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該自動畢業? - 股票
By Jessica
at 2019-04-25T01:41
at 2019-04-25T01:4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CCChieh (NewLife)》之銘言:
: 2018年來開始自己操作股票,大概2018賠了140萬....
: https://i.imgur.com/y05K2Re.jpg
: 買了股票我幾乎天天早上看盤並且晚上睡覺會睡不安穩,並且還會影響工作的話,慢慢感
: 覺覺得投資就會得不償失。重點是也沒賺到錢....整天被老婆罵~畢竟心思在被股票綁住
: ,尤其去年10月。
: 上班畢竟如果影響白天的工作或是睡眠品質不好的話,白天上班也會影響工作甚至也會一
: 顆心
: 掛在股市上面。
我也是2018 年才開始玩股票
本來都是買基金,開戶的目的只是想買ETF 然後就試著買股票
一開始也是看著57什麼的介紹 買股票
不過我只是個工作四五年的新鮮人 所以資金沒你雄厚XD
2018 股市中 錢 不超過20萬,而且其中還包含了 股票ETF 債券ETF
去年十月股災也讓我未實現損失 3萬元
然後到目前為止 已實現損益NT$21,551 未實現損益NT$2,084
我媽 常常聽到我賺多少,只說一句...賺這點有啥意義XD
就新人練技術阿...
學費什麼的也是有繳,最高紀錄一檔 一天賠到4K
賺最多的是本來想買來放定存的台灣高鐵 13%賣掉.....(這漲幅我也是看不懂...)
所以 如果你才剛開始自己玩
還是先練習練習吧
我是工程師,所以 我最近打算自己寫軟體跑回測.....
我是打算以5日均線 10日均線買賣依據,只在尾盤買賣
那段時間剛好是吃中餐,輕鬆愜意
: 140萬大概半年多的薪水了,扣掉2015-2017朋友帶進帶出賺了五十幾,今年回檔的部分小
: 賺,所以總體來說賠了70萬吧
: 投資起因:
: 小魯薪水還是有200多但台北買房實在太難,想說不理財才怎麼會理你,結果越理財財越
: 不理你。還搞得每天神經兮兮、精神耗弱,擔心明天下跌一直看籌碼,線型、新聞,結果
: 看了只是更緊張。
: 不管哪擋買入的股票,只要我盯盤買都買最高、賣都賣低點,放空剛好回補到當日最高。
: 大概8成機率: 我保住的股票都暴跌,賣掉都狂漲,不知道該說什麼...
: 本來回檔一路有機會賺回50-60結果最終還是淪為小賺大賠的宿命。抱著的都沒漲、小賺
: 出場的最後都大噴。
: 疑問:
: 心理承受力低、容易緊張焦慮的性格適合投資什麼?ETF會適合嗎?或是像艾蜜莉那樣 等
: 到甜甜價才進場?還是定存算了
買股票 以自己抱著可以睡的安穩為主
如果你會緊張,還是買基金、ETF吧(槓桿類的不算)
除非碰到去年10那種全球性崩盤,不然每天跳動很少超過1%
去年我有買原油ETF 這真的太刺激了,一天23小時都在跳動
,所以後來就沒玩了,現在 台股這種狀態,我也不看不懂,所以我選擇減碼站在場外看
手上資金
2X萬買美國和中國債券ETF
8萬是一直被套牢目前剛好持平的台韓ETF(反正我也不知道會發生啥事就放著吧)
股票只有2張玉山金 XD
對 我習慣一次只買兩張,反正就是在測試,漲多少跌多少都沒再怕
剩下大概有2~3倍的資金被我放在10擋不同基金中
反正 我就是秉持著 每一種都玩玩看,適合自己的 就繼續玩
不適合的認錯不再碰
然後 一個月 計算一次 各人的資產負債表,確認一下這個月賺賠多少跟有沒有需要調整的
每次賠錢就會思考,下次碰到這種狀況怎麼辦
我要怎樣避開這種狀況
我現在還在疑惑的是碰到特殊事件的造成的基金/ETF崩盤
我到底是應該認賠出場,還是加碼攤平呢....
