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漲很兇的國內台股基金 - 投資

By Leila
at 2007-12-23T13:07
at 2007-12-23T13:07
Table of Contents
我個人是感覺台灣的上櫃指數(店頭),會走類似日本這二年來JASDAQ的路
(有興趣去比對一下...當然只是我的猜測,沒有依據...)
7月急衝,在爆大量時偏偏來個重挫大跌
越彈越低..低點也破了又破....不看好短期衝得上去
即使最近國際有反彈,也可以發現它相對弱勢...
分享一下今年在台基上的慘狀:
今年台股基金是我最失敗的戰場(不過,還好只占個人總資金約5%~8%影響其實不大)
上半年曾與台股基金混戰了一小段時間,記得獲利大概5~8%,不太好...
後來就一直以國外基金為主...
直到7月初一直漲,忍不住又陸續追進
7月26爆量長黑那天,二話不說就快跑了...最後只小賺一點
(其實第一天只跑掉一半,另一半是過了二、三天才跑...被砍得比較多...)
當時也有叫大家先跑一些,不過,當然是沒有人聽得進去....
只因為:大家心中的這個"夢",實在太大了。
8月底9月初,先是追看漲的大華大華與大華中小和中概類...小賺一點
9月底10月初再改衝那些小型電子股為主的熱門基金...
10月30日...店頭破了187我支撐線,同時我後來追加的台基的也陸續開始出現負數
二話不說再次忍痛退場...
同時也勸有買的親友們快退場...不過只有其中一個人有跑掉...
現在隨便問一個有買台股基金的,負20~負40%的人比比皆是....
結果論來看,與別人比起來,我算滿幸運的...
不過現在,我倒是覺得台股基金這種
短期大概衝不上去
中期趨勢不明
長期又對他存著夢與幻想的市場
是比較適合打算中長期投資的人
定期定額慢慢跟他玩,慢慢跟他累積的市場...
不過也推h大,現在買,是比7月時買"相對"地安全多了
(反倒是短線看好會漲的市場..個人是不建議定期定額....
通常一開始扣款,一直漲爽個幾次後
成本越買越高...高檔來個股災反轉...一整年就泡湯了...
今年用定期定額玩的,應該很清楚...即使買對了市場
但沒有在低點多加碼的人,到現在真的有賺到錢(10%以上)的人也不多...)
(不過,我自己是下定決定不理台基了
尤其是贖回以T+1計價,每次逃跑都硬是被多砍了一些..)
---
以下,閒聊,題外話。
最近才知道....身邊不少朋友都有在投資基金...
但是今年一整年...報酬率不到10% 不到5%的很多...
甚至還有負的....
裡面也有銀行員、銀行理專、保險員等....
都是以投資基金相關為其工作一部份的人
聽了也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常常在股災或美股或該市場跌回季線、年線止跌時....
叫大家買,沒人敢買.......
定期定額在低點還聽理專的話先停扣的也有..@@
又總是漲高了才問可不可以買....
多頭車子明明都自動倒車回來那麼多次,給想上車卻一直沒上車的人機會.....
卻總是又等車子開走了,才又追著車跑....@@
小弟我也不是什麼財經相關科系....
沒有理專(也許是好事),沒有人指點,不看雜誌介紹.....
不過我今年運氣也算很好
今年初至今基金總報酬率仍接近50%,也許下週四五延續前天星期五的氣勢衝一下...
要破50%不是什麼大問題....
(下週一二三多數市場放假,多數基金停止報假喔...)
雖然下半年有些失誤...但整體比起別人來看,還算滿意囉.....
我自己在"玩"基金只有5個原則(不一定對,也不一定適合別人):
1.單筆。
2.對於看好的市場(東協小國、拉美、印度、能源世礦、東歐)
在跌深,跌回年線或季線時(也參考美股)或感覺盤整快結束時,勇敢加碼...
即使小短套也無所謂
尤其是討論區與媒體一片看壞時,更是要鼓起勇氣。
3.善用轉換,等贖回再買往往錯失良機...
危險時該跑就要跑...
看錯趨勢,該跑也是要跑....
出現強勢的市場(上半年的菲、馬、泰、韓,下半年的世礦,拉美,印度等..)
該追就是要追...
雖然有時也有失誤錯看時.....:)
不過,比起賺或少賠一小個波段,轉換費或手續費就不算什麼了
4.再來就是汰弱留強。
不要怕在虧損時或沒什麼賺時贖回或轉換
錢要放在短期最看好,最有信心,最有把握的地方
而不是花很久的時間等待他未來會漲...
多頭的時間也是很寶貴的....
該賺的沒賺到,就是增加投資的風降。
該賺的有賺到,就能在未來的風降中多一分保障。
5.大家在搶進時要忍住或退場。這點我也是常常做不太到..@@
另外,我也有用中國信X的帳戶,雖然手續費高了一點
但單筆一次一萬,存夠錢,隨時要加碼很方便,也比較不會錯失良機...
以上,閒聊完了。
祝2008年大家的投資都很順利。
--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07-12-23T16:06
at 2007-12-23T16:06

By Hazel
at 2007-12-28T10:16
at 2007-12-28T10:16

By Iris
at 2007-12-31T06:27
at 2007-12-31T06:27

By Doris
at 2008-01-03T14:20
at 2008-01-03T14:20

By Mary
at 2008-01-07T20:26
at 2008-01-07T20:26

By Enid
at 2008-01-12T10:39
at 2008-01-12T10:39

By Belly
at 2008-01-12T13:30
at 2008-01-12T13:30

By Hazel
at 2008-01-13T01:11
at 2008-01-13T01:11

By Charlotte
at 2008-01-16T19:02
at 2008-01-16T19:02

By Ophelia
at 2008-01-17T09:40
at 2008-01-17T09:40

By Jacob
at 2008-01-21T09:37
at 2008-01-21T09:37

By Yedda
at 2008-01-22T12:02
at 2008-01-22T12:02

By Cara
at 2008-01-25T01:11
at 2008-01-25T01:11

By Queena
at 2008-01-27T10:09
at 2008-01-27T10:09

By Tracy
at 2008-01-30T11:37
at 2008-01-30T11:37

By Daph Bay
at 2008-01-31T18:07
at 2008-01-31T18:07

By George
at 2008-02-04T17:09
at 2008-02-04T17:09

By Kumar
at 2008-02-05T13:16
at 2008-02-05T13:16

By Irma
at 2008-02-10T08:15
at 2008-02-10T08:15
Related Posts
整理:台灣銀行、國泰世華 網銀規定

By Gilbert
at 2007-12-23T12:54
at 2007-12-23T12:54
台股基金

By Queena
at 2007-12-23T12:28
at 2007-12-23T12:28
有人利用香港的fundsupermarket買基金嗎

By Annie
at 2007-12-23T10:44
at 2007-12-23T10:44
想要的金融商品

By Zanna
at 2007-12-23T06:54
at 2007-12-23T06:54
關於連動債的合約

By John
at 2007-12-23T06:45
at 2007-12-23T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