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大叔施昇輝0050的KD大法 - 股票
By Charlotte
at 2018-07-12T15:55
at 2018-07-12T15:55
Table of Contents
如果我只在K小於20買入0050,會比較好嗎?
https://yenyu0320.blogspot.com/2018/04/k200050.html
這是前陣子在被動投資交流會中一位朋友提出來的問題。與會中我回答道:「KD是什
麼呢?中文名稱是什麼呢?」我想有些朋友知道,有些不知道。
KD指標是美國George C. Lane在1957年原創,全名是stochastic oscillator(隨機
指標)。
有看到隨機指標了吧?我半開玩笑的回答:「既然都叫隨機指標,那你認為還會有什
麼意義呢?《漫步華爾街》不就是整本書都在講隨機?既然是隨機,參考它的道理依據何
在呢?反正都是隨機。」;當然我想這種答案可能朋友不會那麼服氣,可能看這篇文章的
你也不服氣。因此竹軒土法煉鋼,整理一下2004-2017年來驗證一下酸民我的論點。
配合許多小資族的實際情況,我做出幾個以下條件來假設:
1.小資族一個月只能投資1萬,一年最多12萬。
2.設定投資起始時間為2004年,是因為方便計算,截至2017年年底收盤,恰好14年整。
3.假設2004年期初擁有12萬(2003年存來的),之後每個月固定都會投資或存1萬。
4.每次交易手續費為0.1425%
提出問題的朋友認為,不需要K<20買入,K>80賣出,可以改良為K<20持續買入不賣出
。當然所有朋友都知道竹軒不相信什麼K<20買入,什麼K>80賣出這種鬼扯論點,詳細可參
見這篇文章:奇妙的KD大法,詭異的報酬成績。
https://yenyu0320.blogspot.com/2018/01/kd.html
呀!講太多,大叔又會生氣氣了,所以我們趕緊拉回來吧。我們先來看K<20持續買入
策略吧!我設定K<20買入策略條件為:
1.只要每個月出現K<20,就會投資1萬元在當日收盤價,因此預設是一年交易12次。
2.倘若這個月或是連續幾個月都沒有K<20,那麼累積的金額會在下一次出現訊號一次買入。
3.期間股息會隨同下一次出現K<20訊號再投資。
4.結算市值報酬日期為:2017年12月29日收盤價:82.15元。
5.14年投入成本為:14X12X10000=1,680,000元。
https://tinyurl.com/y84gezad
如上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14年間總共有68次買入機會。這裡要註明一下,並不是每
個月只會有一次K<20,而是依據小資族一個月固定投資1萬來說,只要每個月第一個K<20
訊號出現時,就會全部投入。別抬槓什麼我可以每個月分拆幾次之類的鬼話,光一個你怎
麼知道接下來這個月有幾次訊號就可以打死你的突發奇想了。
https://tinyurl.com/ycghcr5q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策略最終可以取得4.69%年化報酬率,但14年也吐了3,085元手續
費。獲利感覺也能接受事吧?如果同樣一個標的策略(單純只討論0050),我們可以參照
一下比較組。
比較組是懶人包,設定條件為:
1.每年年初開盤價投入12萬,接著整年不管它。
2.股息會隨著隔年年初一起投入,接著也不管它。
3.結算市值報酬率與上個方法相同,為2017年12月29日收盤價。
4.一樣14年投入成本為1,680,000元。
https://tinyurl.com/y8f8ejh2
看圖看結論比較快,我們可以看到:
1.14年手續費2,996元,勝過K<20買入策略的3,085元。
2.年化報酬率為4.86%,是優於K<20組的4.69%。
3.在實質獲利上也多賺了72,000元之譜。
天道真的酬勤嗎?這值得朋友們思考一番了。
--
https://yenyu0320.blogspot.com/2018/04/k200050.html
這是前陣子在被動投資交流會中一位朋友提出來的問題。與會中我回答道:「KD是什
麼呢?中文名稱是什麼呢?」我想有些朋友知道,有些不知道。
KD指標是美國George C. Lane在1957年原創,全名是stochastic oscillator(隨機
指標)。
有看到隨機指標了吧?我半開玩笑的回答:「既然都叫隨機指標,那你認為還會有什
麼意義呢?《漫步華爾街》不就是整本書都在講隨機?既然是隨機,參考它的道理依據何
在呢?反正都是隨機。」;當然我想這種答案可能朋友不會那麼服氣,可能看這篇文章的
你也不服氣。因此竹軒土法煉鋼,整理一下2004-2017年來驗證一下酸民我的論點。
配合許多小資族的實際情況,我做出幾個以下條件來假設:
1.小資族一個月只能投資1萬,一年最多12萬。
2.設定投資起始時間為2004年,是因為方便計算,截至2017年年底收盤,恰好14年整。
3.假設2004年期初擁有12萬(2003年存來的),之後每個月固定都會投資或存1萬。
4.每次交易手續費為0.1425%
提出問題的朋友認為,不需要K<20買入,K>80賣出,可以改良為K<20持續買入不賣出