目前感想:
基金、ETF 基本上就是看特定標的物,買自己看好的標的,啥都不懂得買全球的吧
債券ETF 要注意匯率波動跟殖利率變化,目的就是領利息,可以用來平衡股事的風險
前陣子因為殖利率到寡 造成的股市恐慌下跌,我就小賺一點,最後放3個月賺3% 提前出場
雖然跟股票比 沒多少,但是跟定存比高多了,當然要承擔高一點風險
投資理財真是有趣的學問阿....
上上個月替我加薪60%
上個月加薪了30%
可能太分散的關係,我自己也搞不太清楚原因
只知道這方法沒錯,可以加碼XD
我發現 好像許多人 沒看懂 我前面寫的金額XD,大概是我文筆不好
29 萬 是只 債券ETF 的部位(早上來看持股才發現 原來這個高了XD)
股票 ETF 部位 有12萬
外加其他基金 超過百萬部位
我只是 把 我自己再股市練習 的資金 控制再20萬以下
那個 加薪60% 是整體投資 滾出來的 不是 只算股票部位
--
: 2018年來開始自己操作股票,大概2018賠了140萬....
: https://i.imgur.com/y05K2Re.jpg
: 買了股票我幾乎天天早上看盤並且晚上睡覺會睡不安穩,並且還會影響工作的話,慢慢感
: 覺覺得投資就會得不償失。重點是也沒賺到錢....整天被老婆罵~畢竟心思在被股票綁住
: ,尤其去年10月。
: 上班畢竟如果影響白天的工作或是睡眠品質不好的話,白天上班也會影響工作甚至也會一
: 顆心
: 掛在股市上面。
我也是2018 年才開始玩股票
本來都是買基金,開戶的目的只是想買ETF 然後就試著買股票
一開始也是看著57什麼的介紹 買股票
不過我只是個工作四五年的新鮮人 所以資金沒你雄厚XD
2018 股市中 錢 不超過20萬,而且其中還包含了 股票ETF 債券ETF
去年十月股災也讓我未實現損失 3萬元
然後到目前為止 已實現損益NT$21,551 未實現損益NT$2,084
我媽 常常聽到我賺多少,只說一句...賺這點有啥意義XD
就新人練技術阿...
學費什麼的也是有繳,最高紀錄一檔 一天賠到4K
賺最多的是本來想買來放定存的台灣高鐵 13%賣掉.....(這漲幅我也是看不懂...)
所以 如果你才剛開始自己玩
還是先練習練習吧
我是工程師,所以 我最近打算自己寫軟體跑回測.....
我是打算以5日均線 10日均線買賣依據,只在尾盤買賣
那段時間剛好是吃中餐,輕鬆愜意
: 140萬大概半年多的薪水了,扣掉2015-2017朋友帶進帶出賺了五十幾,今年回檔的部分小
: 賺,所以總體來說賠了70萬吧
: 投資起因:
: 小魯薪水還是有200多但台北買房實在太難,想說不理財才怎麼會理你,結果越理財財越
: 不理你。還搞得每天神經兮兮、精神耗弱,擔心明天下跌一直看籌碼,線型、新聞,結果
: 看了只是更緊張。
: 不管哪擋買入的股票,只要我盯盤買都買最高、賣都賣低點,放空剛好回補到當日最高。
: 大概8成機率: 我保住的股票都暴跌,賣掉都狂漲,不知道該說什麼...
: 本來回檔一路有機會賺回50-60結果最終還是淪為小賺大賠的宿命。抱著的都沒漲、小賺
: 出場的最後都大噴。
: 疑問:
: 心理承受力低、容易緊張焦慮的性格適合投資什麼?ETF會適合嗎?或是像艾蜜莉那樣 等
: 到甜甜價才進場?還是定存算了
買股票 以自己抱著可以睡的安穩為主
如果你會緊張,還是買基金、ETF吧(槓桿類的不算)
除非碰到去年10那種全球性崩盤,不然每天跳動很少超過1%
去年我有買原油ETF 這真的太刺激了,一天23小時都在跳動
,所以後來就沒玩了,現在 台股這種狀態,我也不看不懂,所以我選擇減碼站在場外看
手上資金
2X萬買美國和中國債券ETF
8萬是一直被套牢目前剛好持平的台韓ETF(反正我也不知道會發生啥事就放著吧)
股票只有2張玉山金 XD
對 我習慣一次只買兩張,反正就是在測試,漲多少跌多少都沒再怕
剩下大概有2~3倍的資金被我放在10擋不同基金中
反正 我就是秉持著 每一種都玩玩看,適合自己的 就繼續玩
不適合的認錯不再碰
然後 一個月 計算一次 各人的資產負債表,確認一下這個月賺賠多少跟有沒有需要調整的
每次賠錢就會思考,下次碰到這種狀況怎麼辦
我要怎樣避開這種狀況
我現在還在疑惑的是碰到特殊事件的造成的基金/ETF崩盤
我到底是應該認賠出場,還是加碼攤平呢....
