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終身險會被持有到滿期? - 保險

By Kama
at 2012-06-09T20:48
at 2012-06-09T20:48
Table of Contents
因為回文都被點到名(羞) 來回應一下 XD
To 原原波
我的意思並不是表示你貼這份文件沒有參考價值
如果有冒犯到你 在這裡先說一聲抱歉 :)
我其實是在回應原貼文中的推文 = ="
大概因為我沒有指明 所以就被誤會了
推文中有幾個 直接把退保比例高和險種不適合畫上等號
個人認為保險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每個人重視或是需要的點是不一樣的
擔心有人看完 直接拿比例來否定險種
太狹隘了 容易走入盲點 所以 才回應了那四句話
To oca
保單解除原因有很多 如原文中所列
但 不管是高估未來現金流 還是 根本就是開頭選擇錯誤險種
簡單的來說 就是買的時候沒有先思考 不是嗎?
(不過 我想很多四、五十歲的人大概也沒想過自己會中年失業就是了)
國人的保險觀念 低得令人髮指 對業務的期望也太過天真
只要你自己不願意去瞭解購買的商品
不管買的是電腦、股票還是保險
若 只想等著仰賴負責銷售的業務人員解說
就別怪別人欺你無知 佔你便宜
因為 也許沒良心的是他
但 對自己保障不負責任的人 是你
等發生問題 再來哭天搶地 罵業務
真的有助於事嗎...?
不如悲觀一點 人性本惡一點
用你的判斷能力 去了解去選擇
這個要繳上數十年 花上以萬計金錢的保險
※ 引述《Leepofeng (螢火蟲)》之銘言:
: : → ccnoire:很詭異的思考邏輯 =.= 你會因為比例去做決定嗎...? 06/08 22:34
: : → ccnoire:如果是你不適合的東西 比例再高 對你沒好處 幹嘛買 06/08 22:34
: : → ccnoire:如果是你該有的 比例再低 你也該擁有 06/08 22:35
: : → ccnoire:這篇文獻充其量只是證明 很多人衝動買保險不先用腦 ~"~ 06/08 22:35
: 對,你說對了,不只很多人買保險不用腦,很多人賣保險也不用腦
: 我找這些資料,只是要讓大家在買賣保險之前,可以有更充足的資訊而已
: 因為我覺得沒有充足的資訊就做決定,是很沒有腦的行為
: 你說會不會因為比例去做決定,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
: 我找這些資料之前打電話問過五家保險公司,都不肯透漏
: 要知道的是,這些資料對保險公司是每季都要上報主管機關的資料
: 甚至13和25月的持續率不足,就不能發新的保單,所以他們一定有資料卻不敢說
: 為什麼不敢說?會影響銷售?
: 不然板上有多少比例的業務在賣終身險之前願意揭露這個比例?
: 這才是充分的資訊揭露!
: 我們不妨把終身險在滿期之前失效的比例想成是一種「有效期限」
: 如果一瓶鮮奶不標有效期限,你敢買嗎?
: 然後鮮奶製造公司明明就知道這鮮奶平均買回家一天就壞的比例有80%
: 買回家兩天就壞的比例有70%,卻不肯說
: 請問,你覺得沒有告訴消費者這個情況,是合理的?
: 還是揭露這個資訊的思考邏輯很詭異? 當然,我相信鮮奶公司一定很不想講!
: 那麼,一瓶你不確定什麼時候會過期壞掉的鮮奶,你會買?
: 所以這不只關係到適不適合消費者,還關係到消費者到底有沒有充足的資訊做決定
: : → renriver:有沒有定險持續繳到75歲的比例啊 06/08 23:02
: : → renriver: ^期 06/08 23:04
: : 推 cashking:我也蠻想知道繳到75歲的定期險比例... 06/09 00:00
: 我也很想知道,我會利用有空的時間找找看
: 不過我相信板上有更多在業界的人比我更容易接觸到真正的資料
: 只是願不願意提供和揭露而已。
: : 推 oca:比想像中的高很多很多... 06/09 00:14
: : 推 oca:ccnoire你絕對是誤解這份資料的意思了... 06/09 00:17
: : → oca:還是老話一句 "人很容易高估自己對未來現金流的掌握能力" 06/09 00:19
: : → oca:這才是這份資料的最大意義 06/09 00:19
: 對,沒錯!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有一天會有財務問題繳不出來
: 再加上有很多人因為人情而買了終身險,當業務離職或人情不再,就不想繼續了
--
To 原原波
我的意思並不是表示你貼這份文件沒有參考價值
如果有冒犯到你 在這裡先說一聲抱歉 :)
我其實是在回應原貼文中的推文 = ="
大概因為我沒有指明 所以就被誤會了
推文中有幾個 直接把退保比例高和險種不適合畫上等號
個人認為保險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每個人重視或是需要的點是不一樣的
擔心有人看完 直接拿比例來否定險種
太狹隘了 容易走入盲點 所以 才回應了那四句話
To oca
保單解除原因有很多 如原文中所列
但 不管是高估未來現金流 還是 根本就是開頭選擇錯誤險種
簡單的來說 就是買的時候沒有先思考 不是嗎?
(不過 我想很多四、五十歲的人大概也沒想過自己會中年失業就是了)
國人的保險觀念 低得令人髮指 對業務的期望也太過天真
只要你自己不願意去瞭解購買的商品
不管買的是電腦、股票還是保險
若 只想等著仰賴負責銷售的業務人員解說
就別怪別人欺你無知 佔你便宜
因為 也許沒良心的是他
但 對自己保障不負責任的人 是你
等發生問題 再來哭天搶地 罵業務
真的有助於事嗎...?
不如悲觀一點 人性本惡一點
用你的判斷能力 去了解去選擇
這個要繳上數十年 花上以萬計金錢的保險
※ 引述《Leepofeng (螢火蟲)》之銘言:
: : → ccnoire:很詭異的思考邏輯 =.= 你會因為比例去做決定嗎...? 06/08 22:34
: : → ccnoire:如果是你不適合的東西 比例再高 對你沒好處 幹嘛買 06/08 22:34
: : → ccnoire:如果是你該有的 比例再低 你也該擁有 06/08 22:35
: : → ccnoire:這篇文獻充其量只是證明 很多人衝動買保險不先用腦 ~"~ 06/08 22:35
: 對,你說對了,不只很多人買保險不用腦,很多人賣保險也不用腦
: 我找這些資料,只是要讓大家在買賣保險之前,可以有更充足的資訊而已
: 因為我覺得沒有充足的資訊就做決定,是很沒有腦的行為
: 你說會不會因為比例去做決定,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
: 我找這些資料之前打電話問過五家保險公司,都不肯透漏
: 要知道的是,這些資料對保險公司是每季都要上報主管機關的資料
: 甚至13和25月的持續率不足,就不能發新的保單,所以他們一定有資料卻不敢說
: 為什麼不敢說?會影響銷售?
: 不然板上有多少比例的業務在賣終身險之前願意揭露這個比例?
: 這才是充分的資訊揭露!
: 我們不妨把終身險在滿期之前失效的比例想成是一種「有效期限」
: 如果一瓶鮮奶不標有效期限,你敢買嗎?
: 然後鮮奶製造公司明明就知道這鮮奶平均買回家一天就壞的比例有80%
: 買回家兩天就壞的比例有70%,卻不肯說
: 請問,你覺得沒有告訴消費者這個情況,是合理的?
: 還是揭露這個資訊的思考邏輯很詭異? 當然,我相信鮮奶公司一定很不想講!
: 那麼,一瓶你不確定什麼時候會過期壞掉的鮮奶,你會買?
: 所以這不只關係到適不適合消費者,還關係到消費者到底有沒有充足的資訊做決定
: : → renriver:有沒有定險持續繳到75歲的比例啊 06/08 23:02
: : → renriver: ^期 06/08 23:04
: : 推 cashking:我也蠻想知道繳到75歲的定期險比例... 06/09 00:00
: 我也很想知道,我會利用有空的時間找找看
: 不過我相信板上有更多在業界的人比我更容易接觸到真正的資料
: 只是願不願意提供和揭露而已。
: : 推 oca:比想像中的高很多很多... 06/09 00:14
: : 推 oca:ccnoire你絕對是誤解這份資料的意思了... 06/09 00:17
: : → oca:還是老話一句 "人很容易高估自己對未來現金流的掌握能力" 06/09 00:19
: : → oca:這才是這份資料的最大意義 06/09 00:19
: 對,沒錯!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有一天會有財務問題繳不出來
: 再加上有很多人因為人情而買了終身險,當業務離職或人情不再,就不想繼續了
--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12-06-14T17:44
at 2012-06-14T17:44