。當然所有朋友都知道竹軒不相信什麼K<20買入,什麼K>80賣出這種鬼扯論點,詳細可參
見這篇文章:奇妙的KD大法,詭異的報酬成績。
https://yenyu0320.blogspot.com/2018/01/kd.html
呀!講太多,大叔又會生氣氣了,所以我們趕緊拉回來吧。我們先來看K<20持續買入
策略吧!我設定K<20買入策略條件為:
1.只要每個月出現K<20,就會投資1萬元在當日收盤價,因此預設是一年交易12次。
2.倘若這個月或是連續幾個月都沒有K<20,那麼累積的金額會在下一次出現訊號一次買入。
3.期間股息會隨同下一次出現K<20訊號再投資。
4.結算市值報酬日期為:2017年12月29日收盤價:82.15元。
5.14年投入成本為:14X12X10000=1,680,000元。
https://tinyurl.com/y84gezad
如上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14年間總共有68次買入機會。這裡要註明一下,並不是每
個月只會有一次K<20,而是依據小資族一個月固定投資1萬來說,只要每個月第一個K<20
訊號出現時,就會全部投入。別抬槓什麼我可以每個月分拆幾次之類的鬼話,光一個你怎
麼知道接下來這個月有幾次訊號就可以打死你的突發奇想了。
https://tinyurl.com/ycghcr5q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策略最終可以取得4.69%年化報酬率,但14年也吐了3,085元手續
費。獲利感覺也能接受事吧?如果同樣一個標的策略(單純只討論0050),我們可以參照
一下比較組。
比較組是懶人包,設定條件為:
1.每年年初開盤價投入12萬,接著整年不管它。
2.股息會隨著隔年年初一起投入,接著也不管它。
3.結算市值報酬率與上個方法相同,為2017年12月29日收盤價。
4.一樣14年投入成本為1,680,000元。
https://tinyurl.com/y8f8ejh2
看圖看結論比較快,我們可以看到:
1.14年手續費2,996元,勝過K<20買入策略的3,085元。
2.年化報酬率為4.86%,是優於K<20組的4.69%。
3.在實質獲利上也多賺了72,000元之譜。
天道真的酬勤嗎?這值得朋友們思考一番了。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Dinah
at 2018-07-13T23:54
at 2018-07-13T23:54
By Vanessa
at 2018-07-17T17:24
at 2018-07-17T17:24
By Rae
at 2018-07-21T15:57
at 2018-07-21T15:57
By Necoo
at 2018-07-24T02:13
at 2018-07-24T02:13
By Gary
at 2018-07-26T02:18
at 2018-07-26T02:18
By Andy
at 2018-07-29T13:10
at 2018-07-29T13:10
By Yedda
at 2018-08-01T15:11
at 2018-08-01T15:11
By Hardy
at 2018-08-02T17:44
at 2018-08-02T17:44
By Madame
at 2018-08-06T17:30
at 2018-08-06T17:30
By Jacob
at 2018-08-07T12:34
at 2018-08-07T12:34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8-10T20:50
at 2018-08-10T20:50
By Kama
at 2018-08-11T22:23
at 2018-08-11T22:23
By Hamiltion
at 2018-08-12T11:55
at 2018-08-12T11:55
By Oscar
at 2018-08-16T04:08
at 2018-08-16T04:08
By Wallis
at 2018-08-18T18:38
at 2018-08-18T18:38
By Noah
at 2018-08-22T23:12
at 2018-08-22T23:12
By Catherine
at 2018-08-23T05:04
at 2018-08-23T05:04
By Zanna
at 2018-08-24T19:24
at 2018-08-24T19:24
By Rachel
at 2018-08-26T22:27
at 2018-08-26T22:27
By Doris
at 2018-08-30T22:41
at 2018-08-30T22:41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9-01T02:53
at 2018-09-01T02:53
By Ethan
at 2018-09-03T21:02
at 2018-09-03T21:02
By Odelette
at 2018-09-07T16:16
at 2018-09-07T16:16
By Suhail Hany
at 2018-09-10T14:40