目前感想:
基金、ETF 基本上就是看特定標的物,買自己看好的標的,啥都不懂得買全球的吧
債券ETF 要注意匯率波動跟殖利率變化,目的就是領利息,可以用來平衡股事的風險
前陣子因為殖利率到寡 造成的股市恐慌下跌,我就小賺一點,最後放3個月賺3% 提前出場
雖然跟股票比 沒多少,但是跟定存比高多了,當然要承擔高一點風險
投資理財真是有趣的學問阿....
上上個月替我加薪60%
上個月加薪了30%
可能太分散的關係,我自己也搞不太清楚原因
只知道這方法沒錯,可以加碼XD
我發現 好像許多人 沒看懂 我前面寫的金額XD,大概是我文筆不好
29 萬 是只 債券ETF 的部位(早上來看持股才發現 原來這個高了XD)
股票 ETF 部位 有12萬
外加其他基金 超過百萬部位
我只是 把 我自己再股市練習 的資金 控制再20萬以下
那個 加薪60% 是整體投資 滾出來的 不是 只算股票部位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Agnes
at 2019-04-26T05:55
at 2019-04-26T05:55
By Zora
at 2019-04-27T22:39
at 2019-04-27T22:39
By Ina
at 2019-04-29T19:17
at 2019-04-29T19:17
By Hedwig
at 2019-05-01T12:45
at 2019-05-01T12:45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5-02T06:04
at 2019-05-02T06:04
By Michael
at 2019-05-06T11:53
at 2019-05-06T11:53
By Noah
at 2019-05-06T18:25
at 2019-05-06T18:25
By Enid
at 2019-05-08T01:10
at 2019-05-08T01:10
By John
at 2019-05-08T22:15
at 2019-05-08T22:15
By Ula
at 2019-05-09T19:20
at 2019-05-09T19:20
By Doris
at 2019-05-13T21:27
at 2019-05-13T21:27
By Freda
at 2019-05-17T16:20
at 2019-05-17T16:20
By Hedwig
at 2019-05-22T14:51
at 2019-05-22T14:51
By Enid
at 2019-05-26T08:25
at 2019-05-26T08:25
By Doris
at 2019-05-26T22:39
at 2019-05-26T22:39
By Enid
at 2019-05-31T18:43
at 2019-05-31T18:43
By Necoo
at 2019-06-03T12:31
at 2019-06-03T12:31
By George
at 2019-06-06T20:20
at 2019-06-06T20:20
By Isabella
at 2019-06-07T16:36
at 2019-06-07T16:36
By Lauren
at 2019-06-08T01:38
at 2019-06-08T01:38
By Catherine
at 2019-06-10T22:34
at 2019-06-10T22:34
By Oscar
at 2019-06-11T12:27
at 2019-06-11T12:27
By Audriana
at 2019-06-14T07:58
at 2019-06-14T07:58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6-14T23:29
at 2019-06-14T23:29
By Oliver
at 2019-06-19T17:43
at 2019-06-19T17:43
By Sandy
at 2019-06-21T23:43
at 2019-06-21T23:43
By Necoo
at 2019-06-24T15:03
at 2019-06-24T15:03
By Oscar
at 2019-06-27T09:09
at 2019-06-27T09:09
By Una
at 2019-06-30T11:03
at 2019-06-30T11:03
By Delia
at 2019-07-05T00:24
at 2019-07-05T00:24
By Andrew
at 2019-07-09T17:52
at 2019-07-09T17:52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7-11T20:26
at 2019-07-11T20:26
By Leila
at 2019-07-15T04:11
at 2019-07-15T04:11
By Rosalind
at 2019-07-19T05:18
at 2019-07-19T05:18
By Gary
at 2019-07-20T00:56
at 2019-07-20T00:56
By Selena
at 2019-07-24T04:19
at 2019-07-24T04:19
By Frederic
at 2019-07-26T09:49
at 2019-07-26T09:49
By Isabella
at 2019-07-28T01:17
at 2019-07-28T01:17
By Kama