By Kama
at 2012-06-18T22:06
at 2012-06-18T22:06

By Puput
at 2012-06-20T09:03
at 2012-06-20T09:03

By Susan
at 2012-06-24T20:41
at 2012-06-24T20:41

By Thomas
at 2012-06-28T07:32
at 2012-06-28T07:32

By Damian
at 2012-06-28T17:39
at 2012-06-28T17:39

By Robert
at 2012-07-01T13:59
at 2012-07-01T13:59

By Edwina
at 2012-07-03T19:02
at 2012-07-03T19:02

By Robert
at 2012-07-05T06:06
at 2012-07-05T06:06

By Ophelia
at 2012-07-09T03:47
at 2012-07-09T03:47

By Cara
at 2012-07-12T21:09
at 2012-07-12T21:09

By Elma
at 2012-07-13T04:08
at 2012-07-13T04:08

By Joe
at 2012-07-16T14:28
at 2012-07-16T14:28

By Elma
at 2012-07-19T15:55
at 2012-07-19T15:55

By Emma
at 2012-07-23T18:08
at 2012-07-23T18:08

By Liam
at 2012-07-27T11:21
at 2012-07-27T11:21

By John
at 2012-07-31T20:32
at 2012-07-31T20:32

By Odelette
at 2012-08-02T21:33
at 2012-08-02T21:33

By Elma
at 2012-08-03T04:44
at 2012-08-03T04:44

By Daph Bay
at 2012-08-06T19:17
at 2012-08-06T19:17
Related Posts
實支收據報稅的問題

By Frederica
at 2012-06-09T15:20
at 2012-06-09T15:20
關於Apin大新生兒保單

By Ina
at 2012-06-09T14:52
at 2012-06-09T14:52
28歲女 三商既有保單檢視

By Bethany
at 2012-06-09T14:46
at 2012-06-09T14:46
28歲男 保單規劃

By Frederica
at 2012-06-09T14:25
at 2012-06-09T14:25
25歲女 新保單規劃詢問

By Anthony
at 2012-06-09T13:56
at 2012-06-09T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