:01
at 2017-04-15T13:01
By Agnes
at 2017-04-17T23:09
at 2017-04-17T23:09
By Agnes
at 2017-04-22T15:25
at 2017-04-22T15:25
By Eartha
at 2017-04-25T02:49
at 2017-04-25T02:49
By Zora
at 2017-04-26T13:23
at 2017-04-26T13:23
By Hazel
at 2017-05-01T12:19
at 2017-05-01T12:19
By Audriana
at 2017-05-05T02:09
at 2017-05-05T02:09
By Donna
at 2017-05-08T13:28
at 2017-05-08T13:28
By Frederica
at 2017-05-11T10:41
at 2017-05-11T10:41
By Zora
at 2017-05-14T18:41
at 2017-05-14T18:41
By Leila
at 2017-05-16T16:13
at 2017-05-16T16:13
Related Posts
106年03月20日三大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
By Ingrid
at 2017-03-20T14:41
at 2017-03-20T14:41
2017/03/20 盤後閒聊
By Emily
at 2017-03-20T13:58
at 2017-03-20T13:58
淺談部位管理與資金(策略)管理
By Daniel
at 2017-03-20T10:24
at 2017-03-20T10:24
2017/03/20 盤中閒聊
By Damian
at 2017-03-20T07:11
at 2017-03-20T07:11
一個月內大盤走勢!!
By Brianna
at 2017-03-19T18:26
at 2017-03-19T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