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保險這樣買! - 保險

By Odelette
at 2014-04-17T23:17
at 2014-04-17T23:17
Table of Contents
本篇文章屬保險公司廣告性質,內文有節錄國稅局相關裁處
出處連結:http://ppt.cc/pQIS
作者: 文●葉惠娟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 2014年4月10日 下午10:44
高資產族為什麼有保險保障需求?二○○九年初遺產及贈與稅從最高邊際稅率五十%調降
至十%,少了避稅誘因,高資產族的壽險投保需求為何?
從資產配置的觀點分析,分散風險就是高資產族要買保險的原因。高資產族通常有現金、
房子,也可能投資股票、債券、基金、黃金,或進行海外投資,在等待報酬達到目標、累
積財富的過程,一旦發生無法預期的意外或疾病風險,需要一大筆費用,有保險給付就不
用中止投資、犧牲報酬。
保本保息是高資產族買保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例如因繼承祖產而突然有上億資金進帳,
用躉繳保單保全資產就是很好的選擇,其中,養老險因為可以保本,而且持有至到期日的
保單內部報酬率高於銀行大額存款定存利率,往往成為高資產族的首選。
高資產族規劃保單可能呈現各種樣貌,三商美邦人壽業務長暨執行副總張財源以自己的保
險檔案為例,說明從小資到高資,他如何逐步累積資產及作好保險規劃,磐石保險經紀人
業務副總顏淑真則分享,她如何幫一位因土地增值出售,大筆資金進帳的客戶規劃保險。
三商美邦人壽業務長暨執行副總張財源 年繳逾二三○萬元 買保險不手軟
保險年資超過三十年,張財源已經是許多人眼中的高資產族,在未計入存款情況下,張財
源不但買了六間房、投資股票,每年還繳交超過二三○萬元的保費。
張財源三十年來換屋三次,因為負擔得起貸款便沒有出售原來的房子,現在一家六口每人
名下都有一間房。股票主要是投資自家公司,保單規劃則是隨著人生不同階段逐步調整、
增加,現在保單數已超過二十張。
目前張財源的年繳保費約為年收入三十%,壽險保額約為年收入五倍,其中也包含許多早
期投保、預定利率高達七%、八%的保單。
從小資到高資 保單年年買
畢業於逢甲大學銀行保險學系的張財源跟許多年輕人一樣,退伍後從南部隻身北上工作,
薪水扣除租屋費、生活費所剩有限,但和別人不同的是,從還是小資族開始,他就開始為
自己未來的保障買保險。
他的第一張保單是定期壽險一百萬元、傷害險二百萬元、傷害醫療限額三萬元,年繳保費
不到一萬元。
張財源成家後投保第二張保單,主約是保額三百萬元的增額終身壽險,附加實支實付住院
日額一千元、防癌險日額一千元、傷害醫療限額三萬元。
從此公司只要有好的商品推出,他都會盡量投保,例如二○○八年公司推出優體保險,他
立刻投保繳費二十年期、五百萬元的終身壽險,當時他已五十三歲,仍能夠通過較高門檻
的健檢順利投保,顯示雖然工作忙祿,但仍保持良好體況。
過去張財源的保險規劃是以保障為主,轉戰外勤後收入提高,他開始加碼滿期給付的養老
險。當保單預定利率從七%逐漸下降,他更開始大量投保還本型儲蓄險,領到的還本金就
作為四個孩子的教育基金。
因為有紮實的保險專業,張財源每年都會替自己及家人進行保單檢視,有需要、有能力就
會加碼,因此幾乎每年都會增加保單,壽險保額也從三百萬元逐步累積到目前的四千萬元
。 保險商品推陳出新,張財源增加理財型保單的同時,也沒忽略疾病、長期看護等保障
,陸續加碼醫療險、重大疾病保險,更買了長期看護險,其中疾病住院日額從原本的一千
元提高至每日一.三萬~一.八萬元,癌症住院日額提高到每日二.一五萬~二.六五萬
元,長期看護則可月領二萬。
