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本益比 - 股票
By Mia
at 2018-07-23T22:01
at 2018-07-23T22:01
Table of Contents
Hi 大家好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本益比的想法
我認為如何決定本益比其實相當重要
對於基本面派的人來說,本益比的差異可能讓你的目標價差了50%
當然以下的看法算是我自己統整出來的想法,
可能跟有些人的想法有些差異,大家也可以討論看看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很多傳產或代工廠只給10倍左右的本益比
但像一些熱門話題的,像3D sensing、電動車、工具機之類的本益比都很高
或甚至像民生消費類的統一超或餐飲業的本益比也都有20-30倍
到底什麼產業應該給什麼本益比?
坦白說,什麼樣的本益比才是合理的,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解答,
因為每個人對於市場或者產業的未來看法都不一樣,
因此給予不同本益比是很正常的
不過我是覺得大家可以有個自己覺得合理的本益比,而不是總是隨波逐流
有些人會說,本益比代表的是要賺幾年的錢才能回本的數字
不過,那是在獲利沒有波動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的事情
我認為,本益比其實是把“未來獲利折現後,得到最簡單的一個倍數”
本益比法是目前市場最廣泛使用的評價工具,因為它很簡單,也很容易使用
但計算出這個數字的背後,其實考量了很多的因子
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投資報酬及風險的概念
不外乎就是未來的獲利報酬、投資風險、甚至是折現率等
而市場經過一長串經驗、市場判斷後會得出的一個數字
但這數字有可能會隨著產業的發展、競爭等狀況而有所改變
所以才會有本益比變來變去的一個狀況
不過重點來說,在評估本益比的時候我們最需要關注的就是未來的獲利
這裡所謂的未來其實很長,包含了10年後的未來、3-5年後的未來、明年的未來
也表示,就算是很久遠之後才會實現的獲利,也有可能會反應在本益比上
而我們都知道未來都是不確定的,
大家也知道期望值的概念,達成機率越高的期望值越大,
所以也需要去評估達到的機會
舉個例子來說,
低成長的公司會給予低的本益比,是因為未來的獲利折現就是這樣而已
例如 代工業
高成長的公司給予高本益比,現在獲利不怎麼樣,但未來的獲利折現回來是很可觀的
例如 一些趨勢上的產業,像是電商、AI、電動車之類的
很穩定的產業、產業地位佳的公司給予高本益比,因為風險較低,折現回來的數字也較高
例如 統一超、餐飲業類的
不穩定但未來可能會有爆發的,仍然會給予高本益比,
例如 之前的風電、甚至新藥類的
總結來說,在大家考慮公司的本益比的時候,其實要考慮的是他的未來
一個給予40倍的公司,必然要有個很閃耀的未來,或非常穩定成長的公司
一個給予10倍的公司,可能面臨的是產業成長動能趨緩、競爭激烈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本益比法的時候,
必須要確定的是未來獲利是有延續性、或者是相關的
有很多公司不適合使用本益比,那是因為未來的獲利跟現在的獲利根本沒有相關
例如 一個公司今年賣土地的獲利,適合用本益比的觀念去評價嗎?
這邊提醒各位,如果遇到公司是只有一兩年獲利很好看的話
盡量就不要用本益比去判斷他的合理價格了
--------------------------------------------------
原本放了我對於國巨的看法,
不過好像有些人特別在意...
明明就說只是順便分享,但好像變成重點都在這邊了
所以我就先刪掉了
--------------------------------------------------
結尾補充一下,這種看法對於短期投資者應該沒有什麼幫助
通常在炒股的是時候,也沒有再管你幾倍本益比的,
不過可以自己大概有個底,到什麼價位是不合理的,
產業轉差的時候就要趕快出掉了...就像是現在的工具機產業
而我認為這對於長期投資應該是有幫助,會比較能夠判斷長期的投資價值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本益比的想法
我認為如何決定本益比其實相當重要
對於基本面派的人來說,本益比的差異可能讓你的目標價差了50%
當然以下的看法算是我自己統整出來的想法,
可能跟有些人的想法有些差異,大家也可以討論看看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很多傳產或代工廠只給10倍左右的本益比
但像一些熱門話題的,像3D sensing、電動車、工具機之類的本益比都很高
或甚至像民生消費類的統一超或餐飲業的本益比也都有20-30倍
到底什麼產業應該給什麼本益比?