at 2018-09-10T14:40
By Madame
at 2018-09-12T22:41
at 2018-09-12T22:41
By Ida
at 2018-09-15T22:00
at 2018-09-15T22:00
By Genevieve
at 2018-09-19T01:10
at 2018-09-19T01:10
By James
at 2018-09-20T00:12
at 2018-09-20T00:12
By Agnes
at 2018-09-20T06:18
at 2018-09-20T06:18
By Rosalind
at 2018-09-20T09:25
at 2018-09-20T09:25
By Liam
at 2018-09-22T09:47
at 2018-09-22T09:47
By Jacky
at 2018-09-25T19:00
at 2018-09-25T19:00
By Olivia
at 2018-09-29T08:20
at 2018-09-29T08:20
By Charlie
at 2018-09-30T19:21
at 2018-09-30T19:21
By Valerie
at 2018-10-04T07:49
at 2018-10-04T07:49
By Isabella
at 2018-10-04T08:54
at 2018-10-04T08:54
By Joseph
at 2018-10-05T09:31
at 2018-10-05T09:31
By Edwina
at 2018-10-06T02:59
at 2018-10-06T02:59
By Freda
at 2018-10-07T09:53
at 2018-10-07T09:53
By Candice
at 2018-10-10T14:20
at 2018-10-10T14:20
By Harry
at 2018-10-13T09:57
at 2018-10-13T09:57
By Gary
at 2018-10-15T04:11
at 2018-10-15T04:11
By Hedwig
at 2018-10-17T17:11
at 2018-10-17T17:11
By Edith
at 2018-10-19T13:19
at 2018-10-19T13:19
By Jacky
at 2018-10-22T22:23
at 2018-10-22T22:23
By Carol
at 2018-10-25T19:52
at 2018-10-25T19:52
By Sierra Rose
at 2018-10-30T11:20
at 2018-10-30T11:20
By Jack
at 2018-11-01T00:27
at 2018-11-01T00:27
By Faithe
at 2018-11-04T19:13
at 2018-11-04T19:13
By Donna
at 2018-11-06T01:43
at 2018-11-06T01:43
By Belly
at 2018-11-10T00:12
at 2018-11-10T00:12
By Cara
at 2018-11-13T05:33
at 2018-11-13T05:33
By Sandy
at 2018-11-17T07:57
at 2018-11-17T07:57
By Elma
at 2018-11-18T14:46
at 2018-11-18T14:46
By Freda
at 2018-11-22T18:45
at 2018-11-22T18:45
By Necoo
at 2018-11-22T21:58
at 2018-11-22T21:58
By Michael
at 2018-11-25T12:33
at 2018-11-25T12:33
By Iris
at 2018-11-28T20:05
at 2018-11-28T20:05
By Kristin
at 2018-11-29T06:06
at 2018-11-29T06:06
By Daniel
at 2018-12-03T23:46
at 2018-12-03T23:46
Related Posts
107年07月12日 三大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
By Xanthe
at 2018-07-12T14:58
at 2018-07-12T14:58
美參議院通過提案限制特朗普關稅權力
By Anonymous
at 2018-07-12T14:35
at 2018-07-12T14:35
國巨2327 奇力新245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7-12T14:22
at 2018-07-12T14:22
2018/07/12 盤後閒聊
By Kristin
at 2018-07-12T14:00
at 2018-07-12T14:00
Q3量產 聯發科 傳採用格芯14奈米製程
By Jessica
at 2018-07-12T12:39
at 2018-07-12T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