買投資型保單投資 儲蓄險一年還本四十萬
談到投資,張財源特別推薦投資型保單,尤其是投資型壽險。他說,買投資型壽險的最大
好處,是當保險事故發生時,無論投資帳戶的基金淨值在高點或低點,壽險那一塊的保額
都不受影響。
二○○四年張財源買進第一張投資型保單,二○○七、二○○九年分別再買進第二及第三
張,前兩張為壽險保單,年繳保費約四十、五十萬元,保額總計四五○萬元,第三張則是
為躉繳一百萬元的變額年金,這一張帳戶價值經過金融海嘯波動迄今負七%,但因為已做
好股債平衡配置,張財源對於將來贖回時的報酬率並不擔心。
張財源強調,投資型保單有賺有賠,因此他也透過儲蓄險賺取固定報酬,今年可領回三十
萬元的還本金,等其他保單開始還本之後,每年將可領超過四十萬元。
房產、休閒活動風險 靠產險
除了投保人壽保險,張財源還為房子投保住宅火險及地震基本保險,而且從開始打高爾夫
球迄今,每年都買高爾夫球責任險,迄今已連續投保二十餘年。
張財源指出,買房後除了壽險保障要足以涵蓋房屋貸款,火險、地震險也一定要投保,作
好保險規劃就不用害怕萬一發生的風險。而投保高爾夫球責任險則是為了預防萬一「一桿
進洞」需要請客時,可以透過產險公司理賠的十萬元減少荷包損失,不過這個「萬一」還
沒發生。
張財源的保險規劃,不只紀錄了他從領到第一份薪水到擁有六間房、年收近千萬元的每一
個階段的轉折,從小資到高資的過程,保險相伴的足跡更是隨處可見。張財源說,因為有
這些保險,自己及家人不用擔心未來的醫療支出,甚至長期看護的費用也已經準備妥當,
萬一意外或疾病降臨,至少有保險做後盾,確保家庭經濟不會因此受拖累。
磐石保險經紀人業務副總顏淑真 億萬身價客戶 壽險這樣買!
賣過多張億元保單的顏淑真,是許多同業欽羨的對象,談起高資產客戶買保險的理由,她
說,保本是多數人的出發點。一位客戶繼承多筆不動產,隨著土地增值出售,共賺進二億
元,由於短期內沒有其他投資計劃,為了協助客戶守住這筆錢,她建議客戶透過保險規劃
,一次達成資產保全、移轉及增值等目的。
顏淑真說,節稅雖然不是保險的主要訴求,卻是重要的附加價值,二○○九年遺產及贈與
稅從最高邊際稅率五十%調降至十%,客戶進行保險規劃已經不是著眼於未來可以節省多
少遺產或贈與稅,而是把重點擺在眼前可以節省的稅額與費用。
至於買保險可以讓保戶省下哪些支出?顏淑真指出,資金存放在銀行需要繳交的利息所得
稅,以及大額存款利息收入需要計收的健保補充保費,都是客戶這張二億元的保單可以立
即省下的費用。
以利息所得來說,客戶如果把二億元存入銀行,以三百萬元以上大額存款年利率○.三%
計算,二億元存款每年約滾出六十萬元的利息,扣除二十七萬元的利息所得免稅額,每年
還有三十三萬元需要計入所得淨額課稅。
此外,二代健保實施後,超過五千元的利息所得要計收二%的全民健保補充保費,顏淑真
的這位客戶每年可領息六十萬元,因此一年就要被收取一.二萬元的補充保費。
顏淑真表示,客戶的二億元全數購買六年期養老險,等於把錢暫時「藏」在保險公司,無
論是個人綜所稅的利息所得,還是健保補充保費,這六年之間完全扣不到一毛錢。
此外,這張養老險平均每年的內部報酬率(IRR)達一.九三%,比銀行大額定存利率○
.三%要好得多,對高資產客戶而言相當吸睛。顏淑真說,業務員如果可以提供客戶需要
的服務以及法令、稅務等專業資訊,成交機會就會大為提高。 富過三代的保險規劃
顏淑真表示,當客戶保全資產後,接著會思考資產轉移與資產增長,然而針對要保人與受
益人非同一人的高額保險給付,以及透過要保人變更,將保單現金價值贈與他人的行為,
國稅局已開始採用「實質課稅原則」抓保單逃稅行為,為了達到合法節稅的目的,她建議
客戶以子女為要保人及被保險人,在每年贈與免稅額二二○萬元內投保利變增額終身壽險
。
顏淑真說,用利變增額終身壽險移轉資產有二大好處,首先是保單的宣告利率按當時利率
水準浮動,且不得為負值,在未來利率看漲的情況下,利變壽險可避免客戶買貴,以目前