坦白說,什麼樣的本益比才是合理的,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解答,
因為每個人對於市場或者產業的未來看法都不一樣,
因此給予不同本益比是很正常的
不過我是覺得大家可以有個自己覺得合理的本益比,而不是總是隨波逐流
有些人會說,本益比代表的是要賺幾年的錢才能回本的數字
不過,那是在獲利沒有波動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的事情
我認為,本益比其實是把“未來獲利折現後,得到最簡單的一個倍數”
本益比法是目前市場最廣泛使用的評價工具,因為它很簡單,也很容易使用
但計算出這個數字的背後,其實考量了很多的因子
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投資報酬及風險的概念
不外乎就是未來的獲利報酬、投資風險、甚至是折現率等
而市場經過一長串經驗、市場判斷後會得出的一個數字
但這數字有可能會隨著產業的發展、競爭等狀況而有所改變
所以才會有本益比變來變去的一個狀況
不過重點來說,在評估本益比的時候我們最需要關注的就是未來的獲利
這裡所謂的未來其實很長,包含了10年後的未來、3-5年後的未來、明年的未來
也表示,就算是很久遠之後才會實現的獲利,也有可能會反應在本益比上
而我們都知道未來都是不確定的,
大家也知道期望值的概念,達成機率越高的期望值越大,
所以也需要去評估達到的機會
舉個例子來說,
低成長的公司會給予低的本益比,是因為未來的獲利折現就是這樣而已
例如 代工業
高成長的公司給予高本益比,現在獲利不怎麼樣,但未來的獲利折現回來是很可觀的
例如 一些趨勢上的產業,像是電商、AI、電動車之類的
很穩定的產業、產業地位佳的公司給予高本益比,因為風險較低,折現回來的數字也較高
例如 統一超、餐飲業類的
不穩定但未來可能會有爆發的,仍然會給予高本益比,
例如 之前的風電、甚至新藥類的
總結來說,在大家考慮公司的本益比的時候,其實要考慮的是他的未來
一個給予40倍的公司,必然要有個很閃耀的未來,或非常穩定成長的公司
一個給予10倍的公司,可能面臨的是產業成長動能趨緩、競爭激烈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本益比法的時候,
必須要確定的是未來獲利是有延續性、或者是相關的
有很多公司不適合使用本益比,那是因為未來的獲利跟現在的獲利根本沒有相關
例如 一個公司今年賣土地的獲利,適合用本益比的觀念去評價嗎?
這邊提醒各位,如果遇到公司是只有一兩年獲利很好看的話
盡量就不要用本益比去判斷他的合理價格了
--------------------------------------------------
原本放了我對於國巨的看法,
不過好像有些人特別在意...
明明就說只是順便分享,但好像變成重點都在這邊了
所以我就先刪掉了
--------------------------------------------------
結尾補充一下,這種看法對於短期投資者應該沒有什麼幫助
通常在炒股的是時候,也沒有再管你幾倍本益比的,
不過可以自己大概有個底,到什麼價位是不合理的,
產業轉差的時候就要趕快出掉了...就像是現在的工具機產業
而我認為這對於長期投資應該是有幫助,會比較能夠判斷長期的投資價值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18-07-24T17:23
at 2018-07-24T17:23
By Margaret
at 2018-07-27T21:22
at 2018-07-27T21:22
By Faithe
at 2018-08-01T06:35
at 2018-08-01T06:35
By Ingrid
at 2018-08-06T03:54
at 2018-08-06T03:54
By Michael
at 2018-08-10T08:10
at 2018-08-10T08:10
By Victoria
at 2018-08-14T16:39
at 2018-08-14T16:39
By William
at 2018-08-14T18:48
at 2018-08-14T18:48
By Zanna
at 2018-08-18T10:12
at 2018-08-18T10:12
By Carol
at 2018-08-20T15:01
at 2018-08-20T15:0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8-22T21:38
at 2018-08-22T21:38
By David
at 2018-08-25T17:56
at 2018-08-25T17:56
By Regina
at 2018-08-30T14:39
at 2018-08-30T14:39
By Noah
at 2018-09-01T15:07
at 2018-09-01T15:07
By Vanessa
at 2018-09-03T17:48
at 2018-09-03T17:48
By David
at 2018-09-06T17:47
at 2018-09-06T17:47
By Tracy
at 2018-09-09T17:11
at 2018-09-09T17:11
By Sandy
at 2018-09-12T20:31
at 2018-09-12T20:31
By Queena
at 2018-09-15T16:16
at 2018-09-15T16:16
By Iris
at 2018-09-20T03:00