at 2019-08-01T06:45
at 2019-08-01T06:45
By Zenobia
at 2019-08-02T10:10
at 2019-08-02T10:10
By Callum
at 2019-08-06T00:00
at 2019-08-06T00:00
By Quanna
at 2019-08-06T04:40
at 2019-08-06T04:40
By Rachel
at 2019-08-10T15:14
at 2019-08-10T15:14
By Robert
at 2019-08-12T14:29
at 2019-08-12T14:29
By Kristin
at 2019-08-14T12:51
at 2019-08-14T12:51
By Caitlin
at 2019-08-15T23:08
at 2019-08-15T23:08
By Robert
at 2019-08-19T13:29
at 2019-08-19T13:29
By Agnes
at 2019-08-19T17:02
at 2019-08-19T17:02
By Emma
at 2019-08-20T10:47
at 2019-08-20T10:47
By Dora
at 2019-08-25T02:26
at 2019-08-25T02:26
By Lily
at 2019-08-28T11:46
at 2019-08-28T11:46
By Kumar
at 2019-08-30T20:12
at 2019-08-30T20:12
By Ula
at 2019-09-01T04:02
at 2019-09-01T04:02
By Heather
at 2019-09-02T17:07
at 2019-09-02T17:07
By Kumar
at 2019-09-05T12:11
at 2019-09-05T12:11
By Ida
at 2019-09-07T09:58
at 2019-09-07T09:58
By Tracy
at 2019-09-07T15:27
at 2019-09-07T15:27
By Yuri
at 2019-09-10T10:36
at 2019-09-10T10:36
By Anthony
at 2019-09-13T22:10
at 2019-09-13T22:10
By Jacky
at 2019-09-15T00:30
at 2019-09-15T00:30
By Agnes
at 2019-09-16T16:04
at 2019-09-16T16:04
By Elizabeth
at 2019-09-18T08:48
at 2019-09-18T08:48
By Puput
at 2019-09-23T04:25
at 2019-09-23T04:25
By Delia
at 2019-09-24T12:54
at 2019-09-24T12:54
By Leila
at 2019-09-27T01:27
at 2019-09-27T01:27
By Una
at 2019-09-28T03:03
at 2019-09-28T03:03
By Poppy
at 2019-09-30T13:30
at 2019-09-30T13:30
By Jacky
at 2019-10-05T13:28
at 2019-10-05T13:28
By James
at 2019-10-08T06:40
at 2019-10-08T06:40
By Audriana
at 2019-10-08T14:36
at 2019-10-08T14:36
By Quintina
at 2019-10-12T19:47
at 2019-10-12T19:47
By Skylar Davis
at 2019-10-13T13:17
at 2019-10-13T13:17
By Queena
at 2019-10-17T08:28
at 2019-10-17T08:28
By Valerie
at 2019-10-19T23:40
at 2019-10-19T23:40
By Lydia
at 2019-10-21T00:54
at 2019-10-21T00:54
By Franklin
at 2019-10-22T08:11
at 2019-10-22T08:11
By Ingrid
at 2019-10-27T01:21
at 2019-10-27T01:21
By Lily
at 2019-10-28T14:51
at 2019-10-28T14:51
By Cara
at 2019-10-30T01:56
at 2019-10-30T01:56
By Gary
at 2019-10-30T17:16
at 2019-10-30T17:16
Related Posts
存股跟定存股的差別是什麼?
By Olive
at 2019-04-25T00:57
at 2019-04-25T00:57
美國2019全年財經日曆 整理
By Irma
at 2019-04-25T00:45
at 2019-04-25T00:45
all in緯創/仁寶/英業達/廣達 這樣勝率高不高
By Hardy
at 2019-04-25T00:33
at 2019-04-25T00:33
會覺得說要"放著領股利"很蠢嗎?
By Agatha
at 2019-04-24T23:59
at 2019-04-24T23:59
台新金併新光金 吳東亮最怕當打工仔
By Hedy
at 2019-04-24T23:55
at 2019-04-24T23:55