的利率水準來看,客戶二十年繳清四四○○萬元保費後,保單價值將超過五三○○萬元。
其次,客戶繳費期滿後,保單價值仍會逐年按二.二五%單利遞增,隨著客戶的投保年期
愈長,累積的保單價值愈高,等於用一份保單同時完成資產保全、移轉、增額等規劃。
不過二億元畢竟不是小數目,就算夫妻二人合計每年可贈與四四○萬元,也要四十五年才
能把這筆錢全數移轉到子女身上。顏淑真說,保險只能在法令賦予的範圍內替客戶合法節
稅,至於其他資產如何保全,盡量讓財富完整的移轉到下一代,則是客戶正在思考的方向
。
個人意見:有許多的方式早就被國稅局稅官、高等行政法院法官認定都是逃稅功能
大額保單的財務聲明書或財務報告書,選擇節稅或資產轉移說法更幾乎是犯罪自白書
而且本篇文章的計算定存利率以大額存款0.3%計算更是顯失公平
躉繳型、短年期或短期內大量投保根本無法保全資產,更不用說投資型保單
這些都是錯誤方式
國稅局躉繳保險費列入遺產及裁處罰鍰 http://ppt.cc/Dlam
保單節省遺產稅保險迷思 http://ppt.cc/f324
很難想像這樣的錯誤訊息已經傳遞了多久了,若我的資訊有錯,請版友給予更正指教
以上
--
在世界末日之前,請允許我再點一杯伏特加+萊姆
--
出處連結:http://ppt.cc/pQIS
作者: 文●葉惠娟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 2014年4月10日 下午10:44
高資產族為什麼有保險保障需求?二○○九年初遺產及贈與稅從最高邊際稅率五十%調降
至十%,少了避稅誘因,高資產族的壽險投保需求為何?
從資產配置的觀點分析,分散風險就是高資產族要買保險的原因。高資產族通常有現金、
房子,也可能投資股票、債券、基金、黃金,或進行海外投資,在等待報酬達到目標、累
積財富的過程,一旦發生無法預期的意外或疾病風險,需要一大筆費用,有保險給付就不
用中止投資、犧牲報酬。
保本保息是高資產族買保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例如因繼承祖產而突然有上億資金進帳,
用躉繳保單保全資產就是很好的選擇,其中,養老險因為可以保本,而且持有至到期日的
保單內部報酬率高於銀行大額存款定存利率,往往成為高資產族的首選。
高資產族規劃保單可能呈現各種樣貌,三商美邦人壽業務長暨執行副總張財源以自己的保
險檔案為例,說明從小資到高資,他如何逐步累積資產及作好保險規劃,磐石保險經紀人
業務副總顏淑真則分享,她如何幫一位因土地增值出售,大筆資金進帳的客戶規劃保險。
三商美邦人壽業務長暨執行副總張財源 年繳逾二三○萬元 買保險不手軟
保險年資超過三十年,張財源已經是許多人眼中的高資產族,在未計入存款情況下,張財
源不但買了六間房、投資股票,每年還繳交超過二三○萬元的保費。
張財源三十年來換屋三次,因為負擔得起貸款便沒有出售原來的房子,現在一家六口每人
名下都有一間房。股票主要是投資自家公司,保單規劃則是隨著人生不同階段逐步調整、
增加,現在保單數已超過二十張。
目前張財源的年繳保費約為年收入三十%,壽險保額約為年收入五倍,其中也包含許多早
期投保、預定利率高達七%、八%的保單。
從小資到高資 保單年年買
畢業於逢甲大學銀行保險學系的張財源跟許多年輕人一樣,退伍後從南部隻身北上工作,
薪水扣除租屋費、生活費所剩有限,但和別人不同的是,從還是小資族開始,他就開始為
自己未來的保障買保險。
他的第一張保單是定期壽險一百萬元、傷害險二百萬元、傷害醫療限額三萬元,年繳保費
不到一萬元。
張財源成家後投保第二張保單,主約是保額三百萬元的增額終身壽險,附加實支實付住院
日額一千元、防癌險日額一千元、傷害醫療限額三萬元。
從此公司只要有好的商品推出,他都會盡量投保,例如二○○八年公司推出優體保險,他