at 2018-09-20T03:00
By Daph Bay
at 2018-09-23T00:12
at 2018-09-23T00:12
By Damian
at 2018-09-27T19:41
at 2018-09-27T19:41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9-30T11:34
at 2018-09-30T11:34
By Xanthe
at 2018-10-02T05:03
at 2018-10-02T05:03
By Lucy
at 2018-10-03T12:18
at 2018-10-03T12:18
By Lucy
at 2018-10-06T03:18
at 2018-10-06T03:18
By Belly
at 2018-10-07T02:03
at 2018-10-07T02:03
By Lucy
at 2018-10-08T22:51
at 2018-10-08T22:51
By Megan
at 2018-10-12T11:49
at 2018-10-12T11:49
By Rachel
at 2018-10-17T08:50
at 2018-10-17T08:50
By Christine
at 2018-10-18T10:05
at 2018-10-18T10:05
By Hazel
at 2018-10-21T01:35
at 2018-10-21T01:35
By Mia
at 2018-10-23T23:08
at 2018-10-23T23:08
By Selena
at 2018-10-26T02:32
at 2018-10-26T02:32
By Bethany
at 2018-10-28T17:06
at 2018-10-28T17:06
By Charlotte
at 2018-11-01T00:06
at 2018-11-01T00:06
By Bethany
at 2018-11-03T19:43
at 2018-11-03T19:4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1-07T14:39
at 2018-11-07T14:39
By Rosalind
at 2018-11-11T17:01
at 2018-11-11T17:01
By Donna
at 2018-11-13T15:51
at 2018-11-13T15:51
By Regina
at 2018-11-14T05:23
at 2018-11-14T05:23
By Edwina
at 2018-11-18T17:46
at 2018-11-18T17:46
By Edwina
at 2018-11-19T08:32
at 2018-11-19T08:32
By Candice
at 2018-11-22T04:42
at 2018-11-22T04:42
By Rae
at 2018-11-24T20:40
at 2018-11-24T20:40
By Zanna
at 2018-11-25T02:57
at 2018-11-25T02:57
By Liam
at 2018-11-28T08:55
at 2018-11-28T08:55
By Audriana
at 2018-12-02T22:27
at 2018-12-02T22:27
By Erin
at 2018-12-04T19:45
at 2018-12-04T19:45
By Robert
at 2018-12-08T05:20
at 2018-12-08T05:20
By Delia
at 2018-12-09T05:54
at 2018-12-09T05:54
By Frederic
at 2018-12-10T20:39
at 2018-12-10T20:39
By William
at 2018-12-13T23:46
at 2018-12-13T23:46
By John
at 2018-12-16T05:16
at 2018-12-16T05:16
By Frederic
at 2018-12-20T11:48
at 2018-12-20T11:48
By Necoo
at 2018-12-23T04:09
at 2018-12-23T04:09
By Jacob
at 2018-12-25T02:07
at 2018-12-25T02:07
By Olivia
at 2018-12-28T20:24
at 2018-12-28T20:24
By Xanthe
at 2018-12-29T00:56
at 2018-12-29T00:56
Related Posts
百萬年收入貸款購屋者比重首季創高 青睞
By David
at 2018-07-23T21:42
at 2018-07-23T21:42
7/23 台灣集中市場投信買賣超前30名
By Bennie
at 2018-07-23T21:16
at 2018-07-23T21:16
7/23 台灣集中市場外資買賣超前30名
By Irma
at 2018-07-23T21:14
at 2018-07-23T21:14
7/23 台灣店頭市場三大法人買賣超前20名
By Charlie
at 2018-07-23T20:57
at 2018-07-23T20:57
窮鬼哭哭!小7奢華御飯糰一顆42元創新高
By Rebecca
at 2018-07-23T20:52
at 2018-07-23T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