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注意到這個<後自閉經濟學運動>嗎? - 經濟

By Dorothy
at 2007-04-10T18:36
at 2007-04-10T18:36
Table of Contents
知道 post autistic movement 的不在少數
拿他們定期發表的文章或書籍在討論的,又有幾人?
純粹是沒那個心,還是有更大的背景因素?
「當下的科學權威一開始往往被視作異端」
改革運動之所以困難,有許多原因交互作用,包括:
一影響既有的學術權力,當結構一改變,利益也會進行重分配的過程
所以由大老所主導的改革不多見,反倒還視而不見
常常是由圈外點燃的爆炸來震撼學界
一社會化為基礎的理性計算,由於「叛逃」的不確定性太大,而且要忍受相當的孤寂
遵照社群規範往上爬,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最「有希望且被週遭接受」的方式
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一因循保守的人性,使人難以完全拋棄過去,更不能接受缺乏主流理論的真空狀態
(尼采說過,人就是因為被過去所束縛,才產生煩惱)
這種遇到心理矛盾、而後找出一套說法為自己行為解套的過程,稱為認知失調
再說一般人也很少有那個腦袋及修為來吸收各門各派的招式,走火入魔還更糟糕
不一定真的如捍衛者所說的:證據還不夠
(想想實驗經濟學是多久以前開始,何時受到重視)
一論述的有效性,也就是學術主張是否被對立陣營「正確地認識、了解並接受」
免得辯論到後來,又發生雙方捏造的鬼在互鬥的局面
蘇格拉底被判死刑;康托(Cantor)發了瘋,抑鬱不得善終
個人「如何說」,甚至「哪些才該說」,其實牽涉到更深層的哲學問題
一社會科學的本質,不是所有現象都能藉由重複操作的實驗來理解
用來檢視自然科學理論的標準,在社會研究中未必能適用
特別是質性研究,更存在說服上的困難,這是方法論問題
一最根本的,讓不同學派互相對話、「公平競爭」*的平台是否存在?
完全不加規範就最多元,但會造成邪說橫行的局面
雖說學術評審制度是必要之惡,但不合時宜的規則
是否倒掉洗澡水的同時,把嬰兒也倒掉了?
*利用資源打壓、抹黑,也是一種自由競爭下的行為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請問有台幣不斷貶值的解答嗎

By Genevieve
at 2007-04-09T22:30
at 2007-04-09T22:30
找工資率的資料

By Blanche
at 2007-04-09T20:37
at 2007-04-09T20:37
請問有台幣不斷貶值的解答嗎

By Bethany
at 2007-04-09T20:17
at 2007-04-09T20:17
地球是被刻意剷平的 ─ 《經濟殺手的告白》

By Mary
at 2007-04-09T13:35
at 2007-04-09T13:35
《經濟殺手的告白》書摘

By Irma
at 2007-04-09T13:35
at 2007-04-09T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