立刻投保繳費二十年期、五百萬元的終身壽險,當時他已五十三歲,仍能夠通過較高門檻
的健檢順利投保,顯示雖然工作忙祿,但仍保持良好體況。
過去張財源的保險規劃是以保障為主,轉戰外勤後收入提高,他開始加碼滿期給付的養老
險。當保單預定利率從七%逐漸下降,他更開始大量投保還本型儲蓄險,領到的還本金就
作為四個孩子的教育基金。
因為有紮實的保險專業,張財源每年都會替自己及家人進行保單檢視,有需要、有能力就
會加碼,因此幾乎每年都會增加保單,壽險保額也從三百萬元逐步累積到目前的四千萬元
。 保險商品推陳出新,張財源增加理財型保單的同時,也沒忽略疾病、長期看護等保障
,陸續加碼醫療險、重大疾病保險,更買了長期看護險,其中疾病住院日額從原本的一千
元提高至每日一.三萬~一.八萬元,癌症住院日額提高到每日二.一五萬~二.六五萬
元,長期看護則可月領二萬。
買投資型保單投資 儲蓄險一年還本四十萬
談到投資,張財源特別推薦投資型保單,尤其是投資型壽險。他說,買投資型壽險的最大
好處,是當保險事故發生時,無論投資帳戶的基金淨值在高點或低點,壽險那一塊的保額
都不受影響。
二○○四年張財源買進第一張投資型保單,二○○七、二○○九年分別再買進第二及第三
張,前兩張為壽險保單,年繳保費約四十、五十萬元,保額總計四五○萬元,第三張則是
為躉繳一百萬元的變額年金,這一張帳戶價值經過金融海嘯波動迄今負七%,但因為已做
好股債平衡配置,張財源對於將來贖回時的報酬率並不擔心。
張財源強調,投資型保單有賺有賠,因此他也透過儲蓄險賺取固定報酬,今年可領回三十
萬元的還本金,等其他保單開始還本之後,每年將可領超過四十萬元。
房產、休閒活動風險 靠產險
除了投保人壽保險,張財源還為房子投保住宅火險及地震基本保險,而且從開始打高爾夫
球迄今,每年都買高爾夫球責任險,迄今已連續投保二十餘年。
張財源指出,買房後除了壽險保障要足以涵蓋房屋貸款,火險、地震險也一定要投保,作
好保險規劃就不用害怕萬一發生的風險。而投保高爾夫球責任險則是為了預防萬一「一桿
進洞」需要請客時,可以透過產險公司理賠的十萬元減少荷包損失,不過這個「萬一」還
沒發生。
張財源的保險規劃,不只紀錄了他從領到第一份薪水到擁有六間房、年收近千萬元的每一
個階段的轉折,從小資到高資的過程,保險相伴的足跡更是隨處可見。張財源說,因為有
這些保險,自己及家人不用擔心未來的醫療支出,甚至長期看護的費用也已經準備妥當,
萬一意外或疾病降臨,至少有保險做後盾,確保家庭經濟不會因此受拖累。
磐石保險經紀人業務副總顏淑真 億萬身價客戶 壽險這樣買!
賣過多張億元保單的顏淑真,是許多同業欽羨的對象,談起高資產客戶買保險的理由,她
說,保本是多數人的出發點。一位客戶繼承多筆不動產,隨著土地增值出售,共賺進二億
元,由於短期內沒有其他投資計劃,為了協助客戶守住這筆錢,她建議客戶透過保險規劃
,一次達成資產保全、移轉及增值等目的。
顏淑真說,節稅雖然不是保險的主要訴求,卻是重要的附加價值,二○○九年遺產及贈與
稅從最高邊際稅率五十%調降至十%,客戶進行保險規劃已經不是著眼於未來可以節省多
少遺產或贈與稅,而是把重點擺在眼前可以節省的稅額與費用。
至於買保險可以讓保戶省下哪些支出?顏淑真指出,資金存放在銀行需要繳交的利息所得
稅,以及大額存款利息收入需要計收的健保補充保費,都是客戶這張二億元的保單可以立
即省下的費用。
以利息所得來說,客戶如果把二億元存入銀行,以三百萬元以上大額存款年利率○.三%
計算,二億元存款每年約滾出六十萬元的利息,扣除二十七萬元的利息所得免稅額,每年
還有三十三萬元需要計入所得淨額課稅。
此外,二代健保實施後,超過五千元的利息所得要計收二%的全民健保補充保費,顏淑真
的這位客戶每年可領息六十萬元,因此一年就要被收取一.二萬元的補充保費。
顏淑真表示,客戶的二億元全數購買六年期養老險,等於把錢暫時「藏」在保險公司,無
論是個人綜所稅的利息所得,還是健保補充保費,這六年之間完全扣不到一毛錢。
此外,這張養老險平均每年的內部報酬率(IRR)達一.九三%,比銀行大額定存利率○
.三%要好得多,對高資產客戶而言相當吸睛。顏淑真說,業務員如果可以提供客戶需要
的服務以及法令、稅務等專業資訊,成交機會就會大為提高。 富過三代的保險規劃
顏淑真表示,當客戶保全資產後,接著會思考資產轉移與資產增長,然而針對要保人與受
益人非同一人的高額保險給付,以及透過要保人變更,將保單現金價值贈與他人的行為,
國稅局已開始採用「實質課稅原則」抓保單逃稅行為,為了達到合法節稅的目的,她建議
客戶以子女為要保人及被保險人,在每年贈與免稅額二二○萬元內投保利變增額終身壽險
。
顏淑真說,用利變增額終身壽險移轉資產有二大好處,首先是保單的宣告利率按當時利率
水準浮動,且不得為負值,在未來利率看漲的情況下,利變壽險可避免客戶買貴,以目前
的利率水準來看,客戶二十年繳清四四○○萬元保費後,保單價值將超過五三○○萬元。
其次,客戶繳費期滿後,保單價值仍會逐年按二.二五%單利遞增,隨著客戶的投保年期
愈長,累積的保單價值愈高,等於用一份保單同時完成資產保全、移轉、增額等規劃。
不過二億元畢竟不是小數目,就算夫妻二人合計每年可贈與四四○萬元,也要四十五年才
能把這筆錢全數移轉到子女身上。顏淑真說,保險只能在法令賦予的範圍內替客戶合法節
稅,至於其他資產如何保全,盡量讓財富完整的移轉到下一代,則是客戶正在思考的方向
。
個人意見:有許多的方式早就被國稅局稅官、高等行政法院法官認定都是逃稅功能
大額保單的財務聲明書或財務報告書,選擇節稅或資產轉移說法更幾乎是犯罪自白書
而且本篇文章的計算定存利率以大額存款0.3%計算更是顯失公平
躉繳型、短年期或短期內大量投保根本無法保全資產,更不用說投資型保單
這些都是錯誤方式
國稅局躉繳保險費列入遺產及裁處罰鍰 http://ppt.cc/Dlam
保單節省遺產稅保險迷思 http://ppt.cc/f324
很難想像這樣的錯誤訊息已經傳遞了多久了,若我的資訊有錯,請版友給予更正指教
以上
--
在世界末日之前,請允許我再點一杯伏特加+萊姆
--
All Comments

By Isla
at 2014-04-19T21:32
at 2014-04-19T21:32

By Ursula
at 2014-04-24T12:57
at 2014-04-24T12:57

By Rae
at 2014-04-26T16:24
at 2014-04-26T16:24

By Andy
at 2014-05-01T08:51
at 2014-05-01T08:51

By Candice
at 2014-05-03T10:23
at 2014-05-03T10:23

By Rae
at 2014-05-06T14:22
at 2014-05-06T14:22

By Tom
at 2014-05-07T09:17
at 2014-05-07T09:17
Related Posts
關於定期險續保問題

By Puput
at 2014-04-17T22:40
at 2014-04-17T22:40
關於新生兒保單富邦人壽的主約

By Barb Cronin
at 2014-04-17T22:32
at 2014-04-17T22:32
請問這張團保好嗎?主要想保父母

By Regina
at 2014-04-17T22:02
at 2014-04-17T22:02
法巴 金健康

By Dora
at 2014-04-17T21:25
at 2014-04-17T21:25
新生兒保險

By Kama
at 2014-04-17T21:09
at 2014-04-17T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